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節 山城

字數:4869   加入書籤

A+A-




    李宏錕算是徹底地慌了手腳,他雖然是陸軍中將,但就是一個市長,沒有軍權和實權。李宏錕是四川內戰中“被淘汰出局”的失敗者,所以當這個有名無實的重慶市市長,四川省眾軍閥讓他當這個市長,一方麵是讓他混日子混口飯吃,一方麵是讓他做四川省的“看門人”,萬一有什麽情況,第一個死的是他,或者,第一個被扔出去背黑鍋當替死鬼的也是他。眼下,李宏錕不由得搖頭苦笑,他真心覺得幾天前到重慶“微服私訪”的蔣二公子蔣緯國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瘟神,先是在他地盤裏“拐跑了”楊森最寵愛的九姨太,為此,楊森已經把他罵得狗血淋頭,並聲稱“早晚要給他好看”,接著,這個蔣緯國又帶著幾千人馬明火執仗地回到重慶,此舉分明就是中央軍要跟川軍徹底撕破臉的前兆。李宏錕算是成了風箱裏的老鼠。

    李宏錕手上有一支部隊,重慶市保安團,兩千多人,都是新兵,大部分成員是收容來的地痞流氓、無賴混混,裝備極差,不折不扣的烏合之眾。按道理,李宏錕應該執行此時“四川王”劉湘的命令,阻擋蔣緯國入城,並且劉湘等川軍高層也已經發來電報,聲稱各路援軍馬上就到,但李宏錕沒想到蔣緯國來得這麽快,披星戴月地趕來了,讓他措手不及。李宏錕現在有兩個選擇,一是忠於劉湘,阻擋蔣緯國入城,二是“順應大義”,投靠中央,熱烈“歡迎”蔣緯國入城。李宏錕僅僅思考了一分鍾就決定選擇第二個,因為他根本沒法阻擋蔣緯國。

    “二公子,你怎麽連夜來了?太突然了,我和諸位同僚都來不及組織一個歡迎儀式啊!”重慶市郊區的入城通道邊,李宏錕帶著一群從被窩裏叫醒的重慶市政府官員們,臉上堆滿了光彩照人的笑容,“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真不好意思,大晚上的打攪李市長您和諸位了。”蔣緯國也笑容可掬,“軍令如山嘛!緯國既是黨國軍人,自當遵從上峰命令。根據我父親…根據蔣委員長的命令,我團從即日起,進駐重慶,負責重慶的城防事務。以後,我們要給李市長和諸位添麻煩了,還望不要介懷啊!”

    “哪裏!哪裏!”李宏錕連連道,“分內之事,談何麻煩!二公子,快請入城。”

    “不!不!”蔣緯國堅定地搖頭,“部隊入城的話,豈不是打攪民眾、糜爛地方?我們就駐紮在城外。部隊所需要的糧食、生活用品等日常開銷,我們也會用軍費跟重慶市政府或重慶百姓們按市場價購買,絕不會違紀擾民。”

    “肯定的!肯定的!”李宏錕再次連連道,“二公子乃委員長之子、黨國青年後起之秀,自然統軍有術、練兵有方,貴部必能與山城百姓和睦相處、軍民一體…”他滿口的恭維詞匯,因為他知道,自己“開門揖盜、引狼入室”等於表明自己已“背叛四川、投靠中央”的立場,以後想過上太平日子,肯定要跟這個蔣二公子好好地親近親近。

    把李宏錕等政府官員打發回城後,蔣緯國跟杜聿明、孫立人等人迅速展開調兵遣將。

    攤開一張重慶市地圖後,孫立人顯得胸有成竹地指點江山;“我部雖然兵強馬壯、裝備精良,但畢竟人數有限,所以如果川軍真的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韙,反撲我部,我部必須做好戰備措施。首先,我部不能與川軍在城外野地展開野戰或陣地戰,其次,時間有限,剛才聽李宏錕的意思,劉湘等人已經率部回援重慶,因此,我部應集中兵力,決不能犯分散兵力的錯誤,重點是把守鄂西通往重慶的咽喉要道,即塔子山、盤龍山這兩個長江南北岸的製高點,隻要我部占領此二地,既可確保中央軍主力隨時能進入重慶,也能占據地理優勢,不被川軍驅逐出重慶,三來可揚長避短,用炮火居高臨下地壓製住重慶全城,四來背靠長江,有利於得到海軍艦隊的援助,無論是占據登陸場等待後續部隊從長江上岸,還是乘坐海軍艦隊撤離,都是遊刃有餘的。”

