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節 爾虞我詐(3)

字數:7603   加入書籤

A+A-


    中蘇之間的“私下交易”給本來就很不穩定的中日聯盟關係投下了厚厚的陰影,不可避免的,中日之間出現了嚴重的猜忌。

    蘇聯同意把外新疆五十餘萬平方公裏土地歸還給中國,還把蘇軍太平洋艦隊所有艦艇轉交給中國海軍作為賠償,甚至還向中國陸軍轉送了一批重炮坦克,甚至的甚至,還暗示“蘇中兩國可以以勒拿河為新的國界線,河西的中西伯利亞、西西伯利亞仍然屬於蘇聯,河東的東西伯利亞的三百五十餘萬平方公裏土地屬於中國”,毋庸置疑,這是中國在中蘇談判桌上取得的重大進展,不過,這些種種都引起了日本的極大疑心。日本高層愈發懷疑“中蘇私下議和,中國將會出賣德國、暗算日本、背叛聯盟國,不會進攻蘇聯,不參加蘇聯戰爭,轉而出其不意地攻打日本”。實際上,截至此時,必定會承擔起對蘇作戰主力的中國南京軍集團仍然沒有大規模地向中蘇邊界線進行集結的跡象,恰恰相反,南京軍大部分部隊仍然集中在蒙古省、察哈爾省、熱河省、遼寧省(遼南)、黑龍江省(黑西)這些與日占區接壤的地方,對此,日本人不得不產生越來越嚴重的疑心。

    向中國索取蘇軍太平洋艦隊的艦艇,是日方對中方的一種試探,中方斷然拒絕的態度使得日方進一步地加強了對中方的懷疑。如果中國意圖在短期內與日本再戰,擁有大批潛艇就是中**隊的一個必然措施,中日都心知肚明,中日再戰,中**隊可以在東亞大陸上與日軍交戰,打得好的話,把日軍驅逐出東亞大陸也是沒有可能的,但中**隊奈何不了日本本土,因為中國沒有強大的海軍,無法對日本本土展開登陸,但是,中國海軍可以彌補這個短處,就是加強潛艇部隊的規模,通過絞殺日本的海上運輸線來封鎖日本、打擊日本。畢竟,日本實在太依賴海上運輸線了,這個資源極度匱乏的島國自明治維新後至今,在短短半個多世紀裏,人口膨脹了兩倍多,導致該國連最基本的食物——大米都依賴進口,工業和軍事的發展更是加強了日本對海外資源的依賴,從製造飛機所需的鋁土到製作軍裝的棉花,基本上都來自海外。中**隊沒有航空母艦,沒有戰列艦,沒有成千上萬的飛機,自然不可能登陸日本本土,但中**隊如果有很多潛艇,比如100艘,就足以讓日本的海上輸血管陷入斷絕,更何況,日本投靠德國的戰略舉措已經讓美英法十分不放心,美英法在此時已經極大降低了與日本的貿易來往,日本現在最大的貿易國就是中國,根據統計數據,在1940年上半年,日本進口物資裏約40%來自中國,約15%來自德國,約5%來自意大利,其餘的來自美英法。一旦中日再戰,中國首先斷絕向日本出口農業產品和工業原料,然後用上百艘潛艇攻擊日本的商船、貨輪...這根本就是日本的噩夢。

    麵對這個令人不寒而栗的前景,日本不得不怕,不得不防。

    中國不願意把那幾十艘蘇聯潛艇白白拱手讓給日本,也是必然的,中**隊也想強大,豈會把屬於自己的東西交給昔日的敵人?同時,中國海軍打算以後用這些蘇聯潛艇對付日本也不是日本人“冤枉”中國海軍,確實是事實。隻是,很多東西都在雙方的互相猜忌中變得更加複雜、無法解釋起來。更何況,蘇軍還向中**隊轉送大批重武器,中蘇又暗中約定“中蘇國界線以勒拿河為界”,中國還沒有跟蘇聯開戰,更沒有在戰場上把蘇聯打得大敗,蘇聯居然就拿出如此巨量的好處給中國,日本人很難相信“中蘇沒有在暗地裏已經勾搭成奸了”。

    當山本五十六會見蔣緯國並無功而返後的第二天,關東軍參謀長飯村?便飛赴至北平會見蔣緯國,以公事公辦的語氣通知蔣緯國:“蔣將軍,我國高層在經過反複商議和研究後,覺得在這個時候日本陸軍進行第二次裁軍是很不合適的。”

    蔣緯國心頭一沉:“貴國這是何意?”

