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節 雷霆萬鈞(1)
字數:6826 加入書籤
東京灣事件發生後,蔣緯國手邊電話機一直很平靜,呈現出一種詭異的寧寂。按常理,蔣緯國每次“闖禍”,蔣介石輕者嗬斥幾句,重者痛斥幾句,當然了,都是雷聲大雨點小的,畢竟蔣介石異常喜愛這個兒子,但這一次,蔣介石居然沒打電話來訓斥蔣緯國,顯然很反常。蔣緯國對原因是心知肚明的,這一次,他闖禍真的闖大發了,所以蔣介石反應才會這麽反常。實際上,在真的確定u-1075號把雅典娜號炸成東京灣海麵上的一團驚天動地、頂天立地的大火球後,蔣緯國迅速就後悔了,他後悔自己是否真的“小不忍則亂大謀”?自己如果因為此事而失去蔣介石的信任和支持,以後就別想繼續展開自己心中的宏圖大業了。可轉念一想,蔣緯國堅定了信念:“我為什麽要後悔?我奮鬥的目標不就是為了竭盡全力地減少我的祖國我的同胞們的苦難嗎?我在上海把幾千日軍炸上天也不過用了三十幾噸炸藥,至於三千多噸炸藥,我的天,要炸死炸傷多少中國軍民?美國的船又怎麽了?就算是德國的船,老子照炸不誤!他媽的美國!整天口口聲聲地把人權啊民主啊掛嘴邊,暗地裏卻又大發沾滿我國軍民血淚的戰爭財,真是當"biao zi"還要立牌坊!你國力世界第一又怎麽樣?你損害到我國的利益了!我為什麽不幹你?不是我要幹你,而是你他媽的找幹!”
淩晨時分,蔣緯國手邊電話機才響起來,但不是蔣介石打來的,而是宋美齡。
“緯國你這次…唉!”宋美齡顯得扼腕歎息不已,實際上,宋美齡跟蔣介石一樣都是“親美派”,所以她跟蔣介石一樣都對蔣緯國闖下的“彌天大禍”深感痛苦。在蔣介石、宋美齡等親美派人士的眼裏,破壞中美關係等同於掐斷中國取得中日戰爭勝利的最大希望,堪稱“禍國殃民、罪無可赦”。
蔣緯國擺出一副聽天由命的心態:“父親打算怎麽處罰我?”
宋美齡苦笑一聲:“你父親根本就不知道該怎麽處罰你,我問了他,他說一切都等上海戰事結束後再說。你呀…最好立個大功再回南京,否則…”她苦笑不已。
蔣緯國笑了:“謝謝母親給我求情。”
宋美齡再次歎息:“你呀你,唉…算了,我也不多說什麽了,你在前線注意點。”
掛上電話後,蔣緯國繼續手裏的事:審問俘虜。
本來蔣緯國對審問日軍俘虜這種事是沒什麽興趣的,一來日軍俘虜極難抓,並且國軍官兵(蔣緯國部隊)也懶得抓,完好無缺的日軍不會投降,而缺胳膊少腿、重傷的、昏迷的日軍傷兵則被官兵們一刀一個,省時省力,所以日軍俘虜數量非常稀少,輪不到蔣緯國親力親為;二來日軍俘虜都極度頑固,日軍都是被訓練成殺人機器的人肉活物,被洗腦程度堪比後世傳銷中毒的那些人,一個個在精神上跟狂熱的邪教徒沒區別,並且還都是亡命徒,所以真的審問了也問不出個什麽子醜寅卯,純粹浪費時間;三來蔣緯國也沒那個閑工夫,需要他操心的事情多了去。
但是,蔣緯國今晚很有“興趣”,因為被送來的俘虜是台籍日軍。
