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節 勇士們(9)
字數:7481 加入書籤
蘇聯戰爭爆發前,蔣緯國曾把一份“黑名單”交給了南京軍的高級將領們,“黑名單”上麵是十多名蘇軍高級將領的名字,包括朱可夫、科涅夫、羅科索夫斯基、華西列夫斯基等,都是蔣緯國憑借記憶寫下的“蘇軍裏最為優秀、最為能打的將領”,吩咐南京軍的將領們“遇到名單上的蘇軍將領時不能掉以輕心”。蔣緯國此舉倒是很像曹操把張飛的名字寫在袍子上,但效果不同,曹操這麽做導致曹魏將領們在遇到張飛時都被嚇住了,蔣緯國這麽做則激起了南京軍將領們的鬥誌,畢竟南京軍成立三年多以來堪稱戰無不勝,全軍銳氣十足、遇強則強,不可能被敵軍嚇住。眼下的冠軍城戰場上,得知位列蔣緯國“黑名單”的羅科索夫斯基居然願意向己方投降,傅作義等將領自然深感興趣並且大喜過望。
羅科索夫斯基如果向南京軍投降,積極影響無疑是重大的,首先,此人是蘇軍的優秀將領,投降了,自然能去掉南京軍的一大勁敵,在後世,羅科索夫斯基與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並稱為“蘇聯二戰三大名將”,並且又與朱可夫、科涅夫並稱為“二戰蘇聯陸軍的三駕馬車”;其次,此人如果投降了,在政治上、宣傳上的意義也是非常巨大的,必能進一步地打擊蘇軍的軍心士氣,震懾蘇聯軍民,既代表著蘇軍高層開始信心淪喪,也會成為蘇聯末日到來的標誌和蘇軍第二次大規模投降的開端(蘇軍在蘇聯戰爭爆發初期發生了第一次大規模投降的浪潮,根本原因是蘇軍被打得措手不及,蘇軍發生第二次大規模投降的浪潮就是蘇聯正式進入滅亡的倒計時,大樹搖搖欲墜,猢猻自然要散了),有羅科索夫斯基開頭當這個“光榮榜樣”,接下來必然產生第二個、第四個、第八個…越來越多的羅科索夫斯基;除了以上兩點,羅科索夫斯基的投降在軍事上也會產生極大的正麵效果,他統領的蘇軍第16集團軍與布瓊尼的騎兵第1集團軍是蘇軍發動“大雪崩”的兩大主力之一,是蘇軍為數不多的寥寥幾個機械化集團軍之一,這個集團軍一旦遭到瓦解,南京軍在冠軍城戰場上就能全麵地轉危為安,蘇軍的“大雪崩”也會提前失敗。正因為有這麽多的好處,傅作義等將領不得不大喜。
當然了,傅作義等將領也沒有被喜悅衝昏頭腦,他們迅速就這件事展開商討。
衛立煌說道:“羅科索夫斯基投降的好處,就不需要說了,問題的關鍵是,此事真偽目前還難以搞清楚,萬一老毛子是對我們耍詐…”
郭寄嶠笑了起來:“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性,耍詐、詐降…說實話吧,這一招在咱們中國戰爭史上都快被用濫了,根本就是中國兵法裏的小兒科,隻不過,老毛子會玩這一招嗎?好像沒聽說過老外打仗會玩詐降的詭計。”
衛立煌也笑起來:“確實。咱們中國人打仗跟咱們中國人做人一樣,說好聽點是懂得靈活變通,兵不厭詐嘛,說難聽點就是沒有立場和原則,老外在這一點上跟我們確實有差別,他們很注重立場、原則之類的東西,哪怕打仗,都要講究什麽騎士精神、紳士風度,當然了,說難聽點,就是他們不知變通、墨守成規。咱們的‘東方兵聖’孫子在兩千五百年前就已經把兵法戰術玩得出神入化了,老外的‘西方兵聖’克勞塞維茨直到一百多年前才搞清楚戰爭原來就是不擇手段,並且克勞塞維茨還是西方各國裏最能打仗的德國人。西方人一百多年前打仗時還要古板地排兵布陣,堂堂正正、中規中矩,不許搞陰謀詭計。說起來,簡直是好笑。”
郭寄嶠笑道:“西方人的這種不願意不擇手段的精神,既可說是好事,也可說是壞事。我記得太平天國時期,李鴻章率清軍猛攻蘇州,蘇州的太平軍守軍將領郜永寬等人想要投降,殺死了主帥譚邵光,然後派人出城請求投降,你們猜,郜永寬等人聯係的是誰?不是李鴻章,而是協助清軍作戰的洋人雇傭軍‘常勝軍’的首腦戈登。為什麽?因為郜永寬等人是中國人,李鴻章也是中國人,郜永寬知道中國人不講信義,特別是在戰場上,兵不厭詐更是金科玉律,他們害怕李鴻章會在他們投降後背信棄義地殺掉他們,同時,他們知道洋人特別地講究信義,所以才向戈登乞降。後來事實也證明了,李鴻章確實出爾反爾,戈登確實言而有信,李鴻章在郜永寬等人投降後將其殺死,戈登破口大罵李鴻章,拎著火槍滿城到處找李鴻章進行決鬥。說起來,西方人這種契約精神確實值得我們的尊敬和學習,不過,他們也確實太迂腐拘泥了。我有一次跟海統局副局長舒國生閑聊,舒國生告訴我,美國人的情報機構幾乎不搞情報刺探,為什麽?因為美國人認為‘紳士是不應該偷看別人的信件的’,我的天,我是徹底地驚訝了。西方人的思想跟我們東方人的思想簡直就是相差萬裏。”
將領們都笑起來。傅作義擺擺手:“說得遠了,言歸正傳,你們認為,羅科索夫斯基是真的要向我們投降嗎?”
