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元宵(一)
字數:4992 加入書籤
雍正自從得了暮朝所繪製的機械式連發步槍草圖,便興奮得一夜未眠。雍正反複與暮朝探究該圖的細節,又將那神秘書籍中描述槍支武器的章節找出與該圖一一比照,越看越是欣喜。
第二日清晨,雍正便迫不及待的將怡親王允祥宣進宮來,將那草圖拿給允祥觀看,與允祥一起商討製造火器的具體事宜。
允祥本來對於雍正於初四一大清早便宣他進宮中議事頗為無奈,心道這四哥還真是個工作狂,平日裏不分晝夜的批折子也便罷了,然而這年還沒過完呢也不讓人休息,可是轉念又一想,四哥自來便有股執拗倔強,隻要是認準的事情,非要盡心盡力的一口氣把該事做好,倘若有一天四哥變得悠閑自在、對政事不緊不慢了,那才真是天下奇聞呢!允祥想到此處,也便釋然,於是趕忙整理衣著到養心殿麵聖去了。
然而當允祥看到雍正交給他的火器草圖時,驚訝震撼比之雍正初見此圖之時更甚。允祥先是瞪視了此圖半晌,又語無倫次的向雍正求證,當終於肯定此圖的涵義及分量時,允祥不由得朗聲大笑起來,若非腿腳不便,真恨不得飛身原地翻幾個跟鬥才痛快。
興奮了半天,允祥終於回了些神,眼睛一轉,便著急的問道:“這樣神奇的火器草圖到底是何人所繪?這圖中所繪槍支倘若真能做成,那便比當年皇父所獲的俄羅斯的火器強大百倍,皇上真是好福氣,能得天下能人異士相助。我真是好奇得很,恨不得馬上能見一見這位繪圖之人,不知皇上可否允許?”
雍正既然將這圖拿給允祥觀看,便早已料到允祥會有此一問。如今雍正對待那人的心思早就不若從前,既然已經安排老十去見過那人,那麽自然也不會攔著其他兄弟與那人見麵。隻是雍正在心裏算計著,再過幾天便是元宵佳節,是闔家團圓的好日子。既然兄弟幾人曆經種種磨難,如今卻能再次盡釋前嫌、攜手並進,那麽自然要選個好日子,也圖個好意頭。
因此麵對心急火燎、坐立不安的允祥,雍正卻是笑著說道:“這人你也認識,以後自然是要見的。隻是現在你還有更要緊的事情要做。這火器研製非同小可,朕信你成熟穩重、辦事穩妥,因此將此重任交托於你。即日起,你便著手盡快將此事辦好,待火器製成之日,朕再將組建火器營的差事交給你。十三弟,日後大清邊防戍守、國家安寧便仰仗於你,到時候你便盡可一展所長,完成兒時的宏願,成為大清最驍勇善戰的大將軍,如此才是皇父口中誇讚的拚命十三郎!才是朕豪氣幹雲、忠肝義膽的十三弟!”
