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節 舌戰(1)
字數:4380 加入書籤
正式見到“活生生的”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時,蔣緯國最大的第一感受就是他身上洋溢著的那股祥和恬靜、平易近人氣息。毫不誇張地說,希特勒的一舉一動都具有一種奇特的人格魅力,說話時風度翩翩,非常富有感染力。蔣緯國實在難以想象眼前這個自律性極強、不抽煙、不喝酒、私生活沒有任何緋聞、被六千七百多萬德國人(1936年納粹德國的人口)狂熱地尊崇、熱愛、擁戴的並且還是素食者的德國元首會在一邊流淚感傷著一隻寵物狗突然死亡一邊心安理得地把幾百萬猶太人送進毒氣室,超過五千萬歐洲人因為他而喪命。而如今,這個千年惡魔“活生生地”站在蔣緯國麵前的時候,蔣緯國隻感受到他身上那種親切、和藹的氣息。此時的希特勒自一九三四年八月二日原德國總統保羅·馮·興登堡去世後經營至今,已經成功掌控了德國的黨、政、軍全部最高權力,成為德國集大權於一身、至高無上的元首。
貴賓室內“十分熱鬧”,因為房間裏共有15個人。
坐在正中央一張椅子上的那位留著標誌性小胡子、穿著軍裝、臂戴納粹標誌、身形清瘦、麵目平和的中年男人自然就是希特勒“本尊”;希特勒左邊椅子上坐著一個大腹便便、滿臉驕橫神色的空軍上將,此人正是德國空軍總司令、希特勒的“革命戰友”兼鐵杆心腹赫爾曼·威廉·戈林;希特勒右邊椅子上坐著一個麵容剛毅但眼光卻充滿善意的陸軍元帥,此人是德國現任國防部長兼國防軍總司令維爾納·馮·勃洛姆堡元帥;而旁邊的三張椅子上則分別坐著德國現任陸軍總司令維爾納·馮·弗裏奇上將、德國現任海軍總司令埃裏希·雷德爾上將以及上一任德國駐華軍事顧問代表團總團長、國民政府前任軍事總顧問漢斯·馮·塞克特上將;還有三個人站在希特勒身後,一個是神色陰鷙冷淡的蓋世太保首腦海因裏希·希姆萊,一個是身形消瘦、臉頰狹長的宣傳部長保羅·約瑟夫·戈培爾,一個是剛才已見過的德國外交部二把手約阿希姆·馮·裏賓特洛甫;另外,現場還有德國外交部門的兩名翻譯和一名記錄員。
除了德國方麵的這12人,貴賓室西邊三張椅子上還坐著三個人,三個黃皮膚、黑頭發、黑眼睛的東方人,三個日本人,分別是日本駐德國大使館武官大島浩(此時的日本駐德大使是東鄉茂德。東鄉茂德不支持日本和德國結盟,大島浩則非常狂熱地支持日本和德國結盟)、日本特使鬆岡洋右、白鳥敏夫。鬆岡洋右、白鳥敏夫跟大島浩一樣極力支持德意日三國聯盟。
看到蔣百裏、程天放、蔣緯國三人進來,房間裏15人都齊刷刷地望向這三個中國特使。現場氣氛明顯十分古怪,有點冷淡,並且夾雜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火藥味。冷淡氣氛來自德國高層們,因為此時大部分德國高層都已經“不再喜歡中國”,火藥味自然來自那三個日本人。蔣百裏和程天放都暗暗地吃了一驚,兩人一是沒想到希特勒真的是同時接見中日特使,二是沒想到這麽多德國軍政高層居然集體匯聚在此。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德國畢竟今天辦奧運會,所以軍政高層基本上雲集在柏林,希特勒就借這個機會,帶著他的軍政心腹們接見中日特使,讓心腹們一起做決定,群策群力、集思廣益,最終獲得一個大部分人都讚同的決定,也同時壓製住少部分人的反對聲音,並且希特勒是同時接見中日特使,他如此匠心獨運的安排也是有著特殊含義的:究竟是放棄中國、聯盟日本?