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節 遍地狼煙(10)
字數:11369 加入書籤
蔣緯國在後世網上看過這麽一個段子:一盤象棋,黑方陣營裏的棋子是標準的一個將、兩個士、兩個象、兩個馬、兩個車、兩個炮、五個卒,而紅方陣營裏除了標準的十六個棋子,還有“密密麻麻的一堆車”,圖片旁邊配詞是: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任何陰謀詭計都是扯淡!
這個段子用來形容蔣緯國此時此舉可以說是恰如其分:蔣緯國實力強大,並且“陰險狡詐”。一個沒實力的人玩弄陰謀詭計,等於找死,一個實力強大的人玩弄陰謀詭計,則是無往不利、穩贏不輸。實際上,蔣緯國玩弄的不是陰謀,而是陽謀。陽謀比陰謀更狠,因為陽謀幾乎無懈可擊、毫無破綻。所謂陰謀,就是設陷阱,不過,再高明的陰謀都是有破綻的,隻要被看穿,這個陰謀就一文不值,陽謀不同,陽謀幾乎一切都是透明的,完全擺在人麵前,所以沒有破綻,實施者隻要把握住方向就可以了,陽謀就是借勢而動,推動一切必然的發展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蔣緯國玩弄陽謀的目的是直接擺在日本人麵前的:他要收回遼寧省和黑龍江省。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蔣緯國采取了四大手段:一是“唆使”東北軍打回遼寧,二是結束遠東戰爭的南京軍故意賴在黑西不走,三是派遣大批正規軍部隊脫掉軍裝、以東北民眾抗日遊擊隊的名義在日占東北三省內搞破壞,四是拿出外東北這麽一大塊地方引誘日本人,交換遼黑二省。
麵對蔣緯國的四大手段,日本人幾乎是束手無策、無計可施。第一,東北軍進入遼寧,日軍雖然具有將其剿滅的能力,但真的打下去,日本會耗費很多國力軍力,南京軍就在東北境外虎視眈眈,剛打完遠東戰爭的日軍在剿滅東北軍後必定元氣大傷,南京軍自然有機可乘;第二,南京軍故意賴在黑西不走,日本人既請不走也趕不走,眼下的曆史環境是不允許日軍再度跟南京軍開戰的,即便真的打,得不償失的也是日本人;第三,南京軍派遣大批正規軍潛入東北偽稱“東北民眾抗日遊擊隊”給日本人搗亂,日本人根本沒辦法應付,剿吧,根本就剿不完,剿光一批,蔣緯國還會再送來一批,並且剿的話,日本又要耗費大批的國力軍力,日本人在東北境內疲於奔命、焦頭爛額,蔣緯國在東北境外氣定神閑、遊刃有餘,完全就是牽著日本人的鼻子、捏著日本人的死穴;第四,外東北足足一百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不得不讓日本人極度動心。蔣緯國一方麵用無賴手段進行威逼,一方麵卻也拿出足夠籌碼進行利誘,雙管齊下,自然穩操勝券。
會議上,蔣緯國頗為推心置腹地對政治立場十分親華的重光葵說道:“用外東北交換遼黑二省,既有利於你們日本也有利於我們中國。首先,你們日本人心知肚明,我們中國人絕不可能放棄東北三省,中國收複東北是必然的事,這是曆史的大趨勢,你們隻能順勢而為,你們即便賴在東北不肯走,也恐怕睡不了一個安穩覺,因為我們一直在千方百計地收複東北,強扭的瓜不甜嘛,歸還東北是你們日本人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早昨晚做都一樣,歸還東北了,我們舒坦了,你們也沒什麽太大的損失,甚至還得大於失,中日關係也能更加緊密,對不對?其次,這場遠東戰爭,我們跟你們日本人聯手打蘇聯人,導致國內社會輿論十分不利,眼下,我們做這個交易,我們曲線地收複東北兩個省,在政治意義上大大地有利於我國政府,我國國民就會明白,與你們日本人合作是可行的,不需要跟你們日本人直接打,也能一塊一塊地收複日占區的,這樣,我國國民就會堅定地支持中日結盟,因為打你們日本人可以收複失地,跟你們日本人聯手合作打蘇聯人也可以收複失地,並且收複得更多。這樣,我們就雙贏了嘛!你們得到麵積比東北更大的外東北,還不夠嗎?”
