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南陽易主
字數:4518 加入書籤
硝煙漸漸淡去,三萬南陽軍如今能站起來的不到一萬人。不過,隋軍同樣好不到哪去。八萬大軍加上宇文家的一萬輕騎,隨著麻叔謀的陣亡,宇文成都兩兄弟的敗逃,士氣大落,而繳械投降的就有兩萬餘人,戰死沙場的不下三萬,其餘者盡皆潰逃。
李靖正在率軍清理沙場,伍雲錫匆忙來到伍雲召的麵前,擔憂問道:“堂兄,你沒事吧?”
得勝的伍雲召喜形於色,絲毫不將身上的傷放在眼裏,笑道:“區區小傷,不用擔心。倒是你,我一直尋找你的蹤影,苦尋不得。為何出現在這裏?”
伍雲錫笑道:“當時叔父身死,我見機不妙,趁亂逃走。遇到追兵,若不是雄大哥出手相救,小弟早已身隕。”
“不管如何,我們伍家數十口,如今隻剩下你我了,若不是你率軍前來救援,堂兄必死無疑。”一想起伍家的慘劇,伍雲召垂淚道。
伍雲錫謙虛道:“堂兄不該感謝我,感謝的應該是禦公子。合我與雄大哥二人之力才堪堪抵擋住宇文閥的那位高手,如何能脫身解救堂兄?還有這位李大哥,若沒有李大哥的運籌帷幄,我們也無法盡力廝殺。”
伍雲召道:“確實如此。剛才我看這位李大哥兵馬嫻熟,擅長兵陣,即使是為兄也自愧不如。堂弟是如何結識這般英雄的?”
“李靖大哥與禦公子都是在半路結識的。他們聽說堂兄被困南陽,打算前來援救,所以······”
“原來歸功到底,還是恩公的功勞。”
韓非緩緩道:“不必恩公恩公這般稱呼,若是看得起在下,就稱呼一聲公子吧。南陽之危已解,但若沒有險關要地屏護,終究不是一個安全之地。你打算怎麽做?”
伍雲召不由道:“在下南陽起兵造反,不過是為了為父報仇。本以為天下起義軍眾多,會有人顧大義響應救援,如今看來,這一切都是我的一廂情願罷了。反而害了南陽數萬百姓,實在罪該萬死。獨木難支,我打算率軍投奔舅父李子通,借助他的勢力斬殺昏君,替伍家數十口報仇。”
韓非聞言心裏一涼,急忙勸阻道:“且慢!楊廣自暴自棄,困居江都,聲色犬馬,宇文閥居心叵測,狼子野心,早已有謀朝篡位的謀劃。即使伍將軍不去報仇,楊廣也時日無多。而且,李子通雖然勢力不大,但西北乃是江淮杜伏威,南麵乃是林士弘沈法興等勢力,丹陽江都數十萬隋軍就在眼皮底下,四麵皆敵,自保尚且勉強,如何能突破數十萬駐守的丹陽江都,斬殺楊廣?”
伍雲召聞言遲疑,想到舅父那裏局勢確實不容樂觀,雖然與杜伏威結盟,可亂世之中,盟約不就是用來撕毀的麽?
又聽韓非說道:“若是伍將軍率軍趕赴揚州,李子通要做的絕不會是進攻丹陽,而是繞過丹陽進攻江南的沈法興,將軍隻會陷入戰爭的泥沼中不可自拔。這是伍將軍希望看到的畫麵麽?”
“這~”伍雲召越想覺得越是如此,不由問道:“公子覺得在下該當如何自處?”
韓非正色道:“實不相瞞,在下亦有意逐鹿天下,解救蒼生,濟世安民。隻是一直沒有自己的地盤,也沒有賢才良士投奔,此番前來南陽,正是看上了南陽的戰略地位。不知二位是否願意屈尊為禦某效力,平定天下?”
“雄某欠公子一條命,願意為公子效命,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屬下雄闊海拜見主公。”遠處的雄闊海聞言跑來跪拜道。亂世,不就是他們這些草莽之人建功立業的機會麽?雄闊海知道自己幾斤幾兩,若是能遇到明主,將來封侯拜將也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
伍雲召兩堂兄弟對視一眼,齊齊跪拜道:“屬下伍雲召(伍雲錫)拜見主公,願為主公效犬馬之勞!”
韓非大喜,在《興唐傳》中,伍雲召不僅有宇文成都的勇力,還有羅成的儒雅帥氣,不僅有秦瓊的帥才,還有徐茂功那樣的智略。他重情重義,所以在南陽城破之時,他可以放心地托孤給朱燦;他有勇有謀,所以他到哪裏都可以做全軍統帥。而伍雲錫與雄闊海二人,亦是萬人敵的猛將。但在這個武力至高的位麵,這些曆史上的將星都黯淡無光,《大唐雙龍傳》中,隻有李靖秦叔寶等人因為瓦崗軍李密的緣故冒頭,可也不過是打醬油的角色。難道這些人真的無能,真的無法影響天下形勢麽?
