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八節 諸王的渴望(四更)

字數:4136   加入書籤

A+A-




    府內,陶司空與虞司寇聊的很開心,白暉在旁邊閉目養神,實際卻是在聽兩人說話。

    越聽越是感覺不對勁。

    白暉這才發現,自己完全想錯了。

    白暉之前想的是,用這些蛀蟲的家產來修一個七國駐洛邑的使節館,然後再修一個議事殿。這事不讓七國出錢、出人、出力,七國肯定會開心。

    但事實上,誰在乎這點小錢。

    秦王在乎的是正卿。

    正卿代表的是:伯!

    伯這個字,在此時通‘霸’同時也代表著絕對的身份與權力。當然,眼下天子勢微,真正的權勢靠的是各自的國力,但就算是這樣,秦王也不會放棄了這個得名的機會,這個官職,秦王勢在必得。

    魏王、韓王想的明白,正卿一職他們肯定搶不過秦王,天下間最強的齊被打殘了。

    同樣強的秦,變的更加的強,唯秦以霸。

    所以魏王、韓王要的是三公之職,他們要趕緊跑去分蛋糕,不為別的,就為了這個身份。

    秦王的車駕剛到宰府門口,車還沒有停穩,就聽見一聲暴喝:“姬職,你以為你是誰,竟然妄想三公之位,你問過本王嗎?”

    “噢,有趣!”秦王麵帶笑意走下了馬車,立即就看到了楚王指著燕王的鼻子在罵。

    燕國最弱,眼下就算齊被打殘了,楚國眼中都沒有燕國的存在,更何況楚國正在與秦國秘盟,大方向已經定下,隻有些許小細節還在商討,此盟必立。所以楚國認為,秦國之下,楚國最強。

    所以,三公之首,太傅之位必是楚王的。

    “這,這個,本王認為太師還是適合……”燕王沒說完,就見韓、魏兩王衝了上去:“姬職,問過本王嗎?”

    “你們有問過本王嗎?”趙王的聲音從遠處傳來。

    門內,白暉低聲問宰執:“祖父,這種虛職值得這麽上火去爭嗎?”

    宰執原本想回答,非常值。

    可又看看白暉,換了一個說法,宰執說道:“對於你們兄弟而言,爭與不爭,都不如攻破他們的都城來的實在。但對於天下各王來說,卻是不同。”

    “請祖父指點。”

    “無端攻打天子之邑,這本就是罪。無端殺死天子近臣,又沒有半點好處,還要落下無數罵名,縱然身後事也是罵名數百年的大事。但眼下,誅罪人,職位空下來了,為何不搶。搶到手,就是大義。與民、與國、與天子,都是大義。”

    宰執解釋完之後,白暉追問了一句:“挾天子以令諸侯!”

    “不!”宰執搖了搖頭:“詞用錯了,在你身上叫挾天子以令諸侯,對諸王而言,叫借天子以令諸侯。雖然打還是要打,各國依舊征戰不停,不過出兵有一個好名義,這事誰不想要呢。”

    白暉指了指自己:“我叫挾,他們叫借?”

    “當然是這麽用詞的,這是稱讚你。非惡語!”宰執回答之後,一臉微笑的看著門外,這樣的爭執對於他來說,是件好事。

    這天下七國越是不和,天子近臣們殘存的價值也越大,秦王也會看在他們的殘存價值上,給他們一條活命,順便給兩分麵子。

    白暉還在默默自語:“挾、借!”

    宰執聽到後笑了:“能挾者,才是真正的能士。換個人,想挾也不容易。想這一年多的時間裏,你不就是在挾嗎?”

    “好象是,這真的是表揚我的話。”

    宰執很嚴肅的點了點頭:“當然!”

    白暉心說,這句話自己記得,當初叫曹操的時候,就說挾天子以令諸侯,自立魏王、篡奪漢室,乃漢賊也。

    所以挾肯定不是好話。

    事實上,宰執沒騙白暉,確實是讚揚的話。

    在宰執心中,試問天下間,誰能以諸侯臣子的身份,控製天子,並借天子之後征戰四方,唯有白暉。

    白暉征齊、征楚,用的全是天子詔令、天子檄文。

    這不是挾,是什麽?

    這挾,當真是英傑,無人能及。

    在這大爭之世,還有誰?

    唯有白暉。

    眼看門外就在上演君王級的全武行了,這時秦王上前,雙手抱在胸前一臉笑意的看著諸王:“寡人請客。”

    幾位王愣了一下,不明白秦王這是什麽意思。

    卻聽秦王吩咐道:“來人,去傳寡人詔令,讓秦宮禦廚來此,寡人要宴請天下。”

    秦王說的是天下,這個詞霸道了。

    很顯然,秦王心中自己已經是天子正卿。

    眾王不吵了,這事不是能吵出來的,很顯然要靠刀劍說話。

    “各位請!”秦王嘴上說請,自己卻先一步進了宰府。

    韓王有意落在最後,身邊一人上前。

    韓王咎問道:“北邊那件事情準備的如何了?”

    “王上,可惜我韓軍無大將,雖然不想承認,但我韓軍眼下想跟上秦軍的作戰方略,怕是有難度。秦將王齕將軍認為,若想必勝韓軍要訓練到十月底可出動。”

    說話的人,在戰國名聲不怎麽響亮,但往後卻了得。

    張開地,張平之父,與自己的兒子張平,在韓國擔任了五代相國,雖然沒有能力讓韓國爭霸天下,卻也能守住家業。

    當然,真正讓他們成名的,還是張平的兒子。

    張平現在還年少,是韓王伴讀。他未來有個兒子叫……張良!

    聽完相國張開平的話,韓王咎用力一握拳頭:“相國,派令公子前持寡人詔令,此戰各將若不爭先,但有推諉怠慢者,斬!”

    “諾!”張開平施了半禮後退離。

    韓王心中明白,在這裏怕隻有酒宴,想爭出一個高下來,絕對沒有可能。

    這三公之爭,爭的就是國力,強者上位。

    不僅僅是韓王,各王在進入宰府前都在秘密的下著命令。

    趙王和田不禮在低語,無非就是說些此戰能不能狠狠教訓韓國,讓韓王痛苦之類的話。

    而魏王也在思考著,是不是應該找借口從韓國再多買一些軍械呢。

    錢糧是死物,買軍械一來可以壯大自身,二來可以消弱韓國,魏王不相信秦軍有無限量的軍械可以提供給韓國,能賣給韓國的數量也是有限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