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章 吳昊論局

字數:3966   加入書籤

A+A-


    七十四師師長李漢章說:“總指揮,以在下看我們必須奪取濰縣,以打通與孫軍長和穀師長的聯絡,給以必要的戰爭資源,使其守住現有縣城,然後調兵遣將以圖反攻,將其消滅,實在不行可致電南京,以求救援。”“不行”總參議李樹春和參謀長劉書香同時出口。李樹春向劉書香一點頭,劉書香接著說:“南京對我山東垂涎已久,不可讓其知道我軍目前處境。一旦老蔣得知,將派兵介入,俗話說,請神容易送神難啊!一旦中央軍進入山東,期間不撤走,我將如何對待?”

    李樹春接著說道:“我軍不利進攻,而對方無力進攻,我們現在要嚴防死守,既便對方無力進攻,也不能吊以輕心,以我軍現有兵力根本無法對其進行有效的進攻,武器裝備暫切不說,單說兵力就不足以發動進攻,一但失敗,我等將無立身之所。現階段要想盡一切辦法聯係穀師長和孫軍長,讓其堅守,而我軍想辦法從海上進行補給,好在孫軍長和穀師長一個在萊州一個有青島,都是沿海城市,海上補給不會有困難,至於南京,再無法挽回局麵之前,最好不要讓蔣委員長知道,以防其插手山東。”

    韓複榘:“我何償不想快點聯係他們倆,現在電報聯不上,電話線被掐,唯一能聯係的隻有人,等我們人到那裏,估計整個膠東就是人家的了”幾人在這裏商量對策,始終不得要領。

    吳昊和孫桐宣一同回到二軍指揮部,分賓主落坐後,孫桐宣命人上茶,茶水上來後,吳昊端起水碗輕吸一口道:“此茶可是杭州西湖龍井?而且還是雨前之物,孫軍長可真會享受啊!”孫桐宣一聽哈哈笑道:“吳將軍身為軍人,卻對茶道如此精通,讓孫某大開眼界啊!”吳昊擺擺手說:“孫軍長,你和我都是軍人,軍人性格直爽,恭維的話就不要多說了,想來穀師長的電報你也收到了,我來的目的你也明白,不知李軍長有何打算,如有疑問可盡情詢問於我,我會將我權利之內的一切告知孫將軍,將軍以為如何?”

    孫桐宣正了正身子說道:“貴軍實我有所了解,隻是不解貴軍如何不聲不響橫空出世,而我軍卻沒有發現任何蛛絲馬跡。”吳昊道:“孫將軍,本來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你,但經過我們軍部決議,這個問題必須要等韓主席來才能告知各位,隻能是師以上級才能知曉,而且還有保密,不能讓蔣介石,日本人所知曉,否則會將中華民族打入萬劫不複。”孫桐宣暗驚道:看來他們身上有一個天大的秘密。

    孫桐宣故做平靜問道:“既是如此重大秘密,為何要說於我等知道?”吳昊喝了口茶說:“其實我剛起事時,有三條路可走,一向南打下一半江蘇自由發展,可惜江蘇離南京太近,容易驚動將介石,二秘密轉移進入江西,與共產黨會師,可紅軍內部不穩,不利我軍,第三條嗎就是和韓主席合作,當然我們是不會曲居人下的,我們的目標也不是山東,這你應該知道。”

    孫桐宣問“難道你們和共匪是一夥的?可我看貴部行事作風並不像共匪所為,再有,貴軍好像對蔣委員長頗有敵意?”吳昊道:“和紅軍有什麽瓜葛以後會有結果,至於你們蔣委員長對我們來說隻是一個獨裁統治有,心雄狹窄,目光短淺,隻會投機取巧,沒有領導天下之能,對外不能卸敵,對內不能安民,以天下之事,唯其不能成也。”

    孫桐宣:“縱觀當今天下之事,紅匪鬧事,蔣總統攘外必先安內並無過錯,內部不穩,何以抵禦外敵,要知道千裏之堤潰於蟻穴,何以蔣委員長沒有領天下之能?”吳昊道:“敢問共產黨為何而反?”孫桐宣:“無非是想得天下而已”吳昊道:“此言差矣,相當初孫先生創同盟會,製定三民主義,無非是為中華民族崛起,為天大百姓生活而起義旗,提出“驅除韃虜,恢複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而共產黨的目標與孫先生所提日的並為產生衝突,自與共黨接觸後,中山先生提出聯俄,聯共,扶助民工,可見國共兩黨自接觸以來目標一致,並無猜疑。

    可自從北伐開始,一九二六年蔣介石得軍政兩權,蔣介石為使自已能獨裁。國民黨內部開始排共,限共。並於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發動反革命政變,大肆逮捕殺害共產黨人,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蔣介石的反革命使共產黨認識到必須要有自己的武裝才有說話的權力,所以不得以才在八月一日發動南昌起義。隨後蔣介石開始圍剿共產黨武裝,但蔣實行軍事獨裁的所作所為並為取得各地軍政大員的同意,反而激起,閻錫山,李宗仁及諸位的長官馮玉祥的不滿,於一九三零年爆發中原大戰。致使天下百姓生靈塗炭,民不聊聲。

