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阻擊戰
字數:5350 加入書籤
日軍的步兵炮炮擊了桂軍的陣地,為下一步試探進攻做準備。來而不往非禮也,日軍的炮能打到桂軍的陣地上,桂軍的炮就能炮擊日軍的炮兵陣地,這是對等的。並且就在此時桂軍的四架飛機也來到了戰場上。
桂軍的火炮開炮反擊了,他們打的就是日軍的炮兵,這可是臨場發揮,現場測算日軍炮兵的位置,準不準就要看水平了。桂軍的水平不怎麽樣。成群的炮彈落入山穀中,一陣陣的爆炸聲響起來,但是命中日軍炮兵陣地的不多。並且日軍炮兵訓練有素,轉移的很快,桂軍這次反擊白浪費炮彈了,基本無效。
飛機來了,日軍的人員都趕緊躲避防空,可是日軍的炮兵正在轉移之中,人員、馬匹、火炮正在移動,被飛行員看到了,四架飛機魚貫而下,邊投彈邊掃射,炸翻了兩門山炮和一門迫擊炮,殺傷十幾名鬼子炮兵。同時他們也把鬼子炮兵當前的位置告訴了桂軍的炮兵,這就等於校正了炮擊點,隨後火炮就打了過來,這一次炮擊有點準確性了,日軍的火炮又被炸毀了兩門。
製空權的確很重要。可是日本鬼子也有準備,防空的高射炮、高射機槍配備了不少,桂軍的飛機一來,他們就開了火。所幸飛機安全無恙,飛行員們也就加小心了,不敢過於低空飛行。
高射機槍打飛機的最好時機就是飛機俯衝攻擊的時候,俯衝的動作讓飛機相對於防空武器來說就接近於靜止目標了,並且距離很近,因此命中率很高。當然了,飛機上的航空機槍也正對著防空武器。因此雙方的機會和危險是相同的,就看誰更勇敢、膽子更大了。
一般的說,高射炮打飛機的概率接近萬分之一,就是基本打不著。可是飛機俯衝動作時除外,那的確有擊落飛機的可能。
第205團陣地的位置比較靠前,距離公路更近,他們在兩百多米寬的陣地上隻留了一個排在監視敵人。鬼子的炮擊過後,一個中隊的日軍像蝗蟲一般成散兵線向陣地衝上來。日本兵們以為,經過如此猛烈炮火的覆蓋後,前沿應該不會有活著的士兵了。可當他們衝到三百米距離內的時候,還是被205團前沿的這個排用輕重機槍一頓猛掃。
“鬼子上來了!”連長邊打邊喊,他讓通信兵聯絡後麵的指揮官。這種戰地聯絡一般都是旗語、軍號或信號彈之類的,方便快捷。
在指揮官的命令之下,在後麵二線防炮洞裏的兩個排的士兵們快速的跑出來,衝向前沿陣地,這些兵力就是守衛前沿的一個連,也有120多人。都是正規軍,這種防炮的訓練是基本的。除非倉促建立的陣地不完善,或者指揮官缺少基本軍事素養,一般的部隊都不會傻乎乎的等著吃炮彈。
他們麵前的山地地形狹窄,迫於地形,日軍進攻隊伍的散兵線隻能越來越密集。
因為是前沿陣地,火力上得到了加強,桂軍前沿有三挺重機槍、六挺輕機槍和兩門迫擊炮,以及五六具擲彈筒。現在拿出了一挺重機槍、兩挺輕機槍,配合著步槍一起射擊,火力密也很高。200名日軍在不足兩百米寬的正麵拚命地向山坡上爬,在密集的槍彈下被一個個的擊中倒下,有的順著山坡就滾了下去。
連長在戰壕裏巡視,督促著士兵們:“瞄準了打,別浪費子彈!”
見到姿勢不對的就踹一腳,他也會鼓舞士氣:“雄起!殺一個鬼子賞五個大洋!誰敢後退,當場槍斃!”