已經在蔣緯國心裏被取了一個“日本魯肅”綽號的重光葵連連點頭:“對,你說的對。隻是...”他質疑道,“你們用外東北跟我們交換遼黑二省,你們國內輿論會同意嗎?”
“當然。”蔣緯國笑起來,“因為外東北跟東北不同。外東北和東北都資源極度豐富,但是,外東北不太適合住人,東北卻適合住人。東北在你們手裏,你們又可以開發當地資源又可以移民當地,後者讓我們非常地不放心啊,外東北在你們手裏,你們隻能開發當地資源卻不能移民當地,我們是很放心的。你我心知肚明,中國的一塊地方,如果被日本大規模地移民,那麽,那塊地方就會隨著時間推移被你們日本同化掉,就像現在的台灣,我們不希望東北真的變成第二個台灣,外東北不同,外東北即便在你們手裏,你們也無法進行大規模的移民,所以,你們無法同化掉外東北。這是其一,其二,外東北跟中國內地關係比東北更加疏遠,用疏遠的外東北交換親近的東北,我國國民在心理上是可以接受和認同的;還有第三,在我國國民看來,既然國民政府可以用外東北跟你們日本人換回東北,那以後肯定還能如法炮製,用更疏遠、更次要的地方換回外東北,所以,外東北在你們日本人手裏,也是暫時性寄存而已,不著急,早晚能收回來。”他看著重光葵,“重光先生,日本本土四島確實不大,但住你們七千萬日本人是綽綽有餘的,你們日本人需要什麽?需要的是住人的地方嗎?其實不是,你們需要的是資源產區。你們不需要新地方建房子,你們需要新地方可以采礦。所以,外東北這個隻能采礦卻不能住人的地方,放在你們手裏既滿足了我們也滿足了你們,對嗎?”
重光葵也笑起來,他笑得有點複雜:“小蔣先生,你真的很厲害,把什麽都說得明明白白,讓我不得不對你表示讚同啊!是,你的方案在客觀上講,確實能讓日中兩國互利雙贏,我們沒有理由拒絕,我個人表示支持。”
蔣緯國嘻嘻一笑:“重光先生,說句真心話,如果貴國人人都能跟您一樣如此明事理,事情真的就好辦多了。”
麵對這個水到渠成的局麵,即便部分日本高層心存不甘,也已經無法抗拒整體大趨勢。日本人不讓,南京軍就盤踞在黑西不走,東北軍也需要日軍去剿滅,東北境內形形色色的“抗日遊擊隊”天天鬧事、搗亂、破壞,讓日本人痛苦不堪。因此,日本人隻能無可奈何地接受既定事實。經過半個多月的討價還價,加上德國的居中調停、政治斡旋,中日基本上達成了最終共識,談判中,雙方存在著不少矛盾點,第一,因為屬於中國軍隊的東北軍在遠東戰爭期間以下克上、攻打遼寧,所以日方要求中方給予補償;第二,因為在遠東戰爭末期,蘇軍成功地從日軍負責的東部包圍圈上突圍,所以中方要求日本也給予補償(雙方扯皮一陣子後,最後勉強同意第一點第二點“扯平了”);第三,外東北境內一些“特殊地方”的歸屬問題;第四,東北境內一些“特殊地方”的歸屬問題。1940年1月23日,中日兩國正式簽署了《中日關於“滿洲”問題的和平解決新協議》,該協議規定:
第一,外東北地區約10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是中國領土,主權屬於中國,治理權暫時屬於日本,中國無條件向日本轉讓外東北的治理權;特別補充,庫頁島問題,庫頁島在地理區域上屬於外東北,但性質不同,庫頁島此時的北緯51°以南是日本領土,北緯51°以北是中國領土,中國割讓庫頁島北緯51°以北地區給日本,整個庫頁島都是日本的合法領土,中國軍隊有權在日屬庫頁島境內駐紮一個旅(榮譽第1旅),庫頁島最終歸屬問題待議;(特別注意:“日屬”和“日占”是性質不同的詞語,根據這項協議,整個庫頁島都是日本領土,中國把庫頁島北緯51°以北地區正式割讓給日本,所以庫頁島和外東北大陸地區是不同的,外東北大陸地區是中國領土,主權屬於中國,日本暫時地擁有治理權,但庫頁島的主權以及治理權此時都完全屬於日本。不過,日方並未徹底地要求中方把庫頁島永久性地割讓給日本,中國以後可以用別的土地跟日本等價交換庫頁島);
