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節 艱難推進(3)

字數:8225   加入書籤

A+A-




    天黑時,損失嚴重的第128團和第813團得到了大批補充兵員。

    淞滬會戰爆發後,中日兩軍都在不斷增兵,日軍先後增兵三次,國軍增兵行動則是“持續不斷”,每天都有新部隊抵達戰場。在這件事上,中日差距再次顯露無遺。以第21集團軍舉例,該集團軍屬於桂係軍閥,原本駐紮在距上海千裏迢迢的廣西省,正式接到參戰命令後,該集團軍各部先從廣西省境內不同地方陸續集結向桂省交通樞紐之一的全州,軍械輜重都是官兵自己扛負或民工搬運,然後坐船到湖南省衡陽,接著坐火車到湖北省武漢,再接著再次坐船到南京或江陰,最後坐火車抵達上海,在集團軍司令廖磊中將的率領下投入戰事,全程耗時將近一個月。實際上,第21集團軍還算比較好的了,由於交通運力緊張和日本間諜及漢奸的破壞,很多國軍部隊從後方奔赴前線都是徒步走路,沒有火車、汽車、輪船,更別說飛機了。會戰爆發已經一個多月,一半以上的國軍卻還在用兩條腿趕赴前線的路上。在原先曆史上,國府打算用八十萬軍隊投入淞滬會戰,但在三個月後會戰結束時,有三四十萬軍隊還在路上。至於日軍,日軍從其本土一路坐船坐軍艦出發,順風順水、省時省力,幾天時間就能抵達上海參戰。正因為部隊在行軍速度和集結效率上都大不如日軍,參戰部隊陸陸續續、零零散散地抵達,所以淞滬會戰中的國軍在很多時候采用的都是最無奈的、最下等的“添油戰術”,軍情如火,已抵達的部隊沒時間等後麵還在路上的部隊,隻好一批接一批地分批頂上去,無法形成強大的集群力量,繼而被日軍逐個擊破,這也是國軍在淞滬戰場上難有作為以及傷亡巨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蔣緯國部隊的援兵自然擁有很多“特權”,從南京乘火車和輪船抵達上海,非常的快捷。帶領援兵抵達的是中校軍官,名叫羅又倫,黃埔第四期畢業生,杜聿明好友,他是中央軍裏比較少見的學習騎兵作戰的軍官,並且他也是“人盡其才”,此時是國軍獨立第8騎兵團的團長,而這個獨立第8騎兵團就是杜聿明從平津前線弄回來的原屬於第9騎兵師的那批騎兵,至於番號,則是蔣緯國跟蔣介石要來的。獨立第8騎兵團不隸屬於第918團,是獨立的部隊,同時也是蔣緯國手上的第四個團級部隊(第918團、第128團、第813團、獨立第8騎兵團),全團2000多人,其中騎兵1300多人,其餘是炮兵、工兵、輜重兵等輔助兵種,並且騎兵們額外配備了人手一支衝鋒槍,火力十分強大(蔣緯國是有私人軍火庫的,杜聿明調出一大批軍火加強了這個騎兵團)。

    “辛苦了!”蔣緯國、鄭洞國、吉章簡跟羅又倫互相敬禮。

    “哪裏!你們才真正的幸苦了!”羅又倫十分敬佩地看著蔣緯國等軍官,特別是蔣緯國,畢竟蔣緯國放著好端端的“蔣二公子”的錦衣玉食生活不過,跑到前線戰場上跟日本人拚命,這份殺敵報國的壯懷豪情不得不讓羅又倫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帶來多少人?”鄭洞國開門見山,畢竟戰事緊張,容不得廢話。

    “我騎兵團有2000來人,另外還帶來了5000多名新兵。”羅又倫是奉杜聿明命令來給蔣緯國、鄭洞國、吉章簡部隊輸血的。

    “這麽多?”蔣緯國幾人都吃了一驚。鄭洞國訝然不已:“光亭居然一下子給我們送來七千多援兵?他從哪裏弄到這麽多部隊的?難道他會撒豆成兵?”

    羅又倫笑起來:“有二公子這塊全國最值錢的金字招牌,你們還怕光亭招不到兵?”