    “撫民所言甚是,此方案確實是麵麵俱到。”杜聿明、齊學啟、廖耀湘都表示同意。

    蔣緯國笑著看著孫立人,這個海歸派精英此時總算得到了實戰機會,自然是興奮難耐,估計他早就提前研究過戰鬥方案了。

    “建鎬,你的看法呢?”杜聿明這個上校團長再次對蔣緯國這個上尉營長“不恥下問”。

    蔣緯國無奈地道:“副團座的方案非常好,既然諸位長官都同意,我當然也讚同了。”

    齊學啟也很無奈:“我們真的要跟川軍開戰麽?”

    “應該不會的。”廖耀湘說道,“我們畢竟是中央軍,又是奉校長命令進駐重慶,可謂出師有名,劉湘如果明火執仗地對我們下手,那跟叛國有何區別?劉湘等人雖然跟中央貌合神離、同床異夢,但明麵上的功夫還是要做足的。”

    軍官們都表示讚同,估計不會真的開戰,但也不排除有萬一情況。商議好部署方案後,眾人帶著部隊投入預定駐紮地,也是萬一開戰後的陣地,杜聿明和廖耀湘帶著一半兵力駐紮江北岸的塔子山,孫立人和齊學啟帶著另一半兵力駐紮在江南岸的盤龍山(齊學啟跟孫立人是清華大學同學,也曾去美國學習軍事,同樣是一位海歸派精英,齊學啟和孫立人關係極好)。五千官兵齊動手,挖掘戰壕、構築工事、搭建營房,頓時忙得熱火朝天。而塔子山的團部裏,蔣緯國則悶悶地坐著發呆,他肯定是不需要親自幹活的,而杜聿明等人都不知道他在想什麽。

    蔣緯國此時想著正在千裏之外的西安的老爸蔣介石。

    要不要幹涉即將爆發的“西安事變”?蔣緯國心煩意亂。

    最近半個月來,蔣緯國一直思考著這個重大問題,但此時在仔細一想後,他心頭一驚,他發現,自己此時其實已經無法幹涉了,畢竟蔣介石已經“自投羅網”了,假如蔣緯國現在發電報提醒蔣介石“張學良和楊虎城居心不軌”,蔣介石也來不及逃跑了,他如果試圖逃跑,說不定會導致張學良和楊虎城提前動手,那時候,“西安事變”就會是另一種模式,一切就都變了,變成連蔣緯國也完全沒數的未知方式和不能預測的發展趨勢。曆史上的“西安事變”,蔣介石沒死,而眼下,說不定被蔣緯國“一攪和”,搞得蔣介石在新的“西安事變”裏喪命,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蔣緯國算是徹底闖下了彌天大禍。另一方麵,蔣緯國同時頓悟了一個極其重要的蝴蝶效應:如果他幹涉“西安事變”,那麽,張學良和楊虎城就沒法扣押蔣介石,蔣介石洞悉張楊二人的圖謀後,肯定調遣嫡係大軍把東北軍、西北軍連同紅軍一起鎮壓剿滅,到時候,西北地區的內戰就會全麵升級,結果就徹底變了,帶來的各方麵影響更是無法預測,但不管是什麽樣的結果和影響,有一件事是絕對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曆史會從此麵目全非,蔣緯國在抗戰還沒開始就喪失了他的最寶貴的“未卜先知、料事如神的能力”,抗戰會因為時間和局勢的變化而完全是另一個模式。

