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一朝天子一朝臣

字數:5029   加入書籤

A+A-




    前邊說到南京使團與趙三本會談,利益使得雙方都有合作的意向,因此都能坦誠相見,趙三本急需的航空兵、海軍的部隊、裝備、兵源等,南京方麵都有實在的支援。

    這次會談定下來的要點如下:

    1、盡快派出一個師級的航空隊含地勤。

    2、調撥約80艘魚雷艇同時配齊海軍人員,包括後勤維修。

    3、為軍校派遣陸海空三個軍種的教官。

    4、提供一個雷達站包括雷達兵及維護人員。

    5、選派100名陸軍士官。

    6、所有成建製的單位,軍餉自帶同時供應部分彈藥。

    7、最後一項是對盟國的交往中提供外交支援並承擔國家債務。

    這些支援都是目前急需的。前麵我們說過,之所以南京方麵實心實意的支持是國家利益所在,也是南京政府的利益所在。

    趙三本要的一個雷達站這是因為中國的雷達技術目前是世界最先進的,這是趙三本為東北工業打下的基礎。不要忘了,這個時代裏世界頂尖的雷達專家束星北是中國雷達技術的帶頭人,也是生產製造雷達的直接負責人。

    ......

    誰都看得出來南洋艦隊具有獨立性,但是不可否認它名義上還是東北軍的一部分,現在就是這種模糊狀態。因此趙三本需要什麽依然給奉天的總參謀部和總裝備部打報告,要人、要裝備、要錢,給不給就是東北軍的問題了。從善意的角度說也是在給東北軍機會,看看對抗日、對國家的利益是個什麽態度,給他們翻然改過重塑東北軍的形象的機會。

    趙三本需要裝備當然就要給總裝備部打報告。東北軍的總裝備部在名義上與總參謀部是平級的,都是大帥府{東北軍總司令部}的直接下屬,他們各管各的業務,但實際上還是總參謀部的職權大些。

    總參謀部的榮臻知道事情敏感,他怕惹禍粘包,於是附加說明後把趙三本的報告轉呈大帥府,他本人沒露麵。總裝備部的楊宇霆有自己的看法,他是管裝備的也管工業,中國如果被日本人封鎖,國家的經濟工業生產必然受到嚴重的影響,這其中當然包括東北。所以他主張以國家利益為重該幫的還是要幫。這也說明楊宇霆沒有把張學良當盤菜,看不上也不懼他,還有點前朝老臣的傲氣。他也不想想,與張學良爭執能有好結果嗎?

    軍隊裏有軍隊的規矩,他看不上張學良可規矩還要講的。“報告!”在衛士的監視下,他還是大聲地喊報告,不能擺長輩的譜。

    “進來。”

    楊宇霆遞上他的報告,自己找個椅子坐下等待張學良看報告。這個年代裏的文案都是手抄件,一般都是毛筆字正楷,方便閱讀。

    張學良邊看邊鄒眉頭,也不知道是不是用心,他沒抬頭就說道:“楊部長,你怎麽看?”

    楊宇霆:“少帥,趙三本自立山頭把咱東北軍的戰艦拐跑了,對這種叛逆應該討伐,哪能再給他派空軍海軍呢?這個道理我懂。可是......”

    “可是什麽?”張學良抬起了頭,明顯有些興趣。

    楊宇霆:“我是說他趙三本很奸猾,在國家大局上讓他站在理兒上了,不但英美列強支持他,南京方麵也支持他,還有那些報紙電台也都給他叫好,這個形勢我們不能不顧啊!所以我......”

    張學良打斷他的話:“你的意思是照辦?他胃口倒是不小,要兩百架飛機,兩百艘魚雷艇,還要雷達!你的意思是給他?你看看這個,這是榮參謀長送來的,趙三本不知道天高地厚,我看他是臉皮厚!還跟我要航空隊,要魚雷艇艦隊!”

    張學良甩過來一疊文案,楊宇霆沒接住掉在了地上,他彎腰撿起來翻閱,這是榮臻報上來的,也是趙三本的報告,是給總參謀部的。

    楊宇霆邊翻看著邊說道:“是不好處理。恕我直言,我的意見不能全部按他的要求辦,但是多少要給點,不然的話,這小子鬧起事兒來更麻煩。”

    砰!張學良突然手拍桌子,楊宇霆沒有準備,猛抬頭,全身一震。

    “不給!什麽也不給!我還要槍斃他呢?”張學良大聲吼叫。

    楊宇霆還能說什麽?隻是愣在那裏呆呆地看著張學良發泄。過了一會,張學良平靜了一些,但是還在來回走動。

    “少帥,請冷靜一些。完全拒絕怕是不太好,酌情給一些吧。我還有個建議,能不能派個人去,做點勸和的工作,都是一家人嘛,和為貴嘛。如果你信得過,我可以走一趟。”

    “楊部長,你先回去吧,讓我想想。”

    楊宇霆:“這個......我們總裝備部怎麽執行呢?”

    “再說吧。你先回去吧,讓我想想。”

    張學良不肯表態,並且不願意再聽他說話了,就是趕他走的意思。

    楊宇霆也不知道是真糊塗還是假糊塗,趙三本的問題根本就不存在勸和,實質上就是張學良的問題,派人勸和能有什麽意義呢?

