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南洋布局

字數:4658   加入書籤

A+A-




    張作相問道:“王司令,海軍的破交戰準備的怎麽樣,可以進行了嗎?”

    “破交”就是破壞交通,並且專指海上運輸,這是二戰時期的專用名詞,就是用潛艇打商船,也是合理合法的戰爭手段。

    王兆麟答道:“大帥,輔帥,我東海艦隊有兩個潛艇分隊,第一分隊在南洋,第二分隊在東海、黃海。這兩個分隊都是三艘潛艇加兩艘補給指揮船。南洋海域遼闊,活動範圍大,那裏的日本商船也很多,戰果會很好。東海一帶就差一些,海域相對狹小,船隻密集,且日本鬼子的軍艦多,下手的機會少。所以我們的破交戰主要還是指望南洋的戰場。為了破交戰,潛艇分隊已經準備一年多了,隻要大帥下令,立即就可以開始。”

    張作霖:“好,總參謀部、海軍司令部、東海艦隊共同商議拿出作戰方案就開始行動吧!”

    “是!”

    張作霖又說道:“沈司令、王司令,你們海軍還有任務。剛才沈司令已經說了,咱們的遼寧艦、東海艦隊已經可以在濟州島以內的範圍巡航了,是不是這樣啊?”

    沈、王二人答道:“是的,大帥。”

    “這就好,從現在起我們把南至長江口東至濟州島,北至黃海的這片海域當做我東海艦隊的正常管轄範圍,管起來,禁止小日本的船隻進入,軍艦來了就攻擊它,遇到日本商船也要俘虜它,違抗者就擊沉它。從而保證長江口以北的近海航線。這一次上海抗戰之後,海陸交通就要中斷了,我們東北的國際貿易就要走中緬印鐵路、長江這條線路了。保住這片海域可以讓我們北方的幾個港口,通過近海航路進入長江,這要比運河暢通的多。”

    在運河中千噸以上的大輪船就不能通行了,運河總是沒有長江的承載能力大。

    這次會議趙三本也參加了,他隻是做記錄,一句話也沒說。這種按既定方略辦事的軍事行動也用不著他說什麽。其中的某些策略也包含了趙三本的策劃,比如說,東海艦隊和航母的使用。張作霖畫出的範圍就是東海的西北部,這就等於把東海一分為二,把靠中國的一側完全控製起來了,日本人隻能走東邊那一側。即便是日本人控製的那邊,我們的潛艇也能過去監視他們。而黃海則成了中國的內海。這就充分的發揮了遼寧號航母的作用,它控製了黃海的全部,東海之一部分,保護了北方的近海航線。

    還有飛機的空中定位問題,把航海使用的經緯儀簡化、微型化,使之能夠安裝到指揮官座機上,簡便的操作即可測定大約的方位。輔助的辦法是測定地麵預設的兩個方位電台,按角度計算。綜合這兩個辦法就可以粗略定位。

    這些辦法都是趙三本想出來的,雖然精度不高,但是讓飛機可以在沒有地標的情況下大約定位,不至於迷失航向。對於眼下的技術水平來說,這個貢獻也不小。

    經緯儀的原理很簡單,就是參照指北針,測定太陽的方位角度,按照日期和時間查表加計算,就知道目前的方位了。夜間就是觀測星辰,以北鬥星為主。條件當然是好天氣啦,看不到太陽就無法測定。

    ......

    上海的抗戰結束了,東北軍派到國軍前線部隊的觀察員們也就都撤了回來,這其中有半數都是為南洋各個地區培養的軍事學員,這批人已經培訓了兩年多了,日本鬼子也已經開始了他們的南洋戰略,也就該送這批學員回南洋地區了。

    他們中有七名台灣人,按說從福建出海,用漁船偷渡回到台灣是最近的路徑,當初接他們出來就是在這裏。可是送回去就不能走這條路了。他們出來的時候就是空手的幾個人,回去可是帶著武器裝備的。這個不同也就決定了路徑的不同。

    台灣的地形是東部多山區,那是少數民族的聚集地,也是這些學員的家鄉,更是他們打遊擊的戰場。西部多平原,是人口密集的地區,城鎮也很多。他們如果空著手,人多的地方一樣容易蒙混過去,可是帶著大量的武器裝備就不行了。那就一定要到台灣的東海岸。那邊很荒涼,容易尋找空隙。從菲律賓的島嶼很容易接近台灣的東海岸。今後給他們的軍火補給也是走這條路線。

    所以這些學員全部集中走長江、中緬印鐵路,從海陸向東印度、菲律賓、台灣等地,一站一站地輸送。

    這三地的情況各有不同,最理想的是東印度群島,最艱難的是台灣。

    台灣已經被日本人統治了多年,日本人的勢力根深蒂固,漢人中被奴化教育征服的不少。我們隻要看看現代裏,台灣各種人群的表現就能明白了。以李登輝之流為代表的一群人,已經自認為是日本人了,在他們看來,日本人什麽都好,都比中國強。他們不再願意做中國人了。是的,是一群人,不是李登輝一個人,他一個人沒那麽大的能量。

    說點更極端的:日本鬼子在侵華戰爭中,在對南洋的侵略中就有台灣組成的日軍部隊,軍官是大和民族的日本人,士兵基本上都是華人,其中絕大部分是漢族人!你們聽說過嗎?有漢族的日本兵!是不是很殘酷的現實啊!

