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李信大敗

字數:5072   加入書籤

A+A-


    顧惜朝也不遲疑,急忙召集將領,分布任務。

    看著案桌上兩種陣法,眾將士一頭霧水。

    一人問道:“將軍,這是什麽陣法,為何聞所聞問,見所未見?”

    “此乃卻月陣與三疊陣,這卻月陣乃陛下所授,至於三疊陣,是本將軍所學陣法。兩套陣法,都是擊破騎軍的好陣法。重要的是要求不高,隻要眾將士遵循旗幟安排,一定能擊敗秦軍。”

    “陛下?難道陛下也懂兵法?”

    “當然,陛下文武雙全,學究天人,兵法謀略,自然精通。本將軍專研兵法十數年,但所學陣法三疊陣,遠遠不如陛下傳授的卻月陣,這卻月陣比這三疊陣更加完美,更加克製騎軍。等會,你們隻要按照旗手指示,牽製對方大陣兩翼,不能使其首尾相顧,至於中路大軍,就交給本將軍。明白了嗎?”

    “是,將軍。誓死不讓敵軍衝破防線。”眾將士大聲喊道。

    顧惜朝八萬人馬傾巢而出,顯然是想畢其功於一役,沒有給自己一條後路。

    擺好陣型,對麵的李信放眼一看,心裏暗暗驚訝,因為對方的陣勢自己見所未見。

    “王老將軍,你可認得此陣?”

    王齕同樣疑惑,道:“恕老夫孤陋寡聞,此陣勢從未見過。將軍,事出反常必有妖,還是小心謹慎為妙。”

    “王老將軍太過小心了。戰場上,不管韓軍如何變化多端,也破解不了騎軍的衝擊。到時,韓軍必將是哀嚎遍野,哭喊連天。”李信已經可以預見自己一戰成名的一刻了。

    隻是王齕心裏有種不安,行軍打戰多年,這樣的感覺還是第一次見。有些疑惑,但王齕相信自己的直覺判斷。難道這種古怪的陣法,會擊破聞名於世的一字長蛇陣不成。雖然嶽飛讓世人見證了步軍之強,證明了騎軍並非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但整個天下,就僅此嶽飛一人有這樣的能力。完全依靠步軍擊敗騎軍。顧惜朝會是嶽飛這樣的人嗎?

    想到這裏,王齕不由笑了。若是騎軍這麽容易被克製,大秦也不會橫行無忌,震懾天下了。一定是自己杞人憂天。

    見韓軍逐漸靠近,李信自信一笑,下令道:“變陣,給我殺!”

    李信一聲令下,旗手雙手一揮,兩側的騎軍不斷收攏,試圖將八萬大軍團團包圍,全殲韓軍。

    秦軍騎軍速度之快,不愧其精銳之名。然而,顧惜朝早有準備,按照旗手的指揮,漢軍向秦軍兩側奔去。

    卻月陣往左,三疊陣往右。

    身在中路大軍的李信滿臉不可置信,自己看到了什麽?

    所向披靡,橫行天下的大秦精銳,居然被牽扯住了。不斷被分割,三疊陣戰馬在前,阻緩騎軍速度,身後長槍兵不斷收割秦軍將士性命。而長槍兵身後,弓弩兵更是無所畏懼,直接將停止下來的騎軍當作靶子,一箭一條生命。

    另一側,一個像月亮的陣形更是恐怖,一路橫掃千軍萬馬的騎軍完全被牽製住,動彈不得。

    深諳騎軍兵法的李信,完全知道騎軍失去機動性的後果,那完全就是屠殺。

    沒錯,就是屠殺,失去速度衝擊力的騎軍,就如沒有牙齒的老虎,威風盡失,成為敵軍刀下亡魂。

    “將軍,速速變陣!”王齕見狀,馬上急道。行軍多年,何曾有此大敗,想不到敵軍將領竟然是嶽飛式的人才,憑此一戰,必將揚名天下。想到自己數十年的威名,竟成為敵將墊腳石,王齕有些心灰意冷。

    “敗了,騎軍已經被敵軍牽扯住,根本無法脫困。將士越多,隻會更加混亂。十五萬大軍一亂,根本無法收攏回來。”李信嘶聲說道。聲音充滿了悲涼,不甘。

    看著奔向自己而來的顧惜朝,李信咬咬牙,恨聲道:“養老將軍,一將無能,累死三軍。此次大敗,是我一人之罪。還請王老將軍主持大局。收攏敗軍,這些都是我大秦將士,萬萬不能喪命於此。”

    “將軍,勝敗乃兵家常事。何必自責。誰也想不到韓軍竟有克製騎軍陣法,輸得不冤。將軍應當知恥後勇,將來一雪恥辱。萬萬不可衝動。”見李信心有死誌,王齕大驚失色,厲聲喝道。

    敗了就敗了,除了白起一生不敗,哪還有不敗的將軍。秦國名將王翦都曾敗於大隋之手,何況李信這個年輕將領。

    “將軍不必多言,此戰,是本將之罪。顧惜朝一定趁勝追擊,若無一人留下,秦國將士將會陣亡更多。隻有我去阻擋顧惜朝,王老將軍帶兵後撤,匯合蒙恬將軍,秦軍才有救。拜托了!”李信說完,率領親兵向顧惜朝衝殺過去。王齕見苦苦相勸無果,知道李信已有死意,隻能收攏敗軍,退出戰場。