衛立煌想了想:“雖說玩弄詐降詭計不太符合老毛子的風格,但我們不得不防。”
周複說道:“我覺得羅科索夫斯基究竟是不是真的投降,要進行分析,如果他在蘇聯境內、蘇軍裏過得並不如意,並且願意把妻兒家人送過來,就可以證明他確實是真心投降的。”
傅作義點頭:“是的,人心隔肚皮,我們不能輕信。立刻聯係海統局,讓他們送一份羅科索夫斯基的詳細情報給我們,由此判斷此人到底是不是真心要投降的。”
周複肅然立正:“好,我立刻去辦!”
海統局辦事效率很高,辦小時內就給傅作義送來了他們搜集到的關於羅科索夫斯基的詳細情報。
傅作義、衛立煌、郭寄嶠、周複等人認真地閱讀起來。
羅科索夫斯基並非純正血統的俄羅斯人,他是俄羅斯和波蘭的混血兒,父親是波蘭人,母親是俄羅斯人,眾所周知,蘇俄和波蘭數百年來不共戴天,兩國、兩個民族的仇恨非常深,但羅科索夫斯基因為血緣關係,所以對波蘭很有好感和親近感,這正是他在蘇聯國內、蘇軍內部遭到猜疑的重大原因。羅科索夫斯基在一戰爆發時加入了白俄軍隊,十月革命後加入了紅俄軍隊,繼而又加入了布爾什維克黨,然後參加了蘇俄紅白內戰,還參加了蘇軍和張學良東北軍爆發的“中東路事件”戰役,因為在戰場上表現出色,所以步步高升,但在“大清洗”期間,他因為一半波蘭人的血統而遭到極大災難,被扣上“串通波蘭和日本”的莫須有罪名,先是在監獄裏受到嚴刑拷打,被打掉四顆牙齒,被打斷三根肋骨,審訊人員甚至用鐵錘敲打他的腳趾,痛得他死去活來,最後被判處槍決,因為老長官鐵木辛哥的保護,他隻挨了一發空包彈從而死裏逃生,並且直到現在,他的死刑判決書也沒有撤銷,他此時在蘇聯的法律上仍然是一個死刑犯,另外,他自死裏逃生後一直隨身攜帶著一把手槍,哪怕睡覺時也會帶著,用他自己的話說,“如果內務部(克格勃)再有人上門逮捕我,我立刻就自殺,因為我寧死也不要再去監獄裏受到那些非人的折磨”。
看完海統局送來的資料,周複興奮不已:“傅長官、衛長官,我看這個羅科索夫斯基是真心要向我們投降的。你們看看,他在自家人手裏受到這麽多折磨,我不相信他仍然還會對蘇聯、對斯大林保持忠心。就算是一條狗,被主人折磨成這個樣子,也會想逃跑或反咬了。”
傅作義和衛立煌交換了眼色,兩人都微微地點頭,都比較地傾向於周複的判斷。邏輯是現成的:這個羅科索夫斯基在蘇聯國內過得並不如意,明明忠心於蘇聯,卻被折磨成那個樣子,還差點兒被槍斃掉,簡直比嶽飛還淒慘,比竇娥還冤枉,他愛祖國,但祖國並不愛他,在這種“隨身帶槍,從而在再次被捕前自殺”的情況下,他如果還對蘇聯、對斯大林保持著忠心,簡直就是不可思議了,哪怕是再愚忠的人,恐怕都必然動搖了。傅作義自己捫心自問,如果蔣緯國像斯大林對待羅科索夫斯基那樣對待他,把他送進監獄裏受盡虐待,險些被槍斃,再把他送到戰場上打仗賣命,他幾乎無法再對蔣緯國保持忠心,不臨陣倒戈就不錯了,哪裏還會像以前那樣死心塌地。
郭寄嶠說道:“羅科索夫斯基確實在動機上存在著背叛蘇聯、背叛斯大林的非常高的可能性,他此時雖然為蘇聯帶兵打仗,但他內心深處裏估計非常痛恨斯大林,同時還有整體大局勢的影響,他是半個波蘭人,而波蘭目前已經加入了我們聯盟國陣營裏了,他背叛蘇聯、投降我們在道義上是說得通的,另外,蘇聯現在已經搖搖欲墜、岌岌可危,他想要提前跳下這艘快要沉沒的大船,為自己謀取一個前程,保留一條後路,這也是人之常情、理所當然的。”
傅作義沉吟了一下:“這是一個機會,我們必須把握住。如果我們把握住並且充分地運用好這個機會,此戰塵埃落定,我軍必勝無疑。羅科索夫斯基既然想投降,那他的家人呢?”
