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殲滅戰

字數:4977   加入書籤

A+A-




    第一營的士兵們躍出戰壕,中日雙方絞殺在一起,喊殺聲震天,形成了白刃戰的局麵。

    日軍隨軍的山炮、迫擊炮打不響了,因為火炮在隊伍的後麵,正好是621團的首批打擊目標,第一時間就被摧毀。處於日軍大後方支援的重炮,是需要前沿指揮的,現在戰場上亂成了一團,雙方攪合在了一起,如何開炮?

    前後夾擊的兩個團都進入了戰場,小鬼子被圍在了方圓五六裏的戰場上。雙方的士兵已經形成了混戰的局麵,到處是槍聲,喊殺聲。小鬼子倒是遵守操典,近戰中為了避免誤傷,步槍的子彈都要退出來,然後結成刺刀陣,拚刺刀!

    東北軍不太講規矩,操典未必遵守,照樣不時的開槍,有時候也用手榴彈。氣得日本鬼子大罵“八嘎!鐵炮的不給!”

    日本人把步槍叫做“銃”,三八步槍叫做“三八銃”,開槍叫做“銃的給”。五六不通的中國話把步槍就叫“鐵炮”,“巴嘎雅路”也不是日語,日本人以為這是中國罵人的話,是他們對中國人開罵時用的。所以“他媽的,不許打槍!”就成了“八嘎!鐵炮的不給!”反正這麽說中國人能聽懂,他們就以為這是漢語了。

    “我x你奶奶!”這是東北軍的士兵在回罵,隨著罵聲一枚冒著煙的手榴彈就投進了刺蝟陣。

    所謂的刺蝟陣就是三五個日本兵,背靠背,刺刀向外,配合著刺殺。

    那手榴彈是延時的,沒等小鬼子反應就爆炸了,這一群鬼子就算包銷了,到天照大神那裏繼續罵去吧。

    嚴格的說,這種混戰場合,開槍或者摔手榴彈都是可能造成誤傷的,因此,各軍的步兵操典上都會禁止使用。

    日本人個子小,三八步槍就不能太長,為了拚刺刀不吃虧,他們的刺刀特意的加長了。東北軍的步槍是十三年式的,是奉天兵工廠自己製造的,加上刺刀比日本人的槍短了兩寸,俗話說一寸長一寸強!拚刺的兵器上東北軍也是吃虧的。日軍的一個拚刺的刺蝟陣往往能拚掉十幾個東北軍士兵。

    小日本非常頑強,至死不投降,他們拚刺刀的技術強於東北軍,所以這場白刃戰也是非常的慘烈,開膛破肚的比比皆是,血腥和糞便的氣味彌漫在戰場上。

    一個滿身血跡的日軍軍官跑到大隊長島本正一中佐麵前說道:“中佐閣下,形勢危急,請閣下離開戰場吧!”

    島本雙手握著戰刀,說道:“我知道,你們辛苦了,這是我軍的最後時刻,這裏是大隊旗和官佐的花名冊,你帶上它們突圍把,拜托了!”

    說完,也不等對方回答,就舉著戰刀,參加混戰去了。

    那個軍官看著隊旗發呆,還能突圍嗎?他卷起旗子和名冊,裏麵包上一顆手雷,揣在懷中。

    打掃戰場時發現了破碎軍旗的士兵氣的直罵,一千大洋的獎金就這麽飛走了。

    北大營以北的戰場上,戰鬥結束了。遍地是雙方陣亡士兵的屍體,各個都是傷痕累累,狀況慘不忍睹,鮮血染紅了大地。東北軍的士兵在打掃戰場,救助自己的傷員,掩埋屍體。自己的兵能有一口棺材,日本兵集中到幾個大坑中掩埋了事。

    小鬼子太頑強,隻抓了十幾個俘虜,還都是重傷的,輕傷的一個都抓不到。

    這個時代,已經開始進入文明社會,屠殺戰俘的事情一般不會做了。但是,治療敵方的傷員就未必能盡力,特別是在缺醫少藥的情況之下。

    對重傷被俘的日本兵,東北軍的衛生兵還是能給他們包紮,並抬到野戰醫院。

    我們不能用現代的觀點去要求這個時代的東北軍,他們還沒有那麽鐵血,“不要俘虜,一概殺掉”這種政策在現在的東北軍中他們還提不出來。

    此時的中國人,與日本人有仇怨,還沒有到不死不休的地步,隨著戰爭的進展,人們也會變化的,後麵的事情就不好說了。

    日軍在戰場上的一個大隊,七百多人,無一漏網,守備隊第二大隊大隊長島本正一中佐被刺刀捅了好幾個窟窿,徹底掛掉了,這是一個漂亮的殲滅戰。

    東北軍的一方也是損失慘重,621團進入戰場晚一些,也是陣亡七十多人,傷二百多,傷亡總數超過了三百人。619團陣亡兩百多人,傷三百八十多人,總數六百二十多人。兩個團合計傷亡接近一千人。傷亡數字超過了日軍,差不多是一比一點五,如果算勝仗有點勉強。

    但是要考慮到日軍一個大隊僅僅相當於一個營,並且是日軍的二流部隊。東北軍用了兩個團,人數有太大的優勢。如果不是日軍的重炮,裝備上雙方也是旗鼓相當,東北軍的裝備也不錯。這樣看,東北軍士兵的素質差距還是很大的。

