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情不知所起(一)
字數:4719 加入書籤
自從白天在蓬萊池邊見過武雲兒以後,暮朝便有些心思煩亂。就連與李隆基和呦呦一起用晚膳時,神色有些倦怠。呦呦為了給父母創造更多親密的機會,用過晚膳後便早早躲了出去。
李隆基見呦呦離開後,便隨手揮退了侍奉的宮人,自然的走到暮朝身後,力度適中的為她按揉著肩膀,隨後俯身從背後將她擁入懷中,隨口問道:“朕聽宮人們說你今天在蓬萊池邊救了武才人?”
暮朝聽李隆基提及武才人,心中頓時想到曾經被唐太宗冊封為武才人的武曌,不禁嘴角抽抽,點頭道:“的確如此。武才人失足落水之時,我與小蓮碰巧在旁邊看到。我命小蓮將她救起,隨後又為她做了些簡單的急救措施。好在她很快便將腹中的水吐了出來,如今已經並無大礙。”
李隆基勾唇淺笑,挑眉道:“朕還聽說武才人很是感激你的救命之恩,還曾誓言要追隨在你左右,每日侍奉你洗臉梳頭?”
暮朝疑惑的轉過頭來看了看似笑非笑的李隆基,揶揄道:“你這奇怪的語氣是什麽意思?莫非是你見武才人對我大獻殷勤,嫉妒吃醋了?”
李隆基低沉的笑起來,隨後又吻了吻暮朝的細嫩的臉頰,“即便朕吃醋,也是吃你這個小女人的醋,至於那不知所謂的武才人……哼,朕又豈會將她這樣的女人放在心上?”
暮朝不解的看了看李隆基,試探的詢問道:“武才人這樣的女人……究竟是什麽樣的女人?我不太懂你的意思。”
李隆基緩緩一笑,緊緊的盯著暮朝的雙眼,“你覺得朕最討厭是什麽樣的女人?究竟是相貌平庸、古板無趣?還是野心勃勃、不自量力?”
暮朝震驚的望著李隆基,再次從他那張棱角分明的麵容上看到了與劉徹極為相似的神色,又見李隆基一幅想要攤牌的架勢,不由得心情大亂,竟然升起了些許想要逃避的念頭。
李隆基見暮朝沉默不語,不自在的躲閃著自己的目光,便淺笑著放開了她,柔聲勸道:“總之你不要理睬那個武才人。此人絕不像表麵上看起來那般單純無害。朕從她的眼眸中看出了她對於權勢的執著與野心,若是她再來糾纏你,朕倒是不介意送她一程,賜給她三尺白綾,讓她做一個了斷。”
暮朝心中一凜,暗討那武雲兒畢竟也是令李隆基頗為動心的女子,為何李隆基如今卻對她棄如敝履?
暮朝回想著史料中的記載,李隆基對武雲兒甚為寵愛,甚至在得知武雲兒害他誤殺了兩個親生兒子的時候,也不忍責怪於她,並且在她病逝後鬱鬱寡歡,對她甚為思念。
暮朝清楚的記得李隆基在武雲兒剛被封為側妃之時還曾經寵愛了她一陣子,反而在登基為帝以後忽然對武雲兒冷淡下來,甚至連一個體麵的位份都沒有賜給她,隻隨意將她封了一個才人便將她仍在後宮不再理睬。
暮朝輕歎一聲,隻覺得心亂如麻。她早已看出李隆基近來不同尋常的轉變,而凡此種種都在清晰的指向一個結果,一個讓她既滿懷期待、又心慌意亂的結果。
李隆基見暮朝滿腹心事的模樣,心中知曉她已經看出自己的轉變,隨即又想起劉徹記憶中那個溫婉體貼、情深意重的女子,心裏不禁湧起酸澀悵然之感。
李隆基甚至隱隱約約羨慕起劉徹的好運氣來,竟然可以比自己早那麽多年遇到這個神秘莫測而又舉世無雙的女子,在彼此最美好的青蔥年華相攜相知,並於歲月流逝的罅隙間在對方身上烙上不可磨滅的印記。
李隆基甚至模模糊糊的想著,倘若可以讓他先於劉徹遇到暮朝,得到她那顆難能可貴的真心,那麽,即便讓他放棄這九五至尊的帝位,他也是心甘情願、滿心歡喜的。
李隆基滿腹心事無法宣泄,隻有在床笫之間狠狠占有這個時刻牽動他全部心神的女子,甚至逼出她的眼淚,李隆基才能感受到暮朝並未遠在天邊,也並不在其他人身畔,而是被他緊緊擁在懷中,無論此時此刻,亦或地久天長,她都不會離自己而去。
縱使暮朝對武雲兒十分冷淡,然而武雲兒卻每天按時前來向暮朝請安,並且時常送一些自己親手縫製的香囊、錦帕給暮朝,言談之間甚至暗示暮朝,倘若日後她有幸可以誕育一位小皇子,她便會心甘情願的將小皇子交由暮朝撫養,以彌補她在誕育靖德太子與灼華長公主時傷了身子,一直未能再次有孕的遺憾。
暮朝看著武雲兒暗藏於眼底的瘋狂,忽然有些明白了李隆基對自己的叮囑。武雲兒雖然有著不小的野心,卻欠缺武曌過人的智慧與千載難逢的時機,偏偏她又不懂得審時度勢,做事過於心急,甚至帶著幾分孤注一擲的決絕,即便可以得意一時,也終將難成大事。
暮朝雖然對武雲兒沒有什麽特別的好惡,但卻依然嚴詞拒絕了武雲兒的提議,希望她可以放棄心中不切實際的執念,安穩的度過餘生。然而武雲兒卻不肯領情,惡狠狠的瞪視了暮朝半晌,隨後又一言不發的轉身離去。
雖然暮朝並未將此事放在心上,然而卻沒想到這件事很快便傳到了李隆基的耳中。
李隆基聽聞此事之時正在紫宸殿批閱奏折,當場便沉下臉色,冷笑著命高力士帶著三尺白綾,到後宮傳自己的口諭,以忤逆犯上、不尊皇後之罪將武雲兒賜死。
然而武雲兒接到聖旨後卻拒不受死,執意要求見李隆基最後一麵,並且聲稱此事與暮朝有關,倘若李隆基不肯見她,日後一定會後悔莫及。
李隆基聽聞高力士的回稟,不禁皺了皺眉,沉思片刻,隨手將奏折扔在書案上,冷笑道:“既然武才人執意要求見朕最後一麵,朕索性去看看她也無妨。朕倒是想要親眼看看她還能玩出什麽花樣!”
