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謀聖張良

字數:4318   加入書籤

A+A-


    “唰”房門一開,一位身材魁偉,體態容貌卻如婦人的美貌男子映入眼簾。

    高挑秀雅的身材,衣服是水青色的上好絲綢,繡著雅致竹葉花紋的雪白滾邊和他頭上的羊脂玉發簪交相輝映。巧妙的烘托出一位豔麗貴公子的非凡身影。下巴微微抬起,杏子形狀的眼睛中間,星河燦爛的璀璨。他穿著墨色的緞子衣袍,袍內露出銀色鏤空木槿花的鑲邊。腰係玉帶,手持象牙的折扇。欄外的花園裏,芙蓉月下妖嬈,淺紅色的新蕊,明媚的像要召喚回春天。

    好一個偏偏美少年!

    古人總是用傾城傾國之貌來形容絕色佳人,今日,見子房之貌,才知原來傾城傾國也可以用來形容男子。話說韓非衛莊幾人都是風度翩翩的美男子,韓非似風流才子,輕佻卻不失穩重;衛莊則是邪魅與霸氣並重,隻有張良身上,才可以看到君子溫婉如玉的風采。《周易·乾》:“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相必說的就是張良這種謙謙君子。

    張良的儒雅,氣度,每次都讓韓非有些失神。按理說,自己記憶裏的顧天涯同樣是天下第一美男,但看到張良,還是覺得不如。即便張良現在還略顯青澀。或許,有一首詞適合形容年輕的張良。

    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

    肝膽洞。毛發聳。

    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

    推翹勇。矜豪縱。

    輕蓋擁。聯飛鞚。鬥城東。

    ~~

    “子房見過韓兄,深夜叨擾,良深感有愧。”

    “哈哈,子房永遠都是這麽客氣。子房深夜到訪,是為了給相國大人分憂?”韓非明知故問。

    “韓兄抬愛,良才疏德淺,黃金被劫一案毫無頭緒,隻能前來向韓兄請教。”說道黃金一案,張良臉有急色,眉頭微皺,顯然,近幾日,張良為了幫助祖父破案,破解姬無夜的陷害,廢了不少心思。隻是,姬無夜看似粗狂,實則心思縝密。張良獨自一人,即便才能再高,也抓不住姬無夜的把柄。

    “難道子房信不過在下?”

    “韓兄說笑,祖父不知韓兄之才,子房怎能不知。若是不信韓兄,子房也不會請求韓兄幫忙。隻是時間愈來愈短,子房心係祖父安危,隻能前來打擾了”

    “時間不是還有三天嗎?子房不必擔憂。不到最後一刻,結果就猶未可知。今日的你,可不向我眼中永遠從容不迫的子房哦。”

    見韓非信誓旦旦,子房終於放下心來。眼前之人的才智,自己可是深有體會。雖然不知為何以紈絝子弟身份出現在眾人眼前,但張良知道,一個人隱藏得越深,謀求就越大。

    忽然,韓非對張良正色道:“子房,你覺得韓國如何?”

    “韓兄為何有此一問?”張良很是疑惑。韓國的困境,相信以韓非的才能,一定能看出。為何要問自己?

    隻是,見韓非沒有回答,隻是看向自己,顯然想聽自己的看法。張良無奈,緩緩道:“韓國身處兵家必爭之地,疆域最小,但位置極為重要。強秦想西出函穀關,向東擴張,韓國就是繞不開的障礙。因此,若秦國想鯨吞六國,韓國必定是強秦第一個目標。六國雖然合縱抵禦強秦,但六國心思各異,聯盟關係如履薄冰,稍有風吹草動,恐怕很容易被秦國各個擊破。”

    “這隻是外部因素,內部呢?子房不必避諱,今日隻是兩個韓國子民的肺腑之言。”

    “在朝,國君昏庸無能,寵信奸臣,沉迷酒色;朝中百官,大多是權臣姬無夜親信。姬無夜把持朝政,興風作浪,黃金一案,借鬼兵劫糧,殘害五位忠良。姬無夜不除,韓國必亡。”

    “哦。既然子房覺得姬無夜不除,韓國必亡。那你說若是除掉姬無夜,在天下即將大亂之時,韓國是否還有崛起的希望。”

    “啊!除掉姬無夜,韓兄確定不是在開玩笑?”張良聞言,激動地看著韓非。

    “自然是真。”

