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節 建設和發展(3)
字數:8911 加入書籤
得知德國國內發生“水晶之夜”事件時,有四位國軍高級將領來到太原請求見蔣緯國,蔣緯國一看這四人就頭大,因為四人分別是海軍總司令陳紹寬、海軍副總司令歐陽格、空軍總司令周至柔、空軍副總司令黃光銳。四人來到蔣緯國的辦公室內,臉上都是一種怪怪的笑。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蔣緯國拉著臉,“要錢沒有,要命一條!”
四位上將(陳紹寬在中日戰爭前就是上將,歐陽格在戰爭中因功被晉為上將,周至柔和黃光銳在戰爭前都是中將,在戰爭中因功都被晉為上將)頓時一起皺起苦瓜臉:“二公子,是委員長讓我們來找你的。”
“可惡!老頭子把你們這四個討債鬼當皮球踢到我這裏來了!”蔣緯國無奈至極,“四位來找我,是來要錢的吧?”
四位上將一起點頭,神色都很赧然:“二公子,陸軍正在全麵整頓,我們海空軍也是一樣的,眼下好不容易獲得了和平時間,海空軍肯定要抓緊時間整軍經武。海空軍的重要性,二公子你是再清楚不過的,所以都必須要整頓和擴建,但是...需要經費,需要設備,需要的東西太多了,我們去找委員長,委員長讓我們來找你。”
蔣緯國把臉越拉越長。國軍的陸軍又龐大又臃腫又繁雜,國軍的海空軍則比較“純淨”,雖然也存在一定的內部派係之爭等不和諧的東西,但經過戰爭的淬煉,現在的情況自然不是以前可以比的,戰爭是催化劑,也是清洗劑,好好地清洗掉了國軍海空軍內部的很多“雜質”。蔣介石有意讓蔣緯國控製海空軍,加上蔣緯國在戰前大力支持海空軍的建設並指導了海空軍的發展方向和發展路線,功勞非常大,可以說,中國海空軍之所以能在中日戰爭中以弱勝強、戰果累累,蔣緯國是頭等功臣,眼下,海空軍跟陸軍一樣,要整頓,要重組,甚至還要擴建,需要的鈔票自然是車載鬥量,蔣介石在無奈中順水推舟,索性把這兩個大包袱甩給了蔣緯國。
“四位長官,你們看看啊!”蔣緯國甩出一疊文件,叫苦連天道,“截止到目前為止,我這裏累計有四十七個大型項目、二百一十五個中型項目、一千三百多個小型項目跟我要錢!我哪有那麽多錢啊!我又沒有開金礦,也沒有開印鈔廠!你們也來要錢!靠!把我賣了算了!”
蔣緯國確實煩透了,他的煩惱根源就是萬惡的金錢。蔣緯國現在是魯晉五千二百多萬老百姓的父母官,魯晉二省的省政府官員每天猶如過江之鯽地來找他,張口閉口就是要撥款,讓蔣緯國都談錢色變了。蔣緯國的“魯晉政務委員會”是國民政府的直屬機構,掌管著山東山西二省的行政大權,山東省政府和山西省政府都要聽命於這個“魯晉政務委員會”,為了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蔣緯國對魯晉二省的省政府也進行了一番改革,根據他的規劃,二省的省政府的結構是這樣的:下轄15個廳,分別是公安廳、財政廳、稅務廳、教育廳、工業廳、農業廳、商業廳、衛生廳、民政廳、交通廳、水利廳、土地廳、海洋廳、科研廳、文藝廳。魯晉政府委員會相對應地設立15個司,二省二百多個縣每縣縣政府再相對應地設立15個局,實行“司、廳、局”三級管理。經過蔣緯國這番大刀闊斧的整頓後,魯晉二省的省政府為之氣象一新,效率大增。隻不過,政務委員會的15個司長、兩省的30個廳長幾乎每天都有人來找蔣緯國,沒有別的目的,就是要錢,並且一個比一個更加振振有詞,都認為自己負責的行業必須受到高度重視、必須得到優先撥款,搞得蔣緯國焦頭爛額。