    “撤!全軍撤退!”王齕高聲喝道。

    此時,一路浴血奮戰的顧惜朝,看到李信,心裏一喜。本來還以為李信不顧秦軍撤退,想不到李信竟然有如此抉擇。犧牲自己,挽救秦軍。是個好將軍,顧惜朝倒是有些佩服李信了。

    不過,李信的行為正和顧惜朝之意。即使再多的秦軍,也比不上一員大將,而且還是一員有名將之資的大將。殺死李信,秦國如失去一條臂膀。孰重孰輕,不難看出。

    “顧惜朝,納命來!”李信渾身是血,戰意昂然。知道自己必死,但若是能和顧惜朝同歸於盡,自己就不算失敗。

    隻是,李信兵道資質一流,但武學資質,卻是遠遠不如。李信不過宗師巔峰之境,雖然有攻無守,攻擊之強已經不亞於絕頂高手。但這不過是李信損耗生命力,爆發出來的力量,堅持不了多久,如何是顧惜朝對手?

    果然,數十回合過後,李信銳氣已失,槍法淩亂不堪,顧惜朝抓住時機,一把長槍架住李信兵刃,一柄金色小斧頭金光一閃,李信全身罡氣被破,雙眼黯淡無光,嘶喊一聲,甚是悲壯。

    顧惜朝長槍刺進李信胸膛,高高掛起,大聲喊道:“李信已死,投降者不殺。違抗者,殺無赦!”

    秦軍一片嘩然,見到李信的屍體,悲痛欲苦。一些李信親衛,更是視死如歸,一心求死,臨死前還想拉韓軍入陰曹地府,共赴黃泉。

    遠處率領敗軍逃離的王齕聞言轉頭一看,悲喊一聲“李將軍!顧惜朝,今日之恥,來日大秦必報。後會有期!”

    說完,不忍再回頭地帶領秦軍敗逃。

    對於王齕的話語,顧惜朝滿是不屑。什麽叫大秦必報而不是自己來報仇雪恨,說明王齕知道自己不是顧惜朝的對手,不敢麵對顧惜朝,才會發出這樣的狠話。

    走了王齕,顧惜朝不以為意,有了李信,已經是意外之喜。

    廝殺一陣,秦軍見主將已死,副將敗逃,自己被人拋棄了,不再賣命,紛紛繳械投降。

    韓軍凱旋,盧氏一片歡聲笑語,多少年了,韓軍麵對秦軍,終於取得了一次勝利,還是大勝。一些老卒,熱淚盈眶,喜極而泣。

    “將軍,戰國已經統計出來了?”

    “哦,快念來聽聽!好讓大家高興高興。”顧惜朝笑道。

    “我軍陣亡一萬餘人,重傷數千,輕傷無數。而殺敵五萬,投降者兩萬,繳獲戰馬數萬匹,錢糧無數。”

    果然是一場大勝。顧惜朝心裏暗道。由於李信的阻攔,讓不少秦軍趁機逃脫,而當時,王齕最多率領五六萬人逃離,那剩下的數萬人,能夠逃命,都是李信的功勞。

    其實顧惜朝知道,自己能夠取得勝利,有一定運氣成分。若不是李信太過自信自己的一字長蛇陣,太過依賴騎軍的威力。不然也不會有此慘敗。五萬人陣亡,其實大多是自相踩踏而死。當時秦軍騎軍大亂,萬馬奔騰,死傷者不計於數。若是當時李信冷靜分析,利用秦軍步兵,將韓軍抵擋,或許不會死傷這麽多人。多說無益,重要的是韓軍勝了。一場大勝,洗刷了韓國百年恥辱,更重要的是,秦軍經此一役,不能說元氣大傷,但至少,短時間內,已經無法再次入侵韓國。

    “將軍,此次繳獲的戰馬,可是好東西。韓國一向缺少戰馬,這回可是繳獲了數萬匹戰馬,即使一人二騎,也足以武裝一兩萬騎軍。不知將軍有何打算?”自古軍人,神兵利器,絕世良駒,都是心頭之物,哪有不喜歡之理。

    “戰馬本將軍會如實稟報陛下,一切按照陛下指示。你們就先不要打主意了。不過,本將軍可以做主,讓你們挑選坐騎。”

    雖然不能動這批戰馬,但能夠挑選戰騎,也算不錯。數萬匹戰馬,總有一兩匹千裏駒。

    “盧氏大勝,不知魏國那邊怎樣?”一名部將忽然說道。

    “大將軍鬼穀傳人,縱橫之法,天下何人不知,何人不曉。再說,魏國將士,遠遠不如秦國,大將軍一定能擊潰魏軍。將軍你說是不是?”

    “啊!我考慮的不是勝敗,而是猜想大將軍會攻下幾座城池,讓魏國偷雞不成蝕把米。”對於衛莊的能力,顧惜朝從沒有任何小覷。單單鬼穀的名號,就讓天下人聞風喪膽。

    而韓國東線的戰事,正如顧惜朝所想,衛莊一路就是碾壓。真正讓世人認識鬼穀一脈的恐怖之處。此時魏國國君,腸子都悔青了。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