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節 爆破(4)
字數:7929 加入書籤
淞滬會戰究竟是誰先挑起的?這個問題在會戰爆發後的很長時間內都存在著很大爭議。從表麵上看,戰事是因為日本海軍的“支那方麵艦隊”突然間出動軍艦主動炮擊上海而引起,這一點是國內外各方都有目共睹的,日本人自己也不得不承認,因此中方理直氣壯地把挑起戰事的責任都推到了日本人的頭上,國軍第9集團軍司令張治中中將在8月13日上午召開中外記者招待會時義憤填膺地宣布道“今日淩晨零時二十分許,日方軍艦在毫無預兆、毫無理由的情況下,悍然無理地突以艦炮偷襲轟擊上海市江灣鎮沿黃浦江畔地區,徹夜炮聲不絕,彈落不斷,我方損失巨大,無辜平民千餘人慘死慘傷,毀壞房屋財產不計其數,同時,日軍駐滬陸戰隊複以步兵、坦克衝出界外,進攻我方保安團防地。我方雖素以顧大局而一再忍辱退讓,但事已至此,日軍陰謀在上海挑起戰事、欲故技重施炮製五年前淞滬抗戰且殘暴行徑無可容避,和平確已絕望,犧牲已到最後關頭,抗敵救國自當義無反顧。我方茲應鄭重聲明,上海和平既為日方炮火所毀,而我祖先慘淡經營之國土又複為敵軍鐵蹄所踐踏蹂躪,不得不以英勇自衛之決心,展開神聖莊嚴之抗戰。”
在這同時,日方也是振振有詞。日方聲稱:“中國軍隊居心險惡、蓄謀已久,妄圖挖掘地道至日軍駐滬陸戰隊司令部地底繼以炸藥爆破方式摧毀司令部及殺傷司令部內日方人員,該地道約在三月前就已秘密動工,由此可見中方挑起戰端之用意可謂處心積慮。8月12日深夜至8月13日淩晨,日方在最後關頭及時地發現了中方如此卑劣歹毒的陰謀,倘若日方無動於衷,數小時之內,司令部大樓會在驚天動地爆炸中不複存在,釀成數千人死難之慘劇。日方被迫無奈,不得不行使自衛防禦之天權,采取毅然果斷之措施,動用軍艦炮擊中方地道挖掘起點處以挫敗中方之陰謀。”
雙方各執一詞、針鋒相對,但總體而言,外界的反應是一致的,除日本國內的老百姓外,各方基本上都相信中方,國際上的反應都認為“日本人是在製造第二起‘九一八事變’或‘七七事變’”。邏輯是現成的:首先,確實是日軍軍艦先開炮的;其次,日軍開炮的理由是非常令人懷疑的,因為中國軍隊挖地道準備炸死日本人,所以日軍先下手為強,這個邏輯好像“某女子因為確定某男子要"qiang jian"她,所以先發製人地閹了對方”,完全就是莫須有罪名,一下子把一個大帽子扣到對方頭上,顯然難以令人相信;至於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眾所周知,日本人最喜歡幹栽贓陷害、賊喊捉賊的勾當,九一八事變是日本人用這個伎倆挑起的,七七事變是日本人用這個伎倆挑起的,現在上海的“八一三事變”自然也是日本人再次故技重施。一個滿嘴鬼話的人或國家,難得說一次真話自然也沒人相信,素來毫無信義的日本人盡管在這件事上拚命辯解,但毫無作用,並且冤枉喊得越是響亮,反而越發顯得欲蓋彌彰,說到底,各方對日本人的回複就是:地道呢?你們說的地道呢?日本人自然無法證明自己的“清白”。甚至,這個緊急情況在被傳到日本國內後,日本高層都“眾說紛紜”,日本軍方自然是站在大川少將、長穀川中將這邊的,但以首相近衛文麿為首的內閣方麵則完全不相信軍方的說辭,隻不過迫於軍方的淫威而不得不把懷疑和不滿藏在心裏。近衛文麿在8月13日當晚日記裏寫道:“…上月初的宛平城事件是我方可疑,而這次的上海‘地道事件’則無可辯駁地還是我方可疑,雖然軍方給我送來了很多的所謂證據,包括照片、資料、來自梅機關和竹機關的所謂‘絕密情報’,但我可以肯定,這起‘上海地道事件’分明就是軍方再度故意挑起戰事的老手段。…軍方正在變本加厲,我沒想到他們在戰事一開始就如此的傲慢專橫、獨斷獨行,做什麽都不跟內閣進行商議。…我感到為難,隱約有點惶恐,軍方這是把我架在火爐上烤。…”
親眼看著地道掘進起點被日軍艦炮轟成一片火海廢墟,極度的震驚、悲痛、憤怒、沮喪、悔恨讓蔣緯國呆若木雞,他知道,日軍這麽一頓艦炮覆蓋,怕是已有好幾百弟兄陣亡殉國了,而地道被摧毀後,接下來的戰鬥就隻能是硬碰硬的攻堅戰了,這種模式的戰鬥必然要讓眼下的中國軍隊像曆史上那樣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不知道要有多少弟兄會倒在日軍堅固工事的火力網裏。在痛苦得切齒腐心的同時,蔣緯國更加覺得極度的迷茫:“怎麽會這樣?日本人怎麽發現了呢?不是已經絕對保密了嗎?怎麽還會泄露風聲?到底哪裏出問題了?”他感到極度的不甘心,還有一股極度的挫敗感,他雙拳緊握、渾身發抖,眼睛發紅,並且眼裏閃起淚花。
“緯哥…”孫濤用發顫的聲音問道,“接下來怎麽辦?”