魯晉政務委員會的公安司司長就是曾在南京戰場上跟蔣緯國並肩作戰的國軍憲兵部隊副司令、南京衛戍司令部參謀長、南京軍參謀長蕭山令。蔣緯國是十分尊重和信賴蕭山令的,因為蕭山令是一個標準的、真正的軍人,在原先曆史上,他在南京保衛戰中壯烈地為國捐軀,由於蕭山令是搞憲兵的,所以蔣緯國有意支持蕭山令取代國軍憲兵部隊司令穀正倫。穀正倫雖然被稱為“國軍憲兵之父”,並且為國軍憲兵部隊的創建做出了不小貢獻,但他為人心狠手辣、惡習不少,蔣緯國不喜歡這種人,所以重用蕭山令,創建聽命於他的“新的憲兵部隊”。蕭山令也沒有讓蔣緯國失望,他雖然是國軍憲兵二號人物,但實際上他的憲兵部隊已經自成一派,是蔣緯國的憲兵,是南京軍的憲兵,南京軍現有11個師,部隊裏每個團都被蕭山令成立一個憲兵隊用於維持軍隊紀律,另外還成立直屬於第五、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部的憲兵隊,使得南京軍現有130多個憲兵隊,每隊約300名憲兵,共計約4萬名憲兵。除了重建南京軍的憲兵部隊,蕭山令還建立了魯晉二省的民兵部隊、警察部隊以及武警部隊。魯晉二省共有二百多個縣,蕭山令在每個縣都成立一個縣保安隊,保安隊成員就是民兵,隊長兼教練都是正規軍軍人,半民半兵,在固定時間進行軍訓,從而將其變成正規軍的預備兵員,在蕭山令的努力下,魯晉二省共計約40萬名民兵。至於警察部隊,也是出自蕭山令的手筆,每個縣都成立一個警察隊,兩省共計約60萬名警察。土改中,由於一些地主惡霸、土豪劣紳武力反抗,另外,魯晉二省內還有不少土匪勢力,蔣緯國一開始派南京軍去鎮壓,搞得影響不好,好像軍人欺負平民,所以蕭山令隨即成立武裝警察部隊,抽調精壯青年警察進行軍事化訓練,組建成武警,每一個大縣駐紮一個武警隊,兩省共計約3萬名武警。因為蕭山令的這番努力,使得蔣緯國的武裝力量得到了極大擴充,讓蔣緯國擁有40萬正規軍、4萬憲兵、40萬民兵、60萬警察、3萬武警,武裝人員和準武裝人員總數高達約150萬。
當然了,蕭山令幹這些事幹得熱火朝天,導致蔣緯國腰包支出嘩啦啦如流水。
魯晉政務委員會教育司司長是著名教育家、政治家何思源,何思源一天三趟往蔣緯國辦公室裏跑,甚至在蔣緯國家門口堵他,目的就是要錢。何思源振振有詞地證明教育是多麽多麽重要,他有一個非常宏大的計劃,要讓魯晉二省“每個縣平均擁有一所中學、三所小學”,還要整頓魯晉二省的大學,他打算好好地整頓魯晉現有的各個高等院校,組合成五座一流的大學:山東大學、濟南大學、青島大學、山西大學、太原大學。當然了,建學校、發展教育事業的核心條件還是一個字:錢。蔣緯國被何思源糾纏得看到他就像老鼠看到貓般避之不及。