當李隆基來到武雲兒居住的偏僻的宮殿時,意外的見到身著藕粉色高腰襦裙,梳著繁複的飛仙髻,妝容精致的武雲兒。
武雲兒見到李隆基,頓時紅了眼眶,深深的俯下身子,向李隆基跪行大禮,悲戚的說道:“婢妾許久不曾見過皇上了,或許,皇上已經將婢妾忘記了吧……”
李隆基冷冷的瞥了武雲兒一眼,忽然覺得以往這張看起來還算順眼的臉孔,如今看來卻是無比的厭惡,心中不由得暗自疑惑,自己以前究竟是如何看中武雲兒並將她娶進門來的?
李隆基負手而立,沉聲說道:“你不是口口聲聲要求見朕最後一麵麽?如今朕已經來了,究竟有什麽話,便趕緊說吧。”
“趕緊說?”武雲兒苦笑一聲,輕聲歎道:“說的也是。想來皇上光陰寶貴,又豈會甘願將時間浪費在婢妾這樣被厭棄的舊人身上?”
李隆基不耐煩的擰緊眉頭,冷哼一聲起身便向殿外走去。
武雲兒嗚咽一聲,趕忙跪行到李隆基腳邊傾身撲上前去緊緊的抱住李隆基的小腿,哭泣道:“皇上請留步!既然皇上已經決意賜婢妾一死,難道在婢妾臨死以前,竟連最後一點時間也不願留給婢妾嗎?”
武雲兒說到此處,眼中閃過一抹微光,用力的仰起頭,嫵媚的大眼睛凝視著李隆基,晶瑩的淚珠紛紛滑落,“以往皇上雖然待婢妾不如對待皇後娘娘那般情深,然而每次皇上見到婢妾落淚,總會輕歎著安慰幾句。如今皇上對婢妾如此冷漠,莫非是聽了什麽人的閑話與非議,才會因此誤會婢妾?”
由於離武雲兒更近了些,李隆基更加清楚的聞到了武雲兒身上若有似無的迷香,心中不禁更加厭惡,毫不留情的抬起腿用力一踢,將武雲兒甩到一旁,冷笑道:“你真是想太多了。你如今隻不過是一個不受寵的小小的才人,又值得誰去費心思陷害了?”
武雲兒撫著疼痛的身子,見李隆基竟然對於她藏在身上的迷香毫無反應,一直以來暗藏於心底的疑惑不免越來越大。
武雲兒越想越覺得李隆基的身體的確大有問題,否則為何近些年來王府中妻妾眾多,卻也未曾有人誕下一兒半女,甚至連懷有身孕的女子也沒有一個。
武雲兒又想到被奸人所害死於非命的靖德太子,以及備受冷落的次子李瑛,心中竟然湧起強烈的懷疑,也許這兩個孩子其實並非李隆基的血脈,隻不過是李隆基用來掩人耳目的工具罷了。
武雲兒暗討倘若自己的猜測是錯誤的,大不了就是被惱羞成怒的李隆基立即賜死,也不會比如今的結果更加糟糕;而若是自己的猜測是正確的,也可以借此機會討好李隆基,如此再與自己的兄長裏應外合,或許還可反敗為勝,拚出一番新的局勢來。
武雲兒想到此處,故意做出驚慌失措的模樣,顫抖著身子小聲道:“婢妾對皇上一片真心,日月可鑒,即便要婢妾立即為皇上去死,婢妾也會毫不猶豫、甘之如飴。隻是,婢妾還有一事放心不下,隻恨自己無法為皇上分憂。倘若日後此事傳揚出去,不僅有損皇上威名,甚至會危及大唐的江山社稷。”
饒是李隆基聰慧機敏,此時也被武雲兒事實而非的一番話繞得頭暈腦脹。
李隆基微微眯起雙眼,不耐煩的瞪著武雲兒,“朕沒有心情在此處聽你用這些莫名其妙的話來敷衍搪塞。若是你再不坦誠直言,朕定要治你一個欺君之罪!”
武雲兒忐忑的抬起頭,不安的看了看殿內侍奉的太監與宮女,輕聲道:“此事事關皇上聲譽,還望皇上屏退左右,婢妾才敢如實回稟。”(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