“走!”蔣緯國咬牙強忍住心頭沸騰湧動的各種情緒,“回團部。”
“柳小姐怎麽辦?”孫濤示意了一下旁邊的柳無垢。
“派兩個人送她回學校吧。”蔣緯國歎口氣,他看著柳無垢,“你看到了,上海戰事已經開始了,你不要再留在上海,還有你學校裏的老師學生們,通知她們,一起撤離上海,撤到武漢或重慶。”
柳無垢臉色發白地點點頭,但沒有聽從蔣緯國的安排:“我想…我想跟你一起去部隊裏,我想看看…看看你們英勇殺敵…”
蔣緯國沒時間跟柳無垢磨蹭:“隨便你吧。”他吩咐孫濤,“開車!”
二十分鍾後,蔣緯國回到第128團的團部,團部裏的氣氛已經徹底變掉了,鄭洞國等人都在忍住極度的悲憤和失望,都在忙碌中。全團猶如上足發條的機器般在全速開動著,各部正在各司其職地集結、出發、備戰。由於那條地道是絕密的,所以除極少數軍官知道此事外,絕大部分官兵都不知情。虹橋機場的寬闊跑道上,坦克如梭、軍車如飛,地麵顫抖,上百道雪亮的車燈映照得機場夜空亮如白晝,嘈雜密集的腳步聲轟鳴如雷,響亮的口令聲此起彼伏,一隊隊荷槍實彈的官兵匯聚成一條條蜿蜒長龍,無數的鋼盔在燈光月光下閃耀著密密麻麻的光點,空氣裏彌漫著濃烈的火藥味。機場跑道上停放著一架架同樣蓄勢待發的飛機,空軍的飛行員們看著陸軍官兵們即將開赴戰場,紛紛加油助威。此時是深夜,飛機是不太能參戰的,飛行員們要等天亮後才能同樣投身參戰。
“弟兄們!”機場邊一個高台上,張靈甫兩眼噴火地大喝道,“殺敵報國的時候到了!”
官兵們山呼海嘯,吼聲如雷,因為部隊士氣極高、鬥誌昂揚。蔣緯國看著這一幕,心頭十分內疚,因為坑道爆破計劃如果成功,眼前這些士兵們會少死很多很多人的,但卻失敗了,不過,也幸好那條地道不是公開的,否則官兵們知道計劃已經失敗後,士氣肯定會受到打擊。
即將參戰的除第128團和第14炮兵團外,還有上海市保安總團(兩個團),正副總團長吉章簡和孫天放也已經趕來了。兩人知道坑道爆破計劃的失敗,都扼腕長歎、痛惜不已。“痛惜也沒什麽用了!”吉章簡狠狠地點起一根香煙,“跟狗日的真刀真槍地幹吧!”
“起碼有五百弟兄已經沒了!”闞維雍兩眼含淚地說道。坑道爆破計劃的失敗,沒有誰比闞維雍更痛苦的了,並且他的工兵部隊因此而死傷慘重(同時還有很多護衛步兵、海統局特工也死於日軍艦炮的火力覆蓋),而最讓他痛苦的是,很多工兵都被活埋在了地道裏。
蔣緯國拍了拍闞維雍的肩膀:“這不是你和工兵部隊的錯。”其實他也已經熱淚盈眶。
“建鎬!”鄭洞國火急火燎地跑過來,“鈞座的電話!”
蔣緯國奔到團部裏,拿起電話,話筒裏傳來張治中微微發抖的聲音:“失敗了?”
“是…”蔣緯國聲音也發抖,“失敗了。眼下隻能進行強攻了…”
“建鎬啊…”張治中低聲道,“委員長…發了最新命令過來…讓我們…暫停進攻…”
“什麽?”蔣緯國吃了一驚,“搞什麽?”
