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節 客人(3)

字數:3742   加入書籤

A+A-




    蔣緯國搖了搖頭:“移民是必然的,但還不能大規模。第一,德國境內的猶太人的處境是最危險的,你們必須優先把德國境內的猶太人遷移到中國來,但是,如果你們大規模遷移,德國政府就會察覺到你們和我們的合作關係,眼下的中國非常依靠德國,確實不能為了你們而得罪德國,所以,我建議你們不要操之過急;第二,中國現在急需各方麵的人才,我希望你們優先遷移技術人才來到中國,‘人不在於多而在於精’嘛!這樣,中國能短時間內獲得最急切需要的猶太人的人才,同時,你們的移民速度和規模也不大,不會引起德國政府察覺。”

    古裏安連連點頭:“小蔣先生,你說的很對。”

    蔣緯國補充道:“你們向中國展開移民,第一是優先考慮遷移德國境內的猶太人;第二是優先考慮遷移各方麵的技術人才,不限於德國境內,包括美國等地。”蔣緯國取出一張紙,上麵是五個人名,這是他“蓄謀已久”早就寫好的,“這五個猶太人必須第一批就來到中國。”

    古裏安接過蔣緯國的這份名單:“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羅伯特·奧本海默、馮·卡門、愛德華·特勒、列夫·達維多維奇·朗道。”

    蔣緯國恨不得把全世界的高端人才一個不剩地挖到中國,這樣也符合後世那些穿越小說的套路,但實際上,蔣緯國根本記不得那麽多人名,在猶太人科學家裏,他隻記得愛因斯坦、奧本海默、馮·卡門,至於特勒和朗道,還是他去南京大學裏請教了幾位中國本土科學家“套話”套出來的。愛因斯坦不用多說,這個不修邊幅、蓬頭亂發的老頭隻能用“屌爆了”形容;奧本海默也不用多說,曆史上美國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工程”總負責人,也是一個猶太人;馮·卡門是航天航空領域裏的泰鬥巨匠,錢偉長、錢學森、郭永懷都是他的學生;愛德華·特勒是曆史上的“氫彈之父”,列夫·達維多維奇·朗道是蘇聯猶太人,號稱是“世界上最後一個全能的物理學家”。蔣緯國可以靠著“高瞻遠矚的思想”提前下手挖人才,但是,即便擁有大批世界一流的科學家,中國此時的薄弱國力也沒辦法讓中國獨自研製出原子彈,不過,把這些關鍵人才牢牢地掌握在手,中國就有資本跟美德大國聯合研製原子彈,就能分一杯羹。

    “好,我們知道了。”古裏安點點頭,神色鄭重。

    蔣緯國最後說道:“我們歡迎你們來中國,在華暫住和工作的猶太人都會擁有跟中國人一樣平等的地位和合法權益,但是,第一,你們要遵守中國的法律;第二,你們不得在軍事、政治、經濟等方麵試圖滲透中國;第三,你們可以跟別國進行合作,但不得損害中國的利益。”

    古裏安三人都神色嚴肅:“我們保證。”

    蔣緯國心裏很明白,今天是1936年11月11日,著名的德國“水晶之夜”事件會爆發在1938年11月9日,就是差不多整整兩年後。在“水晶之夜”前,德國政府或者說希特勒,對德國境內的猶太人的態度和對策是“君子動口不動手”,隻是通過一係列不公平法律剝奪猶太人的合法權益,並沒有明火執仗地對猶太人舉起屠刀,但在“水晶之夜”後,納粹德國就真的開始有計劃地驅逐、囚禁、關押猶太人了,繼而演變成為用大型滅絕營來屠殺猶太人。此時,德國境內的排猶反猶氣氛雖然已經有了,但還不是特別濃烈,所以猶太人不可能現在就大規模地逃離德國,人都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的。蔣緯國知道,猶太人此時對他的忠告並不是完全相信的,隻是把中國當成一條備用後路,沒有百分之百地把賭注押在中國的身上,等到“水晶之夜”事件發生後,希特勒徹底對猶太人露出滿嘴獠牙,猶太人才會真正地感到恐懼,才會真正地重視中國。大局勢所限,導致蔣緯國還不能“充分利用”猶太人,但起碼已經有了一個很好的開始。