自然不是,反而有時候曆史就是這些人書寫。人們往往隻看到為首之人最璀璨的光芒,卻忽視了身後數萬萬人的支持與努力。原著中若沒有虛行之等人在背後的付出,寇仲能後顧無憂麽?若沒有天策府等人的努力,李世民能安居天下麽?都不能!將對將,兵對兵,韓非隻會對付同等級別的高手,至於剩下的人,自然留給自己的手下。
韓非喜道:“能得三位效力,實如虎添翼,如魚得水也。”
伍雲召道:“幸得主公看著,我等必誓死相隨。不過南陽無險可守,主公萬萬不可以此為巢。”
韓非笑道:“這我自然知曉,南陽在手,下一步就是南方的襄陽。雲召,你駐守南陽多年,百姓歸附,以後你就鎮守南陽吧。待收服訓練完畢兩萬隋軍,隨我南征北戰,建功立業。”
“是,屬下領命。”見韓非心有謀劃,三人大喜。隻有胸懷天下,謀而後動的君主,才是他們心中的明主。
一月後,城內將軍府大廳。
李靖伍雲召等人端然而坐,李靖雖然沒有歸附韓非,但心中早已有了決斷。韓非占據南陽,帶甲三萬兵馬,十數萬百姓,加上一帥才兩猛將,將雄兵精,雖勢力不大,但實力卻是驚人。
韓非對眾人問道:“一月已過,南陽民心安定,投降的兩萬隋軍也融入到南陽軍中,訓練有素。諸位覺得如何我們下一步該如何走?”
伍雲召起身說道:“居安思危,南陽不可久守,當需考慮南下襄陽或者西進武關,以摒護南陽。”
韓非問道:“那雲召覺得是南下還是西進?”
“這,襄陽位於漢水之旁諸河交匯處,進可兵指長安、洛陽,退可據守荊襄。襄陽城主錢獨關乃是漢水派的龍頭老大,人介乎正邪之間,在當地黑白兩道都很有麵子,做的是暴利的絲綢生意,家底豐厚,在此地算是頗有名望。加上襄陽城高牆厚,城門箭樓嶽峨,鍾樓鼓樓對峙,有十萬將士駐守,易守難攻,一直保持中立。可是天下群雄誰也不敢招惹,即使是占據中原,實力最強的瓦崗軍,在局勢未明,未能攻占洛陽等重鎮糧倉之地之前,也不敢輕易招惹此人。我們這點兵馬,怕是掀不起半點波瀾。”伍雲召想到固若金湯的襄陽城,心中無奈,苦笑道。
韓非聞言一笑,臉色從容,聽到強大無匹的襄陽勢力,並沒有任何的變化。淡然道:“襄陽如此,那武關如何?”
伍雲召繼續道:“武關乃是古之名關,亦是西進長安的門戶,若能占據武關,便可長驅直入,兵臨長安城下。可武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雖然昏君楊廣已經移都洛陽江都,可長安勢力並不弱小。武關亦有近十萬大軍駐紮。現在看來,我們這點兵力完全不夠開疆拓土。”
“雲召覺得我們隻能坐以待斃?”韓非笑問。
“屬下愚鈍,不能為主公分憂,是屬下之過。”
韓非笑道:“術業有專攻。你文武雙全,是一個帥才,但若是論縱觀天下局勢的眼力,卻非你之所長。”
“請主公指點。”
“李兄,你來說吧。”韓非對李靖說道。
李靖也不拒絕,開口道:“武關之強,全係楊廣一身。若是楊廣身死,留在長安的皇親貴族,各大勢力勢必爭奪長安權柄,以威懾天下。那時,武關勢必牽連,人心大亂,也就是我們西進的機會。所以,我們若想擺脫南陽的尷尬境地,就隻有南下襄陽。伍將軍隻看到襄陽城的強大,卻沒有看到襄陽城的隱患。”
“什麽隱患?”
“錢獨關作為襄陽城主,但襄陽城卻不是錢獨關的一言堂。襄陽幫派極多,十數小幫派組成了一個襄陽城最大的幫派大江聯。襄陽產業,有四成屬於大江聯,甚至軍隊中不少將領都是大江聯的人。但隨著錢獨關武藝力壓大江聯的前任盟主江霸(鄭淑明丈夫,這裏已死)擔任襄陽城城主,錢獨關麾下的漢水派水漲船高,實力膨脹,已經影響到其他幫派生存。即便因為外在的壓力,眾多幫派依然相安無事,但隱患已經埋下。所以,我們可以從這點入手,降服大江聯,裏應外合,襄陽城的十萬大軍便形同虛設,甚至臨陣倒戈,拿下襄陽城不費吹灰之力。”
伍雲召一聽,才知道其中的關竅。若是真如李靖之言,策反大江聯,輕易拿下襄陽,憑借襄陽與南陽兩地的財富與戰略地位,主公便能瞬間成為天下一方霸主,霸業可期。伍雲召心情急切,看向李靖的目光充滿了欽佩,此刻才知道主公為何如此重視此人。(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