還是繼續維持跟中國的關係?對於這個問題,德國高層內部同樣是互相爭論不休,雖然大部分的高層都讚同放棄中國、聯盟日本,但反對聲音還是很強烈的;另外,希特勒也頗為頭疼,因為中日兩國都竭盡全力地爭取德國的支持,今天是中國特使登門,明天是日本特使拜訪,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前赴後繼、沒完沒了,正所謂“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因此希特勒索性就同時接見中日特使,把這個尖銳的問題徹底拿到三國台麵上,讓中日兩國特使展開麵對麵的交鋒。這麽多將帥在場,也是一起見證。
蔣緯國三人走進貴賓室,希特勒立刻露出一個禮貌性的微笑,其餘德國高層基本上都是麵無表情、不置可否,但國防部長兼國防軍總司令勃洛姆堡元帥也同時露出一個微笑,因為勃洛姆堡元帥是德國高層裏的頭號“親華派”,由於他的力挺,所以德國高層裏的“親華派”實力一直是不容小覷的;除了勃洛姆堡元帥,塞克特上將也是一位重要的“親華派”。這位塞克特上將是當之無愧的“二戰德軍締造者”、“二戰德國陸軍之父”,正因為他的嘔心瀝血,曾被《凡爾賽條約》所肢解的德國陸軍才會得到重新崛起的基礎。《凡爾賽條約》限定德國陸軍總人數不能超過十萬,這位塞克特上將不動聲色地韜光養晦,將十萬德國陸軍士兵全部訓練成了精銳而優秀的軍官,把每一個軍人都訓練成了可獨擋一麵、指揮部隊進攻的骨幹和未來的統帥,從而保存了德國陸軍的火種,所以後來希特勒滾雪球般的擴軍絲毫沒有影響到德國軍隊的整體戰鬥素質。在中國,塞克特上將是第三批來華德國軍事顧問團總團長(此時在華的德國軍事顧問團是第四批,總團長是亞曆山大·馮·法肯豪森中將),在中國軍界裏,他的地位和權威僅次於蔣介石本人,毫不誇張地說,抗戰初期國軍德械師和中央教導師就是他一手培訓出來的,而中央軍第五次對中國紅軍的“圍剿”,也是他的戰術讓紅軍吃盡苦頭,最終不得不放棄江西根據地進行萬裏長征。這位德國老將軍,是一位毫無疑問的軍神級軍人。塞克特上將發須花白、目露精光,戴著一副單片眼鏡,神色間頗有病容,他此時的健康狀況已不甚樂觀,但希特勒還是特地把他請來,因為他是德國軍人裏最了解中國軍隊和中國的人,所以他的意見是非常重要的。
看到蔣緯國三人進來,大島浩、鬆岡洋右、白鳥敏夫一起露出笑意,大島浩臉上是輕蔑的冷笑,鬆岡洋右臉上是嘲諷的譏笑,白鳥敏夫是穩操勝券的得意微笑。因為這三個日本人,貴賓室裏已經充滿了劍拔弩張的敵對氣氛。
這個貴賓室已經是一個外交戰場,德國人是主持人兼裁判員,參賽者一方是三個中國人,另一方是三個日本人。
蔣百裏和程天放無視大島浩三人的挑釁表情,目不斜視、神色肅然,蔣緯國則冷哼一聲,然後用居高臨下的睥睨目光看了看大島浩三人,最後滿臉像看到狗屎般表情地“嗤”了一聲。
大島浩臉色立刻繃了起來,這是一種感到自己被侮辱了的惱怒,白鳥敏夫麵露厭煩神色,鬆岡洋右則不動聲色、冷眼旁觀。