第二,外東北的海參崴、雙城子、伯力、廟街、海蘭泡、尼布楚、江東六十四屯以及興凱湖等17個“特殊地方”的主權和治理權都屬於中國(這17個地方總麵積約10萬平方公裏,中方之所以不同意把這些地方的治理權暫時性交給日本,既是考慮到利益也是考慮到民族感情,畢竟以上地方都帶有濃厚的曆史意義,不真正地收回來,國民政府無法應對國內輿論。根據第一條協議和第二條協議,以上17個地方裏大部分都是位於日占區內的“飛地”);
第三,日本把黑龍江省西部、約占黑龍江省一半的地區交還給中國(日方之所以隻願交還一半黑龍江省,自然是雙方討價還價的結果。需要注意的是,此時黑龍江省版圖與後世黑龍江省版圖有比較大的差別。蔣緯國仔細查看了地圖,發現大慶油田在黑龍江省西部境內,因此同意日本人繼續控製黑龍江省東部。大慶油田的位置大致上在哈爾濱和齊齊哈爾之間);
第四,日本把遼寧省南部、約占遼寧省五分之三的地區交還給中國(日方之所以隻願交換一半多遼寧省,自然還是雙方討價還價的結果。需要注意的是,此時遼寧省版圖與後世遼寧省版圖也有比較大的差別,日本人交出來的“遼寧省南部”在地域上差不多就是後世的遼寧省,沈陽自然包括在內。蔣緯國仔細查看了地圖,發現鞍山鐵礦、本溪鐵礦都在遼寧省南部,因此同意日本人繼續控製遼寧省北部,鞍山有100億噸鐵礦,本溪也有27億噸鐵礦);
第五,日占旅大地區(旅順和大連,即日本人的“關東州”)歸還給中國(旅大地區雖然屬於東北,但這個地方一直不是偽滿洲國的“國土”,而是日本本土直屬的“特別地區”);
第六,蘇聯賠償中國的三億美元,中國轉讓一億美元給日本。
簽署完這個協議,蔣緯國長長地鬆了一口氣,經過他的運籌帷幄、南京軍的浴血奮戰,終於贏來了最有利於中國的結局。此次的遠東戰爭,是蘇聯挑起的,但蘇聯一敗塗地、滿盤皆輸,淪為最大輸家,中國則大獲全勝,日本也獲利豐厚。通過這場戰爭,中國維護了新疆不被分裂出中國並徹底鏟除了新疆的地方軍閥勢力、鞏固了對新疆的統治,收複了被分裂的外蒙古和唐努烏梁海地區,還一舉收複了外東北和貝加爾湖地區(兩地總麵積約120萬平方公裏,外東北約100萬,貝加爾湖約20萬),不可不謂之大勝;此次戰爭前,日本占領著中國“三省二市一地區”(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天津市、上海市、台灣地區)領土;此次戰爭後,中國用除了海參崴等17個地方的遼闊外東北(包括庫頁島)的約100萬平方公裏土地跟日本人交換回了黑龍江省西部、遼寧省南部,前者麵積約25萬平方公裏,後者麵積約15萬平方公裏,總和約40萬平方公裏。
截止1940年初,中國被日本占領的領土共七處:遼寧省北部、吉林省、黑龍江省東部、天津市、上海市、台灣地區、外東北(不包括海參崴等17個地方,但包括庫頁島),以上領土總麵積約150萬平方公裏。值得一提的是,偽滿洲國的“國土”麵積再次被大大地削弱,此時的偽滿洲國隻擁有吉林省和黑龍江省東部、遼寧省北部,總麵積隻有55萬平方公裏了。