這要是讓日本鬼子知道了不得氣死,一個鬼子兵才值五個大洋!太便宜了。
掩護鬼子衝鋒的機槍很厲害,打得準。桂軍的陣地上不斷有被打倒的士兵,有的頭部中彈,腦袋隻剩下半邊,看著非常恐怖,有的胸部中彈,鮮血流淌到戰壕裏。
連長命令通信兵聯絡炮兵,向前沿射擊。這種射擊是預定方位的,隻要指明位置,炮兵不會打錯。這回輪到桂軍的炮火發威了,隻是短短一兩分鍾的炮擊,就將衝鋒的鬼子炸得一片狼藉。鬼子的擲彈筒、重機槍等重點火力也被炸掉幾個。
鬼子的這一波衝擊就是試探性的,在桂軍猛烈的打擊之下就退了下去。
片桐聯隊長命令:“重炮開火!炮擊支那軍陣地!”
試探進攻也等於火力偵察,對於桂軍已經暴露的位置就要使用重炮轟擊了。重炮打得遠,桂軍沒有重炮,是無法反擊的。唯一反擊的手段就是空軍。
日本陸軍的重炮以100毫米以上的榴彈炮居多,也有100毫米以上的迫擊炮,日軍在這裏有三門120毫米榴彈炮。一發一發的重炮炮彈就打到了桂軍的前沿陣地上,一發重炮的炮彈就能炸出直徑十幾米的大坑,威力很大。
衝鋒的日軍一退,桂軍的陣地就再次恢複原狀,前沿隻留下一個排,並且都進了防炮洞,其餘的撤到了二線的防炮洞中,他們不會挺著挨炸彈。炮擊、進攻、再炮擊,這都是老套子,軍人不會不懂。
這一次的炮擊可就厲害了,前沿陣地上被炸翻了,破爛不堪的工事幾乎被夷為平地,大小石頭在向山下滾落。陣地上硝煙彌漫,大火熊熊燃起,士兵們趴在防炮洞中也被震得五髒六腑都要出來了。重炮射速慢,三門重炮的炮彈不是很密集,但是很不幸,有一個防炮洞被擊中,裏邊半個班的士兵就報銷了。
現代的人都聽說過“貓耳洞”,這是解放軍的發明,的確是很好的防炮工事,造價低廉,效率高。民國時代的人當然不懂這個。
貓耳洞什麽構造呢?我估計很多人不知道,我來描述一下。首先要有一個比較寬,深兩米以上的溝,這個溝就叫做交通壕吧。在溝的側壁挖一個小洞,一個人可以坐在裏邊。好了這就是貓耳洞。敵軍的炮擊除非打到它的洞口,否則就傷不到裏麵的士兵。重炮彈也奈何不得它。
貓耳洞不需要任何建築材料,當然很廉價,也容易修建。它看似簡單,卻是士兵們智慧的結晶。
日軍重炮在十幾裏之外,太遠了,桂軍的火炮無法反擊,步兵炮射程不夠。日軍的炮擊也包括桂軍已經暴露的火炮陣地,當然了,桂軍的火炮早就轉移了,不轉移肯定完蛋!
