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節 獻禮(2)
字數:4929 加入書籤
希特勒等現場的德國人一起望向一個人,不是蔣緯國,是蔣百裏,因為蔣百裏呆若木雞,他在前所未有的震驚下已經忘了要翻譯蔣緯國的這番話。
“建鎬…”蔣百裏額頭上冒出冷汗,他臉色發白、聲音發顫、眼睛發直,“你知不知道你在說什麽?你…你沒有搞錯吧?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你確定你沒有說錯話?你要不要重新說?趁著我還沒有翻譯,你再思量思量…”
“百裏先生…”蔣緯國微笑著看著蔣百裏,“翻譯吧!”他在精神上已經虛脫了,他知道,蔣百裏一旦翻譯自己的話,曆史就徹底被自己改變了。
“建鎬…”蔣百裏想給蔣緯國最後一個機會,“真的沒問題嗎?我…”他是何等的人物?但在這一刻,他也有些惶然不知所措了,他覺得眼前的這一幕、蔣緯國說的話都是天方夜譚。
“翻譯吧!”蔣緯國閉上眼睛,聽天由命。
蔣百裏深深地吸一口氣,開始翻譯蔣緯國最後的一句話。
貴賓室內,寂靜無聲,但石破天驚。
聽完蔣百裏的翻譯,戈林、勃洛姆堡、雷德爾、希姆萊四人一起都神色突變、瞳孔緊縮,希特勒雖然還保持著表麵上的冷靜,但內心裏也已同樣猶如海嘯般掀起一陣陣的驚濤駭浪。
蔣緯國知道,他現在想後悔也沒辦法了,天機已經正式泄露,潑出去的水是收不回來的。
希特勒等人猶如被集體點穴了般,都一動不動地死死盯著地圖上的中東,巨大的震撼和前所未有的驚駭讓他們一時間都神經凝滯了。
石油意味著什麽?這無需多言。任憑希特勒等人是何等的人物,這一刻也無不震驚至極。
“是的,元首閣下、諸位,你們沒有聽錯。”蔣緯國看著希特勒等人,“中東地區的石油儲量超過500億噸。如果德國能夠占領中東,就可以控製世界的能源命脈,中東的石油可以滿足德國十倍的戰爭需求,德國起碼在三百年內都不用發愁石油的問題。尊敬的元首,您還記得去年各大國的產油量嗎?德國是700萬噸,並且近一半是合成的,而蘇聯是2000萬噸,美國是1.6億噸。”蔣緯國的語氣裏充滿了一種魔鬼般的誘惑,“如果德國擁有了中東,那麽,德國以後年產油量起碼會突破1億噸!躍居世界第二!德國的國運將會因此而徹底地被改變!中東的國家裏,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聯酋、卡塔爾,這六國地底下都是滾滾的石油!這六國簡直就是漂浮在石油海洋上!元首閣下如果不相信,可以讓希姆萊先生立刻抽調幾批最精幹的特工人員和德國最優秀的勘探專家前往這六國境內進行實地勘探,為節省時間,我建議德國集中人手去科威特進行勘探,科威特境內石油儲量起碼有100億噸。”
貴賓室內,死一般的沉寂。有人的大腦思緒在全速地運轉著,有人的大腦思緒則凝固了。
石油,這種戰略物資的價值和意義都無需多言。全世界的石油裏,56%在中東,16%在北美,8%在南美,8%在非洲,6%在蘇聯地區(東歐、北亞、中亞),還有6%在其餘地區。石油儲量前六強國家分別是(此時的全球石油資源還沒有得到真正的全麵大規模開發,因此下列數據要比後世統計數據略大一點):
一,沙特阿拉伯,約400億噸,占全世界總量27%,世界三大超級油田兩個在其境內;
二,加拿大,約220億噸,占全世界總量13%;