    問題的本質何在?其根源就在於張學良鼠目寸光,他眼裏沒有國家利益隻有他自己的利益。從軍事力量來說,此時的東北軍已經是首屈一指了,南京的中央軍是唯一的對手,並且應該說東北軍比中央軍更強,起碼張學良是這樣認識的。現在他掌權了,就生出爭奪天下的念頭,打天下坐天下這個中國的老傳統在左右著他,隻是他還沒有說出來,沒有表現出來而已。

    回過頭來再看他現在與趙三本的矛盾,其中有個人恩怨,但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張學良不願意在海外出力,日本人又沒威脅到他,他何必多此一舉呢?至於中緬印鐵路中斷對於中國的影響,對於東北地區的影響都不是他考慮的要點,他的要點在於奪取天下!如果鐵路中斷造成中國的經濟危機,就更可能催生內亂,這不是奪權的好機會嗎?隻要奪了天下,坐上龍椅,其他的都好說。洪水滔天又如何呢?“我掌天下權”這幾個字才是最重要的。

    如此說來,就算趙三本對他張學良表忠心,他也不會支持他在海外“胡來”。道理說到此處,講和還有意義嗎?完全沒有。所以說楊宇霆要麽是糊塗,要麽是裝糊塗。

    楊宇霆走後不久,張學良就批複了總參謀部和總裝備部的文件,給趙三本30架飛機、30艘魚雷艇還有一套雷達設備,僅僅這些,別的沒有了。他為什麽沒有完全拒絕呢?首先是東北軍內部,榮臻、楊宇霆都說需要支援,張學良知道,豈止是這兩個人呢?東北軍裏不少人都這麽想,他也不敢犯眾怒。其次就是對國內各派,對列強各國,麵子上要有個交代,不然都會來找他的麻煩。其中有一套雷達設備不知道他是怎麽想的,也許他認為不是直接作戰的裝備吧?

    除了上麵幾項裝備之外還有個軍餉問題,張學良批示:原來向南洋地區提供的軍餉軍需還按照過去的慣例繼續供給,不增也不減。軍餉照發的原因之一還是輿論影響問題,此外是張學良對這個艦隊還抱有一線希望,如果軍餉停了,這支艦隊就徹底的脫離東北軍了。道理很簡單嘛,軍餉都不發了官兵們還認自己是東北軍的人嗎?這也是一支不小的艦隊呀。

    這次見麵後沒有多久,楊宇霆被解除東北軍總裝備部部長和東北軍政府工業廳廳長的職務,改任第九軍軍長。第九軍是常駐興海自治區的部隊,雖說邊防部隊也很重要,但是這個任命無異於發配邊疆,明顯把楊宇霆邊緣化了。楊宇霆也不是省油的燈,他隨即遞交了辭呈,理由是年齡大了,身體多病不能繼續效力了,要求告老還鄉。政見不同不足以為伍,楊宇霆也看出來了,張學良很討厭他,現在是見麵難,見了也沒有話,冷淡之極。何必去那苦寒之地呢?賴在官位上有什麽好處?

    原本的曆史上,張學良掌權之後,很快也很決斷地殺了楊宇霆和常蔭槐,並且是親自動手開槍射殺。現在為什麽沒有殺呢?原因是老帥還有一口氣,他可以任性,但不敢太過分。從另一個角度說,有老帥在,楊宇霆等人也不會造反,他張學良沒有生命之憂。

    這幫老臣呢?也同樣是看老帥的麵子不能明著反對張學良,也不能造反。楊宇霆臨走之前還是去看了老帥張作霖,但是辭職什麽的都沒說,說這些不是給張作霖添堵嗎?然後楊宇霆就回老家了。

    有了楊宇霆這個開端,陸陸續續的有人辭官回家,地位顯赫的有張作相、常蔭槐、榮臻還有顧維鈞,總之一班老臣都知難而退了。這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還要說一下常蔭槐,他此時沒在奉天還在廈門呢。那裏的戰爭沒停,工程也還有,他還在那修鐵路呢。他辭職後沒有回東北而是去了宜賓。因為他是宜賓的第一任長官,他在那裏有根基,現任長官齊恩銘是他的好友。如此一來,他到宜賓會更舒暢,同時也是為了避禍,他不能不提防著張學良啊。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到了宜賓自然就跟趙三本搭上了關係,因為在宜賓有趙三本留在國內的機構,主要是招收新兵的新兵訓練營。於是趙三本就委托常蔭槐收羅一些工程骨幹,對常蔭槐來說這都是現成的,東北的幾個大型工程公司都在他的控製之下。他的官辭掉了,可工程公司是民營股份企業不是政府機構也不是軍隊,常蔭槐依舊是大股東。於是他抽調一批工程技術人員和工程管理人員送到趙三本那裏。

    安達曼島等地的建設主要是英印方麵承擔的,工程隊也是印度的。從人員素質水平和工程效率來說比中國要差得遠,所以常蔭槐幫助趙三本組建了自己的工程公司,用起來就得心應手了。

    未完待續。

    ---638end---(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