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節 回寧(2)

字數:4370   加入書籤

A+A-




    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日這天上午,中國首都南京迎來了一支讓金陵全城沸騰的剛從前線歸來的將士。

    早上七點不到,就有不少從各個渠道得到消息的市民在南京城的主要大街上望眼欲穿地等待著傳言中剛剛在平津前線殺敵無數、凱旋歸來的英雄部隊,到八點時,這個消息已經在南京全城各地傳得沸沸騰騰,滿城百姓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更不用說傳言中還有被俘的、活生生的、稀罕程度堪比大熊貓的日本兵可以看,九點時,南京簡直是摩肩接踵、萬人空巷。

    十點時,在數十萬南京市民“千呼萬喚始出來”中,一支由百餘輛軍用卡車組成的隊伍緩緩地從南京東南處的光華門進入城區,頓時,全城瞬間沸騰。這百餘輛卡車裏,約有一半乘坐著身上不同部位包紮著繃帶的國軍傷兵,剩下的五六十輛汽車裏,四五十輛滿載著各式各樣的戰利品,令人眼花繚亂的日軍武器在車上堆得滿滿當當:三八式步槍、十一式輕機槍、九二式重機槍、八九式擲彈筒、九七式迫擊炮、九二式步兵炮等等,還有很多非常引人矚目的太陽旗、日式軍刀,甚至還有七八輛已經被打得報廢的日軍九四式坦克被汽車拖曳著進城,這些已經讓南京市民們歡呼雀躍、激動不已了,而更讓市民們欣喜若狂的還是車隊裏最後的十幾輛汽車,車廂裏站著一個個荷槍實彈、威武不凡的中國士兵,用手中刺刀看押著車廂裏一個個垂頭喪氣、神色麻木、被繩索捆綁著手腳的日軍俘虜。

    “國軍萬歲!國軍必勝!”

    “抗戰到底!收複失土!”

    “中國必勝!日本必敗!”

    震耳欲聾且狂喜至極的口號聲霎那間響徹南京全城,道路兩邊的南京市民們無不激動得高呼口號,很多人甚至喜極而泣。這其實不奇怪,七七事變爆發後,日本首都東京一片喊打喊殺聲,中國首都南京同樣一片群情激奮、熱潮如火,特別是熱血學生和愛國青年們,更是以杜鵑啼血、刺心切骨之勢強烈請求國府對日開戰,洗刷國恥、收複失土。作為中國的首都,南京的抗戰氣氛甚至都不亞於最前線的北平和天津,天天都有大規模的民眾請願活動和遊行示威。另一方麵,南京各界裏稍有頭腦的人都知道,如果中日開戰,地理位置並不處於內陸的南京很有可能會成為日軍的進攻目標,正因為這樣,所以南京市民們雖然一方麵渴望國家對日開戰,一方麵也非常迫切地希望本國軍隊能節節勝利,既是為國家,也是為自己的安危。說得難聽點,東京市民和南京市民都要求開戰,但肯定都不希望敵軍飛機把炸彈丟自己頭上,隻希望戰爭在離自己很遠的地方。

    大戰在即或者說大戰已開,士氣民心都是可鼓不可泄的,因此在蔣緯國的請求、蔣介石的批準下,蔣緯國回南京的“排場”才會如此隆重張揚。蔣緯國離開南京時帶著第918團和第10炮兵團的一萬五千餘官兵,眼下返南京,雖然不能說是光杆司令,但確實沒帶多少人。經過平津戰役(嚴格意義上講是“第一次平津戰役”),第918團和第10炮兵團累計傷亡6000餘人,其中,陣亡約2300人、致殘約700人(致殘就是受傷後即便康複也無法再上戰場了)、受傷3000餘人。蔣緯國返回南京,除了帶著楊梅、蕭爻、孫濤等兩百多名心腹和警衛人員,還把一千多名傷勢中等的官兵也帶回了南京(這三千餘名傷兵裏,重傷員肯定不能帶回南京,經不起折騰,輕傷員直接住進前線野戰醫院裏,康複後再上戰場,所以蔣緯國帶回來的都是傷勢中等的傷兵),除此之外,蔣緯國還帶回來大批戰利品,就是那些日軍武器(需要說明,完好的日軍武器都被補充到平津前線的國軍部隊裏了,蔣緯國帶回來的都是報廢了的或需要修複的損壞了的日軍武器,包括那七八輛日軍坦克),以及300多個日軍俘虜(日軍在平津戰役中累計被俘三百餘人,都被蔣緯國帶回了南京。這些俘虜都是無傷或輕傷的,因為傷勢稍重一點的要麽自生自滅要麽被處理掉了,蔣緯國不可能浪費一丁點藥品去治療日軍傷兵)。

    蔣緯國之所以如此顯擺,當然不是為自己出風頭,而是為了鼓舞南京市民乃至全國同胞的人心。果然,南京城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基層老百姓的思維是直線的:國軍既然在平津前線打了大勝仗,說明國軍接下來的戰爭裏是有很大把握打敗日本人的。加上國家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的刺激,南京市民們又怎麽不歡欣鼓舞、揚眉吐氣?在沸騰的人群裏,那些耳目靈通的中外記者們早就在忙不迭地大拍照片了,日本人向來自我吹噓“帝國皇軍戰無不勝”,眼下卻被中國軍隊繳獲到這麽多武器、抓到這麽多俘虜,自然是打了日本人一個響亮的耳光,也正好是最搶手的新聞素材。