就在這時,西邊的天空再次傳來了馬達聲,由遠及近,這是第二批桂軍的飛機到了。第一批的四架飛機已經返航,這一次出動了八架飛機。地麵指揮官徐啟明要求空軍襲擊日軍的重炮陣地,以解除他們對桂軍的威脅。日軍的重炮還在射擊,其目標是明顯的,不難尋找。桂軍的飛機就趕過去準備轟炸。
可是日軍的重炮陣地必然會重點保護,防空武器不會少,所以桂軍的空軍也要加小心。俯衝轟炸不可過分的降低高度。
桂軍的飛機通信設備不全,隻有指揮官的飛機上有對講機,可以與地麵聯係。飛機之間的指揮就靠手勢了,還有機翼上的燈光通信,這是跟東北軍學的。總之“要控製俯衝的高度,注意地麵炮火。”這個命令要傳達到每一個飛行員那裏。
桂軍的八架小雙翼飛機進入戰場,繞場一周觀察。他們的高度也就是3000米左右,高射炮還是能夠著的,於是日軍的高射炮就開始炮擊。但是大家都知道,這種炮擊基本無效,純屬於震懾威脅。
飛機在日軍的上空轉圈,他們是在尋找合適的角度。隨後兩架一組就俯衝了下來,目標當然就是還在射擊的重炮。
日軍的防空火力全部開動起來,對空射擊,高射炮的炮彈不斷的在空中爆炸。高射機槍的子彈在空中穿梭。但射擊是徒勞的,暫時沒有看到效果,卻招惹來飛機機槍的掃射。航空機槍也是厲害的,它也造成日軍不小的傷亡。
為了安全,他們的俯衝高度都控製在500米以上,一枚一枚的炸彈就投了下來。每一架飛機攜帶兩枚炸彈,就是可以俯衝攻擊兩次。如果飛行員感覺好,也可以一次投兩枚炸彈。這些炸彈就向日軍的重炮陣地拋去。俯衝投彈本身就不是特別的準確,現在控製的高度很高,準確性就更差了。
成群的炸彈落在日軍炮兵陣地的周圍,一陣陣巨大的爆炸聲響起來,炮兵陣地全都淹沒在爆炸的煙霧中了。
這一輪轟炸,桂軍的飛機都完好無損,但是,總數16枚炸彈隻有兩枚接近了炮兵陣地的邊沿。這種炸彈是40公斤的,屬於小型炸彈,但是比重炮的炮彈爆炸力要強。因此戰果還是有的,他們掀翻了一門大炮,日軍炮兵死傷七八人,有的是被航空機槍擊殺的。日軍的重炮被迫停止射擊,轉移陣地,以躲避空襲。
應該說空襲的效果不理想。
重炮的炮擊過後,日軍開始組織進攻。
慢著,戰場上不是還有桂軍的飛機嗎?日軍冒著空襲的危險打衝鋒?
正是這樣,日本鬼子急了,他們也沒有別的辦法。空軍很厲害,可是飛機上的武器對付個體的陸軍士兵辦法不多。航空機槍掃射最厲害,地麵的士兵也可以躲避。這就像敵方增加了一挺機槍吧,敵人有機槍就不能進攻了嗎?
飛機丟炸彈的能力更是有限,這種雙翼小飛機隻能掛有數的幾枚炸彈,丟完了就沒了。如果是大型的轟炸機那就另當別論。
所以說桂軍的飛機對鬼子步兵有威脅,但是不能絕對地阻擋日軍的進攻。如果用東北軍的炮艇機發射榴彈,那可就厲害了。
一個大隊有一千多鬼子兵,人數實在是不少,這就屬於集團衝鋒了。他們都分散成散兵線,按照日軍的操典標準動作發動攻擊,在他們的側後,有輕重機槍、擲彈筒的掩護,動作非常規範,不愧是訓練有素的部隊。不過短短幾分鍾,桂軍的士兵就開始出現傷亡。日軍在如此不利的戰場環境下,仍然進攻犀利,能取得不錯的戰果,其勇敢精神和訓練素質還是不一般。
日軍的輕重機槍,在側麵對山頂進行瘋狂的掃射壓製,然後步兵成散兵隊形迅速向上攀登,找到合適的依托點後馬上就地開槍射擊,階梯掩護後麵的輕重機槍和擲彈筒全部壓上。
在這種近距離作戰中,日軍單兵射擊優勢仍然巨大,桂軍的士兵隻要稍微露頭,就會被鬼子的38步槍準確擊中。桂軍的傷亡數字開始攀升。
前線指揮徐啟明有點急了。命令調六門迫擊炮到一線上來,直瞄射擊。迫擊炮射速快,直瞄射擊也不需要觀測指揮,每一門炮都尋找隱蔽位置各自為戰,他們對著半山坡的鬼子就是一頓狂轟濫炸,特別的重點關照鬼子的輕重機槍。鬼子的戰術再先進,士兵再勇猛,也擋不住這麽猛烈的炮擊。
在坡度陡峭的位置,桂軍也不會忘記丟石頭砸,翻滾的大小石頭從山坡上滾下來,其殺傷力也很大。日軍這一波攻擊終於被擊退了,桂軍的代價是又毀掉了兩門迫擊炮。桂軍也是很艱難啊!傷亡巨大。(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