    但蔣的排異行為一直到現在始終不改,事事防人,處處排異。諸位既已屬國軍序列,理應一視同仁,可你們蔣委員長呢,隻為其黃埔係的中央軍裝備武器,發放軍餉。甚至以剿共名義使其中央軍奪取地方軍隊的控製指揮權,便地方武裝成為他手中的炮灰,讓地方軍隊逐漸瓦解,一步步的使其獨裁統治逐漸加強。

    而地方部隊為阻中央軍插手,有時不得不以一己之力獨抗紅軍,逐漸被紅軍吃掉,失去勢力又不得不依靠中央,所以你們現在所看到的是魚蚌相爭,漁翁得力啊,孫軍長,我說的可對啊?”孫桐宣和幾位部下被吳昊的分析說的一愣一愣的,但仔細想想確實如此,不得不說此軍隊的政治眼光確有獨到之處。

    孫桐宣思考一會說:“如此看來蔣介石確實不能代表大家心聲,難道貴軍又準備發動一次中原大戰?”吳昊道:“不,不,不,我隻是聯合所有的愛國之士和有誌青年為國家富強,民族興亡而奮鬥。包括你們和任何政治團體,組成一個聯合政府,如蔣同意則繼續尊他為元首,如不同意取而代之又如何?”

    孫桐宣問:“以吳將軍看,現在眾多省主席中可有人能取而代之。”吳昊道:“在眾多主席中有一人可代之卻不能取之,而其它省主席,國民黨員及國軍之中卻無人能取。”孫桐宣一聽忙問:“此話為何意。”吳昊道:“現任所有省主席中,隻有桂係李宗仁可代之,其於之人隻可為一省之主,原因有三,其一,目光短淺,為己為私,其二心胸不闊,無爭世界之野心,其三,依附歐美,無自強之雄心。”“那麽,現今所有黨派可有能取之人”旁邊的參謀長張測民問。吳昊搖搖頭:“能取之人有之,但時間未到,此人需諸位相助,才能成此霸業。”

    副師長賀碎之說話了“聽君一席話,如醍醐灌頂,既然此人需我等相助,不知可是貴軍中人。”吳昊道“非也非也,此乃天機,一切皆等韓主席到才能揭曉,否則萬劫不複,我等也隻是其助力。而我軍隻是以旁外之人觀此局所以清也,韓主席和諸位以及眾位省主席隻是身陷其中不知局中迷,要說除我們之外,隻有一人看清此局”“誰”幾人同時問道。吳昊將手指沾水,在桌子上寫了一個字,眾人大驚。

    吳昊說道:“眾位省主席皆是棋子,也是棄子,不知我說可對?”眾人互望一眼均點頭表示讚同,孫桐宣說話:“既如此,本部可否商量一下,稍後給吳將軍答複如何?”吳昊道:“不知需要多長時間,我們等的起,韓主席等不起啊!”

    吳昊說的沒錯,韓複榘現在真的好熱鍋上的螞蟻,以前遇事可以與孫桐宣商量,現在一切要靠自己拿主意,幾位部下可以出謀劃策,但沒有拍板的能力,能分析出利弊,但拿不出決定性的意見,分析來分析去,是攻是守,是求援正是自救,沒一個合適的,打,打不過,守又不甘心,求援怕引狼入室,自救又沒能力,這了真急壞了韓大主席。一上午功夫嘴滿是燎泡。

    張揚,李莊,李強及楊力明,陳剛五位師長外加警備司令李為華被林楓幾人叫到會議室,在會議桌上五位師長坐在一邊,四位軍委成員坐在一邊,參謀長鄭磊說道:“戰爭已經打完了,你們把戰損和繳獲統計上報一下吧,不用口頭上報,太多浪費時間,你們幾位回去做一張明細表,下午交上來,今天來是討論一下擴編與駐防問題,三個步兵師為進攻主力,新編兩師以訓練新兵為主,駐防為輔,而警備司令部卻以駐防為主,由於地域擴大,縣城增加,所以準備從新編一二兩師中抽取人員擴編警備部隊,以三旅為基礎擴編三師九旅二十七團,甲種編製乙種裝備,至於新編師,改為新一軍,三師九旅,從一師二師抽調骨幹,組成第三師,立即改編俘虜以及投城人員,楊力民任軍長,方剛任政委。三個步兵師改為三軍九師,待新兵訓練完成後立即補充到各軍。穀良民和孫桐宣來後再做軍官任命。”

    林楓說:“這次戰鬥,各位表現都很好,但依照我軍慣例,再完美的戰鬥也有不足的地方,望各位師長回去以後認真總結,找出漏洞使以後的戰鬥更加完美。好了,今天到這兒吧,大家都忙去吧。”

    吳昊在另外一個房間等了一個多小時後被人請到指揮部,孫桐宣問道:“如果我部接收改編,貴軍將如何安排。”吳昊:“一視同仁,打亂編製,從新組合,至於幾位會安排合適位置。”(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