    杜聿明此時在南京主要忙著兩件事,一是重建第918團,畢竟第918團在平津戰場上確實打殘了,二是訓練新兵,給兄弟部隊第128團、第813團輸血。其實兩件事就是一件事。羅又倫所言非虛,有了蔣緯國這塊金字招牌,杜聿明招兵買馬簡直是易如反掌(蔣緯國不但有名,還有錢),全國不知道有多少人擠破頭想到蔣緯國的部隊裏,畢竟蔣緯國的部隊是“中央軍嫡係裏的嫡係、精銳裏的精銳”,“跟著蔣緯國混,肯定前途似錦、吃香喝辣”,當然了,死亡率也非常高,因為蔣緯國打仗從來不會保存實力、消極避戰。把話又說回來,中國人口眾多,新兵壯丁是絕對不愁的(雖然在原先曆史上有好幾百萬新兵壯丁都白白地死在了沒有跟日本人交戰的其它因素裏),但富有實戰經驗的老兵和文化水平較高的新兵就不是很多了。杜聿明招兵時肯定不會饑不擇食、見人就收,他的原則是“寧缺毋濫、精益求精”,他共有三個途徑來招兵,一是“誘騙”其它部隊裏的老兵,跟日本人拚過刺刀的老兵最優先,上海前線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國軍官兵受傷,大批都被送到南京、蘇州、江陰等地,杜聿明派人前去那些醫院裏,用蔣緯國的名義把那些養傷中的老兵“提前預定”,對此,那些老兵肯定心動不已,那些老兵所屬部隊的主官也無可奈何,畢竟明火執仗地挖他們牆角的是蔣二公子,他們可不敢罵蔣緯國的爹娘或祖宗十八代;二是招募預備軍、後備軍裏擁有高中文化的熱血青年或各部隊在半路上收的愛國學生(根據蔣緯國的提議和蔣介石的命令,各部隊在半路上收納的文化水平較高的新兵都不得直接送去前線,而是送到後方進行統一的培訓),這些人都是新兵,但文化水平較高,可以培養成裝甲兵、工兵、炮兵、通訊兵、醫護兵等技術兵種;三是向社會進行普通方式的招兵,但要求嚴格,必須體格強壯、心智健全、沒有隱形疾病或傳染病等等。第918團裏的那些從平津前線回來的精銳老兵們自然就是這些新兵的教官。

    毋庸置疑,杜聿明招到的新兵在質量上都是過硬的,要麽是老兵,要麽是文化兵。“光亭讓我帶來補充給你們的這五千多名新兵其實十有七八都是上過戰場的老兵。”羅又倫笑道,他又補充道,“光亭讓我轉告你們,你們在前線放開手腳打,部隊後續兵員的事情都交給他。”

    “太好了!”鄭洞國、吉章簡等人都欣喜不已。

    蕭爻望向蔣緯國,神色凝重地道:“營座,我有個建議。”

    “你說。”蔣緯國點頭。

    “發電報給杜團座,讓他不要急著把後續兵員都送來。”蕭爻道,“把第918團補充得齊裝滿員也是當務之急。另外,再請校長下個命令,讓第918團從紫金山轉移到江北的浦口,最好再抽調一兩個師放在浦口和下關區。”

    “哦?”蔣緯國和鄭洞國、吉章簡、羅又倫等人都吃驚不已,“為何?”上海前線非常吃緊,各部隊都缺乏兵力,各戰場都要求增兵,在這樣的情況下,後續部隊抵達南京後直接開赴上海。

    “以防萬一。”蕭爻沒多說什麽,但神色如鐵。

    蔣緯國點點頭:“好,我馬上去辦。”

    生力軍的到來,使得“失血過多”的第128團和第813團都恢複了元氣,連夜與日軍繼續展開殊死廝殺。三墩鎮成了一座“不夜城”,在密集得根本聽不出點且震耳欲聾的戰爭喧囂中,彈火、炮火、大火的熊熊火光讓整個鎮子和方圓幾公裏內亮如晚霞,夜空一片赤紅。還在鎮子外延野地上的國軍部隊繼續以驚濤駭浪之勢撲向日軍防線,已湧入鎮區內的官兵們則與日軍展開了犬牙交錯的巷戰、夜戰、混戰。被炮彈、手榴彈炸成殘垣斷壁的廢墟瓦礫間,雙方短兵相接,子彈瓢潑、手榴彈亂舞,一批又一批雙方軍人淹沒在火力網和血泊裏,有的小巷甚至被屍體給堵塞住了,“巷內屍骸狼藉、壘積如麻,巷頭巷尾血水橫流”,“其中一條巷子的巷頭堆積著六七十具中國軍人的屍體,巷尾則堆積著一百多具日本軍人的屍體,顯然,一隊中國軍人在試圖穿過這條巷子時與一隊同樣試圖穿過這條巷子的日本軍人狹路相逢了,雙方在這條長三十多米、寬不到兩米的狹小通道裏展開麵對麵的火力對射,因此雙方戰死者分別堆積在巷頭和巷尾,猝然相遇的雙方別無選擇,無法後退,無法躲避,隻能麵對麵開火,前麵人群倒下去,後麵人群繼續開火繼續倒下去,直到其中一方完全死光為止。從最後結果來看,應該是中國軍人打贏了,因為日本軍人屍體數量要比中國軍人多四五十具,雙方軍人的戰鬥精神是一樣的強悍,中國軍人能打贏主要是因為他們更強大的步兵武器。”愛潑斯坦在報道裏寫道。

