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節 鹿死誰手(2)
字數:7104 加入書籤
一方麵在因為初期戰局失利而陷入的險惡困境中苦苦堅持著,南京軍另一方麵積極地展開了針對蘇軍全麵反攻的全麵反擊。南京軍確實底子薄,但也不會一邊倒地挨著蘇軍打擊,更加不會因為一時的失利而一蹶不振。此時,南京軍總部已經知道蘇軍這場全麵反攻代號“大雪崩”,出於針鋒相對的心理,南京軍總部給南京軍的全麵反擊取代號為“大沙暴”。雪崩,由無數雪花組成,是白色的,蘇聯人是白種人,沙暴,由無數沙塵組成,是黃色的,中國人正是黃種人。“大沙暴”計劃的核心是挽救陷入覆滅邊緣的孫桐萱部,同時最大化重創蘇軍。
大沙暴的總指揮是楊傑,副總指揮是蔣緯國,作戰區域分為兩部分,一是冠軍城地帶,二是克城地帶,前者由傅作義負責,後者由薛嶽負責。
數十萬南京軍在南京軍總部的調遣部署下,猶如一台巨大機器般井然有序地運轉起來。原先集結在冠軍城的第77、第74、第201、第202、第37、第88、第99師除了第202師,其餘6個師全部開赴向克城戰場;第31軍的第17師、第20師、第200師開赴向克城戰場;駐紮在巴庫的第180師也采取積極的攻擊行動,襲擊蘇軍後方,策應正麵戰場上的主力部隊。
楊傑、白崇禧等人調兵遣將的同時,蔣緯國則回家告別親人。蔣緯國是“無師自通的戰略家”,在戰術上隻是門外漢,他很有自知之明,把出謀劃策、整軍交戰之類的事都交給楊傑等人,他知道,自己不能像自己老頭子那樣搞自作聰明的瞎指揮,並且也不能像諸葛亮那樣事事親力親為,鞠躬盡瘁會贏得千古美名,但死而後己就不是什麽美好的事了。蔣緯國可不想被累得英年早逝。開完會後,蔣緯國急匆匆地回家(他在北平有好幾棟住宅,因為隻有傻瓜才會把幾個女朋友都安排住在一起),跟家人逐一告別,這個過程讓蔣緯國痛苦不堪。
蔣緯國一臉英雄的表情:“我要去前線了。”
施利聆依依不舍地跟蔣緯國擁抱惜別:“一定要平安回來。”
楊梅低著頭撫摸著腹部,“嗯”了一聲,蔣緯國把她肚子又搞大了。
蔡文娜眼淚汪汪地抱著蔣緯國,哭哭啼啼:“你千萬不要出事…”
柳無垢眼圈發紅:“你小點,還有…”她表情凶巴巴、語氣惡狠狠地補充道,“不許帶一個俄羅斯小六回來。”
蔣緯國叫屈不已:“我是去蘇聯打仗,又不是去蘇聯旅遊,到哪裏找什麽俄羅斯小六…”他隨即又跟他的一堆孩子進行告別,最後去找蔣經國。蔣緯國在北平的家人除了幾個女朋友、一堆孩子,還有兄長蔣經國。
蔣經國緊緊地握著蔣緯國的手:“緯國啊,你真的要去冠軍城?那裏是最前線啊!”
蔣緯國歎口氣:“沒辦法啊,我必須去,我的幾十萬弟兄都在前線拚命呢,我怎麽能縮在大後方?冠軍城位置最危險,眼下當地的局勢也最危險,當正因為這樣,我才必須去啊!”
蔣經國凝視著蔣緯國,目光裏充滿兄弟之間的親愛深情、沒有掩抑的敬佩以及強烈的不舍和不忍,沒有再說什麽。最後,蔣經國放開蔣緯國的手,重重擁抱著自己這個弟弟:“好弟弟,注意安全。假如…我說假如啊,假如冠軍城會失陷,你在最後關頭能做到全身而退嗎?那是一座孤城,假如被蘇軍包圍了並且因為機場被破壞或天氣惡劣而飛機無法起飛,你怎麽辦?你有把握或者萬全辦法可以保證你全身而退嗎?”
