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成果輝煌

字數:5569   加入書籤

A+A-




    蒙古屬於高寒地區了,特別是唐努烏梁海,距離北極圈已經不遠了。但是高寒地區也有農業,也耕種糧食,那麽寒冷的地方如何耕種呢?客觀地說,而蒙古人是不耕種的,耕種的辦法是俄國人的貢獻,他們長期居於高寒地帶,積累了不少的經驗。有一個人貢獻最大,他也是俄國來到遠東地區的侵略者之一,此人名叫哈巴羅夫。黑龍江和烏蘇裏江的匯合處,有個城市,叫做伯力,俄羅斯人改名為哈巴羅夫斯克,這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哈巴羅夫是侵略者,也是農業專家。他認為土地的溫度(就是“地溫”),是植物生長期的決定因素。高寒地區日照不足,一年當中不能提供足夠的生長期(大約100天),如果適當地提高地溫,就可以爭取到一個足夠的生長期,就能夠保證一季農作物的生長。

    理論有了,他的實踐辦法就是深翻土地,深度達一尺以上,讓表層土壤保持疏鬆狀態,這就是提高地溫的訣竅。但是也有個先決條件,那就是要有一尺以上的肥沃土壤,否則,把生土翻上來,可就寸草不生了。例如蒙古草原的貧瘠土壤就不行。

    深翻土壤的這個事情,年紀大的人,有不少是知道的,這要歸功於我們的那些官僚們。這是老故事了。

    新中國的初期,咱們國家處處學習蘇聯,那時候叫蘇聯老大哥。於是蘇聯遠東地區深翻土壤的“老大哥經驗”被官僚們知道了,官員邀功創造政績是第一要務,於是,在不少的地區都開始學習老大哥,深翻土地(有沒有什麽文件不能確定)。那時候沒人注意深翻還有個條件,結果地下的生土、鹽堿土、砂石都被翻上來了!結局是悲慘的,豐收不要想了,這種土地上草都不長。教訓深刻呀!這麽深刻的教訓讓不少中國人也知道“老大哥的深翻土地”,知道那個哈巴羅夫。

    其實,我們的中原地區,甚至東北也用不著深翻土地的,因為我們這裏沒有生長期不夠的問題,所以,就是肥沃的土地也不要深翻,深翻了反而減產。這是農業科學,不是政治。

    可是,在蒙古省這個深翻土地是有用的,因為那裏已經是高寒地區了。隻要肥沃的土壤深度足夠,采用深翻的技術就可以生長一季農作物。在蒙古的烏裏雅蘇台地區、唐努烏梁海地區就可以耕種出像樣的良田,可以有不錯的收獲。因為烏裏雅蘇台地區是河湖縱橫的濕地,一尺以下也是肥沃的土壤。唐努烏梁海是西伯利亞草原,也是濕地的地貌,多數的平原上都有很厚的土壤。這就符合了哈巴羅夫理論的兩個條件:一、土壤很厚,二、生長期不足。

    現在是1930年的秋季了,趙三本想到了這件事,寫出一整套的資料,交給農業廳,由他們來指導蒙古的這兩個地區搞少量的實驗田,實驗深翻的效果。但是庫倫地區不能做,因為那裏的草原土壤太薄了,不具備條件。今年秋季深翻一次,來年春天再翻一次,就可以播種了。有沒有效,明年就能揭曉。有效了就可以推廣,這就解決了蒙古的糧食問題。因為蒙古省直到現在也是單一的牧業經濟,所有的糧食都靠貿易進口。因此在蒙古哪怕產出不多的糧食,都能解決很大的問題。除了糧食還有蔬菜,這都是蒙古欠缺的。

    一個好主意,一個好點子可以解決一個省的大問題。但是不切實際,不講科學就會鬧出笑話,造成損失。

    ......

    雅加達,總督府。

    外交助理尼科來到總督府,他對於雅加達市長施坦恩的談判結果很不滿,他對總督說道:“施坦恩對東北使團做了太多的讓步,我們太吃虧,總督大人怎麽能批準這個協議呢?”

    總督班尼迪克特有點不耐煩,尼科這個公子哥的智商太差了,他根本就不配自己的職位,總督反問道:“你說的讓步是什麽?”

    尼科:“這不明擺著嗎?稅收就是一大項,從百分之十四降低到百分之八,幅度太大了,對東印度的收入有巨大的損失。”

    班尼迪克特內心鄙視這個尼科,他完全沒腦子。超高的稅收對殖民地經濟沒有好處,對此大家都是知道的,高稅收僅僅是打壓華人的政治需要。現在八分的稅還是很高,還應該降低,否則,對於經濟不利。但是荷蘭人一方麵不能下降的太快,另一方麵也是與中國談判的籌碼,今後還能撈到好處。所有的這些尼科都不懂,簡直就是白癡!總督覺得有點對牛彈琴的味道。

    他也沒耐心給尼科補經濟課,於是他問道:“我們爪哇島上也有英國人、美國人的生意,對他們稅收多少你知道嗎?”

    尼科:“知道,百分之三。”

    總督:“為什麽不按八分征收呢?”

    尼科:“他們是強國,對於西方人我們要正常收繳賦稅,不能......”

    總督:“西方人?那麽日本人呢?他們可不是西方人。”

    日本人最多的生意就是妓院,這個倒是高稅額。

    尼科:“對妓院是定稅,日本人其他的生意也是三分稅。”

    總督:“日本人不是西方人啊?為什麽這麽低?”

    尼科:“......因為......因為日本國也是列強啊。”

    總督:“中國很弱嗎?”

    尼科:“......”

    他答不上來了。

    總督:“這個使團是中國東北軍派來的,是中國的地方軍閥。他們打敗了日本人,你知道不知道?在半個中國驅逐了日本人,你沒聽說過嗎?”

