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節 消化戰果

字數:10052   加入書籤

A+A-


    七月流火、風和日麗,已經被納入中國版圖的原蘇聯西西伯利亞南部某片平原。

    平原邊緣處,幾萬人井然有序地聚集在一起,人聲鼎沸、熱鬧非凡,這些人在衣飾上都是平民打扮,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明顯都是拖兒帶女、扶老攜幼,舉家一起來到這裏的,人群以家庭為單位地進行集合,並且清一色地住在帳篷裏,上千個帳篷整整齊齊地遍地開花,每頂帳篷附近都堆著大包小包的行禮家當,還有很多自行車。通過表情就不難看出這些平民並非難民,年輕人意氣風發,老人安詳悠閑,小孩嬉戲玩耍,實際上,這些平民都是中國人,飄揚在現場的歡聲笑語也都是漢語。萬眾等待中,人群猶如一張被抖動著的毯子般騷動起來,有人興奮地大喊起來:“快看!二公子來了!”“真的是二公子!”“是二公子啊!”原本保持著秩序的人群一下子失控了,所有人紛紛湧向蔣緯國出現的地方。

    乘坐汽車趕來的蔣緯國頓時被民眾的熱情搞得手忙腳亂,他其實並非專門來這裏視察或者做出什麽重要指示的,他隻是經過這裏,這些民眾也不是在等他,但知道他過來,民眾頓時都激動萬分,嘩啦啦地湧向蔣緯國。現場的一些軍人和政府官員們也慌忙趕過去,保護蔣緯國、迎接蔣緯國。蔣緯國的汽車一下子成了台風眼,吸引了現場幾萬人將其密不透風地包圍著。“二公子萬歲!”原本嘈雜紛亂的各種叫喊聲在很短時間內匯聚成了統一的歡呼聲,猶如山崩海嘯,響徹雲霄。蔣緯國在車子裏看到外麵密密麻麻都是寫滿了激動、喜悅、興奮、感激、感恩的同胞的麵孔,要不是衛兵們拚命地在車子外麵組成人牆,這些激動至極、熱情至極的民眾搞不好會把蔣緯國的車子給擠翻。

    “二公子萬歲!萬歲!萬歲!”

    聽著這股如雷貫耳般的歡呼聲,蔣緯國心裏十分陶醉,他得意地暗想道:“老子現在真是萬眾敬仰、萬民擁戴呀…”他得意著,隨即打了一個冷戰,意識到自己的思想有點危險,他急忙克製住心頭那股在他不知不覺中已經膨脹開的虛榮感,然後走出車子,又爬到車頂上,高舉雙手向下壓了壓,示意民眾安靜下來。

    看到蔣緯國出現在自己視線裏,使得親眼看到蔣緯國的民眾無不愈發狂熱地高呼萬歲,現場的萬歲呼聲一浪蓋過一浪,不過,隨著蔣緯國的手勢,人群紛紛地安靜了下來,無數雙飽含期待、激動、感恩和淚水的眼睛一起看著蔣緯國。蔣緯國向車邊一名政府官員示意一下,那名官兵會意地把手中高音喇叭遞給蔣緯國。

    蔣緯國舉起高音喇叭,聲音緩慢而熱情地說道:“我的同胞們!首先,感謝你們響應國家政策,舉家移民到這裏,從此以後在這塊屬於我們中國的新土地上安家紮根,我在這裏真誠地祝福你們在新的土地上安居樂業、豐衣足食。不要客氣!這裏就是咱們大中國的領土!就是你們以後的家!你們就是這裏以後的主人!政府和軍隊會保護好你們的!現在,請你們繼續你們的事情,不要受到我的影響。”

    現場頓時再度響起了驚天動地的“萬歲”。

    人群逐漸地散開,重新回到原先的位置。蔣緯國站在車子上,興致勃勃地看著這一幕。幾十名政府官員舉著喇叭在人群前不同地方聲嘶力竭地喊道:“現在,分土地儀式正式開始!這塊編號二十八、正式名字以後由你們自己取的地帶會成為你們五萬三千二百六十八人以後永久性定居的家園,按照規定,待遇分為兩種人,一種是軍人家屬,一種是從內地遷徙來的平民。軍人家庭分到土地的數量是各不相同的,取決於軍人在戰爭裏的表現情況,平民家庭分到土地的數量是相同的,都是兩百畝。現在,軍人家屬請到一至十號集合地點,平民請到十一至三十號集合地點。”

    “劉阿四,國軍第77師第78旅第783團第2營第3連副連長,獲得基本田地兩百畝,因其在作戰中擊斃敵軍二人、自身受傷失去右臂,因此根據規定,家人獲得土地三百三十畝,請過來領取土地持有證書,你們家的土地是編號0082地帶。”