張治中長長地歎口氣:“事情是這樣的,今天下午的時候,日本駐滬領事館緊急召見了監督‘一二八’停戰協定實施的上海外交使團,向國府代表及美英法意四國外交官控告我方違反協定規定,單方麵進入上海,挖掘地道,圖謀不軌等,俞市長正在與之交涉,美英法意四國政府電告國府,建議改上海為不設防城市,並且承諾會竭力調停中日在上海的矛盾爭端。這個突然發生的情況,委員長…有點猶豫不決,所以打算取消我軍在上海的先發製人計劃…”
“狗屁!”蔣緯國忍無可忍,“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日本人搞這一手明顯就是在玩弄緩兵之計嘛!”
五年前的淞滬抗戰在明麵上以“中日雙方打個平手”而結束,實際上是中國方麵利益遭到極大損失,中方從此不能在中國城市上海駐軍,而日方借助上海戰事來轉移九一八事變的國際注意力的目的也得以達成,所以中方是失敗者。淞滬抗戰最後結局是中日雙方簽署《淞滬停戰協定》,該協定由美英法意四國作為監督方進行實施。眼下,日本人察覺到中國軍隊的正規軍化裝成保安部隊進入上海,同時也察覺到了那條地道,因此拉出美英法意四國政府對國民政府進行施壓,目的當然不是維護和平,而是在拖延時間,讓日方從本土向上海增兵獲得緩衝時間,美英法意四國不敢得罪日本,因此再度犧牲中國的利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四國建議中國政府把上海改為不設防城市,表麵上“上海是不設防城市,日本軍隊不能攻打”,實際上日本人一旦撕破臉攻打上海(日本人本來就喜歡幹這種背信棄義、不遵守條約的事),上海肯定是讓日本人兵不血刃就能占領,到時候,四國政府應該為中國的上海被日本的軍隊占領負責,但四國會負責嗎?肯定不會!四國能讓日軍吐出上海嗎?肯定不能!四國到時候百分之百會裝聾作啞,中國則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並且還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美英法意四國的德行讓蔣緯國想起後世的一種賤人,出事前厚顏無恥地大吹大擂“兄弟放心吧,這事包在哥哥身上”,擺出一副我罩著你的牛哄哄樣子,真的出事後,推卸責任、腳底抹油,根本就不負責任)。說白了,四國為維持自己的利益,犧牲中國的利益來喂飽日本人的胃口。而最讓蔣緯國恨得牙疼的是,自己老爸蔣介石居然還真的相信四國的承諾,為了根本就沒有希望的政治目的而犧牲軍事上的利益。
“建鎬…”張治中頓了頓,語氣裏有股微妙的含義,“你的意思是…”
“原計劃不變!”蔣緯國語氣斬釘截鐵,“打!”
張治中沉默了,沒說話。
“鈞座!”蔣緯國凜然正氣地道,“如果聽信四國那畫餅充饑的承諾,日本人就會獲得增兵的時間,我們又要成為國際列強的犧牲品!這場上海戰事,我們幾乎什麽都不如日本人,唯一的優勢就是先發製人,可是,聽信四國的屁話後,我們怎麽辦?我們會眼睜睜地看著日本人往上海大規模增兵,看著日本人做好充足準備,到時候,日本人的目的達到了,會猛地翻臉不認賬,四國也肯定像龜孫那樣灰溜溜地言而無信,我們就是最大的輸家!鈞座,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打吧!現在打,我們還有勝算!拖下去再打,我們必輸無疑!”
張治中輕輕地苦笑一聲:“這可是你父親的命令啊!我們要是打,就是抗命不尊…”
蔣緯國語氣如鐵:“怕什麽?”他隨即明白了張治中的某種微妙擔憂,因此非常真誠地說道,“鈞座,事後真的追究起來,我和您有難同當!”蔣緯國和張治中抗命不尊,蔣介石在事後追究起來,蔣緯國肯定啥事沒有,張治中則鐵定背黑鍋。
“建鎬,你未免太小看我了!”張治中爽然地笑了笑,“為了國家利益,個人榮辱得失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好!開始!一切按照原計劃!”