“不會有那個假如的。”蔣緯國笑起來,“大哥,別把話說搞得這麽沉重,我又沒死。我相信,我這樣的‘重要人物’是不會那麽輕易地死去的。”蔣緯國這話確實是出自他內心,他不是貪生怕死的人,但也絕不是想死或者輕易讓自己會死掉的人。蔣緯國十分“愛惜生命”,他想要活得平平安安的,從而更好更長久地“為人民服務”。
蔣經國苦笑著搖搖頭:“你這話說的…太唯心了。實際上,按照你的邏輯,古往今來越是重要的人物,生命就越危險,你也一樣,一定要多多注意啊!”他再度擁抱自己的弟弟。
蔣緯國心裏感到很溫暖,他也擁抱著自己的哥哥:“我馬上出發,沒時間跟父親母親告別了,大哥你替我向父親還有母親還有姆媽告別吧!”
“我知道了,我會幫你向他們告別的。”蔣經國連連點頭。
當蔣緯國的座機從北平一路向西飛行時,前線南京軍正在爭分奪秒地展開新作戰計劃。冠軍城一帶,第88、第99師已經先行一步,兩師七萬精兵快速地穿插向冠軍城和克城之間西北一帶,攔截和牽製蘇軍後續第16集團軍,第77、第74、第201、第37師也紛紛開拔,十幾萬人馬匯聚成一條蜿蜒而壯觀的長龍,無數坦克、裝甲車、汽車、戰馬、馱畜、自行車…在雪花中飛沙走石、風雷滾滾。大軍的路邊,傅作義給負責率部出擊的衛立煌送別:“保重!”
衛立煌和傅作義互相敬禮,他知道傅作義為什麽要留下來,傅作義擅長守城,若蘇軍主力真的被吸引過來,冠軍城就要爆發一場激烈的城市攻防戰,正是傅作義發揮長處的時候,另外,傅作義也悔恨自己上了朱可夫的當,自然要留在最危險的地方,成功了,是將功補過,失敗了,則是殺身贖罪。遲疑了一會兒後,衛立煌問傅作義:“為什麽留下第202師?首先,一個師的兵力未免太單薄了,萬一弄巧成拙、弄假成真,我們就要徹底失敗了,其次,即便真的留下一個師,也應該留下第77師吧!第77師是南京軍最強的部隊,也是從南京會戰裏打守城戰起家的,攻防皆備,尤其擅長守城。”
傅作義笑了笑:“正因為第77師名氣大,所以如果該師留守冠軍城,蘇軍就可能不敢輕舉妄動,作為對比,第202師是南京軍裏默默無聞的二線部隊,蘇軍知道該師後很有可能輕視該師,繼而下決心攻城,這也是出於誘敵目的;另外,第77師雖然是從打城市防禦戰起家的,但該師目前已是裝甲師,是機械化部隊,更長於野戰,守城已不是該師最擅長的了。”
衛立煌心頭一熱,他和傅作義緊緊握手:“保重啊!”
與此同時,裏海北部水域上,一支船隊正在劈波斬浪。這支船隊有一百多艘伊朗民船和七十多艘中國海軍的魚雷艇組成,滿載著南京軍一八零師的三萬餘官兵以及大量的軍械物資,目的地是裏海北段的俄羅斯大城市、伏爾加河流經的最後一個大城市阿斯特拉罕,這座城市堪稱斯大林格勒的大後方,因為該城市與斯大林格勒相距僅僅三百多公裏,位於斯大林格勒西南部,兩城之間既有伏爾加河相連,也有鐵路網相連。一八零師師長羅奇站在為首的一艘伊朗商船上,他怎麽看都覺得眼前這幕很滑稽,自己的部隊要展開的是一場兩棲登陸戰,按照常理,一支要進行兩棲登陸戰的軍隊肯定是乘坐在運輸艦上並且擁有戰列艦、巡洋艦等艨艟巨艦的護航,到時候,戰艦用艦炮進行排山倒海的炮擊,運輸艦和登陸艦再猛撲向岸邊,在己方強大的艦炮火力掩護中浩浩蕩蕩地殺上岸…但眼下,一八零師乘坐的隻是民船,這些民船的防禦力堪稱忽略不計,為船隊護航的更加不是什麽戰列艦巡洋艦,而是塊頭跟戰列艦巡洋艦相比也可以忽略不計的魚雷艇。羅奇反複思考過,此時,如果蘇軍來一百架…甚至是五十架飛機,就足以全殲掉自己的這支船隊了,因為船隊的防空火力等於零,謝天謝地的是,此時是夜間,並且還下著中度的雪,否則,一八零師會在毫無反抗的過程中被蘇軍飛機炸得集體掉進裏海裏淹死,那就創下軍事上的奇聞了,一八零師也會以前所未有的窩囊方式全軍覆沒,羅奇倒不怕會遇到蘇軍的艦艇,因為蘇軍在裏海裏幾乎沒有什麽海軍力量,就算真有幾艘軍艦,也會被己方那些魚雷艇解決掉,羅奇煩惱的是部隊真要登陸時,會沒有炮火掩護,民船當然沒有艦炮,魚雷艇更加沒有。如果岸上蘇軍有所防禦,一八零師就真要凶多吉少了。好在,根據情報,蘇軍在阿斯特拉罕的防禦力量並不強。