    “國軍將士們,你們辛苦了!”聞風而動的南京市民們一方麵為本國軍隊打勝仗而激動,一方麵也對汽車上那些國軍傷兵而肅然起敬並產生了強烈的對英雄的尊崇、熱愛、疼惜情緒,紛紛上前把手裏的香煙、酒水、茶水、水果、糕點甚至是鈔票大洋塞到傷兵們的手裏,現場還有很多豆蔻年華的女學生,一起上前給傷兵們獻花,甚至還有滿懷著對英雄產生浪漫主義情懷的女學生擁抱或親吻傷兵,使得南京城內到處都是軍民魚水情的溫馨而感人的畫麵。

    部隊在南京城裏“招搖過市”時,蔣緯國則提前一步趕回了憩廬。

    “緯國!”剛到家,宋美齡就喜形於色但又心有餘悸地上來一把拉住蔣緯國,“你可算是回來了!”她十分急切地上上下下地看著蔣緯國,“你沒受傷吧?打仗太危險了,你何必非要去最前線呢…”她又心疼又責備蔣緯國。

    蔣緯國笑了笑:“母親放心,我很好,父親呢?”蔣介石已經從廬山回到了南京。

    “你父親在軍委會辦公呢!大戰在即,他忙得每天睡不到五個小時,唉!”宋美齡說著,輕輕地歎了口氣。

    蔣緯國點頭:“嗯,我去找父親。母親…”他忍不住囑咐道,“您也收拾收拾,早作準備,搬去武漢或重慶吧!南京已經開始危險了…”

    宋美齡笑著搖了搖頭:“我和你父親是夫妻一體的,你父親在哪裏,我就要在哪裏。”

    蔣緯國頓時心頭感動和感慨不已,宋美齡固然有不少缺點,比如生活上有些鋪張浪費(蔣緯國跟宋美齡接觸一年了,自然非常深入地了解自己這個後媽的豪華奢侈了。首先,宋美齡極度酷愛旗袍,是當之無愧的世界頭號旗袍發燒友,她有幾十個特大的衣櫥衣櫃,裏麵裝的都是她的旗袍,並且她還有專門的私人裁縫,一年到頭、一天到晚給她做旗袍。蔣緯國曾好奇地問宋美齡她到底有多少旗袍,結果宋美齡說她自己也不知道,蔣緯國估計起碼有上千件;其次,宋美齡有好幾個特大的冰櫃冰箱,裏麵裝滿了形形色色、各式各樣的水果糖、巧克力、甜甜圈、蛋糕之類的小零食,但她吃得非常少,絕大多數零食都過了保質期後被丟掉;第三,宋美齡嗜好吃火雞,但她知道吃太多肉會發胖,所以她經常拉著蔣緯國這樣吃火雞——用手把肉撕下來給蔣緯國吃,她自己啃骨頭,既能解饞也沒有吃到肉,如果沒蔣緯國幫她解決肉,她撕下肉直接丟掉。除此之外,宋美齡在生活上還有很多豪華奢侈的地方,她一方麵為國家做貢獻,一方麵也不會虧待自己),目光有點短淺(把空軍外購飛機的經費存在香港銀行裏生利息),耳根子軟(宋家、孔家有人犯事,找她說情就能逃避國法製裁),但作為“蔣介石的夫人”、“中國第一夫人”,宋美齡確實是合格的,也是優秀的。

    跟宋美齡告別後,蔣緯國驅車前往軍委會。

    抵達軍委會大樓門口時,蔣緯國看見大批國民政府軍政要員正神色緊張、人影憧憧地忙碌著,甚至一個個都不顧身份地在小跑著傳遞各種文件和報告,大戰來臨的凝重氣氛猶如烏雲般滾滾壓境,空氣裏仿佛都帶著若有若無的火藥味。來到蔣介石辦公室門口時,蔣緯國猛地聽到房間裏有一個人用腔調和發音都很怪異的漢語在說話。

    “堂哥,誰在裏麵?”蔣緯國問在門口站崗的王世和。

    “日本駐華大使川越茂。”王世和回答道。

    蔣緯國輕輕地推開門,他看到蔣介石坐在辦公桌後,一言不發、臉色陰沉,身邊站著外交部長王寵惠,房間裏還有第三個人,站在蔣介石辦公桌前,搖頭晃腦、趾高氣昂,正是日本駐華大使川越茂。川越茂身材高瘦、獐眉鼠目,儼然一副正在下達最後通牒的傲慢嘴臉,他咄咄逼人地道:“…貴國此時幡然醒悟還是有挽救事態的最後餘地的!隻要貴國亡羊補牢,正式接受‘廣田三原則’,敝國還是願以日華親善、東亞和平為大局,再次進行忍讓和退步。首先,貴國必須停止任何形式、任何方式的排日反日活動,拋棄對美英等西方國家的依賴性,全麵地跟日本展開合作,實現日華共同進步的互利雙贏目的;其次,貴國與日本合作‘防蘇’、‘防共’,聯手遏製赤色勢力在東亞地區的蔓延和擴散;最後,貴國必須要承認按滿洲人民之意願而獨立建國的‘滿洲國’,構建以日華滿三國為主體的東亞聯盟以對抗美英西方集團。至於華北事變的處理,第一,中國軍隊必須從平津地區完全撤兵;第二,河北省、察哈爾省、綏遠省的防衛事務以後由日華兩軍共同負責,但貴國軍隊的駐兵數量要得到敝國的認可以免兩軍共同防衛時發生誤解;第三,貴國必須要賠償敝國在該事變中的全部損失;第四,貴國政府必須要就此事變向我國政府公開道歉,承認責任都在貴國身上;第五,秦德純、佟麟閣、馮治安、張自忠等引起事變的貴方人員必須要公開懲辦;第五,貴國必須正式承認‘滿洲國’。”

    蔣介石臉色陰沉如鐵,王寵惠兩眼如箭地怒視川越茂,憤慨得近乎怒發衝冠。(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