“是!”蔣緯國眼眶一熱,他知道,張治中在被任命為第9集團軍司令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家人寫了遺書。
駐滬日軍的盤踞區以其陸戰隊司令部為核心和主陣地,同時囊括由匯山碼頭經吳淞路、北四川路至江灣路等地區,蜿蜒如一條長蛇,因此軍委會原計劃是:擇其腰部集中火力突破,將其攔腰斬斷,使其首尾不能相顧,最後再逐個擊破,不過,由於第128團和第14炮兵團火力強大,因此經反複研究,最後采取了鄭洞國和蔣緯國的意見:擒賊先擒王,破敵先破首,直接打陸戰隊司令部,第128團和第14炮兵團為核心中堅,保安一團、保安二團負責兩翼。
眾所周知,七七事變、平津戰役乃至整場抗日戰爭爆發於永定河盧溝橋,而淞滬會戰的第一槍無獨有偶也是打響在一座橋上,這座橋位於上海市虹口區和閘北區交界處,連接著柳營路、同心路、水電路的交叉口,形成一個“丫”字形,被稱為八字橋。八字橋是這一帶的交通樞紐,在五年前的淞滬抗戰中就是中日兩軍的爭奪重點,橋梁本身也毀於激戰,戰後八字橋得以重建,結構為鋼筋水泥,通過地圖不難看出,中國軍隊過了這座橋,就可以攻打日本人的陸戰隊司令部,同時這座橋還扼守著上海火車北站的咽喉。按道理,八字橋在戰前並非日軍占領區,中國軍隊是可以輕而易舉地將其控製的,但為了掩蓋坑道爆破計劃,為了不打草驚蛇,國軍特意不到最後一刻不出手,所以八字橋這個要地沒有被國軍在戰前搶占住,自然而然,當國軍衝向八字橋時,橋已經被日軍占領了。日本人覺察到中國軍隊即將動手時,反應速度非常快,一方麵枕戈待旦,一方麵搶占司令部周圍要地。
8月13日淩晨1時40分,第128團呼嘯向八字橋。
睡夢中的大上海被戰火給驚醒了,日軍出雲號和磐手號的炮擊已經驚醒了整個上海灘,夜幕下的上海在二三百萬中國居民、上萬外國人的猝不及防中猛然間變成了戰場前線。黃浦江上,日軍艦隊乘風破浪、縱橫遊弋,一門門森然的艦炮指向陸地,時不時射出一道道烈焰,使得上海籠罩在一陣陣閃電和一陣陣雷鳴中,以陸戰隊司令部為核心的日軍陣地、日軍控製區的上空,探照燈大亮、燈火通明,嘰裏呱啦的日語叫喊聲響成一片,拿起武器的日軍有條不紊地撲向各個早就準備就緒的陣地。碉堡裏,一門門大炮、一挺挺機槍齊齊炮彈子彈上膛。
第128團的團部裏,蔣緯國神色莊嚴而沉默地戴上鋼盔拿起衝鋒槍,他心裏在苦笑:“日本人果然不好對付啊!老子苦心經營那麽久的計劃,沒想到…唉!”
孫濤、楊梅等衛士們也紛紛武裝整齊,柳無垢在旁邊呆呆地看著,她又用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蔣緯國:“你…你…”
“我什麽?”蔣緯國無奈地笑了笑,這時,電話鈴響起。
蔣緯國拿起電話:“鈞座,部隊已經出動…”
“緯兒,你搞什麽?”電話裏傳來讓蔣緯國大吃一驚的聲音,因為這個電話是蔣介石直接從南京打來的。
“父親?”蔣緯國一愣。
“讓你的部隊撤回來!”蔣介石又驚又怒又急,“張治中居然不聽我的命令!我就知道是你搞的鬼!緯兒,你別胡鬧!這是大事!美英法意四國政府已經正式向日本政府提出抗議和交涉,上海事變或許還有轉機…”
“父親!”蔣緯國忍無可忍,“我們沒有退路!必須打!不能中日本人的緩兵之計!”
“你胡鬧!”蔣介石七竅生煙,“你…你…緯兒!”他語氣十分嚴厲,並且有股惱怒,“你是不是以為父親真的不會處罰你?所以你就有恃無恐?”
“父親…”蔣緯國笑了笑,“我要是打贏了,您還怎麽處罰我?”
“要是打輸了呢?”蔣介石徹底氣壞了。
“打輸了?”蔣緯國嘻嘻一笑,“說不定我都死在上海了,您還怎麽處罰我?”
“你…”蔣介石險些氣得說不出話來。
“父親…”蔣緯國真誠地道,“我們中國很弱小,一直都是列強大國的魚肉,所以我們必須自強!我們要靠自己!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統統都他媽的靠不住!我們想要打敗日本,隻能靠我們自己!我們不需要看別國眼色行事!父親,相信我,我們會打贏的!”
電話裏沉默了下去,幾分鍾後,話筒裏傳來蔣介石的一聲歎息:“緯兒,小心啊!”
“父親放心,我上前線去了。”蔣緯國掛上電話。
“緯哥,走吧!”孫濤走上前。
蔣緯國點點頭,大步流星地走出團部,爬上他的豪華限量特製版三號坦克。
不遠處的八字橋已經電閃雷鳴、烈火如矩,進攻的中國軍人們和防禦的日軍的槍炮聲、喊殺聲猶如暴風驟雨般響徹雲霄。(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