    “韓非有把握嗎?十數年來,挑戰姬無夜權威的人,韓兄可知他們的結局?子房雖然對姬無夜勢力了解不多,但也知道姬無夜之所以能夠肆無忌憚,逍遙自在,除了夜幕四凶將外,還有一股遍布七國的力量。這股力量雖然比不上在韓國的勢力,也不能小覷。”

    “子房太高看姬無夜了,若不是之前沒有做好萬分的準備,非早已動手。”真的,在韓非心中,姬無夜僅僅是自己掌握韓國的墊腳石而已。不是韓非低估姬無夜,而是姬無夜實在激不起韓非的心思。這個世界與《天行九歌》的世界截然不同,《天行九歌》中,姬無夜可以說是天下有數的絕世高手,加上麾下強大的勢力,當然能橫行無忌。但這個世界,如果不是在韓國,放在大宋,大隋,甚至大理,姬無夜都不敢肆無忌憚,隻能乖乖做人。

    姬無夜能活到現在,一是大國為了製約秦國的東進,在大宗師不能隨意出手,懂得軍陣的太清高手寥寥無幾的情況下,姬無夜正好是合適的人選。二是韓國太弱了,比南方的大理、清國這些小國都弱。五十年前,韓國唯一的大宗師韓王隕落之後,韓國迅速衰落,疆土從十三郡變成現在的七郡(含都城)。若不是盟友隋帝楊堅製衡秦國的需要,出手幫忙,韓國早已消失在曆史上。

    所以,別看姬無夜橫行霸道,他也隻是大國博弈的一枚棋子。韓非三年沒有收拾姬無夜,不僅僅是當時韓非孤家寡人,孤掌難鳴;還是當時韓非沒有能力接收姬無夜死去留下的強大勢力。不僅如此,牽一發而動全身,姬無夜與各國都有聯係,一旦身死,必會引起滔天波浪。到時,失去姬無夜的韓國,國無大將,將是七國盤中之物,任人宰割。

    “難道韓兄想學專諸刺王僚?不然,子房實在想不到除去姬無夜的辦法。。”

    “子房覺得出身法家的我會選擇刺殺姬無夜?”刺客之道,韓非深受前身影響,極為排斥。法家之道,乃堂堂正正,正大光明之道,對於刺客這種與黑暗為伍,與孤獨並行的道路迥然不同。當然,現在的韓非不是之前的韓非,若有必要,韓非也不會拒絕這條道路。隻是,姬無夜還需要刺殺嗎?

    “嗬嗬,是子房考慮不周。忘記韓兄乃法家傳人這一回事?莫非韓兄想借助外力,韓兄可要謹記引狼入室的教訓。”

    “子房不要亂猜了,過幾天,自然知道我的謀劃。姬無夜一死,韓國必起風波,張家五代為相,子房是否願意輔佐在下?”對於張良這位謀聖,韓非早有招攬之意。

    張良想不到韓非居然在這時招攬自己,沉思片刻,道:“承蒙韓兄厚愛,子房願效犬馬之勞。”

    韓非大喜,激動難捺。“得子房一人,可勝百萬雄師也”

    其實,韓非是走進死胡同,張家世代為相,對韓國忠心耿耿,曆史上的張良,致力推翻暴秦,就是想重現韓國輝煌。隻是,天下大一統大勢下,張良隻能輔佐劉邦,建立漢朝。現在的張良,年紀輕輕,自然渴望封候拜將,立不世之功。韓非身為皇室子弟,將來的韓王,張良又怎會拒絕。

    “隻是子房有個不情之請,還請公子答應。”

    “別公子公子的,你我之交在乎本心,還是韓兄聽著習慣。不知子房有什麽為難之處?”

    “若是韓兄能鏟除奸臣姬無夜,子房想前往齊國,進小聖賢莊修習儒家教義,這幾年不能陪伴韓兄左右,還望韓兄多多保重。”

    張良還很青澀,確實應該多加學習。而諸子百家中,符合子房性格的隻有墨家和儒家。墨家重義,口號乃是“天下白,唯我獨黑;非攻墨門,兼愛平生。隻是,天下即將大亂,墨家的教義顯然不符合時代潮流。儒家重禮,仁義禮智信,為忠君之學,很符合張良的現狀。

    “我雖是法家之人,有些討厭儒家之道,但不得不說,小聖賢莊確實是一個學習的好地方。”法家與儒家勢不兩立,若是之前的韓非,一定不滿儒家之道,但重生過來的韓非,卻是之道,諸子百家,生命力最強的就屬儒家。齊國的儒學不同於宋明的宋明理學,還保留其風骨,韓非很是滿意。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