三,伊朗,約210億噸,占全世界總量13%;
四,伊拉克,約200億噸,占全世界總量12%;
五,科威特,約150億噸,占全世界總量10%;
六,阿聯酋,約140億噸,占全世界總量9.5%。
六大石油大國裏,除了排名第二的加拿大外,足有五個在中東,並且第十三名的卡塔爾也在中東。此時是1936年,沙特阿拉伯是在1938年發現大量石油的,阿聯酋是在1958年,卡塔爾是在1942年,伊朗、伊拉克、科威特發現大量石油的時間也都比較晚,中東基本上都是英國的殖民地,如果二戰前或二戰中就發現這麽多石油,英國是絕不可能輕易放棄中東殖民地的。曆史上二戰前和二戰中,主要產油國是美國和蘇聯,歐洲和東南亞也有一些油田,前者是德國的命脈,後者是日本的目標,但兩地的規模和產量都大不如美蘇兩國的本土油田。
蔣緯國在希特勒麵前徹底地“泄露天機”了。
蔣緯國泄露的是此時除了上帝外隻有他知道的“天機”,他必須要為他知道這些“天機”而能自圓其說,他肯定不能跟希特勒說“老希,你知道嗎?其實我是從未來來到這個時代的”,所以他事先絞盡腦汁地編造謊言,並且在剛才“泄露天機”的過程中也進行了很大的掩蓋和鋪墊。首先,中東在後世號稱“地球油庫”,但蔣緯國隻是說“中東是一個極其巨大的油庫”,他沒有把話說得太絕對,否則可信度就大大降低了;其次,中東的石油儲量實際上超過1000億噸,他說的是“起碼500億噸”,目的是一樣的,不能說得“太嚇人”,因為他的謊言要符合此時的時代背景;第三,蔣緯國建議希特勒派德國特務頭子希姆萊集中人手前往科威特進行勘察,並且聲稱“科威特境內石油儲量起碼有100億噸”。蔣緯國為什麽重點說“科威特”?因為,中東地區總麵積達到700多萬平方公裏,第一石油大國沙特阿拉伯的麵積有225萬平方公裏,如果蔣緯國大而化之地說“元首,中東地區石油非常豐富”並且希特勒也相信了蔣緯國泄露給他的“天機”,那麽,沒有一個具體目的地的德國石油勘探隊伍豈不是要在中東地區大海撈針?蔣緯國跟後世絕大部分中國人一樣,知道中東遍地石油,但具體的油田在哪裏,卻又根本記不得,所以,蔣緯國沒法給希特勒指明中東的某個大油田的具體位置。蔣緯國把如此絕密的、價值和意義都無法估量的“天機”告訴希特勒,肯定是希望希特勒能快點進行回報,如果德國的石油勘探隊伍在中東茫茫沙漠裏盲人摸象好幾年,無法快速證明蔣緯國的“天機”是正確的,那蔣緯國豈不是要等好幾年才得到希特勒的回報?所以,蔣緯國要盡可能地指明一個具體的地點。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卡塔爾,是中東的六大石油產國,其中,沙特、伊朗、伊拉克、阿聯酋的麵積都比較大,德國的石油勘探隊伍去著四國內進行勘探,不知道要過幾年才有結果,蔣緯國是等不了的,除了這四國,科威特和卡塔爾很理想,兩國都很小,科威特麵積隻有區區的1.78萬平方公裏,卡塔爾更小,僅僅1.14萬平方公裏,但是,科威特的石油更多,科威特擁有占世界第五位的150億噸石油,而卡塔爾的石油儲量是占世界第十三位的30億噸,因此,科威特境內的“石油密度”是卡塔爾的四倍,德國的石油勘探隊伍在科威特境內快速發現大油田的概率自然更高;另外,蔣緯國選中科威特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卡塔爾此時是英國的保護國,科威特此時隻是英國的仆從國,仆從國、保護國,兩者有著很大區別,仆從國雖然聽命於宗主國,但宗主國不一定在仆從國境內駐軍,保護國則不一樣,保護國受到宗主國的“保護”,國內肯定有宗主國的駐軍,所以,卡塔爾境內有英國駐軍,而科威特眼下隻是英國的仆從國,所以其國內並沒有英國駐軍,自然而然,德國的石油勘探隊伍到科威特境內展開秘密勘探是最不容易打草驚蛇的。