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首次出征
字數:5308 加入書籤
十月中旬,托洛茨基來到了阿拉木圖,又派韓亭貴到新疆采購軍火。這是一個大單子,軍火不少,他們真的錢不多,都是金條,裝在一個小木箱裏,算下來不足一成的款項。韓亭貴與常經武也算熟人了,打過交道的,韓亭貴難得放下高傲的架子,臉上陪著笑,說道:
“常老兄,你可要通融通融啦。我們那邊急用,匆忙間款子不湊手。說起來我們也算有交情了,但分有辦法我也不能賒賬,下一次一定一筆付清。怎麽樣?給個麵子吧?”
常經武麵露難色,攤開兩手說道:“韓兄這就讓我難做了。這麽緊俏的貨物,兄弟我也是擔著幹係啊!都是腦袋別在腰帶上的生意,你這連一成款都不夠,就算定金也不好交代呀!......”
韓亭貴一臉的失望,緊張地想著辦法。
“哎......你看可有什麽信物?”
這大喘氣的一句話,又讓韓亭貴看到了希望,他轉著眼珠在想,想來想去還是沒有辦法。他說道:“讓常兄為難了,看這樣行不行:把我留下做人質,我們弄不來錢,就隨你處置了。怎麽樣?小弟可是一片的誠心呢!”
“可別......這怎麽話說的!那還是朋友嗎?咱東北的爺們不能這麽幹。哎,憑你這份誠意,為了朋友,這個責任我擔了!就是這個貨單子,老兄你簽字畫押,最好有個章子,或者信物什麽的抵押在我這裏,咱們就當貸款辦了!幹係我擔著了!”
韓亭貴“啪”的就是一個立正敬禮,然後又雙手抱拳,不知道怎麽行禮好了。隨後從懷中掏出一個信封,從信封裏抽出一張紙,遞給常經武,說道:“常兄好仗義!就以此為信物吧!”
滿紙全是俄文,常經武看不懂,但是他也不用看,這都是演戲,實際上軍火白送都是可以的。之所以做奸商姿態,那是避免俄國人疑心。托洛茨基是個堅定的布爾什維克,也算蘇俄的愛國者。東北軍在算計俄國人,這要是漏了餡,可能就會影響托洛茨基的決心。
經過翻譯解釋,這是托洛茨基簽署的通行證,是為了方便過關卡用的。以韓亭貴的身份,沒有這個證件他也有辦法。不過此物證實了托洛茨基就在哈薩克,這個行動就是他指揮的。
他們為什麽沒錢呢?那還是時間緊迫。如果他們掌握了哈薩克,即便是巴爾喀什地區,這點軍火的錢算什麽?隨便設個什麽捐稅的都能湊出來。眼下托洛茨基就是個逃亡者,能有這些金條就不錯了。
......
為了托洛茨基的事,趙三本求見張作霖,這件事情還要盡量的辦好。
趙三本:“大帥,托洛茨基在烏克蘭失敗了,不知道他能不能吸取教訓。這一次還有一個致命的因素,蘇俄為了鎮壓叛亂,目前在哈薩克有一支強軍,那是很彪悍的蘇俄騎兵,號稱哥薩克。雖然我們還不知道有多少哥薩克騎兵進入了哈薩克,可是托洛茨基新組建的部隊根本打不過這個敵手。因此,我的判斷是托洛茨基將再一次失敗。從中國的利益來說我們希望托洛茨基能夠在哈薩克立足,則我們得到的第一個好處是新疆省與蘇俄之間獲得了一個緩衝地帶,短時間內,蘇俄無法在新疆對中國用兵。如果托洛茨基能夠做大,那麽蘇俄可就陷入了內戰,對我們中國就更有利了。”
張作霖問道:“聽你這個意思是想幹涉啦?你打算怎麽幹涉?”