    飯村?神色鄭重,隱隱間有一股不信任的氣息:“蔣將軍,基輔會戰正在激烈進行中,雖然德軍已經占了上風,但距離最終取勝還有很大難度,此戰也是德蘇兩國進行全麵較量的一個縮影,此戰證明了,蘇軍雖然外強中幹,不是德軍的對手,但並非一觸即潰、不堪一擊。單靠德國,獨力戰勝蘇聯是比較難的,更何況德國還受到英、法、美的製約,所以,德國的盟友,中國、日本,要發揮出更大的作用。本來,根據聯盟國的內部協議,對蘇作戰,德中兩**隊直接參戰就可以了,至於日本軍隊,日本海軍無法參戰,日本陸軍則沒有必要參戰。但是,蘇聯的抵抗力度、蘇軍的戰鬥力都超出了我們原先的預料,聯盟國必須加強對蘇作戰的軍力,德國已經竭盡全力,中國也是一樣,在這種情況下,日本陸軍怕是也必須要參戰了。”

    “日本陸軍不需要參戰。”蔣緯國冷冰冰地道,“除非德中兩國實在需要日本的力量。基輔會戰沒有貴方判斷的那麽不樂觀,德軍在壓著蘇軍,取勝是指日可待的,更何況,中**隊還沒有參戰,一旦中**隊參戰,勝利就更是十拿九穩了,日本軍隊參戰的必然性實在不高,最起碼的,日本軍隊要等德中兩國都參戰了並且明顯露出疲態頹勢後,再參戰也不遲。”

    飯村?輕輕地笑了笑:“臨渴掘井是無濟於事的,我們應該做到高瞻遠矚、未雨綢繆。更何況,人多力量大嘛,國家也一樣,德中兩國對付蘇聯,德中日三國對付蘇聯,顯然後者勝算更高。還有,蔣將軍,你不要忘記,我們在戰前的三國高層會議上已經達成共識,對蘇作戰,雖然要穩紮穩打,不能急於求成,但也不能長時間地拖下去,否則,一直坐山觀虎鬥的美英法很有可能坐收漁人之利。德中兩國進攻蘇聯,也許需要兩年才能取勝,德中日三國進攻蘇聯,也許隻需要一年半甚至一年就取勝了,對比不是很明顯嗎?日本陸軍眼下的實力雖然大不如前,但也不是一支可以忽視的力量。基於各方麵的考慮,我方決定停止日本陸軍的第二次裁軍,並且...”他頓了頓。

    “並且什麽?”蔣緯國警覺起來。

    飯村?用平靜得有些平淡的語氣說道:“並且恢複擴軍,擴建10個師團。”

    蔣緯國頓時又驚又怒。

    聯盟國成立後,日本陸軍根據德中的要求,進行了第一次全麵裁軍,隻保留12個師團,分別是近衛師團以及第1、第2、第3、第4、第5、第6、第7、第9、第10、第14、第18師團,每師團擁有約2.5萬兵力;幾個月前,日本海軍希望能建立日本海軍陸戰部隊,為此,日本海軍會建立7個陸戰旅團,但日本陸軍同時要進行第二次裁軍,裁減掉第7、第10、第14師團,最終隻保留9個師團。如今,日本人“反悔了”,不但其陸軍仍然保留12個師團,還要新建10個師團,累計22個師團,同時,日本海軍還有7個陸戰旅團,如果都化為現實,其陸海軍的陸戰部隊加起來將變成22個陸軍師團、7個海軍陸戰旅團,總兵力不下65萬人。

    “你們開什麽玩笑!”蔣緯國怒視飯村?。

    飯村?笑了笑:“蔣將軍,請放心,我方已有周全考慮,為避免引起貴方誤會,以及從聯盟國大局角度出發,我方新建十個師團隻會駐紮在日本本土四島和朝鮮半島,絕不進入滿洲境內或眼下貴國境內還被我國暫時管理的地方。”

    蔣緯國繃著臉:“你們此舉,嚴重地違反了聯盟國內部協議,我國不同意,德國更加不會同意的!”

    飯村?露出一種輕蔑的笑意:“不,我們已經通知德國了,希特勒元首雖然不太支持,但也不反對。”

