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灼華定乾坤(七)

字數:4738   加入書籤

A+A-




    暮朝聽聞王妃麵色溫和提及自己腹中的孩兒,不著痕跡的瞥了李隆基一眼,暗中觀察他的神情,卻見李隆基一直麵帶微笑,竟是沒有半點不愉之色。

    暮朝垂下眼簾,上前幾步恭敬的將茶杯遞到王妃麵前,溫婉的說道:“謝王爺與王妃體諒,暮朝拜見王妃,請王妃用茶。”

    劉側妃藏在廣袖之中的雙手緊握成拳,險些氣惱得折斷了染著蔻丹的精美指甲,心中不屑的嗤笑,這哪裏是拜見王妃,分明是仗著有王爺撐腰,給王妃下馬威呢!劉側妃很想出言諷刺惠側妃幾句,但望了望安坐於首位,一直麵帶笑容凝視著惠側妃的王爺,劉側妃又勉強壓下心頭的怒火,拚盡全力才擠出一抹淺淡的微笑,心中卻暗自期待著王妃被惠側妃氣得失去了理智,好好出言懲治惠側妃一番,也好讓自己出出氣!

    然而,一向以賢惠大方聞名的王妃卻趕忙接過暮朝遞來的茶杯,喝了一小口茶,隨後將茶杯放在一旁,親手將一隻上好的雞油黃玉手鐲戴在暮朝白皙細膩的手腕上,讚歎道:“惠側妃果然生的鍾靈毓秀,這隻黃玉手鐲戴在你的手上竟是這般好看,越發顯得肌膚白皙、瑩潤如玉。這隻黃玉手鐲能夠有緣伴在惠側妃身邊,也是它的福氣和造化!”

    劉側妃不屑的在心裏撇了撇嘴,暗討這樣一隻極為難得的雞油黃玉手鐲就這樣被王妃送給那個不知廉恥的惠側妃,當真是可惜了。

    劉側妃羨慕的望著暮朝手腕上的精美玉鐲,心中猶在憤憤不平之時,卻又聽的李隆基朗笑數聲,竟然在諸位妻妾麵前滿麵柔情的直言道:“有福氣造化的又豈止是這隻玉鐲?能得如此知己紅顏相伴一生,也是三郎最大的福氣!”

    暮朝沒有想到李隆基會當眾說出這樣一番話來,愕然片刻,黛眉微蹙,輕聲道:“王爺謬讚了,暮朝愧不敢當。”

    李隆基卻搖頭歎道:“你一向不喚我王爺的,以後也不必如此,反倒顯得生份了,實非我所願也。不如,你便與以前一樣,喚我‘三郎’就好。既然你我已經成婚,便是世間最親密的親人,我希望你將王府當成自己的家,你在秦府或同濟堂如何行事,在王府也便同樣行事即可,不必如此拘謹。”

    暮朝連忙婉拒道:“王爺好意,暮朝心領。隻是這樣做似乎不合規矩……”

    李隆基卻淺笑道:“在自己家中又哪裏又這麽多規矩?更何況,與我親近之人一向皆喚我為‘三郎’,我希望你也這樣稱呼我,就像以前一樣!”

    暮朝望著李隆基臉上如春風般和煦的溫和笑容,卻在其滿含笑意的雙眼中看出一抹狡黠之色。暮朝心中鬱悶不已,心中暗討自己什麽時候喚過李隆基為“三郎”?都是直接喚他的名字而已。李隆基明明知道她不願用這個稱呼,卻故意當眾提出這件事,果真是狡詐無比。暮朝雖然心中不喜,然而實在不願在此種情形下當著李隆基諸位妻妾的麵出言反駁李隆基。

    暮朝沉默片刻,小聲答道:“既然如此,暮朝領命便是。”