從今天入夜時開始,三墩鎮東部戰場上,為了能在日軍艦炮的巨大威脅下成功阻擋住新登陸的日軍援兵,國軍開始大規模地使用“機械化運動戰”戰術,具體作戰任務由機械化水平最高的第128團、第813團、獨立第8騎兵團負責,三墩鎮的巷戰任務則交給友軍部隊負責。在鄭洞國的統籌策劃下,部隊成立了十多支機械化部隊,多者千餘人,少者百八十人,裝備精良者擁有坦克和裝甲車,而裝備稍遜者也擁有汽車或戰馬,使得部隊縱橫馳騁、來去如風,繼而或強攻或襲擾日軍的側後方。實戰很快就證明這個戰術的合理性和高效性,忙著猛攻國軍防線的日軍正一心一意地向前推進,冷不丁其側後方冒出大股乘坐汽車的國軍部隊對其一頓砍瓜切菜,將其殺得人仰馬翻。進攻第11師陣地的重藤支隊便是這樣的,一下子被第128團的一支機械化運動戰部隊打掉了足足一個半大隊,甚至還有一股國軍機械化部隊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奮勇精神一路殺到了匯角港的日軍登陸場灘頭上,殺死百餘名日軍,但一頓坦克炮燒掉了日軍囤積在灘頭上的幾千噸物資。日軍在氣急敗壞之下調動艦炮進行反擊,但那股國軍部隊早就一溜煙跑掉了。
國軍的這些機械化部隊並非在打遊擊戰、襲擾戰,而是在運動中反擊日軍、強攻日軍,對日軍造成了極大打擊,甚至衝亂了日軍的整體陣腳。接到報告後的畑俊六中將不得不一邊讓步兵部隊繼續攻堅戰一邊讓己方機動性強的部隊展開搜剿反擊,偽滿軍第1、第7騎兵旅以及三浦支隊的第5騎兵聯隊(該騎兵聯隊原屬於第5師團師團部,此時被編入了三浦支隊)奉命執行這項任務。在三墩鎮東南部的萬祥鎮,日偽軍這三支騎兵部隊“逮到了”一支國軍的機械化部隊,但接下來的戰鬥卻完全是一邊倒。交手後,偽滿軍的兩個騎兵旅完全是一觸即潰,任憑第5騎兵聯隊聯隊長小堀是繁大佐如何破口大罵,那兩個偽滿軍騎兵旅根本充耳不聞,不理不睬地狂奔而逃,丟下第5騎兵聯隊獨力對付幾百名擁有坦克、裝甲車、汽車的國軍部隊。一頓一邊倒的混戰後,第5騎兵聯隊丟下一地的死人死馬,不得不同樣狼狽而逃。
日軍受傷後被國軍官兵們一刀一個,偽滿軍則是望風披靡、聞風而遁,隻有台籍日軍被部分國軍官兵稍微手下留情了一些,因此各部隊或多或少抓了一些台籍日軍俘虜。當然了,台籍日軍的戰鬥精神跟純種日軍一樣都是死硬死硬的,被俘虜的台籍日軍是受傷倒地後沒有被國軍補刀補槍的戰場幸存者。
五個台籍日軍俘虜被送到蔣緯國的麵前,都是受傷較輕的。
蔣緯國懷著異常複雜的心情打量著這五個俘虜,毋庸置疑,這五個俘虜都是中國人,“華夏兒女、炎黃子孫”,但他們除了這一點,其餘的都已經跟日本人沒區別了,穿著日軍製服,說著日本語言,腦子裏的思想也是日本人灌輸的“皇民思想”。他們身上的那一絲華夏血脈,一方麵是蔣緯國這種大陸人對他們的“唯一牽掛”,另一方麵卻又正是他們引以為恥並竭盡全力地、不擇手段地想要將其從自己身上徹底抹滅從而完成“徹底日本化”的“多餘的東西”。
五個俘虜神態不一,一個神色惶恐、心驚膽戰,一個表情呆滯、滿臉麻木,還有兩個用一種怨毒憎惡的、屬於日本人的眼神看著蔣緯國,最後一個則用一種蔑視眼神看著蔣緯國。
蔣緯國知道自己從這些俘虜嘴裏問不出什麽有價值的情報,實際上,他隻想親眼看看被異國人徹底同化並調頭攻殺自己同胞的人到底是什麽樣子,同時,他很想解答心頭的疑惑。
“我隻是想問問你們…”蔣緯國艱難地問道,“你們在戰場上舉槍對準同胞時,是進行百分之百的瞄準,還是槍口抬高五厘米的?”