工業司司長孫越崎跟蔣緯國張嘴就要五千萬美元,畢竟采礦、建廠的耗資都是巨大的;衛生司司長伍連德跟蔣緯國要求三千萬美元,因為建造醫院、建造醫藥工廠、培訓醫療人員、購買醫療器材、創立公共衛生體係也是非常重大的並且耗資巨大的工程;交通司司長茅以升跟蔣緯國要得更狠,一口氣要一億美元,因為修鐵路、修公路、建大橋都是需要天文數字般的巨資,山西境內多山地,修路建橋需要開山鑿洞,耗資巨大,茅以升還打算修建四座黃河大橋用於連接魯晉和豫陝,促進交通發展;水利司司長原素欣跟蔣緯國要一千萬美元,因為黃河穿過魯晉二省,治理黃河水患是惠及民生、不容忽視的事;科研司司長葉企孫跟蔣緯國要五百萬美元,他跟何思源一個鼻子出氣,要求建造大學科研機構用於培養人才、促進中國科研技術水平的進步;就連文藝司司長蕭友梅也跑來跟蔣緯國要三百萬美元,說是發展文學、藝術、音樂、美術、曆史、哲學等文藝事業也是非常重要的大事等等...蔣緯國被這些司長和他們下屬的那些廳長局長“討錢”逼得簡直是惶惶不可終日。
“媽的!一個個當老子能變出錢呢?”蔣緯國氣急敗壞。
雪上加霜的是,海空軍眼下也跑來跟蔣緯國要錢。
周至柔和黃光銳跟蔣緯國要五千萬美元,並且向蔣緯國遞呈了空軍的“三年發展計劃”。國軍的空軍在中日戰爭中表現出色,做出了極其巨大的貢獻,因此空軍的發展計劃也得到了蔣介石等國府高層們的支持,但蔣介石囊中羞澀,拿不出太多的錢,隻撥給空軍五百萬美元,至於大頭,則讓空軍找蔣緯國要。空軍打算進行擴建和強化,首先,在航空兵部隊上,中國空軍先前走的基本是“戰鬥機唯一”的道路,拚命地購買戰鬥機,拚命地訓練戰鬥機飛行員,此舉是正確的,眼下,隨著中日議和停戰,中國空軍得到了好好發展的時間,路線正式從“戰鬥機唯一”變為“戰鬥機第一”,即繼續強化戰鬥機部隊,但同時也開始組建轟炸機等部隊,周至柔想把空軍航空兵部隊整頓為15個航空聯隊,包括10個戰鬥機聯隊、2個轟炸機聯隊、3個運輸機聯隊,每個聯隊下轄3個大隊,一個大隊約60架飛機,一個聯隊約200架飛機,整個空軍總計超過3000架飛機;其次,空軍還打算正式組建防空兵部隊,成立30個防空營;第三,空軍希望能把空降兵部隊進行擴建,從目前的1個團擴建為1個旅,下轄3個空降團;不止如此,空軍還希望擴建現有的空軍機場基地,興建更多的野戰機場,擴建空軍飛機工廠,引進飛機製造設備,培訓航空技術人才,建立空軍的彈藥工廠,外購飛機,等等等。當然了,這些歸根結底仍然是一個字:錢。
如果說空軍的請求勉強還能讓蔣緯國接受,那海軍的請求簡直讓蔣緯國恨不得自殺了。陳紹寬和歐陽格素來不和,因此兩人在海軍的發展計劃上根本是各幹各的,兩人遞給蔣緯國兩份計劃書。蔣緯國認真一看,覺得差點兒一口氣沒上來。陳紹寬一直都很醉心於航空母艦,因此他打算外購1艘中型航空母艦、1艘袖珍戰列艦、6艘驅逐艦、3艘大型運輸艦,從而組建一支具有遠洋活動能力的航母艦隊,保守估計,組建這支艦隊耗資超過一億五千萬美元。
“陳長官啊...”蔣緯國痛苦地道,“我理解和支持你的航母艦隊構思,確實,航母已是現代海戰的決定性力量,但是...組建航母艦隊不符合咱們的國情啊...”