希特勒站起身,其餘坐著的德國人也都站起身,大島浩三人則滿臉不情願地慢慢站起身。蔣百裏和程天放一前一後地走向希特勒,蔣緯國走在最後。三人裏,蔣百裏是特使,程天放擔任副特使和蔣百裏助手的角色,蔣緯國隻是“小跟班”。希特勒微笑著向蔣百裏伸出右手,蔣百裏握住希特勒的右手,同時用流利的德語開口道:“尊敬的元首,您好。首先,請讓我在此轉達我國領袖蔣介石委員長對您的真摯問候,其次,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抽空接見我們。”
“蔣先生,請替我向貴國蔣委員長問好。”希特勒點頭並保持著微笑,“請坐。”
蔣百裏和程天放入座,坐在貴賓室東邊的兩張椅子上,蔣緯國站在蔣百裏身後,他此時隻是一個小小的少尉,並且現場其他人都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自然不能大大咧咧地也入座。中國特使入座後,現場的德國人和大島浩三人也坐下。
希特勒看了看蔣百裏和程天放,又看了看大島浩、鬆岡洋右、白鳥敏夫,然後語氣溫和、緩緩地開口道:“眾所周知,德國的‘東方政策’一直因為各種錯綜複雜的原因而遲遲難以做出決斷。日本、中國,都是德國非常重要的東方朋友,但日中兩國卻存在著各方麵的矛盾,這就導致德國長期處於兩難狀態中。為調停日中兩國的利益衝突,德國也曾做出了不懈努力,但令人遺憾的是,日中兩國的外交關係卻始終沒能得到改善,相反,還有著愈演愈烈的趨勢。我在此先重申德國政府在東亞問題上的態度,首先,德國政府最希望的是日中兩國和睦相處,德日中三國互相扶持、共同進步,聯手對付威脅德日中三國共同利益的第四國或第二方勢力;其次,如果日中關係確實已經到了無法調和的地步,德國政府隻能被迫采取新對策應付東亞新局勢以此維護德國利益不受損失,同時確保德國利益的繼續最大化。”
蔣百裏、程天放以及大島浩、鬆岡洋右、白鳥敏夫都一起微微點頭,但雙方神色不一樣,蔣百裏二人雖然盡力保持神色平和,但眼神裏都掠過一絲陰鬱,而大島浩三人則是神色自得,顯然,他們認為己方已經必勝無疑。希特勒這番話說得比較委婉,但意思卻表達得非常清楚。
大島浩站起身,整個人眉飛色舞:“尊敬的元首,您是知道的,我們日本通過三代天皇的英明領導以及日本軍隊的浴血奮戰、日本人民的艱苦奮鬥已是一個國富民強、兵雄馬壯的強大帝國,論起陸軍,日本擁兵百萬,論起海軍,日本戰艦如雲,這些都是中國望塵莫及的!至於經濟、工業、科技、文化等諸多方麵,無論哪一點,中國都不如日本的十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一!”他傲慢而輕蔑地看了看蔣百裏和程天放,繼續說道,“中國,隻是一個日薄西山、苟延殘喘的國家,看似國大人多,其實就是一個徒有其表的泥足巨人,中國的政府腐敗無能,中國的軍隊不堪一擊,中國的民眾愚昧麻木,中國的社會混亂不堪,中國的科學和工業都是一窮二白,根本就是一個正在走向死亡、走向墳墓的國家!跟這種國家結盟,簡直就是笑話!鄙人完全想不出德國需要跟中國結盟的理由,哪怕僅僅一個。尊敬的元首,德國跟中國結盟,是完全不理智、無法給德國帶來利益、甚至可以說是非常荒唐的決定。中國對德國毫無價值,德國需要的隻是中國的資源,而德國需要的資源,日本同樣能給!”他看著蔣百裏和程天放,露出一個含義露骨的輕笑,“日本很快就能把中國的資源繼續提供給德國,並且更多、更便宜!”
蔣百裏和程天放都臉色一變,因為他們聽得出大島浩最後一句話是什麽意思。(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