旁邊的劉峰嶺把蔣緯國的漢語翻譯成日語,因為這幾個台灣青年已經聽不懂漢語了。
用蔑視眼神看蔣緯國的台灣兵冷笑道:“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可以告訴你,我們是全力以赴地瞄準你們、射擊你們的。有殺死你們的機會,我們是不會放過的,我們不會手下留情。”
蔣緯國歎口氣:“為什麽?這樣子,性質就完全變了。你們也許是被日本人強征參軍的,你們被迫跟自己同胞展開手足相殘,但你們為什麽要瞄準射擊呢?被迫殺同胞、主動殺同胞,真的在性質上就徹底不同了。”
台灣兵再次輕蔑地冷笑:“首先,我們並非被強征參軍的,而是自願報名的,所以我們的忠誠度是讓日本人絕對放心的;其次,我們不是被迫跟你們作戰,而是主動跟你們作戰的。這一切都是我們發自真心誠意的行為。”
蔣緯國看著對方:“你們為何而戰?”
“第一是為日本而戰,第二是為台灣而戰!”
“請賜教。”
“我們是日本人,是日本皇軍的一員,不為日本而戰,不為天皇而戰,難道還為中國而戰不成?為台灣而戰,是因為我們要通過實戰和實踐來證明自己、證明台灣人對日本天皇的忠誠,讓日本天皇、日本高層徹底認可台灣人,從而讓台灣人在日本國內贏得更高的地位。我們為日本而戰,為台灣而戰,既為國而戰也為家而戰,所以我們擁有戰鬥精神和戰鬥信念!”
“你們已經放棄回歸祖國的想法了?隻想著在新主子那裏獲得更高的地位?”
“別用‘祖國’‘同胞’之類的詞語試圖跟我們套近乎拉關係,這隻會讓我們更加厭惡你們、憎恨你們、蔑視你們!當年是誰把台灣割讓出去的?是祖國嗎?祖國會幹出這種事情?那時候祖國在哪裏?是你們拋棄了我們!當台灣人孤立無援地反抗日本人時,同胞在哪裏?拋棄了台灣、放棄的台灣,時至今日居然還有臉自稱祖國?對陷入血淚中的台灣人袖手旁觀、隔岸觀火,時至今日居然還有臉自稱同胞?當年你們在哪裏?這些年你們在哪裏?到現在了再滿口祖國同胞的,真是恬不知恥!如果說台灣是孩子,祖國是母親,這個母親卻拋棄自己的孩子,孩子被迫無奈,在後媽那裏艱苦求生,實際上,日本這個後媽要比親媽更好!既然如此,這個孩子為什麽還要再心向冷酷的親媽?為什麽不徹底認同後媽?”台灣兵橫眉怒目。
“營座!”劉峰嶺聽得怒發衝冠,“這幫台灣人,根本就是一窩漢奸!”
蔣緯國神色默然,他沒說話,足足五分鍾後,他才說道:“我不讚同你們,但理解你們。是的,大陸對不起台灣,祖國對不起你們。唉!”他揮揮手,“都帶下去吧!傳我命令,以後在戰場上盡量俘虜台籍日軍,並且要按照國際公約對待台籍日軍傷兵。”
劉峰嶺帶人押著俘虜下去後,蔣緯國心情十分低沉。多餘的話不需要說,蔣緯國隻是記得在原先的曆史上,在1945年的時候,全中國的工業總產值裏,東北占85%,台灣占10%,中國其餘地區隻占5%。根據這個冰冷數據,中國人不得不要麵對一個非常令人難堪的事實:中國的土地在異國人的統治和管理下反而得到了更好的建設和發展。
“中國人啊中國人…”蔣緯國唏噓道,“為什麽就這麽不爭氣呢?”