    蔣緯國看到屬於同一家人的七八個男女婦孺喜形於色地跑向隊伍前方,其中一個沒有右臂的年輕男子一邊走一邊喜極而泣,嘴裏不停地說著:“太好了!太好了!我血沒有白流…”

    “張大虎,國軍第202師第222旅第1028團第1營第2連第3排第2班二等兵,獲得基本田地兩百畝,其已在冠軍城戰役中為國捐軀,根據軍方紀錄,其在戰役中擊斃敵軍一人,並和戰友聯合摧毀敵軍裝甲車一輛,因此根據規定,家人獲得土地四百五十畝,請過來領取土地持有證書,你們家的土地是編號0132地帶。”

    蔣緯國看到屬於同一家人的四五個都戴孝的老少婦孺一邊抹眼淚一邊快步地走向隊伍前方,其中一個年輕婦女邊走邊哭,旁邊一位老者也悲傷流淚,看著天空高喊道:“大虎啊,我的兒啊,國家給咱家分土地了,咱家以後能過上好日子了,這都是靠你不要命換來的呀…”

    在戰場上或立功、或傷殘、或陣亡的軍人們的家屬依次地領取土地持有證書,獲得了應得的土地,在另一邊,平民的土地分發儀式也在熱熱鬧鬧地舉行著,跟軍人家屬分發土地不同,平民采用的是最原始也是最公平的辦法。蔣緯國看到近千名年輕人猶如即將參加集體馬拉鬆比賽般在一道紅線後躍躍欲試,為防止暗箱操作等嫌疑,平民們采用的是“自由爭奪”方式。參加“自由爭奪”的平民都是每家每戶裏最年輕力壯的,大多數是男子,也有少部分女子,長輩們正在他們耳邊不停地囑咐著:

    “記住了!要搶到河邊的土地!河邊土地最肥沃,實在搶不到,就搶樹林邊的。”

    “加把勁!咱家以後能不能過上好日子,就看你這把了!要把吃奶的勁拿出來!”

    “等一下你往西邊跑,我提前看過了,西邊那塊土地最好,有河有樹還有小山。”

    就在這時,一名官員舉起一個高音喇叭,大聲喊道:“我最後說一遍!不許惡意搗亂!誰要是推別人、絆別人、搶別人已經到手的旗子,一律取消資格!現在,預備,三、二、跑!”

    霎時間,近千人在轟隆隆的腳步聲中爭先恐後地跑了出去,後麵的家屬們大聲地加油,在他們的前方和遠處,是一大片一望無垠的平原,一馬平川、河溪穿流,偶爾有小山丘星羅棋布地點綴其中,土地肥美、鳥語花香,這些土地已經被政府的工作人員事先劃分開近千塊,每塊中間都插著一根小旗子,旗麵上寫著這塊土地的編號,誰搶到旗子,就擁有了這塊土地。近千人在跑到平原裏後迅速分散開來,各自急切地奔向各自的目標,有人先下手為強地拔起最近的旗子,更多的人則奔向遠處,朝著更好的地方衝去,時不時響起歡呼雀躍聲,自然是搶到更好地方的人在高興得大喊大叫。李小五正是其中之一,他按照父親的交代,甩開兩腿拚命地向西邊奔跑去,奔向父親提前看中的那塊南邊是小河、北邊是一片樹林、東邊是一座小山丘的好地方,不過,他很快發現,自己是有競爭對手的,隔壁村的王小三就在自己身邊,看樣子他家也看中那塊土地了,這讓李小五心急萬分,他一邊跑一邊喊道:“小三,你幹啥?那是俺家的地!”

    王小三一邊跑一邊回嘴:“放屁!二公子立下規矩,誰搶到就是誰的!”

    李小五火急火燎地向前看去,已經看到那麵飄揚在土地中間的小旗子了,他同時發現王小三已經飛奔著超過自己了,頓時心頭猶如被潑了一盆冷水,但很快,他看到王小三大概因為跑得太急了,腳下一滑,跌了個狗吃屎。“哈哈!”李小五大笑起來,“地是俺家的啦!”他飛快地超過王小三,撲向小旗子,一把搶在手裏,然後如釋重負地倒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王小五罵罵咧咧地急忙跑向別的地方。