    “什麽?”蔣緯國吃了一驚,他想了想,隨即就明白其中的門道了。

    眼下的曆史跟原先曆史已經大不相同了,“蝴蝶效應”不但越來越明顯,並且也變得越來越複雜,無孔不入地改變著這個世界,包括各國家、各國家的大人物,包括希特勒在內。二戰前期和中期的德國給後世人的印象是“戰無不勝、無所畏懼”,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為二戰前中期特別是前期的德國,其實也是“色厲內荏”,希特勒雖然看上去“想打誰就打誰”,其實他心裏也“非常發虛”,德國和希特勒在二戰前期的很多重大勝利,都有著賭博的成分,風險很大,靠著運氣才得手的。比如二戰前德軍開進萊茵區,希特勒後來自己都承認,“這是一個巨大的賭博,我整晚在總理府裏心神不寧、坐立難安,我雖然已經判定英法不會采取實質性反對行動,但畢竟沒有百分之百的事情,如果英法出兵阻止,哪怕隻出一個營,進入萊茵區的德軍也不得不狼狽不堪地退回德國,我也完了,我的政治生命就此結束”,事實是,英法隻是口頭抗議了一下,讓希特勒大獲全勝,不過,希特勒在得意洋洋地慶祝勝利的同時,他也是渾身冷汗。二戰初期,德軍閃擊波蘭,這又是希特勒的一個巨大的賭博,德軍的精銳都在波蘭戰場上,在西線,英法聯軍足有100多個師,德軍隻有20多個師,英法聯軍擁有絕對優勢,德軍的主力都在波蘭戰場上,如果英法聯軍果斷出擊,德軍絕不會獲得閃擊波蘭的輝煌勝利。但事實是,整個波蘭期間,西線戰場上,德軍和英法聯軍“關係友好”,幾乎一槍不放,被史學界稱為“靜坐戰”,波蘭在英法**裸的見死不救中被德國征服。在戰爭結束後,大批德軍高級將領被送上紐倫堡法庭,他們一致認為“波蘭戰役期間,英法沒有在西線進攻德國是錯過了千載難逢的機會”“元首和我們當時最害怕的就是英法聯軍會在西線攻擊我們,我們在西線的部隊根本就擋不住英法聯軍”。原先曆史上,希特勒之所以越往後越狂妄,一方麵是他越來越輕視西方國家,一方麵是德國越戰越強,度過了“最危險的時期”。

    根據這些,不難推測出希特勒此時的心態。

    德國此時的第一戰就是全麵攻擊蘇聯,蘇聯肯定不是波蘭、荷蘭、比利時等國能比的,就連法國也比不上,德國第一戰就跟一個龐然大物打,希特勒此時的“心虛”是可以想象的,所以他不能接受中國此時“背叛”德國的行為。在東方,如果中國強、日本弱(主要指的是陸軍和空軍),難保中國不會變卦打日本,畢竟中日之間存在著血海般的仇恨,如果中國弱、日本強,難保日本不會變卦打中國,隻有一種情況可以讓中日真正地“和平相處”,那就是中日實力旗鼓相當,中國知道自己難以打敗日本、即便打敗日本也會讓自己元氣大傷,日本一樣,自然而然,中日就會互相忌憚,不會打對方的主意,才會收起“小心思”,跟著德國一起打蘇聯。原先,希特勒配合蔣緯國強迫日本陸軍裁軍,雖然違反了這個準則,但他當時那麽做是因為相信蔣緯國不會“背叛”他,不過,現在情況不同了,德國也收到了不少情報,隱隱地懷疑中蘇“暗中勾結”,蘇聯拿出巨量好處喂飽中國,換來中國不打蘇聯改去打日本,如此一來,德國就是最大的輸家了。希特勒和德國都輸不起對蘇聯的戰爭,所以也不得不防,所以默許了日本陸軍的擴軍行為,從而可以間接地給中國施加壓力,強迫中國丟掉“小心思”。

    想通這些後,蔣緯國啞然苦笑:“國與國之間,還真是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啊!”

    深深地吸口氣後,蔣緯國看著飯村?,語氣和神色都變得嚴肅誠懇起來:“飯村將軍,貴方此舉確實是合情合理的,不過,我相信貴我雙方之間肯定存在著什麽誤會。還請貴方給我方一點時間,我相信貴我雙方一定可以解除誤會。”

    飯村?看著蔣緯國,似乎在思索,然後點了點頭:“好。”他用一種意味深長的眼神看著蔣緯國,“根據聯盟國內部條約,德國參加對蘇聯的戰爭後的三個月內,中國也要參戰。德國是五月一日參戰的,現在是七月十二日,貴國應該在八月一日前對蘇聯參戰,那麽時間就在那一天。如果在八月一日時,我方還沒有得到讓我方滿意的答複,我方隻能十分遺憾地按照有利於我方的方向展開行事了。”

    蔣緯國點點頭,他心領神會:“我明白。”

    飯村?起身跟蔣緯國告辭。

    飯村?離開後,蔣緯國點起一根香煙,悶悶地抽著,他感覺這件事越來越複雜了。

    敲門聲響起,蕭爻推門而入,他看了一眼蔣緯國:“日本人來下通牒了?”他過來時與飯村?擦肩而過,心裏立刻猜得**不離十。

    蔣緯國苦笑著點點頭:“嗯,我的軍師啊,我看這件事...”

