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正式上任
字數:3032 加入書籤
“無功不受祿,多謝大人的美意,這麽好的房子,在下住進來都不舒坦,我還是住驛館吧。”肖寧委婉地拒絕道。
邑傾城的父親故意顯露出不悅的神情:“肖大人這麽說就見外了,看來傾城的美意又要落空了。”
肖寧心裏咯噔一跳,這是傾城的意思?如果是這樣他可就不敢再拒絕了。那日邑傾城不告而別,到現在肖寧的心裏還懊惱著,他不知道自己什麽地方得罪了邑傾城。如今,要再因為這樣的事情得罪邑傾城,那豈不是弄巧成拙。
“既然如此,那我就多謝大人的美意,也請轉告傾城,多謝她了。”肖寧客氣地道。
邑傾城的父親嗬嗬地笑道:“年輕人,你要再如此客氣,那就見外了。我是過來人了,我女兒的那點小心思我懂,你如此客套,豈不是生分了。”
“是,是。”肖寧雖然不是太喜歡邑傾城這個父親,但是畢竟人家就是打碎骨頭還連著筋的父親。將來若是和邑傾城在一起,少不得得跟邑傾城的父親套近乎。
邑傾城確實讓父親照顧肖寧,但是也沒有說要這麽好的房子。邑傾城的父親出於私心,出於家族的需要,做了這個決定。如今朝廷局勢混亂,各方勢力都在拚命拉攏人才,所以這些年來,肖寧的表現已經讓邑家特別重視,他們一定要把肖寧拉攏過來。
搬到這個寬大的宅子裏,一住就是四五天。這四五天裏,肖寧一直沒有得到有關赴任的消息。那個吏部的老頭,說讓肖寧回去等消息,果然一等就是四五天。不過肖寧倒是不急,閑暇時間可以用來修煉。可是有人著急,邑傾城的父親著急。
如今這天武帝國的官場微妙複雜,各種勢力龐雜。這可是肖寧到京都的第一次起步,不能在第一天絆倒。
於是這位驍騎營參領親自到吏部過問此事。
驍騎營參領的官銜自然要比那位吏部的老頭高,但是他卻管不到吏部。
那老頭不屑地看著驍騎營參領,陰陽怪氣地道:“我們吏部辦事自然有吏部的規矩,我們要為天子把關,不能讓什麽人都魚目混珠,若是人人都靠裙帶關係上位,那我們帝國的人才可就要凋零了。”
邑傾城的父親也是個官場的老油條了,自然諳熟官場中人的各種刁鑽古怪,這個老頭是出了名的刁鑽,脾氣古怪。隻要他高興,就好辦事,他不高興,總能給你出各種難題,此人久居此官位,對各種律例非常精通,他想要為難你,總會不露痕跡地為難,既達到為難的目的,又不露痕跡。讓你隻有生悶氣的份。
邑傾城的父親笑了笑道:“大人,你可知道這位年輕的兵部職方清吏司參領可是皇上金口玉言賜封的。本官還親自宣旨。”
“等等,你說他就是那位令朝廷震動的邊疆小吏嗎?”那個乖張怪戾的老頭聽到這裏,不由得想起了什麽。
當初,肖寧的事傳到京都,被人們傳得沸沸揚揚,他自然也知道了這件事。隻是沒把這兩件事聯係在一起。
“不錯就是他。”邑傾城的父親得意地點了點頭。好像此刻表揚的不是肖寧,而是他自己。
這個乖張怪戾的吏部老頭,一下子轉變了態度。他最討厭那些靠著裙帶關係的人上位,但是對於那些有真本事的人卻是特別敬佩,起碼他認為這些人不能再像自己一般被埋沒了,所以當聽到肖寧的事跡之時,態度立馬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一個早上的時間,就把該辦的手續辦好了。
邑傾城的父親又得了個順水人情,眼巴巴地跑來告訴肖寧,明天他就可以去報道了,好像這件事就是因為他才辦成似的。
第二天,肖寧準時到了兵部職方清吏司報道,這個兵部職方清吏司參領雖說是正四品的官員,可是辦公的地方卻遠比自己當正五品的時候要小多了,幾個人一起合著一個辦公場所,一張桌子就是你全部的領地。
在京都當官的官員從來都是有一股傲氣,特別看不順眼這些從小地方來的官員。就如同那個吏部老頭一般,肖寧雖然貴為紫陽府府主,但是在這個吏部老頭看來,也不過是個邊疆小吏,可是他們哪裏知道就是那個邊疆小吏卻比他們這些京官分量要足得多。
不用說辦公場所什麽的,單說尊重,就差遠了。在京都,一個正四品的官員隻有點頭哈腰的份,在幾個部委中隨便一抓就是一大把三品以上的官員,四品的隻有靠邊站的份。而在所謂的邊疆地帶,不用說正四品,就是正五品,也是萬人之上的上官,高高在上的一府之長。那份尊榮,完全就是高高在上的感覺。
肖寧辦公的地方,一間四個人,都是兵部職方清吏司參領,是兵部職方清吏司的副官,職級都是正四品,但是按資曆來說,肖寧的年紀最輕,資曆最淺。
兵部職方清吏司主要是以文職為主,天武帝國所有大小戰役,武器裝備,人員配置,糧草兵服等等情況,都要由這裏做出精準的統計。每一場戰役都不是外人看起來那麽輕鬆,都是需要經過精確的準備。這個工作雖然細微,不顯眼,但是對於整場戰役影響至關重要。
肖寧報道的第二天,那張不大的桌麵上,堆滿了如山般的卷宗,那些自以為資曆較高的參領本著孜孜不倦欺負年輕人的態度,把所有該做的工作都交到了肖寧的手上。
天武帝國的帝王年事已高,如同落日的夕陽,那虎狼一般的威望日漸衰落,旁邊的部落種族已經蠢蠢欲動,戰事漸起,這個原本比較清閑的兵部職方清吏司變得比較繁忙。
看著堆積得如山一般的卷宗,肖寧隻是淡淡地一笑。成功人士與失敗人士有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不做無味抱怨。有些人將一生都付之於抱怨之中,從而失去了很多的機會。有時候吃虧就是福,該難得糊塗的時候就難得糊塗。更何況,肖寧剛到兵部職方清吏司,許多事務還不太熟悉,正好有了自己熟悉業務的機會。(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