    出生於印尼的南洋華僑陳鎮和是世界聞名的“東方球王”,他帶領的中國男子足球隊“橫掃亞洲無敵手”,並且曾參加柏林奧運會並成功打進世界前四強,回國後,他毅然參軍報國,三墩鎮戰役爆發時他是第128團第4步兵營第2連連長,該連十多名官兵都曾是足球隊隊員。陳鎮和在事後說道:“…在巷戰爆發後,戰鬥激烈程度大大地增加了,殺進鎮子裏的我們跟日軍展開發瘋般的戰鬥。各種爆炸的火光、鎮子裏建築著火後的火光讓天空紅得像血,月亮都好像變成了紅色。我們的目的是殺光鎮子裏的日本人,日本人知道這一點,所以他們進行魚死網破般的抵抗。雖然鎮子一片通紅,但可見度畢竟不高,再加上地形複雜,我們進去後都分散了,班長找不到排長,排長找不到連長,又跟日軍打成了你中有我、我隻要你的局勢,部隊隻能各自打各自的了,完全是眼前發黑的混戰亂戰。弟兄們一開始情緒亢奮地大吼大叫,我讓弟兄們都閉嘴,豎起耳朵在炮聲、掃射聲、爆炸聲中聆聽日語說話聲,聽到日本人說話就悄悄地摸過去,然後突然間在日本人背後下手。這種戰鬥就像賭博,要麽大贏,要麽大輸,賭本就是自己的命。我們運氣不錯,摸到一個十字路口時碰到日軍一個中隊在那裏依靠沙袋工事堵截我們一支兄弟部隊的進攻。數一二三後,我和弟兄們一起在這夥日軍背後扔手榴彈,第一波手榴彈還在空中時我們又扔出了第二波手榴彈,我們手榴彈比日軍多得多,接著抓起槍拚命開火,在連環爆炸和衝鋒槍駁殼槍掃射中,日軍血肉橫飛,足足七八十個日軍被我們炸死打死。混亂中,一顆日軍手榴彈飛到我跟前,我幾乎是下意識地抬腳就踢,這是我以前踢足球時形成的條件反射,那顆差點兒就落在我腳前的日軍手榴彈被我一腳踢飛回去並淩空爆炸,我因此而僥幸地撿了一條命。…敵我雙方完全混雜在一起了,我和弟兄們筋疲力盡地鑽進一棟民房裏休息,結果聽到民房兩邊隔壁都有說話聲,仔細一聽,右邊房間裏傳來漢語,是我們另一支小部隊兄弟,而左邊房間裏卻傳來了日語,那是一支同樣在休息的日軍小部隊。最離譜的是三連的幾個兄弟,他們在一堵斷牆後休息,幾個人叼起香煙卻發現身上沒有火柴,巧的是斷牆後也有幾個人在休息,正用火柴點香煙,當時炮聲很大,說話聽不清楚,有一個兄弟從斷牆上一個破洞裏伸手過去,手指頭夾著香煙,跟那幾個人借火,那幾個人看到這個兄弟手中香煙後明白意思,放了一盒火柴在他手掌中,這幾個兄弟劃火柴點香煙,正好一顆炮彈在附近爆炸開,借著稍縱即逝的火光,這幾個兄弟發現手中火柴盒上的文字居然是日語,他們以為牆後那幾個人是自家人,也許是繳獲了日軍火柴,因此他們急忙通過牆上破洞偷看,發現借火給他們的居然是五個日本兵。這幾個兄弟慌忙把手榴彈通過牆上破洞扔過去,炸得那五個日本兵嘴上還叼著香煙就死於非命。”