用外東北跟日本人交換遼南黑西,看似以少換多,其實中國不吃虧,還占了很大便宜,第一,外東北雖然資源同樣豐富,但開采難度超過東北,蔣緯國一舉要回了擁有大慶油田的黑西和擁有鞍山鐵礦、本溪鐵礦的遼南,又有石油又有鐵礦,確實大賺了(蔣緯國此時已經擁有三大中國本土油田,一是山東的勝利油田,二是新疆的克拉瑪依油田,三是黑龍江省的大慶油田,這三大油田都是中國的頂級大型油田);第二,包括黑西、遼南的整個東北已經被日本人經營了八年,擁有比較完善的工業體係和比較龐大的工業規模,中國此時的重工業大部分在東北(蔣緯國在華北也已經建立了較完善較龐大的重工業),東北的重工業大部分在遼寧(遼南),日本人苦心經營八年,蔣緯國直接撿現成;第三,日本人得到了土地遼闊、資源豐富的外東北,但外東北在眼下還處於未開發的原始狀態,日本人總不能得到了外東北卻不開發和經營,必然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最終實際上還是給中國做嫁衣而已,讓中國以後接收外東北時直接撿現成;第四,兵不血刃地收複了黑西和遼南,蔣緯國和國民政府可以從容地麵對國內社會各界的輿論了。麵對蔣緯國和國民政府取得了豐碩成就,哪怕是居心不軌、吹毛求疵、借題發揮的人,也無法再對蔣緯國和國民政府進行雞蛋裏挑骨頭了。
一下子一舉多得,蔣緯國沒有理由不開心。
蔣緯國忙得團團轉,國民政府也忙得不亦樂乎,失地被收複了,國土又擴大了,國民政府自然陷入喜悅而充實的忙碌中。二月初,國民政府發布政令,新疆成立新的省政府機構,外蒙古改名為“蒙古省”,貝加爾湖被蔣緯國改名為“北海湖”(中國漢朝稱貝加爾湖為“北海”,著名的蘇武牧羊就在北海邊),北海湖以及北海湖南部、西南部、東南部等被收複的約20萬平方公裏的國土(主要是唐努烏梁海地區)新建為“北海省”(北海省轄區大致上就是由唐努烏梁海地區和貝加爾湖組成,該省麵積約30萬平方公裏,因為先前唐努烏梁海有部分地區在外蒙古境內,此時被分離出外蒙古,完全劃入北海省),省會定在伊爾庫茨克,伊爾庫茨克改名為“安北”(漢唐時期,中國中央朝廷設立四方或六方都護府,其中有安北、安南、安西、安東等,是管理帝國四方邊疆的軍政機構,唐朝的安北都護府管轄地區差不多就是外蒙古和貝加爾湖四周大片地區);
黑龍江省雖然隻收複了一半(黑西),但也重建為黑龍江省,省會齊齊哈爾;
遼寧省雖然隻收複了一半(遼南),但也重建為遼寧省,省會沈陽;
海參崴等外東北境內的17個“特殊地方”或建為特別市或建為特別區。
中國領土大大地增加了,或者嚴格地說,是國民政府實質性控製的領土大大地增加了,除外東北,新增了蒙古省、北海省、新疆省、黑龍江省、遼寧省以及17個特別市或特別區,自然而然,這些地方都變成了蔣緯國的地盤。蔣緯國的地盤從華北六省一市暴增式地變成了中國北方十一省十八市/區,並且還不止,因為還多了西北的甘肅省等地。
對西北三省動刀是必然的,不過在這之前,蔣緯國還要先解決遼寧省(遼南)的戰亂。沈陽戰場上,東北軍和日軍打了整整一個多月,打得兩敗俱傷,日軍死傷三萬多人,東北軍死傷五萬多人,本來,東北軍已經撐得搖搖欲墜了,但隨著中日兩國簽署《中日關於“滿洲”問題的和平解決新協議》,日軍把包括沈陽在內的遼寧省南部轉讓給中國,攻打沈陽的日軍自然鳴金收兵,放棄攻城,撤回遼北、吉林、黑東,這才使得東北軍成了沈陽之戰的勝利者,不過,東北軍來不及品嚐勝利的喜悅,蔣緯國的大軍已經開來了。