周複打開海統局發來的文件:“羅科索夫斯基的父親在波蘭,暫時不清楚具體在哪裏,但毋庸置疑,他的父親此時是安全的,他的母親在蘇聯,不過已經去世了,他的妻子是一位普通俄羅斯女性,名叫尤利婭·彼得羅夫娜·羅科索夫斯卡婭,兩人育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
衛立煌說道:“如果羅科索夫斯基真想投降,肯定要我們把他的妻子兒女都轉移走。”
周複笑道:“沒有那麽麻煩,他的妻子兒女現在就在秋明。說起來也很有意思,這位羅科索夫斯基同誌不知道是生性風流還是死裏逃生後頓悟了‘人生苦短,及時行樂’的道理,所以一邊打仗一邊沾花惹草,最近跟一個名叫瓦連京娜·謝羅娃的著名女演員勾搭在一起了,斯大林也不知道出於什麽心態,在羅科索夫斯基在前線搞女人時派人把他的老婆孩子用專機送到前線跟他團聚,所以他的老婆孩子現在都在前線。”
衛立煌啞然失笑:“看不出,斯大林還挺幽默的。”
傅作義思索道:“如此一來,羅科索夫斯基就不需要我們派遣情報人員潛入蘇聯國內轉移他的妻子兒女了,其實,他現在都隨時可以投降,帶著妻子兒女和一批心腹衛士,直接戰地潛逃到我們這邊就可以了。”
周複點頭:“對,他也讓使者說明了這一點,他現在其實隨時都可以叛逃,但他想‘立功’,換取我們的信任和嘉獎。”
郭寄嶠說道:“倒也是,他現在就跑過來投降,很有政治價值和宣傳價值,但軍事上價值還不夠達到最大,他得在投降前幫助我們消滅掉越多越好的蘇軍。”
按照傅作義的命令,由周複全權負責跟羅科索夫斯基的聯絡事務,代表羅科索夫斯基過來進行談判的是一個名叫卡拉切夫的蘇軍少校軍官。卡拉切夫自我介紹,他早在蘇俄紅白內戰時就是羅科索夫斯基的老部下了,跟隨羅科索夫斯基差不多二十年,羅科索夫斯基對他有知遇之恩和救命之恩,所以他對羅科索夫斯基忠心耿耿,並且對羅科索夫斯基在蘇聯境內遭到的那些折磨非難深感痛恨,是羅科索夫斯基最為信任的親信心腹。
周複:“我們歡迎你的長官、你以及像你長官這樣的人、像你這樣的人拋棄倒行逆施、不得人心的蘇維埃政權,同時,我們也希望你的長官能多做出一些貢獻。”
卡拉切夫連連點頭:“當然,我的長官說了,他會幫助你們消滅掉蘇軍第16集團軍以及布瓊尼的第1騎兵集團軍,不過,他也希望能得到相對應的回報。”
周複:“我們絕對不會虧待你的。實際上,你可以告訴你的長官,如果我們虧待了他,還怎麽鼓舞更多的蘇軍將領投效我們?我們需要你的長官做出一個正確的表率,所以,我們會給予非常優厚的待遇。事成後,羅科索夫斯基將軍既可以選擇返回祖國波蘭,也可以選擇加入中國國籍,哪怕他想繼續帶兵打仗,我們也能滿足他的願望,讓他以中國籍俄羅斯族人身份在中國軍隊裏名正言順地當一位將軍。國籍、身份、名譽、住宅、金錢,他要什麽我們就會給什麽,這一點,你的長官無需擔心。”
卡拉切夫說道:“我的長官可以把朱可夫的作戰計劃全部泄露給你們,讓你們有機會最大力度地重創朱可夫的部隊。不過,第一,需要一點時間,第二,你們需要往冠軍城增兵。我的長官說,以你們現在的實力,打防禦戰還算夠用,打反擊戰就嚴重不足了,更別說展開全麵反擊了。說白了,我的長官可以把第16集團軍送進你們的包圍圈裏,但你們眼下沒有能夠消滅第16集團軍的實力,你們一方麵要守住冠軍城,一方麵要在城外展開野戰,即便勉強包圍住第16集團軍,蘇軍其他部隊也會竭力救援,你們兵力根本不夠。”
周複經過思考,覺得卡拉切夫說得很有道理,應該說,是羅科索夫斯基說得很有道理,他隨即向傅作義、衛立煌進行了匯報。