    尼科:“......”

    總督:“我們在東印度有多少軍隊?”

    尼科:“三千。”

    他說多了,實際上不足三千,此外還有兩萬多仆從兵。

    總督:“你知道中國有多少軍隊嗎?”

    尼科:“......”

    總督:“我告訴你,上百萬!光是東北軍就有50萬!他們現在沒有到南洋來,可是不會永遠不來的。不要說百萬,來一萬人到爪哇我們對付的了嗎?現在他們聲稱爪哇的華人是中國的公民,這是什麽意思?這就是在暗示我們,他們是有權利幹預的!名義就是保護中國的公民!我們處置不當他們就有反製的措施。我們可以拖延一兩年,但是中國人不會讓我們永遠拖延下去!世界是變化的,說不定什麽時候中國人就來了。時事在變,我們對華人的政策就要調整,現在中國是和解的態度,這是機會,我們也要抓住這個機會,用和解的態度解決問題。這才是保住我東印度殖民地的長久策略。你回去想一想,遇事要多動動腦筋。”

    尼科張口結舌,麵紅耳赤,他真的第一次聽到這個道理。

    正如班尼迪克特總督所說,他們對東北使團做了那麽多的讓步其實並沒有吃虧。高稅收僅僅是打壓華人的政治需要。而現在的華人已經有中國的政府撐腰,中國在日益地強大起來。在這種情況下,繼續打壓華人將會帶來外交問題,南洋畢竟距離中國不遠,而距離荷蘭卻是幾萬裏。無論從哪方麵看,對華人應該采取和解的政策了。

    學校教育讓步並不大,華人也答應暫時不要擴展學校規模,他們隻是得到了安全的保障。至於對華人案件的審理問題,僅僅是進入了稍微正常一點的程序,停止了違法的胡亂抓苦力。今後如果需要,他們還可以抓土著人做苦力嘛。

    另一方麵,這次談判對於總督大人個人來說,收獲巨大。因為他完成了國內內閣交給他們的貿易談判使命,並取得了最惠國待遇,這一份外交成果就穩固了他總督的地位。殖民地總督的位置可是個大肥缺,多任職幾年可以撈到太多的好處。還有什麽是比這更大的利益?

    東北使團與荷蘭人簽訂了協議,取得了爪哇島上華人的支持,收獲巨大。

    李老太爺到了雅加達,會見了邢士廉,貢獻了1000萬的捐款。有了李家的帶頭,爪哇島上的富人們踴躍認捐。

    爪哇島輸送了22名知識青年到東北進行軍事培訓,他們早幾天已經秘密地登上明華輪。南洋青年人的文化素養還比較高,都是培養軍官的好苗子。他們學成歸來後,結合南洋華人的雄厚資產和大量的受過學校教育的人才,那麽練出一支裝備精良,民族意識強烈的遊擊隊則指日可待!小日本在南洋可就不是如入無人之境了,殘酷的海島遊擊戰將等待著日本侵略者!

    東北的南洋宣慰使團餘下的工作就一帆風順了。9月29日,結束了東印度的宣慰使命,使團乘船離開雅加達前往馬來,東印度總督破例到碼頭送行。

    到碼頭上送行的還有南京的官員,他們現在很尷尬。作為中國中央政府的外交官,他們常駐於南洋,結果一事無成。東北的使團來了二十多天,卻解決了重大問題,不但改善了華人的地位,還改善了與殖民當局的關係,甚至可以說打得火熱!與爪哇島上的華人關係火熱,與荷蘭人的關係也是火熱!看看在邢士廉身邊侍奉的那位漂亮侍女就知道了,據說是荷蘭人送的。真的看不懂,真不知道這位宣慰使是什麽大仙,本事怎麽這麽大呢?這讓南京方麵領事館的官員們感到無地自容了。

    事後,當南京政府得知了消息,特別是知道了那巨額的捐款數字之後,蔣介石真的震怒了,“廢物”“飯桶”“娘希匹”不知道罵了對少遍。連帶著外交部也倒了黴,連外交部長王正廷也是整天灰溜溜的。

    是呀,南京缺銀子,邢士廉僅僅在爪哇島就募集了一億三千萬美金!並明確這筆善款是支持東北軍的軍費!這個數字是什麽概念?它相當於南京政府全年的財政收入的一半!也差不多等於他們一年的軍費。

    其他的軍閥們也是捶胸頓足啊!我怎麽沒想到呢?

    明白人也有,像國民黨的一些元老,像李宗仁,他們都到南洋去過,去募集軍費。他們是知道的,那絕對不容易,南洋並不是滿地黃金!

    有了東印度的巨大外交成果,使團在馬來的宣慰使命更加順利。在原本的曆史上,馬來地區的華人與當地的馬來人,與殖民者英國人的矛盾都沒有東印度那麽突出,也極少有惡性的排華事件發生。所以使團的宣慰使命也就相對的輕鬆。

    使團在新加坡建立了商務聯絡處的總部。到目前為止,南洋地區的商務聯絡處總共有三處:新加坡、雅加達、馬尼拉。各處都留下至少三名官員,在本地招收幾名雇員,就運作起來了。他們明麵的任務是聯係商務,展出東北地區的商品,簽訂合同,辦理資金調撥等業務,也兼管著東北軍政府與殖民地當局的外交聯係。實際上還有收集情報,聯係當地華人。將來還有輸送軍事人員、軍火的任務。還有一項隱蔽的任務,就是在物質、情報上支持潛艇編隊。

    這一次的潛艇編隊損失慘重,他們要隨著使團秘密返回,同時還有繼續保衛使團的使命。不久的將來,新的潛艇編隊將返回南洋,那時候就靠各個聯絡處的支持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