“二公子,你此言差矣!”陳紹寬顯得胸有成竹,“我認真研究過,此計劃正是我國海軍眼下的最好選擇。根據我的構思,一艘中型航空母艦可以攜帶約80架艦載機,我打算將其攜帶60架戰鬥機和20架偵察機,這支航母艦隊不是進攻性力量,而是海上襲擾性力量。我國海軍弱小,建設強大海軍是無法急於求成的,一旦再次開戰,我國海岸線都會再次遭到封鎖,那麽,這支航母艦隊就可以長期地、獨立地活動在遠洋公海,襲擾敵軍的海上運輸線,航母艦載機用於自衛和偵察,袖珍戰列艦用艦炮作為主武器,驅逐艦強化魚雷,用魚雷作為主武器,這樣,這支航母艦隊就可以具有兩大用途,一是打擊敵軍的海上運輸線,二是牽製敵軍大批海上力量。你想,為了搜尋和圍剿我方這支艦隊,敵軍要出動多少艦艇?”他神采飛揚地侃侃而談,“我已經吸取了上次中日海戰的教訓和經驗,當時,我方水麵艦隊之所以除了送死別無其它作為,最大的原因是沒有航母,所以不具備自我飛機保護能力,也不具備在遠洋公海進行長期活動的能力,眼下我們必須對症下藥...”他兩眼炯炯有神,越說越興奮。
蔣緯國越聽越苦澀。
“哼!癡人說夢!”歐陽格不屑一顧地冷笑道。
陳紹寬冷冷地看了一眼歐陽格:“好啊,我倒想看看歐陽副座有何高見。”
蔣緯國硬著頭皮地看歐陽格的海軍發展計劃,歐陽格不像陳紹寬那樣醉心於航空母艦,所以他的計劃更加符合國情,但也是獅子大開口。歐陽格豪氣萬丈地打算擴建中國海軍除了水麵艦隊以外的所有兵種,包括潛艇、魚雷艇、陸戰隊、航空兵、布雷隊。歐陽格很清楚地認識到,上海如今已經被日軍控製,所以長江入海口已經在日軍手中,因此,中國海軍的“長江艦隊”處境兩難,如果擴建,肯定要在外海,那麽,一旦中日再戰,日軍可以輕而易舉地封鎖住長江入海口,讓中國海軍的水麵艦隊無法再躲入長江內湖裏,最終把無路可去的中國海軍水麵艦隊一網打盡在外海,所以,中國海軍的水麵艦隊隻能繼續呆在長江內湖裏,不能並且沒有必要擴建,應該把有限的寶貴的資金、資源、時間用於加強潛艇部隊、魚雷艇部隊、海軍陸戰隊、海軍航空兵部隊、海軍布雷部隊。歐陽格希望中國海軍能有不少於50艘潛艇、超過500艘魚雷艇、海軍陸戰隊從目前的6個團擴建為6個師10萬兵力、海軍航空兵部隊擁有超過500架飛機(一半戰鬥機、一半可以攜帶炸彈或魚雷對付敵方軍艦的俯衝轟炸機)、海軍布雷部隊擴建為10個聯隊(30個大隊、1.5萬兵力)等等。
“哼!”陳紹寬看完後深感慍怒,“我們是海軍!老是躲在內河內湖裏,還是海軍嗎?幹脆改名‘水軍’算了!”
“好高騖遠、眼高手低!”歐陽格毫不客氣地反唇相譏,“居然占據海軍總司令要職,簡直就是屍位素餐!誤國誤軍!”
陳紹寬大怒,歐陽格斜眼,兩人一言不合、準備大吵。
“二位長官!”蔣緯國苦著臉求饒,“你們饒了我吧!我哪來那麽多錢!”
“二公子!”陳紹寬和歐陽格立刻異口同聲,“海軍的重要性,你比誰更清楚不過了,所以海軍的建設和發展不能耽誤啊...”
