第五十九節 半城械鬥
字數:3994 加入書籤
魏國半城縣令提到民生的一些問題後白暉點點頭,這算說到正題上了。
魏國半城縣令繼續說道:“還就是陶碗,半城屬秦一邊的百姓花同樣的錢,比屬魏這邊的百姓可以多買兩隻碗,這事引發過數次店鋪前的爭吵。”
“這事不能怪我吧!”白暉心說這肯定是公孫龍當時弄出來的。
沒錯,就是要拉開半城的差距,讓屬於秦的原魏人感覺高人一等,這事公孫龍幹的漂亮。
魏國縣令也很無奈,這事確實秦人沒作錯,但事情卻讓人生氣。
誰讓半城分屬兩國呢。
白暉接著說道:“這樣吧,我個人私下賣給貴國一百車陶器,價格公道。貴縣可以在城中自行開店,平息這種小麻煩。半城半城,各有一半城,還是相安無事的好。”
“左庶長心意外官收到了。”
“好,我還有一個提議,在半城分界處由兩國守軍挑出一些軍士組成聯合巡邏隊,遇到兩國百姓有衝突的時候,以勸慰為主。若有動手打架的,可罰其勞役,勞役的方式不要太刻薄,就罰其打掃街道十日如何?”
“好,就依左庶長所言。”
白暉點點頭:“魏國一邊百姓罰到秦國掃地,秦國一邊的百姓掃到魏國掃地,我想誰都不願意丟這個臉,就這麽辦了。”
眾人齊齊表示就依白暉的意見辦。
當晚送走客人,白暉就立即吩咐親衛:“給我準備空白竹簡,再安排一人代為書寫。”
用毛筆寫白暉感覺自己還行,用小刀刻字白暉完全不行。
這個時代的墨很差,字跡受潮就會看不清,所以重要的文書需要刀刻上去。
很快,竹簡與人都到位了。
點上火盆,白暉站在窗旁看著月亮,緩緩開口: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
周武王,始誅紂。
“好了,就這些,你們記下了嗎?”
兩名書吏起身,交換竹簡各自檢查了一遍好齊聲回答:“都記下了,一字不差,一字不錯。”
白暉接過翻看了一遍後說道:“交給公孫龍,告訴他,給我製定計劃,在河東五城半以河西定陽縣,每日各地派出兩名士子去普及教育,任何人都可以來聽講,這字不多,年底五城半以及定陽縣,會背會寫的人越多,派往當地的士子有重賞。”
“左庶長,重賞可以寫明詳情嗎?”
“可以,告訴他們,齊國那邊我帶回來美人、珠寶、錢糧、爵位。隻要作的好,賞賜不是問題。”
“諾!”
兩人正準備離開,白暉又叫住了他們:“還有,軍中也要普及,百將但凡有不識字的,告訴他們就說是我的意思,若是年底不會背的百將,直接降為什長,連自己名字都不會寫的,降為士兵。”
“諾!”
白暉身為主將,有權利下這樣的命令,書吏也隻是傳達罷了。
有一句話白暉沒提,他相信公孫龍肯定會明白,那就是在半城這件事情一定要大搞特搞,要拉開秦管半城與魏管半城的差距來。
識字,對於普通人來說,如天方夜譚。
白暉要打破這層桎梏。
次日白暉返回北屈,白暉還沒有進門,就見秦軍銳士的百將衝到自己麵前,很是認真的行了一個軍禮。
“左庶長,末將三戰皆敗。末將前來領罰!”
白暉側頭看了一眼這位,微微的搖了搖頭:“罰你作什麽。帶你的人馬去操兵,你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山林夜行,突襲敵軍主將大營,殺不了主將也要放火燒營,若是這個任務完成不了,再罰不晚。”
“諾。”
銳士百將重重一抱拳。
身為秦軍銳士,在同等人數的對戰之中,竟然連敗三場,這事可以說是銳士們心中之恥,知恥而後勇,白暉相信這百人銳士會創造一個奇跡給自己。
銳士百將離開,文蘿、崔壹葉小跑著就出現在門口。
“慌什麽,是敵軍攻城了,還是黃河決堤了?”白暉雖然在罵,可臉上一直保持著笑意。
“左庶長大材,這篇文寫的太妙,太妙了。門下已經命人日夜傳抄,人人叫好。”文蘿興奮的滿臉通紅。
崔壹葉也在一旁說道:“左庶長這篇文若流傳天下,必名揚天下。”
“傻,要什麽名揚天下,這種虛名不要也罷。倒是你文蘿,你有空來說這些廢話,不如想辦法讓我部下百將以上的武官都學會識字,寫自己的名字。還有你崔壹葉,我讓你準備的東西有沒有準備好。”
“好了,好了。”崔壹葉立即回答。
文蘿很興奮,讓白暉這一盆涼水從頭澆到底,臉從紅變白。
白暉一副語重心長的口氣:“文蘿,崔壹葉,什麽名士,什麽名揚天下都是吹出來的名聲,實實在在的作點實事比什麽都好,身為官員自然是要造福百姓,身為秦吏,自然要為王上牧一方水土,你作到了,百姓就會記住你。”
“諾!”兩人心悅誠服。
白暉心說,他喵的,哥能背的東西不多,就這麽半瓶水可不敢亂吹,萬一吹破了牛皮怕是會被天下人嘲笑,所以作人要低調,低調,再低調。
白暉有才華,為人低調,這個聲名很快就傳遍了河東五城半以及定陽縣。
然而,鹹陽自然也知道了。
白暉回到北屈可沒管那麽多雜事,他正在忙著作兩件事情,自己的府中前院弄的和一個大廚房一樣,這裏在不斷的磨豆子,煮豆子,然後用一隻巨大的鼎加上銅蓋正在蒸酒。
蒸酒蒸出來是苦的,白暉想不明白為什麽,隻能不斷的嚐試。
豆腐最成功一次,也勉強象是豆花,距離豆腐腦還有差距,也隻能不斷的嚐試。
白暉大有不成功不罷休的決心。
再說鹹陽。
秦王正捧著一書簡在讀:“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宣太後與魏冉入內,秦王都沒有發覺,依然在不斷的苦讀。(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