    李隆基聞言大喜,有心想要讓暮朝開口喚他一聲“三郎”,然而看見暮朝清澈的雙眼中一閃而過的懊惱之意,也便沒有再繼續這個話題。

    原本李隆基並不覺得“三郎”這個與他親近之人皆用來喚他的稱呼有什麽特別,然而多年來暮朝卻固執的堅持不肯喚他“三郎”。隨著年紀漸長,李隆基在有了妻妾之後,也開始覺得這個再尋常不過的稱呼從愛慕他的女子口中說出來,的確帶著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婉轉纏綿之意。

    李隆基對待妻妾一向寬和,然而王妃王氏一向自侍身份,以規矩嚴謹、嫻雅大方嚴格律己,除卻私下纏綿之時脫口而出喚他“三郎”以外,平日當著眾人麵前卻一向規矩的稱他為王爺。而側妃妾室們雖然想盡辦法爭寵,卻也不敢私自喚他為“三郎”,即便是言行大膽的劉側妃也不例外。李隆基雖然覺得無趣,但也沒有生出讓妻妾們皆用這個親近的稱呼喚他的願望。

    然而不知為何,剛剛李隆基望著恭敬有禮的向王妃敬茶的暮朝,忽然很想當眾撕下她帶著溫婉嫻靜笑容的假麵具來。李隆基從八歲起結識暮朝,後來更是拜暮朝為師,跟隨暮朝修習醫道多年,他見過暮朝開懷暢快的明朗笑顏,也見過暮朝悲傷無奈的幽幽歎息。李隆基知曉,暮朝是一個內心溫暖,極為難得的真性情的女子。因此,他便更加不願看到暮朝如今麵對王府眾人時刻意偽裝出的隨性的生活,就像她心中所期盼的那樣。

    因此,李隆基才在諸位妻妾侍婢的麵前,故意提出這個極有可能讓暮朝鬱悶懊惱的要求,除了心中些許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隱秘心思,李隆基暗想若是能夠借此機會激發出暮朝原本的張揚灑脫的性子,也是一件好事。

    雖然李隆基對於暮朝麵對自己過分的要求,隻是於眼中極快的閃過一抹懊惱與不滿卻並未發作深感遺憾,但是能夠得到暮朝允諾從此以後喚他為“三郎”,李隆基卻也滿心歡喜。想到暮朝用那輕柔婉轉的聲音情意綿綿的喚他“三郎”時的情形,李隆基隻覺得身上舒爽至極,對此愈發期待起來。

    王妃與劉側妃等人自然不知李隆基這些不足為外人所道的隱秘的心思,然而卻將李隆基看向暮朝時眼中毫不掩飾的溫柔與寵溺明白無誤的看在眼中,心裏不禁紛紛打翻了醋壇子,酸楚難過得厲害。

    劉側妃見王爺竟然準許惠側妃當眾喚他“三郎”,再想起自己私下裏也隻能恭敬的喚他為王爺,不禁暗暗責怪自己沒有本事,沒能抓住機會籠絡住王爺的心。如今王爺有了新人忘舊人,隻怕日後自己的日子便要難過了。劉側妃想著想著,越發悲傷起來,一時間竟也忘記了爭寵之事,隻是默默的望著李隆基俊朗麵容上溫柔的笑容出神。

    董氏眼睛一轉,柔婉的開口道:“惠側妃身懷六甲,站久了恐怕不宜。還是趕快讓她向王爺敬茶後便坐下來休息吧!”

    柳氏也柔聲笑道:“惠側妃一定是剛剛入府,見了這麽多麵生的姐妹心中緊張,否則怎會將王爺忘在腦後,竟然越過王爺先向王妃敬茶呢?”