允祥本來聽著還要過些日子才能見到那繪圖之人,心裏便很是著急,隨後又聽得雍正一番慷慨激昂卻又語重心長的勸慰,頓時便心緒激蕩,一時間想起了許多往事,也想起了自己年少時的願望,這些日子以來因著自己的腿疾而灰心喪氣的陰鬱之氣頓時消散不少,本來已經被深埋在心底的理想又再次點燃了起來。
允祥望著雍正坦蕩信任、滿含期許的目光,堂堂七尺男兒竟也不禁紅了眼眶,沉默半晌,終於重重的點頭,朗聲說道:“請皇上放心,臣弟定然竭盡所能辦好此事,定不負皇上信任、必不負大清江山社稷。”
接下來的日子,允祥便忙得腳不沾塵,直至雍正派人宣他進宮參加元宵節家宴,允祥才恍然發現原來不知不覺間竟然已經過了十多日了。
暮朝以前也研究過元宵節的習俗,因著自己與那人均是喜愛中式的美食,再加上一位喜愛曆史的老祖父,因此每逢元宵佳節,家裏還要擺宴歡慶一番。然而在清宮過元宵節卻是頭一次,出乎暮朝意料之外的是雍正竟然親自來到奉辰苑接她去乾清宮參加宴請兄弟的家宴,這對於原本打算在奉辰苑獨自度過元宵節的暮朝而言倒是意外之喜。
對那些元宵節的傳統、習俗暮朝也是有些好奇的,畢竟這次不再是隔著曆史的長河憑借史書典籍進行分析推測,而是可以親自參與到曆史中來,經曆旁人隻能想象猜測的一切,這是何等的難得,又是何等的幸運。
雖然元宵節正日為正月十五,然而在十五日及前後兩天都是元宵節的歡慶的*。清宮內除乾清宮前於十二月二十四日所設之天燈、萬壽燈,除夕、元旦在兩廊及甬道石欄上燈外,還需於正月十一、十四、十五、十六等日俱上燈,直至正月十八日出燈。暮朝乘著步攆,望著宮廷之中到處花燈璀璨,聽著上燈時奏的《火樹望橋之章》,聽到歌詞中的最後一段“願春光,年年好,三五迢迢。不夜城,燈月交,奉宸歡,暮暮朝朝,成矞成卿,萬朵祥雲護帝霄”,心裏又不禁默念了幾遍“奉宸歡,暮暮朝朝”,原本早已心如止水的暮朝卻是聽得有些癡了,心中漸漸升起一種奇異之感,第一次在穿越過程中,體驗到了些許歸屬的溫暖。
暮朝心情愉悅,又見宮內設有精致冰燈,精細雕琢而成的各種花鳥動物、亭台樓閣,種類繁多、工藝精巧,十分晶瑩剔透,玲瓏可愛。便又想起老祖父每年元宵節都要誦上幾遍的乾隆禦製《冰燈聯句》詩序中的名句:“片片鮫冰,吐清輝而交璧月;行行龍燭,騰寶焰而燦珠杓。”暮朝想著想著,心裏竟然漸漸溫暖起來,明媚的笑容燦若朝霞,看愣了一直關注暮朝一舉一動的冷麵帝王。
禦駕行至乾清宮正殿,雍正待暮朝走下步攆,便攜暮朝一同入殿。
暮朝今日穿的正是雍正賜給她的紫貂披風,裏麵一件天青色的厚棉長衫外套著月白色的馬甲,身量雖然依舊瘦弱,但氣色卻好了很多,白玉般清俊的麵容上染著些許因著寒冷而現出的微紅,一雙精致鳳眸澄澈明朗、光華璀璨,竟是比當年在朝堂上意氣風發之時更多了幾分平和灑脫,風姿卓越、儒雅俊美更勝從前。
偏巧雍正今日也穿著一件類似的紫貂披風,由於參加宴請兄弟的家宴,因此穿得並不隆重,隻著一件帝王常服,卻恰好與暮朝所穿衣飾顏色相近,乍一看去,竟是和諧無比,仿佛心意相通一般。
今日雍正將幾位親近兄弟都請了來,老五恒親王允祺、老七淳親王允祐、十三怡親王允祥、十六莊親王允祿、十七果郡王允禮,以及允禕、允禧等幾位年級小的弟弟。
兄弟幾人見雍正入殿連忙上前見禮,看見雍正竟然攜胤禩一同前來十分驚疑,然而卻不敢貿然詢問,心裏均有些納罕。
雍正麵色溫和的讓眾兄弟平身,並說此次為家宴,隻論兄弟之情,不論君臣之儀,讓眾兄弟不必多禮。又將暮朝領至主位旁邊,並請眾兄弟入席。