從某種意義上講,蔣緯國此舉是不折不扣的“撿現成、摘桃子”,因為蔣緯國的陽謀不隻是針對日本人,還針對東北軍。1月23日,協議剛剛簽署,被蔣緯國部署在遼熱二省邊界處的南京軍三個師十萬人就大舉開進了遼寧省(遼南),一路順風順水地朝著沈陽挺進。
沈陽城內,接到蔣緯國電報通知的張學良、榮臻、劉多荃、王以哲等東北軍高級將領一下子炸開了鍋,因為蔣緯國在電報裏明白無誤地告訴張學良:日本人已經把遼南地區轉讓給了中國,南京軍前來接收,要求沈陽東北軍、遼南境內東北軍立刻前往指定地點進行集結。
“這是什麽意思?”劉多荃勃然大怒,“我們累死累活拚殺到現在,這個蔣緯國過來撿現成?簡直是豈有此理!”
王以哲也憤怒不已:“我們打下了遼南,卻要拱手讓給蔣緯國?”
“不能讓!”榮臻又怒又驚,“讓了,我們就徹底無家可歸了!沒有自己的地盤了!”
“不讓,還能怎麽辦呢?”於學忠不鹹不淡地道,“武力抗拒蔣緯國嗎?第一,我們部隊已經打得油盡燈枯了,蔣緯國的部隊則是齊裝滿員,打,我們必敗無疑;第二,蔣緯國此舉是奉國府中央命令接管遼南,出師有名,我們要是抗拒,就是叛軍!最終會身敗名裂的!”
“遼南是我們打回來的!不是蔣緯國談回來的!”劉多荃怒不可遏,“憑什麽把遼南交給蔣緯國?”
“芳波(劉多荃表字),你此話不妥吧?”於學忠神色嚴肅地道,“蔣緯國並非空手套白狼,此次沈陽戰役,沒有蔣緯國給日本人施壓,讓日軍不敢動用機群炮群,沒有蔣緯國在遼熱二省邊界處集結部隊,牽製日軍起碼兩個師團不敢投入沈陽戰場,我們真的能撐到現在?芳波,說話要將心比心啊!”他語氣顯得十分語重心長。
“孝侯(於學忠表字),你這是什麽意思?”榮臻怫然地道,“你也是東北軍的一員,怎麽能胳膊肘往外拐?”
“我隻是就事論事,說句公道話而已。”於學忠不卑不亢,但態度堅定,他望向身邊一直沒說話、處於六神無主狀態中的張學良,“少帥,我們沒有選擇。功成身退,我們可以成為國家英雄,並且我們也對得起自己的責任、東北的同胞,洗刷了當年九一八事變時不戰而逃的汙點恥辱,以後,我們雖然可能沒有地盤、沒有實權,但我們下半輩子活得問心無愧,在史書上也會留下美名;如果我們真的...武力抗拒,既是以卵擊石,也是第二次犯下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大錯!不,是第三次了。我們第一次大錯是九一八事變時不戰而逃,第二次大錯是發動西安事變。我們現在好不容易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前兩次大錯的罪責,難道想要本末倒置、錯上加錯嗎?武力抵抗,我們的性質就徹底變了,本來,我們是以中國軍隊身份打響收複東北、收複失地的正義戰爭,如果我們武力抵抗蔣緯國的中央軍,那麽,我們仍然還是一方軍閥,隻是為自己搶地盤而收複失地,而不是為國家而收複失地,隻顧自己私利卻罔顧國家利益和民族大義,最終會遭到舉國唾罵、留下千古罵名的!”他非常誠懇,神色間盡是推心置腹的苦口婆心。
“孝侯!你這是什麽話!”榮臻大怒,並且神色狐疑,“你到底是什麽意思?”
