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回奉天

字數:5409   加入書籤

A+A-




    公元1928年6月4日,中華民國元首、陸海軍大元帥張作霖從北京返回奉天(沈陽),途徑皇姑屯東側,京奉、南滿鐵路交叉處的三孔橋時,火車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炸藥炸毀,張作霖被炸成重傷,送回沈陽後,於當日死亡。這就是史稱的皇姑屯事件。

    筆者有時候常常會做白日夢,突發奇想:如果張作霖沒有被炸死,曆史將會怎樣呢?

    那就讓我們一起來做個白日夢吧,我們一起來設計推演一下,看看能有個什麽結局。本書就從這裏開始。

    ......

    6月3日晚6時,張作霖離開北京大元帥府(中南海),乘坐英國製造的黃色大型鋼板防彈汽車,前往火車站。

    去過北京的人都知道,從中南海的新華門到前門火車站距離並不遠。但是這短短的距離卻濃縮了北京城的特色。

    新華門的斜對麵是六部衙門,也就是明清兩代的中央政府,往東不遠就是天安門。這個時代的天安門可是沒有現代那麽金碧輝煌,無論城牆還是大屋頂,都顯得有些破敗,更沒有那標誌性的一排大紅燈籠。

    天安門的西側是南長街,東側是南池子,這兩個路口都有極漂亮的大門,很多人都見過我就不形容了。可是看到這兩個路口我想到了一個問題,估計很多人都答不上來,就是北京人也未必能回答正確。什麽問題呢?

    北京的環城路有二環、三環、四環......有沒有一環呢?有!一環在哪?你知道嗎?

    一環就是南長街、南池子這兩條路,南邊的路當然是天安門前的長安街,北邊的路是故宮北牆外的景山前街。北京最早的公共汽車就是這條環形線路,叫做環城路,就是環著皇城跑一圈。因此,這裏就是北京的一環。

    之後,最早建成的環繞北京內外城城牆的環城路就隻能叫二環了。建成二環路的時候,北京還沒有那麽大,二環路的內外還有不少的莊稼地,像是郊區的樣子。皇城有個一環路,內外城有個二環路順理成章,從地圖上看也很舒服。誰能料到後來出現的六環、七環呢?河北省的廊坊市民說:他們那兒是十環!

    民國時代的天安門前麵也沒有規模宏大的廣場,這裏與北京城的其他地方一樣,都是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的民居。當然了,東西長安街也絕對沒有現代那麽寬闊,現代的東西長安街是合並了若幹條街道胡同,拆掉了無數的民宅才形成的。

    從天安門往南,路過東交民巷,就看到了巍峨高大的正陽門和前門樓子。東交民巷就是使館區,列強的大使館都在這裏了,這個地方張作霖再熟悉不過了,他幾乎天天與列強們打交道。

    當然了,這時的北京城的高大城牆還在,寬寬的護城河也在。前門樓子的東側就是前門火車站,也是京奉鐵路的起點站。

    張作霖望著熟悉的北京城,有些戀戀不舍,他來到北京城的時候是多麽的意氣風發,國家元首的地位那是登峰造極了!整個中國能有幾個人能登上這個寶座?不過今天這一走,這個座位就讓出來了,並且接班的不再是北洋一係,北洋政府算是終結了嗎?媽了個巴子的,不知道蔣介石能不能坐穩?我還能回來嗎?看眼下,八成是沒指望了,不過實事難料啊?誰知道哪一塊雲彩有雨?

    想想那些亂七八糟的事就是頭疼,戰場不利,北伐軍眼看就到京津地區了,到了不走不行的時候了。這台戲老子是唱不下去了,這個戲台讓給你們唱吧!

    “滴!滴!”汽車鳴著喇叭,開上了站台。火車早就等在那裏了,西洋樂隊奏著樂曲,鼓號齊鳴,張作霖天生的就喜歡音樂,他用心的看了樂隊兩眼,看看缺少什麽家什不,這幫兔崽子們可別糊弄我。

    站台上排滿了人,有隨行的,有歡送的,反正都是達官貴人、各國使節、國際友人。張作霖不管心裏多窩火,也要笑嗬嗬的和這些人一一的握手寒暄,人倒架子不能倒,大元帥的威風派頭要擺足。

    畢竟是國家元首,隨行的官員就是一大排,他們有:靳雲鵬、潘複、何豐林、劉哲、莫惠德、於國翰、閻澤溥等,張作霖自己的家人有六姨太太和三兒子張學曾,還有兩位“國際友人”,日籍顧問町野和儀我(這是兩個人,別搞錯了)。

    張作霖的專車有22節車廂,是清朝慈禧太後用過的“花車”,裝飾非常華麗,他乘坐的第八節包車在中間,包車廂後是餐車,前邊是兩節藍鋼車,裏頭坐著潘複、劉哲、莫德惠、於國翰等人。專車前麵還有一列壓道車作前衛。

    晚上8時,專車從前門火車站開出,張作霖湊了一桌麻將,以消除乘車的寂寞。在官場中麻將牌是交際溝通的工具,官越大,麻將牌就越精。

    行車間,他還掀開窗簾,注意的觀察著,然後滿意的笑了,說道:“這幫兔崽子們還行,一個個的站的筆直,傳令下去,每人賞一塊光洋!”