    三個小時後,已經是傍晚時分。620團的通信兵帶來了他們的戰果,一個團的兵力,拿下一個空營盤當然是毫無問題。當初之所以出動一個團,就是要做意外的打算:假如日軍留下更多的部隊,那就可能要打攻堅戰。最糟的情況是,日軍出動的部隊,意外的返回了兵營。那麽620團就麵臨一場殘酷的攻堅戰。戰場是瞬息萬變的,這些情況不得不考慮。

    620團的戰績還是有的,拿下兵營之後,他們就知道了那兩門重炮的存在。因此,派出一個營,輕裝快速向南出擊,完滿的繳獲了這兩門重炮。日軍的炮兵加上護衛才四十多人,他們那裏是一個營東北軍的對手,所以作戰十分的順利。

    ......

    比北線開戰的時間稍晚一些,南線的戰鬥也打響了。

    第一旅在南線的布防比較方便,從奉天站向南隻有十多裏就到了渾河,這裏是南滿鐵路的鐵路橋。在奉天地區渾河是第一大河流,對於南滿鐵路來說,渾河鐵路橋是最大的一座橋梁(型鋼桁架結構)。在現代,沈陽城南部地區跨越渾河的橋梁有十幾座,但是現在僅此一處有兩座橋梁,鐵路橋東側還有一座公路橋。

    憑借著渾河天險,守衛兩座橋梁就相對容易了。

    日本人能不能涉水而過呢?畢竟六月初的遼寧省尚未進入雨季,正是河水最少的時候。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介紹一下渾河了。

    黑龍江省的鬆花江、黑龍江上都是航船如梭,可是遼寧地區的河流不少,水量也很充沛。可是,除了鴨綠江之外,就沒有能夠行船的,也沒有內河水運航線。這是為什麽呢?

    這是因為遼寧地區地勢變化大,就是海拔高度線變化大,於是河水落差大,水流湍急,泄洪速度快。雨季到來時,河水陡漲,波濤洶湧,洪水一過,河床的大部分就裸露出來,河道就沒有多少水了。

    到過渾河岸邊的人可能會反駁,說他看到了寬闊的河麵,碧波蕩漾,水流並不急,河上還有不少供遊人玩耍的遊船,可以在美麗的景色中劃船遊玩。

    我告訴你,那是分段建設的橡膠壩攔水的結果,河中水量是充足的,但是,如果沒有橡膠壩,河道存不住水,隻是一片亂石灘。

    那麽這種幹枯的河道,日軍豈不是很容易通過?何為天險呢?

    渾河的南北河堤距離一千多米,河道很寬。由於水量充沛,枯水季節河水也不會完全幹枯的,隻在主河道上有幾十米寬的水流。但是流速極快,就算是齊腰深的水,涉水之人如果摔倒了,那是爬不起來的,會遊泳之人也難免溺水而亡。這種水麵,如果架上輕重機槍,徒涉之人隻有死路一條。這個時代不會有橡膠壩的,用衝鋒舟渡河那是異想天開。

    第一旅用一個團的兵力,沿著河堤散開布防,重點守住鐵路橋、公路橋,日軍通過的難度很大。

    日軍手中也有一張好牌,那就是從蘇家屯開來的一列鐵甲列車。這種鐵甲列出的裝甲很厚,不要說機槍,就是炮彈也能抗住,除非是特製的穿甲彈,在這個時代,穿甲彈的水平有限,未必能突破它的裝甲。鐵甲列車上有機槍和火炮,其中還有一百毫米以上的重炮,炮管子四麵八方的伸出來,像是一個大刺蝟。它刀槍不入!可是比坦克難對付。

    東北軍對付鐵甲列車的辦法眼下有三個,一個是扒鐵路,二是埋炸藥,三是無後坐力炮。

    鐵路橋北邊的鐵路都扒掉了,橋麵上的鐵路鋼軌也被拆掉了好幾段,還隱蔽的埋設了炸藥。所以日本人想把鐵甲列車開過來,就要先修鐵路。

    炸掉橋梁豈不是更徹底?

    這就不是軍事問題,而是政治問題了。現在是有限衝突,並非全麵開戰,東北軍主動炸鐵路橋則事態就嚴重了,這是南滿鐵路最大的一座鐵路橋梁,價值連城。政治上還是需要適當的控製衝突的規模。

    舉一個例子:杭州城南邊的錢塘江鐵路橋是抗戰前夕中國人自己修建的,那可是耗費了全國的財力(540萬銀元),施工三年的結果。為了抗戰,才建好的橋梁又被炸毀了,炸掉這座橋,是需要國家領導人決策的,不是哪個師長、團長敢擅自決定的。

    渾河兩岸的中日兩軍,從人數上看差不多是一比二,日本一方是正規軍的一個大隊,一千多人,東北軍是一個團兩千人左右。如果不算那輛鐵甲列車,雙方的裝備相當。日軍是進攻的一方,東北軍是防守的一方,防守的一方總是占一些便宜。

    下午四點,日軍鐵甲列車上的大炮首先開火,轟擊橋北東北軍的陣地。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14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