趙三本拿出一份地圖打開放到桌子上,說道:“大帥,這裏是阿爾泰山,吳佩孚帶的工程隊正在這裏修鐵路。我們從特別縱隊抽調一支部隊,就從這裏越過阿爾泰山,向西300公裏就是塔城,部隊前出集結於塔城地區。這裏距離巴爾喀什湖隻有兩百多公裏,是一馬平川的平原(有的地方是戈壁灘)。從地形上看,他們雙方交戰的戰場就應該是這裏。我們可以派出空軍和小股的偵察兵到哈薩克境內偵察敵情,伺機而動。如此或許能撲捉到戰機,打擊哥薩克騎兵,暗中協助托洛茨基,幫助他立足於哈薩克。大帥,這個策劃可行嗎?”
塔城在新疆最西端的邊境線上,位於伊犁以北300公裏處。距離阿爾泰山也是300公裏。所以從烏裏雅蘇台到塔城不是很遠,調動特別縱隊還算方便。當然了,使用特別縱隊還是因為他們的俄羅斯族士兵很多,入蘇俄境內作戰方便。
張作霖:“此計可行。這件事要與楊增新疏通,畢竟是他的地盤嘛。那地方雖然偏遠,可上萬的軍隊穿州過府的,不打招呼怎麽能行?告訴常經武跟他打個招呼,聽聽回信再說。”
楊增新今年已經67歲了,在民國的官員中這可是少有的高齡了,按說早就該退休回家了。可是在這亂世當中他就是新疆的土皇上,山高皇帝遠的誰管的了。由此也可見他是極戀權位之人,曆史上有評論說他專製獨裁,或許有些道理。曆史上殺楊增新的人就是打著反專製的旗號。
不過東北軍借道之事楊增新願不願意也是不敢反對的,他現在處處依靠的東北軍,最重要的軍火就靠著東北嘛,眼下的迪化到蒙古的鐵路不是正在建設嗎?並且塔城是邊遠之地,距離迪化還老遠呢,威脅不到他。
張作霖又說道:“你的意思是用吳佩孚啦?倒也是,找個事兒考察一番也好。吳佩孚的本事我還是知道的,他要是用心,此事無憂亦!”
趙三本說道:“大帥,這件事重大,並且多是機密,信件、電報都不方便。托洛茨基的事情一直是我經手,也不好委托別人。大帥,是不是我去一趟?這邊一旦有事,我奉召即回。”
自從趙三本來到張作霖身邊,他真的很少離開,在初期張作霖的確不能放他走。現在時間長了也就會慢慢的放鬆,更主要的還是張作霖是個能容人之人,待人比較寬厚。現在趙三本是他的女婿,他的父母妻子兒子都在奉天,他能跑到哪兒去?再處處防備就不夠意思了。對於趙三本來說,他提出這個要求的確有試探之意。如果張作霖緊抓不放,他就真的要想辦法了。如果張作霖對他放心,他還真就不能走,他的父母不管真假,時間長了也是有感情,他不能陷他們於危險的境地,何況還有妻子兒子呢?