雍正望著一眾兄弟們瞠目結舌、疑惑不解又不敢言語的窘態,便笑著解釋道:“前些日子八弟身體不適,好在經過禦醫一番診治調養,如今已經好了很多。今日乃是元宵佳節,兄弟們難得一聚,你們久未見過允禩,怎麽竟都連人也不會叫了。”
雍正的這番話說得很是巧妙,既解釋了胤禩前段時間久未露麵的原因,又輕描淡寫的將圈禁胤禩於宗人府以及除籍改名之事抹去,並且用禦醫診脈之事點出自己如今對胤禩的恩寵。在座之人個個都是人精,聽了雍正的這番解釋,便都已經明白了雍正的心意,於是趕忙親熱的上前與暮朝見禮,兄友弟恭得仿佛之前種種圈禁侮辱不過隻是黃粱一夢,一番殷切的關心慰問好似手足之情從未中斷、始終如一。
暮朝也不多言,隻是微笑著站起身一一還禮。
且不論其他幾位兄弟心中所想,允祥見雍正與胤禩和好如初,倒是真心替二人高興。又想著八哥向來能力卓絕,就連八哥與皇上二人鬧得最凶、爭得最狠的時候,皇上對於八哥的能力都是讚不絕口的。允祥一直覺得自己能力有限,很多時候看著皇上辛苦勞累而又幫不上忙,然而今日看到皇上與八哥二人再次攜手赴宴,親密默契更勝年少之時,也覺得十分欣慰。
允祿、允禮與胤禩倒是沒有什麽交惡,隻是因為二人皆支持雍正稱帝,因此與胤禩也保持著距離;而允祺、允祐在奪嫡中一直保持著中立的態度,既不參與奪嫡,也不支持任何一位皇子,他們幾人對待胤禩的態度完全取決於雍正的心意。如今見雍正不知為何又重新重視寵信起胤禩,麵上也自然拿胤禩當兄弟看待。
見兄弟幾人均已就座,雍正便吩咐開席。
由於今日乃是元宵佳節,因此宴席之上定然少不了各色元宵,麵皮有雪白可愛的,有翠綠晶瑩的,有嫩黃嬌豔的,也有粉紅喜慶的;裏麵的餡料更是豐富,棗泥、豆沙、五仁、花生、南瓜、桂花、山楂、芝麻;軟糯的元宵配上濃稠的湯汁,香氣四溢、色味俱佳,惹得眾人不禁食指大動,大快朵頤。
然而雍正心裏擔心那人的脾胃虛弱,怕是吃不得那不好消化的元宵,因此早就提前吩咐禦膳房備好了那人喜愛的各色細粥點心供那人挑選食用。高無庸身為大內總管,能夠跟在雍正身邊服侍多年,自然對雍正的心意最為了解。因此在端上元宵的同時,也便吩咐宮人將專門為那位主子準備的細粥點心呈上。看到那人吃的愜意,雍正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又見那人左手用膳吃力,因此便時不時的在旁邊動手幫忙、照顧。
兄弟幾人看到這種詭異的情形都有些暗自驚疑,心道看皇上對允禩的關切不似作假,句句看似隨意卻透著關切的話說得竟是如此自然,為那人拿點心遞湯匙的動作熟練得仿佛做過多次一般,究竟是從什麽時候開始二人竟然好到了這種程度了?
兄弟之中允祿最是爽朗,一邊吃著元宵,一邊問道:“不知八哥現在居於宮中何處?改日弟弟也好去找八哥切磋些棋藝。”
暮朝抬眼望著雍正,不知是否應該如實回答。雍正卻是坦然的說道:“八弟現在身子尚未痊愈,為了禦醫診治調養,因此暫居於宮中奉辰苑。你們有時間也可去看望他。隻是時間不要過長,免得耽誤他休息靜養。”
雍正這番話說得很是自然,然而卻有三個人被那句“奉辰苑”給驚到了,頓時一陣手忙腳亂。
“咳咳咳……”正舉著筷子打算夾菜的允祥被自己的口水嗆到了。
“咕……咳咳……”正在品嚐花雕美酒的允禮被狠嗆了一口,頓時咳嗽得停不下聲。
“噗……”最可憐的要數正在吃元宵的允祿,直被驚得將口中的元宵直接噴出,掉落的元宵濺起菜湯,弄得自己一身狼狽。
允祥看著兩位弟弟的狼狽,心裏萬分後悔自己竟然嘴快和二人提起過奉辰苑之事,心裏又生出些怪異之感,一時之間卻是想不明白。(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