    日軍炮群在白天裏重點轟擊國軍坦克,導致第128團坦克損失慘重,在這樣的情況下,蔣緯國那輛一直充當防彈車的“豪華限量特製版三號坦克”也真正地物盡其用,被送到戰場參戰。看到這輛三號開上戰場,國軍官兵們歡聲大作、士氣大漲,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這輛“比普通三號大一圈、虎紋色塗裝、編號‘甲-111’的三號坦克”正是蔣緯國所有的,連蔣緯國都親自參戰了,自然讓官兵們趕到十分振奮。當然了,實際情況是蔣緯國根本就不在坦克裏。另一方麵,蔣緯國這輛三號是此時中日戰場上的“最強坦克”,因為是特製版的,所以裝甲更厚、火力更強(三號坦克的設計主炮是50毫米,但進行量產時因為50毫米主炮沒準備好,所以前幾批量產三號安裝的都是37毫米主炮,但炮塔可以隨時換上50毫米主炮。國軍此時的三號坦克都是37毫米主炮,唯獨蔣緯國這輛安裝著50毫米主炮),參戰後自然發揮出了更大作用,50毫米主炮的破壞力大大超過37毫米,一個又一個日軍火力點被這輛三號坦克掀翻頭蓋骨,但在衝進鎮子內一個三岔路口時,坦克底盤下猛然間炸開一團巨大的霹靂火球,坦克隨即癱瘓不動了,左履帶被炸成三段,右履帶被完全炸壞,因為坦克碾上了一枚日軍的93式地雷。這款地雷既能反坦克也能反步兵,對步兵殺傷力很大,對坦克破壞力不是很強,一來因為反坦克地雷的裝藥量很高,如果能炸毀坦克的地雷被步兵踩響,這肯定是一種浪費,日軍這種地雷走的“中庸路線”導致其性能不倫不類,炸步兵太過剩,炸坦克又不足,二來該反坦克地雷在研製時參考的是日軍坦克的數據,所以其威力炸日軍鐵皮坦克還行,炸德國坦克就肯定不夠了。

    第101師團在參戰前“做了非常充足的準備”,連地雷這種被日本軍方素來輕視的武器都攜帶了不少(二戰時日軍常用地雷就兩種,一種是93式反步兵反坦克兩用地雷,一種是13式水陸兩用雷)。事實證明,雖然日本軍方貶低地雷是“懦夫武器”,但用於防禦時確實作用極大。突破三墩鎮外延防線時,第128團、第813團有很多官兵都是死傷於日軍的地雷。

    “日!”看到這一幕後的第1裝甲營第1連副連長張雲頓時痛心疾首不已,“都跟我上!搶修坦克!搶回來!”三號坦克是國軍此時擁有坦克裏性能最好的,數量也最少,非常寶貴,不能輕易拋棄,更何況那輛三號是蔣緯國的“坐騎”,丟了的話,蔣緯國不會怪罪,但如果坦克被日軍俘獲了,問題可就大了。蔣緯國乘坐那輛坦克的照片可是多次上報紙頭條的,“蔣緯國坦克被皇軍俘獲”,日本人肯定大吹特吹,這在宣傳上對國軍必然不利,蔣緯國也丟臉。

    數十名官兵在張雲的帶領下奮勇撲上前搶救那輛坦克,搶救的辦法就是進行戰地搶修,然後再把坦克開回來,但日軍腦子不慢,展開搶奪坦克戰鬥。蔣緯國這輛坦克在受損前進行掩護步兵突擊的任務,所以坦克的前方、左右側前方都是日軍控製區,這使得張雲等官兵們在衝上前時立刻遭到日軍三麵火力網的打擊,十多名官兵傷亡,張雲不得不帶著官兵們躲在坦克後方的小巷子裏。幾十個日軍從不同方向鑽出掩體,跑向坦克,但就在這些日軍靠近到坦克附近時,一支無聲無息的坦克突然間爆發出三道烈焰閃電,坦克上的三挺mg-34機槍一起開火,射殺得過來的日軍猶如觸電般手舞足蹈,繼而橫七豎八地淹沒在慘叫聲和血泊裏。

    “好!”張雲等官兵們見了後都喝彩不已。坦克裏的那五個裝甲兵都沒有陣亡,也沒有昏迷,因為坦克是特製版的,裝甲很厚,日軍反坦克地雷威力也不足,隻是炸壞了坦克履帶,並未炸死震死裏麵的裝甲兵。那五個裝甲兵通過觀察口看到幾十個日軍靠近過來,先是裝死,然後突然間發作,一下子打死了二三十個日軍。