    他說的是鐵路沿途為專車警戒的部隊,大帥出行,安全當然要保證了。

    深夜,列車風馳電掣地開到山海關車站,黑龍江督軍吳俊升專程在這裏迎候,登上了專車。

    按照原來的曆史,張作霖專用的第八號車廂,也就是那輛“花車”,到了此時就剩下張作霖和吳俊升兩個人了,他們二人關係十分的親密,說了很長時間的話,然後兩人都在這個車廂中休息了。慈禧的專用車當然隻有一個臥室,吳俊升沒有離開車廂定然是有便易的休息之處,但是可以斷定不會有第二張床鋪的。總之,在皇姑屯被炸時,此車廂中隻有他們二人,結果兩個人都死了。

    但是今天張作霖心中有事,他有躲避的計劃。這個計劃他不能說,也沒辦法解釋,對吳俊升也不能說,於是就必須支走吳俊升,有吳俊升在此他走的了嗎?於是他們聊了一會之後,張作霖推說勞累了,要睡覺,他打發衛士長鄭山到前麵車廂給吳督軍找個床鋪。吳俊升為了表忠心,死活不走,說是要陪著大帥,這裏可以將就,搞得張作霖哭笑不得,這不是找死嗎?你要死也別拉我做墊背不是?於是,硬是連拉帶拽的把他請走了。

    張作霖這是不得已之下,給吳俊升留了一個活命的機會。

    吳俊升歲數不小了,今年65歲,躲過了這一劫也不知道還能活多久。

    吳俊升是張作霖的死黨,對於張作霖絕對的忠誠,也立過不少的功勞,比如先後擊敗馮德麟、郭鬆齡,都有他的戰功。張作霖也是願意救他一命。

    吳俊升幼年時因為凍傷導致說話語音不清,得個綽號“吳大舌頭”,也導致外觀憨憨傻傻的。不過,人不可貌相,外表憨傻,他內心精明的很。

    但是此人曆史評價太差了,他唯一的優點就是作戰勇敢,指揮打仗也算是有一套,他曾經挫敗過勾結日本人搞蒙古獨立的勢力,鎮壓過宗社黨,這是他不可多得的一份功績,其他的就一無是處了。他貪財,非法聚斂,他自己吹噓是東北首富,比張作霖還富有。至於好色那幾乎是人人都有的毛病,就不說了。他基本上是文盲,對於政務一竅不通,不明白還喜歡瞎指揮,搞得黑龍江民不聊生。他怕日本人,恨不得給日本人當幹兒子。總之毛病罪過一大堆,他死了倒好,一了百了。真是好人不長壽,禍害遺千年,本該死在這裏的吳俊升,這一次有了逃過一劫的機會。

    趕走了吳俊升,張作霖在床上也睡不著,他的腦子裏總是想著那幾本怪怪的書,想著那個怪怪的人。那幾本書剛剛到他的手上一個多月,隻是按照提點說明,看了那麽幾頁。書上說的邪乎,像真事似得,今天晚上要出事!是個大劫難!按照書上所說,他的一舉一動都在別人的監視之下,因此,要想躲災還得偷偷摸摸的,誰都不能告訴!是啊,泄了密躲在哪兒都不行。說實在的張作霖有點不信。

    猶豫中張作霖也有點信:這幾本書到他的手上是四月底,書上說5月3日,日本人在濟南會搞出一個慘案來,民國的外交官蔡公時被割去耳朵鼻子,並被殺害,死於此案的國人有一萬多。日本人製造此案的目的是阻撓北伐軍北上,保護他們在東北的利益。

    此案果然如期發生,過程與書上所說完全一致!

    此行之前,他曾接到密報,說“老道口(就是皇姑屯的三孔橋)的日軍近來不許人通行,希望多加防備!”這可是自己的部下匯報的,假不了!難道真有危險?

    我信還是不信?他有點猶豫了。不管信不信,張作霖在奉天還是做了一些安排。

    那幾本書是一個叫趙三本的家夥送來的,張作霖看了一眼那個書,當時就把他抓起來了。濟南慘案之後,他又下令嚴加看管,不得與任何人說話接觸!

    張作霖的打算是,這次回奉天若無刺殺事件發生,就斃了那小子,燒了那幾本書,一了百了,免得禍害人。若是真有事......張作霖還沒想好,到時候再說吧!

    曆史上張作霖遇刺可不少,記錄在案的至少六七次,幹他這份工作的可是腦袋別在腰帶上的買賣,危險是家常便飯。

    不管信不信,反正睡不著,迷迷糊糊的就到了錦西,火車在這裏要停靠上水。不能再猶豫了,這是最後一個停車的機會,下一站就是奉天了,唉!就當是玩笑吧,張作霖這樣安慰著自己。

    張作霖的專車大部分車廂是可以通行的,也有的不能通過。不管能不能通行,各節車廂都有衛士,不是可以隨便走動串車廂的。因此,張作霖如果想要隱秘的串車廂,不讓別人知道,就隻能在站台上走過去。所以說,錦西車站是他躲避的最後一個機會。

    他拉開了包房的門,他的衛士長鄭山等在那裏,手上是準備好的衣服,這是張作霖在北京未出發前就交代好了的,鄭山幫大帥換好了衣服,這是一套士兵軍裝,張作霖個子小,衣服顯得有點肥大,他還要帶上口罩,否則,那個大胡子就是標誌。

    最前麵的第一節車廂是衛隊士兵,鄭山就是他們的頭。鄭山帶著捂得嚴嚴實實的張作霖,登上了士兵的車廂,他也不敢往車廂裏邊走,就在門邊地板上坐下了,他們的前邊就是機車的煤水車。好在已經進入了夏季,如果在冬季,這個地方能凍死人。

    眼看著快進奉天火車站了。估計火車站上歡迎的人群已經做好了準備,樂隊也奏起了歡迎的樂曲,儀仗隊也已經列隊等候了。

    火車即將到達的車站,也就是歡迎隊伍、儀仗隊所在的車站,就是現代的沈陽北站,老車站的規模小多了。

    危機即將發生,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1end---

    在紀念“九一八”事變83周年之際,發表本書,以悼念抗日英烈,激勵國人勿忘國恥!(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