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繁華落盡,亂世成殤(續)

字數:4765   加入書籤

A+A-


    韓非命令發出,整個明教機構都運轉起來,雖然遭受數次打擊,但明教的底蘊猶在。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明教積蓄的錢糧瞬間運到前線,而前線的傅友德等人接到韓非的命令。既憂又喜,歡喜的是自己等人能獲得教主的看重,擢升為五行旗掌旗使,能更好的為明教效力,也說明自己等人的努力,教主沒有忘記。擔憂的是教主如此信任,居然將如此重任交付他們,這既是信任也是一種極大的壓力。

    隻聽湯和道:“我等加入明教多則不過十載,少則數載,卻能得到教主的信任看重,此次定然要完美完成任務,攻下蜀地,不可讓教主失望。”

    常遇春朗聲道:“沒錯,我等雖然有功,但威望不足以收服五行旗眾將士的軍心,此次也是我們的機會。若能完成任務,我等擔任掌旗使心安理得,但若是失敗,即使教主信任,我等也無臉身居高位,遮擋賢路。”

    “自從五行旗幾位掌旗使或身死或身隱,盯著掌旗使位置的人不可計數,教主能力排眾議,將我等擢升為掌旗使,知遇之恩,不可不報。諸位,此次就好好打下一仗,讓嫉妒不服之人心服口服,無話可說。”有人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紛爭,即使是明教,也不能例外。韓非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要是良性競爭,韓非不但不阻止,反而還要激勵。隻有在這樣,才能更好地讓明教振興起來。

    “馮兄言之有理。我等卑賤之軀,無以為報教主的知遇之恩。不過教主有意天下,我等便盡展平生所學,為教主開疆拓土,建立不世之功。”

    幾人都是當代名將,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一時智計百出。磨刀霍霍,隻等糧草一到,便能實施心中的計劃,一鼓作氣,搶攻蜀地······

    大明皇宮。

    一接到各地送回來的急報,朱厚照一時已經忙得焦頭爛額,根本顧不上明教。隻見朱厚照麵如寒霜,冷冷道:“還一個青衣樓,居然會有如此精通星象卜卦之人。打了朕一個措手不及。好得很!”越說,朱厚照越是恨得咬牙切齒。天機剛顯,便傳來起兵造反的消息,若不是早有謀算,豈能如此迅速。

    “蒙古、清國、李自成、太平王,還有明教,不知不覺,朕的身邊竟然有這麽多的敵人,可謂是群狼環顧。隻可惜,大明的底蘊不是你們能了解的,即使以一敵五,大明也是有勝無敗。”在朱厚照看來,隻有蒙古大元舉全國之力來攻,才能讓朱厚照感覺巨大壓力,不然,單憑汝陽王一路人馬,可不是大明的對手。至於清國與李自成,不過是疥癬之患,不足為懼。

    而明教,有蜀地五萬大軍駐紮,明教就是籠中之鳥。甚至,為了徹底困住明教,朱厚照又抽調了三萬大軍趕往蜀地。如此一來,蜀地八萬大軍即使不能殲滅明教,也能將明教困在西域,不能南進。東出劍門關更是死路一條,中原腹地,人傑地靈,龍氣匯聚之地,一直都是大明重兵把守的地方。

    倏然,一道白色人影出現在朱厚照身前,朱厚照問道:“無痕師父,南方的情況怎麽樣了?”南方,一直都是大明皇帝心中顧忌的地方,這是大明皇室內部爭奪皇位留下的問題,數百年過去,依然未能解決。

    “皇上放心便是,有天下碩果僅存的三大名將之一的徐達將軍率軍抵擋,太平王討不了便宜。”

    “哈哈,師父說的沒錯,有徐國公出馬,必能掃盡群寇,將太平王勢力一網打盡,以絕後患。”朱厚照喜形於色。

    “報,啟稟皇上,蜀地急信。”忽然,門外一名太監叫喊道。

    朱厚照與無痕公子對視一眼,心生不妙。

    朱厚照急忙搶過書信,一看,臉色驟變,陰沉鐵青。顫抖的雙手,哆嗦的雙唇,激動得難以言語。嘴裏喃喃道:“這是第二次了,第二次了。”這是他朱厚照與明教之主交惡以來第二次敗了。半響,緩過氣的朱厚照不由勃然大怒,罵道:“廢物,全是廢物,難道大明除了徐國公,就沒人能為朕分憂麽?”

    “皇上~”

    朱厚照雙眼失神道:“蜀地危矣!”

    “什麽?”無痕公子大驚,驚疑道,“蜀地不是有五萬大軍麽,還有顧誠老將軍駐守,怎會······”

    “哼,顧誠誤信讒言,中了敵人奸計,五萬人馬折損兩萬,已經退守江州。在三萬人馬未抵達之前,士氣低沉的他們如何抵抗明教。本以為顧城老謀深算,為人穩重,能替朕守住蜀地,誰知顧城誤我呀。誤國誤民,其罪當誅!”

    “若是退守江州,蜀地豈不是沒有阻攔明教的力量?難道要將整個蜀地拱手相讓?”