於學忠冷淡地看了看榮臻,又用複雜的目光看了看劉多荃、王以哲等人,整個人變得淵渟嶽峙、正氣凜然:“你們給我聽好,現在,這個指揮部外麵的一個團都是我的人,如果你們執迷不悟,想要犯下再次禍國殃民的大錯,那麽,我今天會死在這裏,死在你們的槍下,但你們也一個都跑不了!”他神色嚴肅,語氣間更是有一股威逼的森然。
“孝侯,你...”張學良大驚失色地看著與以前似乎判若兩人的於學忠。
於學忠看著張學良,臉上浮出一絲愧色,但語氣和神色仍然堅定如鐵:“少帥,我是忠於你的,但我更忠於國家!因為,忠於個人是小忠,忠於國家是大忠!在小忠和大忠之間,我選擇大忠!得罪了!”
榮臻、劉多荃、王以哲等人驚怒至極,紛紛拔槍。
於學忠身邊的幾個副官、參謀一起豁然變色地拔槍,一名少校喝道:“你們想叛國嗎?二公子的大部隊馬上就到沈陽了!就憑你們現在已經殘破不堪的部隊,還想抵抗?做夢吧!”
於學忠沒有拔槍,他靜靜地看著張學良。
張學良看著於學忠,神色悲涼地苦笑一聲:“孝侯,你已經是蔣緯國的人了吧?”
於學忠輕輕地點點頭,又搖搖頭:“是,我是聽命於蔣緯國,但我也不能說是他的人,他的所作所為都是對國家有益的,我自然為他效力,僅此而已。少帥...”他語氣很苦澀,“放棄吧!懸崖勒馬,為時不晚。中國不可能還繼續存在地方軍閥和割據勢力,這是曆史大趨勢,任何人都無法阻擋。你順應大勢,以後哪怕沒有實權,也是舉國稱頌的英雄,沒必要走一條必敗無疑、蒙受罵名的死路。東北,在少帥你的統治下或在蔣緯國的統治下,東北人民都是中國人,沒什麽變化,你反抗日本人是民族英雄,反抗蔣緯國,則是國家叛徒。因為你隻是在為自己的權力而戰鬥,並非為保衛東北、保護東北人民。少帥,東北以後注定是蔣緯國的。”
“叛徒!”榮臻惡狠狠地看著於學忠,兩眼噴火,“一個恬不知恥的叛徒,居然有臉大談什麽忠義!”
“哼!”於學忠輕蔑地冷哼一聲,“一個在九一八事變時命令部下不許抵抗、挺著死、為國成仁但卻隨後搖身一變、叛國變節、投靠日本人的人,也有資格在這裏罵別人是叛徒?”
榮臻頓時氣急敗壞、惱羞成怒,但卻啞口無言。
“罷了!罷了!”張學良感歎一聲,他苦笑道,“我確實鬥不過蔣緯國!我們鬥不過蔣緯國的!”他聲音微微發抖,臉上湧動著一種無力的絕望,甚至夾著一股恐懼,“投降吧!”