裏海目前已是中蘇之間的“分界湖”,按照常理,有這麽一個大湖處於己方國界線上,肯定要考慮到敵方會從湖上進行水路攻擊的軍事可能性,但蘇軍高層並沒有想過這方麵的對策,原因很簡單,蘇聯戰爭前,裏海差不多就是蘇聯的內湖,湖的東西北三麵都是蘇聯領土,隻有南麵屬於伊朗,而伊朗對蘇聯完成構不成威脅,所以蘇聯海軍雖然也成立了“裏海艦隊”,但該艦隊的規模和實力都是弱小得能忽略不計的,屬於蘇聯的裏海東西北三麵也沒修建什麽岸防工事,蘇軍高層根本就沒想過會有敵對方打到裏海這裏,就好像中日戰爭爆發前,中國雖然覺察到日本的侵華野心,但也不會在重慶、成都等後方城市修建防禦工事,而會在上海、北平等位於中日戰爭最前線的地方修建。此時,盡管南京軍已經一路把戰線推到了裏海一帶,但蘇軍高層因為思維慣性以及戰爭資源不足、時間緊張的原因,仍然沒有在裏海一帶構築起強勁的防禦體係,這就給南京軍造成了可乘之機。
船隊的“旗艦”(一艘一千多噸的伊朗商船)上,歐陽四海舉起望遠鏡向前方眺望去,他什麽都看不見,黑蒙蒙的夜色和白茫茫的霧氣混成一團,這讓他心情反而很愉快,正因為這樣,部隊才能順利進行突襲。根據時間、航速、航向、航線的計算,歐陽四海很有把握地快步走到羅奇身邊:“羅師座,我們快到了,估計還有半小時。”
羅奇點點頭。
“師座!”師參謀長兼一八零旅旅長盧欣榮欣滿臉喜色地跑過來,“好消息!”
“快說!”羅奇急不可耐。
盧欣榮打開手裏的報告:“德軍在半個小時前對斯大林格勒恢複進攻了!”
羅奇立刻看時間,此時是3月1日淩晨三點。“德國人總算動手了!”羅奇如釋重負,他長長地鬆了一口氣。
聯盟國陣營跟原先曆史上的軸心國陣營存在著一個極大的不同,那就是戰略上的同步。原先曆史上,德國發動德蘇戰爭前根本沒通知盟友日本,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前也根本沒有通知盟友德國,德日雖未盟友,但完全就是各幹各的,各自幹出如此驚天動地的大事時居然不通知對方,在全球戰略上毫無配合度,所謂結盟根本就沒有意義。日本的敵人主要是中美,但日本打中國對德國而言幾乎帶不來什麽好處,日本打美國更是給德國增添了一個導致德日一起敗亡的超級強敵,反之也是一樣,德國打蘇聯也沒有給日本帶來什麽好處,打英法倒是給日本提供了落井下石的好機會以及不得不招惹美國的必然性。德日合夥打世界大戰,雙方配合度奇差無比,蔣緯國可不想重蹈覆轍,所以德中兩國是成立聯盟國總司令部的,希特勒本人就是“聯軍總司令”(從法理上講,希特勒有權力調動中國軍隊還有日本軍隊),因此德中兩國配合程度很高,更何況,德中此時的敵人是共同的、唯一的,就是蘇聯,配合程度在必然性上就是非常高的。對於蘇軍發動的這場“大雪崩”,德軍高層迅速就跟南京軍高層一樣回過神來了。希特勒和蔣緯國進行了密切的聯係,在德軍高層會議裏,希特勒力排眾議,不打莫斯科,而是打斯大林格勒,一方麵是因為希特勒剛愎自用,一方麵也是蔣緯國的請求。在這件事上,批評希特勒“自作聰明”其實是冤枉希特勒了,因為德軍想要最大力度地援助南京軍,打斯大林格勒的效果要比打莫斯科好得多,莫斯科隻是一座空城,德軍攻占莫斯科不會消滅或牽製太多的蘇軍,但打斯大林格勒則可以起到這個目的,繼而援助南京軍。雖然德軍可以先拿下莫斯科這個熟透了的果實,再去打斯大林格勒,但這就存在一個時間差問題,南京軍沒有那麽多時間讓德軍先拿下莫斯科再去打斯大林格勒,南京軍確實是等不起,如果德軍兵分兩路,左手拿下莫斯科,右手同時打斯大林格勒,那就犯了分兵的軍事大忌。因此,客觀上講,希特勒的決定是正確的。