    “顧城一敗,其餘蜀地的各郡人馬不過是數千,如何是如狼似虎般的明教將士對手?為今之計,隻能讓他們退守江州,保存有生力量。”

    “可是蜀地?”

    “不要了,就當是朕失敗的教訓。隻要守住江州,明教就無法威脅中原。待徐國公解決南方的太平王勢力,再回頭解決明教。”相比而言,太平王的兵力遠在明教之上,背後又有青衣樓支持,孰輕孰重,朱厚照還是能把握分寸的。雖然損失一個蜀地讓朱厚照心如刀割,可他也是極具魄力之人,知道事不可為便召回兵力退守江州。

    “哼,就讓你猖獗一段時間,蜀道難難以上青天,可對於大宗師而言如履平地,沒有頂尖大宗師的你,如何抵擋我皇室高手?”朱厚照心中冷笑。

    朱厚照一聲令下,消息一到,蜀地的各郡守軍都紛紛撤退。

    “馮兄,大明居然撤軍了?”常遇春驚訝道。

    “哎,這大明皇帝朱厚照也是極具魄力之人”

    “大人何處此言?”一名壇主問道。

    湯和道:“這是以退為進,若是再蜀地交戰,我教如今掌握地利人和,大明若沒有絕對的兵力,萬萬不是我等的對手。但兩軍在江州對峙,勝負的關鍵就不在我們西南,而是在南方。”

    鄧愈道:“在蜀地,還算是我們明教勢力輻射範圍,信徒眾多,日前能破城而入,就是信徒的暗中幫忙,不然,即使計劃能成功,也不會這麽完美。”

    “哈哈,不管如何,我等也算是完成了教主的任務,沒讓教主失望。”

    眾人聞言盡皆臉帶笑意。

    “接下來就是掃蕩各地遺留的大明勢力,徹底將蜀地收入囊中。”

    “蜀地的江湖門派如何處置?”

    馮國勝凝重道:“教主早有吩咐,如今民心未穩,一切穩重為主。隻要不敵對我明教,便不用管他們?至於峨眉唐門這些大勢力,掌門人都不是愚鈍之人,想必知道怎麽做。”

    “逆我明教者,殺無赦!”一聲令下,戰火重燃,家破人亡,餓殍遍野。蜀地又增添了無數孤魂野鬼。但更多的是識時務,依附明教。當然,峨眉唐門這些門派。都是封山中立。

    西南如此,西北也是戰火連天。狼煙四起,炎炎夏日,滿地的屍骨在猛烈的夏風中,散發著令人作嘔的氣息。陰風列列,黃沙卷起燒焦的旗幟,在漫漫的沙石裏,冒煙的木頭發出陣陣讓人惡心的臭味。幾具還沒有完全被沙石掩埋的屍體上空盤旋著幾隻禿鷲,屍體上好幾個箭頭還在,那斷了的長槍卻依然握在屍體的手裏。遠處,撕殺呐喊聲不絕於耳,或許明天早上又將多幾萬具屍體。陰風開始怒嚎,似乎要喚醒死去的靈魂。

    大明底蘊雄厚,戴甲數十上百萬,兵多將廣,良將無數。李自成除了趁大明將領不備搶得先機占據數郡,如今已經毫無作為,被大明名將仇越壓製得隻能困守玉門關。而東北方的大清,則是大明另一名將李成梁打得落花流水,加上國內紅花會白蓮教等反清勢力不絕,清國剛剛侵占的領土還未捂熱,就被李成梁率軍收複,一點便宜也沒有占到。

    四方皆是對峙,天下目光便放在南方的江南戰場上。本在朱厚照看來最能取勝的徐達,此次卻讓朱厚照失望了。江南,太平王的勢力根深蒂固,即使徐達能力極強,兵法修列罕有敵手。但也僅僅高過宮九一籌罷了,在南方對決,失去地利人和,雙方的差距便一下子就彌補回來。這也讓朱厚照明白了自己父親為何如此重視太平王的實力,一生忌憚不已。南方,確切地說,江南一地,不是他朱厚照現在能染指的。

    得知消息的朱厚照已經勃然大怒,五方對峙,大明的軍隊也無法正常調遣,攘外必先安內,內患不除,如何爭奪天下?

    “皇上稍安勿躁,清國自身難保,已經無力入侵大明邊境,青衣樓即使糧草充足,可是支撐兩方勢力,終究有不濟的一天。到時皇上再發力將其一網打盡即可。如今鐵膽神侯朱無視上躥下跳,暗中勾結各地將領,當年先皇留下的磨刀石,如今刀法已成,可以除去了。”

    朱厚照冷哼道:“不僅僅是朱無視,還有曹正淳這個青衣樓的臥底,也是時候除去了。護龍山莊是一股不弱的力量,若想收服他們,還需要幾位密探看清朱無視的嘴臉。不然難以為我所用。就從無痕師父的弟子上官海棠入手吧。”

    經此一戰,繁華的大明已不可見,唯有無處不在的哀嚎慘叫,以及四處避難的百姓。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怨舊鬼哭,天陰雨濕深啾啾。(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