“我知道,我當然知道海軍的重要性...”蔣緯國幾乎要舉起雙手,“給我點時間,好歹給我時間幫你們弄錢啊...”他的表情簡直是可憐兮兮。
蔣緯國真的感受到“一文錢逼死英雄漢”的滋味了,因為太多太多的地方需要錢並且還是大筆大筆的錢。正如西方的那句諺語,“打仗,第一需要錢,第二需要錢,第三需要錢”,軍隊戰鬥力來源之一就是強大的後勤,就是軍工業。國民政府裏負責軍工業的部門是軍工部,這個部門是蔣緯國創立的,也是被蔣緯國完全掌控的要害部門。抗戰前,因為蔣緯國的嘔心瀝血以及德國方麵的援助和支持,國軍整頓、組合、建立了三大軍工基地和一個前線兵工廠,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十多個兵工廠,除落入日本人手裏的沈陽兵工廠和閻錫山的太原兵工廠外,其餘都由軍工部進行了全麵整頓,化零為整,逐步地完成了正規化和製式化,三大軍工基地分別是位於武漢的漢武軍工基地、位於重慶的山城軍工基地、位於福州的福州軍工基地,一個前敵兵工廠就是位於南京的金陵兵工廠,另外,閻錫山的太原兵工廠此時實質上也已經被蔣緯國控製,太原兵工廠在戰前已經遷移到洛陽。這些軍工基地是陸海空三軍混合使用的,既為陸軍生產武器彈藥,也為海軍、空軍生產武器彈藥,都隸屬於軍工部,不隸屬於陸海空三軍,並且中國此時唯一的汽車工廠、飛機工廠、潛艇工廠也都在其中。在中日議和停戰後,由於局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加上德國恢複對中國軍工業的援助和支持,所以蔣緯國立刻著手對軍工業進行新一輪的整頓,具體措施如下:
重慶軍工基地、武漢軍工基地、福州軍工基地維持不變並進行擴建,
南京兵工廠和洛陽兵工廠合並,再遷移到太原,重建太原軍工基地;
新建濟南軍工基地;
因為上海被日本人占領,所以青島拓建為新的海軍基地,青島和福州成為中國海軍“一北一南”兩大基地,同時,福州已有海軍造船廠(福州造船廠即馬尾造船廠),青島也建立一個海軍造船廠,但青島造船廠跟福州造船廠一樣,不建造大型艦船,因為缺乏資金和資源,並且海邊的造船廠很容易在戰爭爆發時遭到破壞,隻建造潛艇、魚雷艇、炮艦、炮艇、民船;
由於海軍水麵艦隊已在杭州灣海戰中基本覆滅,眼下隻有長江艦隊,不擴建、不重建,所以浙江省三門灣基地廢止。
被蔣緯國進行新一輪的整頓後,中國軍工業在1939年時情況如下:
重慶軍工基地仍然是規模最龐大的、設備最完善的、軍工產品最齊全的,有能力製造、生產、維修飛機、坦克、火炮、汽車、槍械、各種彈藥、鋼盔、防毒麵具、炸藥、毒氣彈等,相當於陸軍和空軍的聯合軍工基地;
武漢軍工基地跟重慶軍工基地相比,沒有飛機、坦克、火炮、汽車,其餘能力差不多,並且該軍工基地相當於陸軍和海軍的聯合軍工基地,因為還有海軍的魚雷艇工廠、魚雷工廠、水雷工廠,以及一個可以建造炮艇、炮艦、民船的造船廠;
福州港(福州軍工基地)和青島港(青島軍工基地)相當於海軍的軍工基地,除槍械、彈藥、魚雷艇、炮艦、炮艇、魚雷、水雷、民船外,還各建立一個秘密的潛艇基地,這兩個潛艇基地既是國軍潛艇的母港也具有能力維修、建造潛艇(德國方麵提供建造u型潛艇的圖紙和技術人員,並幫助中國培訓潛艇技術人員,隻是潛艇產量目前還不高,隨時間而增長);