盡管德軍的南方集團軍群還沒有做好最充分的準備,但考慮到南京軍時間緊張的因素,集群總司令龍德施泰特元帥還是按照希特勒的命令,在3月1日淩晨時分(斯大林格勒時間比裏海時間晚一個小時)對斯大林格勒恢複了強大的進攻,超過一百二十萬德軍和協助德軍作戰的烏克蘭軍、意大利軍、西班牙軍、匈牙利軍、羅馬尼亞軍朝著千瘡百孔的斯大林格勒發動了鋪天蓋地的攻勢。
驚天動地的炮火聲和撕心裂肺的電話鈴聲一起把斯大林格勒戰場上的蘇軍總指揮鐵木辛哥元帥從睡夢裏給驚醒了。
盡管已經有心理準備,鐵木辛哥還是震驚不已,他火急火燎地開始組織部隊展開反擊,忙得頭昏目眩的他完全沒有想到,一支奇兵正在他後方像鋼針毒刺一樣猛地刺了過來。
阿斯特拉罕是蘇聯在裏海邊的重要海港,也是鐵路交通樞紐,號稱“魚鄉”,因位於裏海邊而擁有非常發達的漁業和魚類加工業。天還沒亮時,大批的漁船就從湖邊碼頭出發了,當地漁民們開始了新一天的捕魚勞動。比起戰爭前,阿斯特拉罕漁民們的勞動量大大增加了,因為在戰前,捕魚隻是養家糊口的工作,但在眼下的戰爭期間,捕魚已經是國家交付的任務,基於“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戰爭,一切為了勝利”的政策,阿斯特拉罕的漁民們必須為前線部隊而捕捉到更多的魚類,提供更多的魚肉食物,從而支持前線、援助軍隊,這是一種強製性的任務,捕捉到的魚裏絕大部分是被政府和軍隊無條件無報酬地征集走的,並且每天都有相關的“捕魚指標”,達不到指標的人會被視為“不愛國的叛徒”,迫使漁民們不得不加大工作量和工作時間。此時,雖然夜色還籠罩著整個裏海,但成百上千的漁船已經出發了。
浩浩蕩蕩的漁船猶如遷徙的魚群般向著離陸地岸邊越來越遠的湖泊水域內開去,很快,最前麵的幾艘漁船發現了不對勁之處,船上的漁民們看到前方被晨霧籠罩的水域裏照射過來一道道手電筒光柱,伴隨著馬達的轟鳴聲,很快,幾艘魚雷艇出現在他們的視線裏。
“octahoвntьcr(俄語:停下)!”魚雷艇上的軍人用生硬而怪異的俄語和命令式的語氣對漁民們呼喝道。 二戰之我是蔣緯國:
漁民們不知所措,以為是蘇軍,等魚雷艇開過來後,漁民們才大驚失色地發現艇上的軍人們居然都是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軍人。幾個漁民見勢不妙,急忙開動漁船想要轉向逃跑。
“噠噠噠…”魚雷艇水兵們毫不客氣地用衝鋒槍掃射去,試圖逃跑的漁民立刻慘叫著被打得渾身噴血。
其餘漁民無不嚇得麵如土色。
撲向蘇聯漁民們的南京軍魚雷艇就像餓狼驅趕羊群,圍著漁船飛馳著,用衝鋒槍強行驅趕著蘇聯漁民們的漁船,迫使其老老實實地待在原地,不聽命令和試圖反抗者都被一梭子打死。幾百艘漁船被魚雷艇士兵們控製住,緊接著,後麵的船隊開上來,俄語翻譯舉起高音喇叭,命令漁民們把漁船靠上來。
“上船!快!”乘坐在伊朗民船上的南京軍官兵們紛紛跳上蘇聯漁船。
“otлpaвhon(俄語:出發)!”漁船上的南京軍官兵們操著臨時抱佛腳學來的簡單俄語單詞配合手裏的槍,威逼蘇聯漁民把他們帶向幾公裏外的阿斯特拉罕。
天不亮就出湖打魚的漁民們一下子“滿載而歸”,但漁船上裝的不是鮮魚,而是荷槍實彈的南京軍官兵。(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