    時間很緊。水晶之夜是在1938年11月9日,那時候,中國抗戰已經發生一年零四個月。按照原先的曆史,中國在這一年零四個月裏已經陸續打完了平津戰役、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這六場大規模的戰役,結局是:輸、輸、輸、輸、輸、輸。雖說徐州會戰期間打出了一個漂亮的台兒莊大捷,但國軍最後還是放棄了徐州;雖說這六場戰役可以被國民政府宣傳成“取得了重大的戰略意義”,但是,輸了就是輸了,列強大國和猶太人隻會看到:中國的北方核心北平和天津、中國第一大港口和東亞金融中心上海、華北戰略要地太原、首都南京、華東交通樞紐徐州、華中重鎮武漢等一個又一個的大城市和軍事重鎮都被日本人一個接一個地占領了。蔣緯國心裏很清楚,如果在這一年零四個月裏,中國在抗日戰場上屢戰屢敗,那麽,別說德國會對中國大失所望,猶太人也會一樣,不會再看好一個搖搖欲墜、瀕臨滅亡的國家,誰願意爬上一艘殘破不堪、即將沉沒的船呢?蔣緯國再在希特勒和猶太人麵前如何地巧舌如簧、天花亂墜,也隻是蒼白無力的吹牛說大話,無法挽回希特勒和猶太人的“心”。因此,中國必須要在開戰後的一年零四個月裏打幾個勝仗,並且是漂亮的、重大的勝仗,這樣,中國的國際地位才會提升,德國和猶太人才會真正看好中國。

    無論是國家還是人,有實力,別國和別人才會真正地服氣。一切都是靠實力說話的。

    另外還值得一提的是,在曆史上的中日戰爭期間,中日兩國都曾拉攏過猶太人來為本國、為本國戰爭獲勝而效力,這並不是蔣緯國的獨創或是後世網絡小說裏的爛俗套路,而是曆史大趨勢必然注定的事。國民政府曾打算在中國大後方為猶太人單獨地建立一個“自治特區”,立法院院長、孫中山之子孫科是這個計劃的支持者和倡導者,日本人則打算在中國東北劃出一塊土地給猶太人“獨立建國”,就是著名的“河豚魚計劃”,但雙方的如意算盤都因為各種原因、互相破壞而最終失敗。

    蔣緯國和古裏安三人在接下來半個多小時裏就各方麵細節問題而反複磋商,雙方都談得很高興、很滿意,都充滿了信心和希望。

    “小蔣先生,你能說服你父親蔣介石委員長嗎?”在告辭離開時,古裏安一邊給蔣緯國留下一張支票一邊語氣意味深長地問蔣緯國。

    “我父親為什麽要反對這件對中國大有裨益的大好事呢?”蔣緯國微笑著反問,他眼角餘光瞄了一下那張支票,頓時心髒撲騰地狂跳起來,但他滿臉還是“淡泊名利”的從容表情。

    古裏安笑道:“那就好。小蔣先生,謝謝你。我們這一趟很有收獲,我們馬上返回歐洲,跟魏茨曼先生等其他猶太人首腦繼續商談這件關係到猶太民族複國和複興的大事。”

    “好!我就不送!”蔣緯國風度翩翩、十分禮貌。

    客人們離去後,蔣緯國立刻扯掉“視金錢如糞土”的虛偽麵具,原形畢露的他如饑似渴、如狼似虎地撲到桌子邊一把抓起那張支票,哈哈大笑:“五百萬!五百萬美元!這幫可惡的猶太佬!真他媽的有錢!老子又有錢了!我親愛的美元啊!我親愛的毛爺爺…不對,親愛的富爺爺啊(美元最大麵額一百元上印著本傑明·富蘭克林的頭像)!”他狠狠地親著那張支票。

    楊梅有點無語地在旁邊看著手舞足蹈的蔣緯國,她剛才見到那四個客人已經離去,所以重新走進辦公室。蔣緯國跳起身,拿著支票一溜煙地往外跑,很多原本因為缺錢而讓他頭疼不已的事情都因為這張支票而徹底解決或初步解決了。經過楊梅身邊時,蔣緯國神采飛揚地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抱著楊梅親了一口,然後留下發愣的楊梅,仰天大笑地跑出門。

    口袋裏有了錢,蔣緯國自然是“錢多好辦事”,財大氣粗的他再次當了一回“散財童子”,資助空軍一百萬,資助海軍一百萬,資助軍工部那幾座新式兵工廠一百五十萬,資助李忍濤的化學兵部隊用了五十萬,又再給金定國匯去五十萬,撥款三十萬給了海統局…五百萬美元轉眼間就被蔣緯國花了個一幹二淨。“他媽的!掙錢如吃屎,花錢像拉稀!”蔣緯國大發感慨。

    雖然蔣緯國揮金如土、大手大腳,但他花錢後的成效是顯而易見的,另一方麵,沒多久,又有人上門給他送錢來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