綜上所述,科威特是蔣緯國“出賣”給希特勒的最理想的禮物,也是最合適證明蔣緯國“天機”正確的試驗田。
貴賓室內鴉雀無聲,隻有越來越急促沉重的呼吸聲。所有人一開始是死死地盯著地圖上的中東地區,炙熱的目光幾乎要把地圖給點燃,然後又一起死死地盯著蔣緯國,包括蔣百裏。
希特勒的眼睛猶如一塊不斷被加溫的鐵塊,開始散發出越來越明亮…甚至發紅的光澤。
德國的自然資源較為貧乏,煤炭和礦物鹽還算比較豐富,鐵礦就十分緊缺了,石油更是嚴重不足。石油在這個工業化時代裏對於一個工業國家、一個準備發動世界大戰的國家而言,價值和意義是何等的巨大!希特勒為了解決德國的石油不足問題,可謂絞盡腦汁、焦頭爛額。眼下,全世界的石油產區主要有4個:美國本土、蘇聯本土、荷屬印尼地區(主要是婆羅洲)、羅馬尼亞。德國本土產油量非常低,平時消耗和戰前儲備的都需要進口,很顯然,一旦開戰,德國在石油供應問題上馬上就陷入極度艱難中,美國、蘇聯、荷蘭,這三國掌握的石油資源都不會一直給德國的戰爭機器輸血,德國最依賴的、以及幾乎是唯一能指望的就是羅馬尼亞。
曆史上二戰期間的德國的戰友裏,意大利是一灘爛泥,日本是一條瘋狗,匈牙利和保加利亞都對德國十分忠誠,但這兩國都國力弱小、資源匱乏,真正對德國有用的就是羅馬尼亞。首先,羅馬尼亞對德國也十分忠誠,“很講義氣”,一直跟德國並肩作戰到了戰爭最後;其次,羅馬尼亞資源比較豐富,特別是石油,羅馬尼亞的石油幾乎就是德國的生命線。在戰爭後期,盡管德國空軍還有上萬架飛機,但卻無法起飛迎戰,因為羅馬尼亞的油田已經在美、蘇兩國轟炸機的轟炸範圍內。盟軍飛機對羅馬尼亞油田的轟炸,導致德國的戰爭機器徹底鮮血枯竭。
此時的德國正在拚命地從羅馬尼亞進口石油,雖然平時用用還算夠了,但一旦爆發戰爭,德國的石油儲備根本就是杯水車薪。德國究竟有多麽缺乏石油呢?曆史上的二戰期間,德國最高峰時一年撐死了隻獲得1000萬噸石油,一半是開采出來的(大部分是從羅馬尼亞境內),一半是用煤作為原料進行化工合成的,作為對比,美國最高峰時一年石油產量超過2.5億噸;蘇聯是3000萬噸,英國是1500萬噸,日本是300萬噸,意大利是150萬噸。對比非常鮮明。德國因為油料嚴重不足,導致德軍的坦克和飛機的實際利用率越來越低,軍隊戰鬥裏受到了很大製約,在二戰後期,德軍的許多坦克和飛機在生產出來後因為沒有油料,隻能停在地上,然後被盟軍飛機輕易炸毀。德國之所以打輸第二次世界大戰,嚴重缺乏石油是重大原因之一。
德國此時每年隻能獲得幾百萬噸石油,“中東石油儲量起碼有500億噸”、“科威特境內石油儲量起碼有100億噸”、“如果德國擁有中東,那德國以後的年產油量起碼會突破1億噸”,當蔣緯國對希特勒等德國高層們說出這幾句話時,他幾乎成了上帝的化身,成了德國的先知。
急促而沉重的呼吸聲中,貴賓室內一直沒人說話。(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