沈陽城下,蔣緯國誌得意滿地率領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地開來,城外,經過沈陽之戰後還殘存著的一萬餘東北軍官兵集結在空地上迎接“友軍”。東北軍官兵人群裏,中基層官兵都歡呼雀躍、神情歡喜,高層軍官和將領則神色複雜,有的麵無表情,有的憤憤不平,有的無奈苦笑,為首者正是張學良,他歎息一聲,表情苦澀至極地看著軍容雄壯的蔣緯國的軍隊。
“張長官,辛苦了!辛苦了!”蔣緯國大步流星地走上前,笑容可掬地主動向張學良敬禮,隨後滿嘴讚美詞語,“你們此舉,可以說是知恥後勇、一雪前恥啊!當年九一八事變,你誤判局勢,犯下了幾乎無法挽救的大錯,舉國都唾罵你是不抵抗將軍,罵東北軍不敢打仗,現在,你和東北軍將士們已經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也彌補了八年前的大錯,可喜可賀啊!”他滿意地看著當年的三十多萬東北軍如今隻剩下一二萬殘兵了。
張學良聽得出蔣緯國話語裏其實藏著一股諷刺和警告的意味,他艱難地道:“二公子過獎了,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並且在八年前就應該做的。”
“說起來,你們搞的這一手,讓我、讓我父親、讓整個國府都措手不及啊!”蔣緯國繼續滿臉人畜無害的微笑,“你們此舉是不折不扣的以下克上、擅自做主,已經犯下大忌了,更何況,你們還是在我們跟日本人聯手合作時幹出這種打日本人的事,負麵影響確實不小啊!不過,我、我父親、國府都是理解你們的,所以才沒有宣布你們是叛軍,也沒有幫日軍鎮壓你們,甚至還暗中支持你們。你們也沒辜負我們的期望,打得好,打得好啊!”他笑顏如花。
張學良顯然對蔣緯國這種居高臨下的、口蜜腹劍的說話方式很是抗拒,他踟躕了一下,低聲道:“二公子,借一步說話。”
兩人走到幾十米外的地方,沒有隨行人員。
張學良點起一根香煙,也遞給蔣緯國一根,兩人一起抽著煙,張學良神色苦澀而蒼涼,蔣緯國則笑眯眯,笑得像一隻笑麵虎。
抽完半根香煙,張學良開門見山:“你一直都在利用我。”
蔣緯國眯起眼看著張學良,然後同樣開門見山:“嗯。”
張學良苦笑著噴出一口煙:“我一直都是你的棋子。”
蔣緯國笑著點點頭,坦然承認:“沒錯。”他長長地噴出一個煙圈,“把你從囚禁處撈出來,把你的部隊放在緊靠著遼寧的熱河,把全國那麽多流亡東北人都放在熱河,我為何如此?我不怕出事?當然不,因為我求之不得。你、很多東北軍的高級將領,其實並不想打,嘴巴上喊得凶,身體卻很老實,你們並不太想打回東北,因為你們沒有地盤了,但還有軍隊,打回東北,注定會消耗掉你們最後的資本。我把你們放在熱河,你們隻能就範。你們的高級人員不想打,我就借助東北軍中基層官兵和廣大流亡東北人的民意,逼著你們打。好,你們身不由己地打起來了,嘖嘖,正中我下懷。否則,我幹嘛一開始就裝糊塗?還讓於學忠調動那麽多軍械彈藥給你們進行這場戰事。你們把東北搞亂了,日本人無可奈何,加上我的壓力,日本人自然把東北歸還或歸還部分,另外,你們跟日本人打得兩敗俱傷,也是我的根本目的。東北軍死傷得差不多了,東北這地方,自然歸我,東北軍這股軍閥勢力,同樣也灰飛煙滅了。”他看著張學良,話語坦誠得就像一根根鋼釘利箭,刺得對方在精神上千瘡百孔。
張學良看著蔣緯國,眼神裏有一股怨恨:“蔣緯國,你真的好毒。”
“我毒?”蔣緯國笑起來,是輕蔑的笑,“我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國家。我為什麽要鏟除你?因為你和你的勢力是這個國家身上的毒瘤!必須要鏟除!其實,張學良,你應該感謝我,因為我好歹給了你一個戴罪立功、將功贖罪的機會。否則,你永遠都會遺臭萬年的!把你最後的老本投入一場給你洗刷恥辱的戰鬥裏,這不是最好的結局嗎?張學良,你要明白,你當年的不抵抗,把我們國家算是禍害得差點兒萬劫不複!就憑這一點,你死一萬次都不夠彌補!事到如今,你還想怎麽樣?還想割據一方、裂土稱王?嗬嗬,老老實實跟著你的趙四小姐過小日子去吧!”他甩掉煙蒂,看都不看張學良地獨自離去。(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