    這一次東北培養的學員,大部分都是少數民族,就是現代稱之為高山族的一群。這是為什麽呢?這是因為當前的台灣,隻有邊遠落後地區尚存在反抗,繁華富庶之地的反抗如果說有的話,也已經很微弱了。因此可以想象,沒有抗日的民眾基礎,台灣的抗日鬥爭將十分的艱苦。

    原本的曆史上高山族有過多次的反抗,但都被殘酷地鎮壓下去了,一般情況造反者隻是堅持一兩天就失敗了,由此可見,日本鬼子的鎮壓之殘酷。同時也說明了造反者的低水平,武器不行,沒有訓練,沒有戰法,更談不上政治,就是烏合之眾的造反。那麽現在有了好裝備,又經過了正規的軍事理論和實踐的學習,甚至懂得了利用政治手段,那就不是低水平了。

    這些台灣的高山族遊擊隊,隻要搞起來,也會讓日本人頭疼。台灣的山區麵積很大,那可是打遊擊的天堂。高山族人生活於深山,都是好獵手。這個年代的獵人已經不是使用弓箭了,火槍都是會用的,擺弄步槍機槍也會觸類旁通。有了好裝備,就更難對付了。當然了,遊擊隊隻能搞幹擾破壞,如果指望他們打跑日本人那就奢望太高了。

    為此,就要有特殊的措施,特殊的準備。比如,送到台灣地區的武器就要全部是日本製式的,有步槍、擲彈筒、迫擊炮、歪把子輕機槍、手雷、地雷和彈藥。使用日製武器是為了隱蔽來源,有利於維持補給通道。如果遊擊隊有繳獲,也便於利用繳獲的日軍的軍火。

    當然還要給他們通信設備。步話機的使用也不簡單,並且通信距離有限。所以隻能選小型的無線電報機,這有些難為他們了,少數民族中的文化人可是不多,但是至少要培養幾名電報員,否則,對外的聯絡就中斷了。

    這些武器不能途經緬甸、印度運輸,那裏是英國人的地盤,運輸軍火是不行的。隻能雇傭西方列強的商船從東北運輸到設在各地的聯絡站。

    東印度需要的武器裝備很多,不但有槍炮彈藥,還有武裝船隻,如炮艇、魚雷艇,甚至可以考慮小型的護衛艦。普通飛機、水上飛機也都需要,可以說武裝水平比較高了,基本等同於正規軍。菲律賓那邊稍差,這個差距就是根據他們各自的財力。爪窪島的李家富可敵國,組織一支正規軍完全沒有問題。東北方麵也要有所投入,但是他們自己的事情還要依靠自己。

    他們這麽多的裝備從東北運輸過來比較艱難,就要靠購入美國、英國的軍火了。東北與美國的關係不錯,可以用優惠價格購得大批軍火,從菲律賓就近供給他們。但是,當日本鬼子進軍南洋以後,還是購買印度生產的軍火更為方便,印度有很多英國人的軍火工廠。聯絡人就是東北軍駐達卡的商務聯絡處。邢士廉已經在此經營多時了,隻要有銀子,軍艦都能買回來。

    ......

    轟炸日本本土是重大的軍事行動,策劃要慎密,對各種可能的突發事件都要有應對的預案。經過半個月的準備,1932年4月10日的早晨,空襲的軍事行動開始了。

    天氣晴朗,青島的機場上,各種旗幟翻動,張學良站在指揮塔上,憑窗瞭望,看著停機坪上整齊排列著的戰機。威武的東北空軍令人自豪,所謂的世界列強也不過如此吧?

    “征日特遣航空隊全體,起飛!”張學良下達了命令,時間是早晨7點。

    機場的兩條水泥跑道上,兩架飛行鉛筆轟炸機飛速向前衝去,在跑道的盡頭,昂首拉起。隨後,一批一批的飛機衝向跑道,總數七十五架飛機順序起飛,在空中完成編隊。這個飛機編隊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全部都是單翼飛機,在這個時代裏絕對前衛。他們的目標是日本國的九州島。東北軍給這個混編的航空隊起個名字,叫“征日特遣航空隊”。

    由於日本國的特殊地理環境,在近代史上隻有日本國侵略別的國家,沒有人打到日本國去,遭受襲擊都少有。於是,日本人就有個心理習慣,隻有他們欺負別人的份,沒人能欺負他們的頭上。曆史上日本國首次遭受轟炸還是1941年底的事,距離現在還有差不多10年的時間。那是日本人偷襲了珍珠港,激怒了美國人。美國人發誓要不惜一切代價進行報複,於是就出動遠程轟炸機,轟炸了東京。

    這一回,日本國侵略了中國的海南島,並殘酷地屠殺和掠奪中國民眾,他們激怒了中國人,激怒了東北軍,東北軍也要報複他們。日本國的國民即將遭到首次的轟炸,侵略總要付出代價的!(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