傅作義和衛立煌陷入思索,繼而展開商討。
“俊如,你怎麽看?”傅作義問衛立煌。
衛立煌思考了一下:“羅科索夫斯基說的確實有道理,按照他的想法,他打算‘敗掉’他的部隊,也就是蘇軍第16集團軍,搞得好的話,他還想順便‘敗掉’布瓊尼的騎兵部隊,他的想法也不難猜測,他幫助我們消滅蘇軍越多,他得到的好處自然也越多。這家夥的眼光確實很明銳,看出了我軍實力不足的缺陷。我軍依靠著冠軍城,跟蘇軍打城市防禦戰是沒有問題的,但想要大規模的反擊蘇軍,甚至想包圍聚殲大量的蘇軍,實力確實顯得捉襟見肘了。羅科索夫斯基想把蘇軍第16集團軍主動送到我們的砧板上,可我們卻沒有足夠的菜刀下刀,羅科索夫斯基總不能命令他的士兵們直挺挺地站在我們陣地前等子彈飛來、集體自殺吧?”
傅作義想了想:“俊如,按照你的意思,我們應該增兵?”
衛立煌說道:“這要看我們的胃口和決心了。本來,局勢已經開始傾向於我們,加上羅科索夫斯基又跟我們暗通款曲,我們擋住蘇軍是絕無問題的,但是,因為我們實力並不足,無法打包圍戰、聚殲戰,所以,我們隻能‘擋住蘇軍’,無法做到‘重創蘇軍’;如果我們大規模地增兵,再加上羅科索夫斯基這個內應,一口氣吃掉蘇軍二三個軍或一個集團軍都是很有可能的,那我們就做到了‘重創蘇軍’。兩種打法,優劣一目了然,第一種非常穩重和保險,但有些保守,殲敵戰果不大,蘇軍打不動我們,就會撤退,我們也無法追擊;第二種打得很大氣,大開大合、大膽大步,有機會重創蘇軍,但也存在一定的風險,比如羅科索夫斯基到底是真心投降還是詐降?人心難測,這個關鍵問題上,我們並無確切證據可以證明。”
傅作義背著手在指揮室內慢慢地踱著步子,內心陷入天人交戰。從國家利益角度出發,將軍在戰場上殺敵越多自然越有利於國家,再從個人名望角度出發,將軍在戰場上殺敵越多自然越能揚名立萬。任何一個將軍,都渴望在戰爭裏建功立業、彪炳史冊。冠軍城的南京軍如果隻是打防禦作戰,很穩重,能守住冠軍城,拖到蘇軍無奈撤退,但戰果肯定不會最大化,如果大膽地轉守為攻,狠狠地重創蘇軍,戰果達到最大化,到時候,各種前景就非常美妙了,於公,南京軍在冠軍城戰場上大破蘇軍,戰局進一步地柳暗花明,於私,傅作義本人也能夠憑借此戰而名震四海。蘇軍第16集團軍的最高主官都已經叛變了,南京軍隻要有足夠實力,全殲該集團軍是非常有可能的,問題的關鍵是,冠軍城的南京軍此時實力不足。那麽,果斷增兵打一場大戰?還是繼續走沉穩保守的路線,放棄全殲蘇軍第16集團軍的這個大好機會,一心一意地打防禦戰,拖到蘇軍無奈撤退?
衛立煌等待了足足十分鍾,傅作義也沒有出聲。衛立煌知道,傅作義正進行著激烈的思想鬥爭,是啊,全殲蘇軍一個集團軍,多大的誘惑?傅作義不得不動心,但傅作義很謹慎,不敢輕易冒險。
“總座,你的決定是什麽?”衛立煌按捺不住,問道。
傅作義看著衛立煌:“俊如,如果由你做決定,你怎麽決定?”
衛立煌麵露苦笑:“若有機會重創敵軍,自然不能放過。可是,我始終擔心羅科索夫斯基這個關鍵的棋子到底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那我毫不猶豫。”
傅作義深深地吸口氣:“我跟你一樣。”他神色變得凜然嚴肅,“聯係李玉堂,讓他做好調遣部隊增援冠軍城的準備!我們要把握機會,好好地反擊一下朱可夫!”(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