滬東戰事隨著最後關頭的到來而愈發的癲狂。第101師團師團長伊東政喜中將此時的心境已經跟第101旅團旅團長佐藤正三郎少將沒什麽區別了,第101步兵聯隊和第101騎兵聯隊的兩麵軍旗被中國軍隊繳獲去、被國民政府天天舉辦展覽會,甚至拿到國際上招搖炫耀,這個後果已經不是伊東中將承擔得起了。第101師團開了軍旗被繳獲的先例,並且一次性的還被繳獲了兩麵,東京方麵的熊熊怒火足以把伊東中將給燒成灰燼了,畢竟這事給日本軍隊帶來的奇恥大辱不亞於一個守身如玉四十九年的老處女被糟蹋。當然了,伊東中將此時正在十幾萬中國軍隊“密切保護”下,比天皇還安全,所以東京高層暫時拿伊東中將沒什麽辦法,但伊東中將對此是非常清楚的,他別無選擇,唯有死戰至死以贖罪。
客觀上講,第101師團之所以會如此落魄淒涼,倒不是伊東中將指揮出錯,他跟石原莞爾一樣,千算萬算都沒算到蔣緯國這個“開外掛作弊的時空搗亂分子”。如果沒有蔣緯國,以得到大大加強過的第101師團的實力,十五萬中國軍隊恐怕都啃不動兵力高達三萬六千人並且擁有一個野戰重炮兵聯隊助戰的第101師團(可參見“蘭封會戰”,國軍十二個師敗於隻有兩三萬兵力的日軍第14師團),但因為蔣緯國的幹涉,導致第101師團被打得損兵折將。實際上,第101聯隊被吃掉後,第101師團還有很強大的實力,但佐藤少將太過於羞憤愧疚,居然擅自帶著第101旅團剩下的第149聯隊前赴後繼地鑽進了中國軍隊的包圍圈,導致伊東中將眼睜睜地看著自己部隊被中國軍隊一口一口地吃掉。
在這最後關頭,伊東中將橫下決心,全麵收縮兵力,放棄浦江鎮,全師團撲向三墩鎮,一方麵是維持第101旅團在各方高度注視下不被全殲,另一方麵是展開全師團的突圍。丟了兩個聯隊,大日本帝國皇軍的顏麵已經從臉上丟到胸口,再丟一個旅團,那就丟掉肚臍眼了,如果丟一個師團,大日本帝國皇軍以後隻能在內褲裏尋找自己的顏麵了。
橫掃滬東的戰火暴風以三墩鎮為台風眼,鎮內鎮外血流漂杵,鎮東鎮西屍橫遍野。
10月7日上午,陳明仁部預備第2師抵達滬東戰場,該師屬於預備軍,裝備較為低劣,訓練水平也不夠,但卻超過王耀武的第51師、俞濟時的第58師,是三個師裏第一個趕到的。之所以行軍速度能這麽快,因為江麵上擠滿運輸兵員和物資的船,海軍大肆布雷,使得航道非常狹小和危險。如果蔣緯國在場,他肯定會覺得長江畫麵就像後世大城市裏上下班高峰期的主街道大堵車。心急如火的陳明仁對船上官兵們說道:“軍情如火,繼續在江上磨磨蹭蹭,隻是浪費時間!全體聽我命令,下船,上岸,步行!”
預備第2師的九千多名官兵下船並上岸,在距滬東七十多公裏處展開急行軍和強行軍,陳明仁親自在隊伍最前麵跑步前進,官兵們無不受到鼓舞和振奮,全師強行急行軍十五小時,硬生生地靠著兩腿抵達戰場,而與此同時,第51師和第58師還在江麵航道裏繼續地“堵船”。親自接見陳明仁的黃維對其肅然起敬:“你們幸苦了!先好好地休息一下吧!”他看到陳明仁臉色發白、大汗淋漓,顯然累得不輕,毋庸置疑,預備第2師的官兵們肯定也一樣人困馬乏。
陳明仁堅定地道:“我和弟兄們一路奔跑到這裏,不是來休息的!要休息,我們還不如許呆在船上!”
黃維道:“部隊這麽疲憊,立刻投入戰鬥,怕是會增大不必要的傷亡吧?”
陳明仁麵露不忍之色:“為了勝利,沒辦法啊,畢竟我們現在最需要的是時間。這樣吧,給我師弟兄們一人發一把辣椒,越辣越好。”
預備第2師的官兵們抵達三墩鎮戰場後,僅僅得到半小時的休息時間,一人一把辣椒。嘴裏嚼著火辣辣的辣椒以醒腦提神,官兵們強撐著搖搖晃晃的身體,直接投入了殊死戰鬥中。激戰大半個白天,全師傷亡人數突破五千,付出重大犧牲,殺傷近千日軍,同時成功給全軍在整體上贏得了寶貴時間。得知此事後的王耀武和俞濟時也不好意思繼續在船上,同樣帶著部隊步行前進,於中午時分同時抵達滬東並迅即參戰。這三個師的三萬五千餘兵力使得戰局開始明顯地倒向了國軍方麵,滬東戰場上開始出現了勝利曙光。
三個師有生力量到來的同時,蔣緯國的那批“德國新裝備”也到來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