    趁著日軍被殺退,張雲急忙帶著官兵們展開掃射,掩護一隊機械維修兵上前搶修坦克,衝到坦克邊的維修兵們奮不顧身地給坦克換履帶,但幾發迫擊炮彈呼嘯而來,炸得維修兵們血肉橫飛,同時有一發迫擊炮彈正好落在坦克上,在坦克上綻放開一團大火球,裏麵的五個裝甲兵齊齊被震死。日軍迫擊炮手和擲彈筒手的戰鬥素質都十分的過硬,炮彈準確率非常高。

    已成一鍋沸騰岩漿般的三墩鎮裏,一小隊身穿日軍製服的軍人猶如幽靈般不動聲色地搜索前進著,他們小心翼翼地順著地上的電話線,尋找著日軍指揮部的位置,這個辦法很笨,但很有效,這些“日軍”自然是蔣緯國的特種兵,他們偽裝成日軍並且偽裝得完全以假亂真。靠著魚目混珠的偽裝、冷靜機警的戰鬥素質、視死如歸的戰鬥精神,特種兵們慢慢地深入到鎮子內西北部的日軍控製區。

    “啊!爺爺操你們全家!”一聲痛苦至極、淒厲至極的慘叫聲和漢語咒罵聲突然從附近傳來,特種兵們吃了一驚,急忙悄悄地摸過去看。

    一間閃爍著鬼火般昏暗燈光的大院子裏,十幾個被俘的中國軍人被五花大綁在木樁上,周圍聚集著幾十個日本兵,日語的獰笑聲中,日軍一個個獰惡如鬼。特種兵們很快就明白了,這些日軍在虐殺被俘的國軍官兵以泄恨和取樂,場麵慘不忍睹、令人發指。地上橫七豎八地倒臥著七八具血肉模糊的屍體,是被虐殺至死的國軍俘虜,有的或被挖掉眼睛或被割掉耳朵或被削掉鼻子或被切掉舌頭,有的被斬去四肢,甚至有一個國軍俘虜被割掉了"sheng zhi qi",並且"sheng zhi qi"被塞在他的嘴裏。院子裏慘叫聲不絕於耳,兩條狼青犬在凶狠地撕咬著兩個被捆綁的國軍俘虜,一個兩腿被撕咬得血如泉湧、肉爛如泥,一個肚子被撕咬開,腸子被狼青犬拖出。

    “支那豬!”一個惡鬼般的日軍少尉手握著一把刺刀走向一個被捆綁著的國軍俘虜,“居然殺死我們這麽多皇軍!你們這些下賤的支那豬!”

    “呸!”國軍俘虜把一口濃痰吐在日軍少尉的臉上,“老子弟兄們早晚殺光你們!”俘虜知道自己求饒也沒用,因為被虐殺的兄弟裏有人求饒的,但照樣被虐殺。

    “支那豬!”日軍少尉暴跳如雷地一刀捅進了國軍俘虜的眼眶,在國軍俘虜慘痛至極的呼號中剜出來一顆血淋淋的眼球,周圍日本兵紛紛大笑喝彩,院子像妖魔鬼怪橫行的閻羅殿。

    “媽的!”特種兵隊伍裏帶隊的侯芳洲感到自己渾身血液都衝向頭頂,幾乎炸開了腦袋,他暴怒欲狂地躍身而起,其他特種兵無不同樣感到萬箭穿心、悲憤至極。

    “你冷靜點!”同時帶隊的梁飛一把拉住侯芳洲,壓低聲音吼道,“別忘了我們的任務!”他臉上肌肉在急劇抽搐著,牙齒咬得咯咯響。

    “我們就這樣看著自家兄弟被這些畜生虐殺?”侯芳洲兩眼噴火,他幾乎失聲吼出來。與此同時,院子裏再次傳來國軍俘虜痛不欲生的慘叫聲和日軍鬼怪般的大笑聲。

    “大概有四十個日軍,我們很難將其全殲,一旦跑掉幾個,甚至槍聲一響,我們就會暴露!任務就沒法完成了!”梁飛拚命咬緊牙關,“我們的任務是幹掉日軍聯隊部!幹掉加納治雄!成功的話,戰鬥進展就會大大增加的,我們會少死很多兄弟的,並且這個鎮子裏所有日軍一個都逃不了!包括院子裏這幫畜生!”

    侯芳洲淚水奪眶而出,不斷傳來的漢語慘叫聲和日語狂笑聲讓他死死握緊拳頭,指甲深深地陷進了肉裏。

    “兄弟啊,對不起了!”特種兵們一邊咬牙流淚一邊離開。(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