太原軍工基地和濟南軍工基地相當於小一號的重慶軍工基地,無能力製造飛機和坦克,但擁有製造火炮和汽車的能力。
重慶、武漢、太原、濟南、福州、青島,即國軍的六大軍工基地,在蔣緯國苦心經營和德國的援助支持下,六大軍工基地都在如火如荼地生產著、擴建著、發展著,另外,為了培訓更多更好的軍工人才,軍工部的軍工學校總部設在重慶,在其餘五個軍工基地開辦分校。
毋庸置疑,六大軍工基地都被蔣緯國控製著,當然了,他為此又扔進去巨額的鈔票。
關於中國海空軍的發展和建設,蔣緯國對於空軍的計劃書沒有太大的反對,雖然掏錢讓他肉痛,但他知道這是值得的,空軍爭取在三年內把航空兵部隊擴建為15個聯隊,擁有飛機3000架,防空兵部隊也進行組建,成立30個防空營,空降兵部隊從1個團擴建為下轄3個傘兵團的1個傘兵旅,空軍飛機工廠、空軍彈藥工廠、空軍大學都進行擴建;對於海軍,蔣緯國是真的沒有辦法了,他肯定不會同意陳紹寬的航母艦隊計劃,雖然陳紹寬說的有道理,但蔣緯國賣血賣腎也掏不出那麽多錢,所以他同意歐陽格的計劃,但也進行了一定的“打折”,海軍目前的大型軍艦包括2艘輕型巡洋艦(寧海號、平海號)、4艘驅逐艦(都是從日本人那裏弄來的)、5艘炮艦(逸仙號和中山號是中國自產的,另外3艘是從日本人那裏弄來的)、4艘大型運輸船(都是從日本人那裏弄來的)、3艘輔助巡洋艦(都是德國贈送的),以及100多艘魚雷艇、20多艘炮艇、27艘潛艇(中國海軍累計從德國那裏獲得33艘潛艇,戰爭期間累計損失6艘)等,蔣緯國允許和支持,海軍以後繼續建造魚雷艇、炮艦、炮艇、潛艇,還可以建造一些運輸船,但像驅逐艦、巡洋艦那樣的大型戰鬥軍艦就想別想了。考慮到上海已經落在日本人手裏,所以海軍保留“長江艦隊”,同時,因為黃河對於魯晉二省防禦十分重要,所以海軍新建“黃河艦隊”,海軍的水麵艦隊就是這兩支,基本上還是躲在內江內河內湖,在外海隻保留輔助巡洋艦、潛艇和一些魚雷艇、炮艦、炮艇,避免再上演杭州灣海戰。
海軍的潛艇部隊肯定要擴大,蔣緯國會努力跟德國繼續購買(或者白要)潛艇,同時支持海軍的潛艇工廠提升產量(目前產量太低,中日戰爭期間沒有一艘中國製造潛艇出廠);魚雷艇部隊也肯定要繼續擴大,製造魚雷艇的同時適當地再製造一些炮艦炮艇;海軍陸戰隊從6個團擴建為6個旅(1個旅下轄3個團),布雷隊也進行一定的擴建,按照歐陽格計劃,擴建為10個聯隊(30個大隊、1.5萬兵力);至於海軍航空兵部隊,蔣緯國隻能盡力而為,估計能搞到二三百架飛機給海軍就不錯了,畢竟空軍那邊飛機更吃緊,對飛機的需求量更大。
不過,這一切說起來依舊是一個字:錢。沒有錢,任何宏圖大業都是空中樓閣。
“錢啊錢,到底從哪兒弄錢呢?”蔣緯國被這件頭等大事愁得幾乎要一夜白頭。
得知德國國內爆發“水晶之夜”事件後,蔣緯國心頭一動,他意識到,他的一個撈錢撈人才的機會來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