    “先說說西北吧!”蕭爻把一疊文件放在蔣緯國麵前,“海統局局長舒國生剛送來的,馮玉祥在西北的動靜果然越來越大了。”

    “哦?”蔣緯國立刻翻看文件。

    “這個‘倒戈將軍’,果然是不甘寂寞啊!”蕭爻語氣裏滿是諷刺,“擔任第二軍區司令長官後,他果然在積極地擴充著自己的實力和勢力。第二軍區,下轄綏遠、甘肅、寧夏、新疆四省,四省裏,綏遠跟我們核心地區華北緊靠在一起,新疆又是邊疆重地,我們在那裏駐紮精銳部隊,所以他不敢對綏遠、新疆二省展開秘密活動,所以打算紮根甘肅、寧夏二省,另外還對青海進行滲透。”他看著蔣緯國,“西北這幾個省,被我們和校長拿下來後,局勢十分動蕩,龍蛇混雜,並且條件落後、經濟凋敝,我們和校長都不是很感興趣,我們在經營華北和東北,校長在經營南方,西北麽,自然可以讓有心人乘虛而入了。”

    “馮玉祥有什麽詳細行動麽?”蔣緯國翻看著文件。

    “還能有什麽詳細行動?”蕭爻嘲笑道,“無非那一套,拉攏舊部、購買軍械、組建軍隊,妄圖東山再起。這段時間以來,馮玉祥秘密地派人不斷聯絡孫良誠、趙席聘、劉汝明、劉鬱芬、孫連仲、過之綱、過之翰、鹿鍾麟、聞承烈、程希賢、葛金章、鄧長耀等昔日部下,遊說他們來西北重歸旗下‘共商大事’。另外,馮玉祥還積極地拉攏原本馬家軍的殘渣餘孽,特別是馬步芳、馬步青原先的將領,他們惱恨校長端了他們的老巢,所以都對校長懷恨在心,想要報複。副座(蔣緯國現在是第77師的副師長),你也知道,馬家軍雖然是軍閥,但跟國內其它軍閥很不同,馬家軍帶有濃重的民族和宗教的因素,他們在實質上是少數民族並且是有著獨特信仰的少數民族形成的割據勢力,所以非常死硬,並且青海馬家軍比寧夏馬家軍更加死硬。馬家軍從清末就開始經營西北了,勢力堪稱根深蒂固,青馬的正規軍和非正規軍總人數足足占青海全省總人口的七分之一,全省上下幾乎是一座大兵營,再加上宗教、部落、民族、血緣、親屬等各種關係的網絡,使得這股勢力很難連根拔除。校長發動的‘青藏戰爭’隻是基本上摧毀掉了青海馬家軍的主力,但青海省內各地還有數萬殘餘勢力猶如附骨之疽般頑強地存活著,大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勢頭。馮玉祥現在也算是趁勢借機而起。”

    “這些人願意嗎?”

    “十個人裏有五個願意,有兩個不願意,還有三個猶豫不決。”

    “看來,馮玉祥的號召力還是很強的嘛。”

    “不完全是。”蕭爻分析道,“首先,這幫人確實都是馮玉祥的老部下,要麽是當初西北軍的‘十三太保’,要麽是‘十大文官’,都是骨幹核心人物,對馮玉祥還是有感情的,最重要的是,中日議和停戰加上中日聯盟後,咱們國家的外部大患終於沒有了,校長自然能從容不迫、心平氣和地整理內部,**接受了全麵的大整頓,為了徹底地實現軍令政令統一,那些‘出身不好’的人物肯定要被清除出‘新**’,這樣,整個**都是中央軍了。顯而易見,這幫當初跟馮玉祥的人,在**大整頓中肯定要被淘汰了,哪怕在戰爭期間曾立過功,也隻能拿到一筆養老金退伍或在**裏坐冷板凳,不可能再獲得實權了。自然而然,西北軍當初的高層們現在十個有八個處於‘失業’狀態,他們一方麵渴望重新成為人上人,一方麵不滿校長對他們卸磨殺驢的做法,或者懷念馮玉祥,或者不願接受中央,於是紛紛就心動了。哦,對了。”蕭爻補充道,“已經在我們南京軍裏的原西北軍的高級將領也收到了馮玉祥的密函,比如馮治安,比如張自忠。”

    蔣緯國心頭一動:“他們動心了嗎?”

    蕭爻笑道:“他們要是動心的話,我們還怎麽知道這件事?”

    蔣緯國點點頭,合上情報:“看來,我們不能坐視不理了。”他想了想,問蕭爻,“對了,關於這起中日之間的爭執,你怎麽看?”

    蕭爻思索了五分鍾,他眼中寒光一閃:“排除可排除的情況,我認為,蘇聯人此舉是在玩弄‘二桃殺三士’的詭計!”

    ”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