張作霖就是張作霖,拿得起放得下,是個有擔當之人。他很痛快,說道:“你看看還要帶什麽人,做做準備就走一遭吧。帶上一部大功率電台,隨時聯係。那邊一旦就緒你就回來。我還要給你定一條規矩:你絕對不準出境!哈薩克那邊乃是非之地,危險無處不在。這一條對吳佩孚也是同樣,你們在塔城指揮就可以了。”
對於張作霖的這個態度,趙三本真是感激涕零了,他鄭重地敬了一個禮,也沒有多說什麽。其實他們之間用不著說什麽,大家都心知肚明,說出來反而不夠大度了。
接下來就是調動部隊。調特別縱隊的第二支隊全體作為作戰的主力部隊,它的直屬部隊有一個突擊營、一個工兵營、一個輜重營,此外就是醫療、通信、警衛等。支隊下設三個團:炮兵第616團、裝甲車(運兵車,含舟橋)第617團、騎兵第618團。
這支部隊的車輛很多,還有重炮,為此,趙三本尚未離開奉天,就下令他們的工兵與鐵路工程隊配合,修整通過阿爾泰山的道路,以便大軍的裝備、輜重通過。
特別縱隊都配屬有高寒地區專用的保溫車,這次作戰正好是冬季,雖說此地氣溫比西伯利亞溫暖的多,但是零下二三十度還是有的,因此這些裝備也要攜帶。
此時已經進入了11月,這裏的雪也下來了,便於雪橇爬犁行走。他們的雪橇車,在路麵無雪的情況下可以安裝簡便的載重輪。
第二支隊及其下屬各團都有輜重部隊,此外還要調蒙古省地方軍的一個輜重團負責烏裏雅蘇台到塔城的後勤補給。東北軍特別的重視後勤,部隊的糧草彈藥是不能缺的。士兵不能餓肚子,打仗不能沒有彈藥嘛。吳佩孚修的這條鐵路線已經到達了阿爾泰山區,所以各種物資可以用鐵路運輸到阿爾泰山,方便了不少。
說到修鐵路我們也要提一下,烏裏雅蘇台到克孜勒、阿巴坎的鐵路已經修通了,從阿巴坎向北建設了三個支線,直達北部邊境,這為今後作戰調兵、後勤運輸便捷了不少。
趙三本還調第三航空隊一個中隊的戰鬥機(四個小隊,8架pw-9戰鬥機,這是新編製了),另外加上兩架轟炸機和兩架炮艇機,還有教-19四架,總數16架飛機組成一個臨時的航空隊(當然還要有地勤、機場人員)。
哈薩克有幾個重點城鎮是有飛機場的,比如阿拉木圖就有。哥薩克騎兵平定叛亂實際上就是屠殺平民,那是用不著空軍的,所以,預計在哈薩克不會與蘇俄空軍交戰。這個航空隊的教-19飛機將用於偵察,其他的飛機都是備用,以防萬一的意思。這個航空隊到達塔城後,機身的標記將全部改為蘇俄空軍的軍徽標記,這就是準備魚目混珠啦。
總參謀部發出命令,任命吳佩孚為新疆前線總指揮,臨時給一個少將軍銜。吳佩孚原來可是上將哦。第二支隊的支隊長鮑爾沙克上校為副總指揮,趙三本上校為參謀長兼總政訓官。政訓官的權利很大,可以製約總指揮的。
本來趙三本可以調一架飛機飛過去,但是他的隨員也不少,還是改乘火車。火車能夠直達烏裏雅蘇台,也很方便。
這是趙三本在東北軍中的首次出征,他這個參謀長其實不太稱職。參謀長是幹什麽的?
部隊的參謀長主要幹的是事務性的工作,人員、物資、裝備的調動等,是很繁雜的,也很專業。沒有專業的軍事知識和素養是幹不了的。
例如:輜重的運輸調撥,何種物資運往何處?交給某人?部隊行軍誰在前,誰在後?何時造飯?何地紮營休息?當軍事長官命令:“把某團調上去!”參謀長就要下調令,帶什麽裝備?走什麽線路?與誰交接?如此等等。
這些才是參謀長幹的活,他的工作很具體。從這點來說,參謀長的權力很大,因為軍令就在他的掌握之中。
參謀長的見解都非常現實,在作戰指揮中不可或缺。軍事長官往往要征求他的意見,這就有點像謀士了。
趙三本沒有這個本事,所以他才帶來一個很大的參謀部,有很多參謀人員。
在文藝作品、影視劇中往往把參謀長寫成一個謀士的樣子,其實那是誤解,被“參謀”兩個字給誤導了。
10月20日,趙三本一行到達烏裏雅蘇台,向吳佩孚和第二支隊頒發總參謀部的命令,新疆前線指揮部正式組成。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290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