    想通這一層關節後,蔣緯國歎口氣,最終決定對“西安事變”袖手旁觀。

    蔣介石派蔣緯國領兵進駐重慶,這事在第一時間就被四川省主席劉湘等川軍高層獲悉。此時的四川省共有六大實力派將領,分別是劉湘、劉文輝、鄧錫侯、王陵基、楊森、潘文華,前五人並稱為“五行上將”,曆史上在劉湘去世後,潘文華補入其中,仍然維持“五行上將”。六個將領裏,楊森占據川東一帶,劉文輝占據川西藏東一帶(當地在1939年被建為西康省),最肥沃富庶的成都平原自然是劉湘的領地,鄧錫侯、王陵基、潘文華等人分別在川北、川南等偏僻地方各占一塊地盤,另外還有田頌堯、劉成勳、賴心輝、劉存厚等其他幾個實力較弱的軍閥。眼下的四川省堪稱是中國的縮小版,“軍閥林立、割據一方”,劉湘雖是四川省主席,但他就像蔣介石沒有實質性統一中國那樣也沒有實質性統一四川,他隻是四川省眾多軍閥裏實力最強的,其他軍閥隻在名義上服從他,所以劉湘這個四川省主席職務相當於“武林盟主”。獲悉蔣緯國率軍開進重慶,劉湘等人十分吃驚,一方麵命令地盤最靠近重慶的楊森對其進行嚴密監視,一方麵從川西、川中、川北、川南調遣部隊向重慶開進,同時反複打探蔣緯國的虛實。重慶市市長李宏錕雖然“開門揖盜、投靠中央”,但也不敢徹底跟劉湘等人一刀兩斷,所以暗中把蔣緯國部隊的情況告訴給劉湘等人。劉湘等人很快就確定了,開進重慶的蔣緯國部隊“隻有一個團”,頓時都如釋重負,因為國軍一個團基本上是一兩千人。“區區一兩千人,不可能敢孤軍深入,進入四川省核心地區,蔣緯國應該隻是老蔣派來試探我們的,接下來的重點,是提防老蔣還有沒有再派後續主力部隊也來重慶,如果老蔣玩弄白衣渡江的鬼蜮手段,在蔣緯國後麵又派了一個旅或一個師過來,就真的要不得不防了。”劉湘對心腹們這樣說道。

    當然了,劉湘等人做夢也沒想到,蔣緯國這個團隻開來了“不到一半人馬”,但卻足有五千餘人。李宏錕隻知道蔣緯國的部隊叫“第918團”,並不知道該團具體有多少人,從而造成了劉湘等人的低估。因為劉湘等人基本沒把蔣緯國當回事,他們隻是擔心蔣緯國後麵的蔣介石,所以第918團在重慶沒遭到攻擊。實際上,劉湘雖然很想拔掉蔣緯國這根“肉中刺”,但他也投鼠忌器,不敢輕舉妄動,一來蔣緯國這個團擁有中央軍的正統名分,二來蔣緯國是蔣介石的兒子,攻擊蔣緯國部隊的性質可不是一般的嚴重,因此劉湘等人迅速取得統一意見,隻要蔣介石不繼續往重慶增兵,蔣緯國這個團進駐重慶的事,就這樣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算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蔣介石的“當代諸葛亮”楊永泰已經通過一係列策略和計謀,成功地把中央嫡係勢力滲透進了四川省,所以劉湘等人此時確實不敢“動”蔣緯國。

    蔣緯國和杜聿明、孫立人、齊學啟、廖耀湘等人在重慶安營紮寨後,枕戈待旦地等了兩三天,發現局勢風平浪靜,川軍並無太大動靜,隻有兩個師開到了靠近重慶的瀘州和內江,除此之外就沒有其它了,劉湘等川軍高級將領還給第918團發來慰問電報,並派人送來一些豬肉鹹魚之類的勞軍慰問品。

    鬆口氣後,蔣緯國有條不紊地展開了“建設重慶戰時防禦體係”的重要工作,他先向蔣介石申請了兩百萬元法幣的經費,自己也掏了不少腰包,然後以第918團和重慶市政府為動員力量,開始在重慶展開了一係列措施。首先,蔣緯國跟李宏錕一起研究,把重慶市城區細細地劃分為十七個區,每個區挖掘一兩條大型防空洞;同時,派遣人手在重慶市四周郊區尋找適合建立機場、設立防空炮陣地、設立空襲預警站的地方,並且還讓重慶市政府從現在開始就對重慶市居民展開防空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後來的戰爭事實證明了,蔣緯國此時未雨綢繆的舉措堪稱善莫大焉、造福萬民,重慶市百姓為感謝蔣緯國還特地給他豎立了幾座雕像。(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