    暮朝微微一愣,暗想也許是自己與李隆基相處多年,太過熟識了,已經習慣了師徒之間相處的方式,因此竟然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還要當眾向李隆基敬茶。

    早已習慣扮演君王身邊各種不同身份之人的暮朝很快便調整好了自己的心緒,然而當暮朝剛剛接過婢女遞來的茶杯,正欲開口之際,卻見李隆基站起身來,伸手接過暮朝手中的茶杯,將暮朝拉過來按在自己剛剛所坐的主位之上,柔聲道:“我從八歲時起便拜你為師,多年來你不僅對我悉心教導,更加多次救我於危難之中,你我除卻夫妻情分,更有師徒之誼。因此,即便今日要敬茶,也該是我向你敬一杯茶。如果沒有你,也便沒有今日的臨淄王,這杯茶,你當得起。”

    暮朝麵色複雜的望著這個自己從小看到大的俊朗青年,看著他年輕的麵容上誠懇動容的表情,心中竟然湧起一股難言的感受。

    王妃見王爺起身向惠側妃敬茶,驚愕之餘趕忙站起身來,尷尬的站在一旁,望著王爺與惠側妃纏繞糾結的視線,隻覺得他們兩人身處於一個旁人無法介入的秘境,他們之間的種種是非過往、恩怨糾葛,也隻有他們兩人才能說得清楚,其他人既無從知曉,也永遠無法理解。王妃從未見過王爺對著王府中的任何一個女人露出過這樣的神色,驚訝之餘,心中也漸漸升起羨慕之情。

    暮朝輕歎一聲,接過李隆基遞來的茶杯放在身旁的幾案上,輕聲道:“三郎不必如此多禮。你我本是師徒,如今能夠有緣成為一家人,也是一件喜事。既然是親人,也便不必如此講究種種禮儀,反倒失了應有的親切。你我向以前一樣相處就好,不需有什麽改變。”

    李隆基聞言目光微閃,想到暮朝話語中的未盡之意,不禁微微勾起唇角,淺笑道:“你能如此想就好。”

    諸位側妃妾室見王爺與王妃均已起身,又豈敢繼續安然的坐在椅子上,也連忙跟著站起身子,心中皆對惠側妃有些不滿與怨恨之意。王妃見此情形,略一尋思,便轉頭對身邊的魏紫低聲吩咐了一句,魏紫點點頭,連忙另取來一把椅子放在兩個主位旁邊。

    王妃麵帶得體的微笑,溫婉的對李隆基說道:“時辰也不早了,趕緊讓各位側妃妾室上前給惠側妃行禮後,也該送惠側妃回抹雲樓好好休息了。看著惠側妃懷有身孕還要奔波勞累,我實在是心疼不已。依我看來,不如在惠側妃生產之前,皆免了惠側妃的種種規矩,平日裏也不必讓她到我這裏請安問候,留在抹雲樓中好好養胎要緊!”

    李隆基目光微閃,看著溫柔淺笑的王妃,攜王妃一同入座,淺笑道:“王妃溫柔嫻淑、端方大雅,想得果然周到,句句都說道了本王的心裏。隻不過,本王認為既然暮朝與本王與師徒之誼,日後她在王府之中,不必向任何人行禮問安,包括本王在內。否則,若是按照師徒之情,本王還應該向暮朝請安見禮呢!既然已經成為一家人,又何必如此多禮,如此生疏反倒不美,倒不如一家人和和美美、快快樂樂的過日子。”

    李隆基微微停頓片刻,又轉頭對劉側妃等妾室說道:“王妃剛剛的提議很好,你們以後要像對待本王一樣尊敬惠側妃,倘若讓本王知曉有任何人膽敢對惠側妃無禮或不敬,本王可不管那人是誰,一律按照王府的規矩嚴懲不貸!到時候,你們可別怨本王不講情麵!”

    劉側妃心中惱恨不已,然而看著李隆基眼中的冷意卻不敢有半句置喙,一邊恭敬的上前向暮朝行禮,一邊暗討為何自己不能如同惠側妃一樣贏得王爺的寵愛?

    董氏與柳氏見劉側妃上前行禮,彼此對視一眼,也跟著俯身下拜,向惠側妃見禮。一向溫婉柔順、規行矩步的趙氏則淺笑著走上前去,眼神在惠側妃發髻上精巧別致的蝶形金步搖上停留片刻,柔美的杏眼中閃過一抹欣喜,輕聲說道:“麗娘見過惠側妃,惠側妃萬福!”(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