    李小五躺在地上,看著天空,他發現天空是那麽的藍,雲朵是那麽的白,陽光是那麽明媚,雖然已經是七月份了,但這個叫北亞的地方的陽光卻像老家秋天時那樣和煦,他勉強坐起身,這才發現自家得到的這塊土地是如此之大,兩百畝,整整有兩百畝,在很遠的地方坐著同樣累壞了的王小三,以後就變成他的鄰居了。李小五打量著自家的土地,又大又平坦,遍地青草就像毛絨地毯,幾隻野鳥在草叢裏撲騰著,南邊的小河嘩啦啦地流淌著清澈的河水,北邊的樹林在涼風中發出沙沙沙的響聲,東邊的小山上長滿了野花野果。李小五忍不住淚流滿麵,多好的土地啊!想到以後自己和爹娘還有未來的媳婦、孩子就可以長久地生活在這裏,李小五忍不住癡癡呆呆了。

    一名騎著自行車的政府官員打著車鈴在李小五身邊停下,笑眯眯地取出一本冊子:“不錯,搶了一個好地方。在這裏向你交代一下,既然是好地方,就不能胡亂糟蹋,垃圾是不許倒進河裏的,要送到垃圾站,樹林裏的樹木也不許砍,枯木可以撿回去當柴火,要保護環境,懂不懂?除了保護動物,其它動物是可以打的。你們是移民,來之前已經把老家的家產統統變賣了,是吧?國家會給你們發耕牛,租給你們的,要好好愛護,以後或者歸還給國家或者花錢跟國家買下,懂了嗎?另外,以後可能會給每個村配發一輛拖拉機,也可以花錢租著用。對了,離這裏最近的駐軍在三十多公裏外,遇到危險什麽的可以去向駐軍求助,這裏會設有武裝警察,安全別擔心。還有,這裏的氣候環境跟內地很不一樣,會給你們發這方麵的資料,要認真學習,以後在這裏好好地安家吧!”

    李小五連連點頭:“放心,放心,這麽好的地方,怎麽舍得糟蹋呢!”

    遠處的蔣緯國放下望遠鏡,他心裏很有成就感,因為他讓自己的祖國新增了大片領土,又讓大量的自己的同胞獲得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土地,開疆拓土的宏圖偉業絕不是給統治高層增加所謂的榮光,更要讓廣大民眾得到實惠。國家就是為人民而存在的。“陳長官,怎麽樣?”蔣緯國笑著問身邊的陳誠。

    陳誠也放下望遠鏡,感慨不已:“老百姓可真是幹勁十足啊!看看他們的神情,那是一種發自內心肺腑的快樂,搞得我都心癢難耐,想要去搶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了。”

    蔣緯國哈哈地笑起來:“陳長官,老百姓的要求其實很簡單,有一塊真正屬於他們的土地,吃飽穿暖、太平安康,就夠了。可歎啊,中國五千年來,又有幾個皇帝君王真的滿足老百姓這個最起碼最基本的要求呢?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我們可不能重蹈曆史上的覆轍。”

    陳誠若有所思:“是啊,是啊。”

    在蔣緯國改變曆史前,中國(中華民國)號稱擁有1141.8174萬平方公裏領土,但可惜,這個巨大的數字是有名無實的,或被列強霸占、滲透,或被軍閥割據、控製,真正受到國民政府實質性控製的領土隻有華東、華中等地,而如今,這一切都被蔣緯國給徹底地改變掉了。國內軍閥除了桂係還處於半獨立狀態,其餘都被掃蕩一空,國外方麵,日蘇都被擊退或擊敗,東北、外東北、唐努烏梁海、外蒙古、新疆、外新疆等地都被收複,此時,屬於中國但還在外國手中的土地已經寥寥無幾:日占台灣、日占庫頁島、英占香港、法占廣州灣、葡占澳門,不僅如此,中國又奪取了北亞西部、北亞中部南處等累計麵積高達四百多萬平方公裏的領土,極大地擴張了疆域。奪取之後就要消化,移民、投資、開發、經營都是必不可少的,特別是移民,隻有本國同種同族同宗同文的同胞大量地定居到那裏,那些原本並不屬於中華的領土才會真正地融入中華。在蔣介石的“推薦”和蔣緯國的歡迎下,陳誠負責這件大事,說起來,陳誠此人的打仗水平隻能算是一般,但搞民生經濟則十分擅長老練,並且他作風廉潔,負責此事確實是人盡其才。

    蔣緯國此時在巡視北方新領土,陳誠跟他同坐在車上,兩人邊巡視邊閑聊。陳誠十分感慨地說道:“咱們中國人的鄉土意識還是很重的,但在國府號召內地民眾遷移到新領土時,內地各省都是應者雲集啊,報名者約有千萬,說明我們製定的那些優惠政策還是很有效的。”

    “也說明大量內地老百姓過得不好,所以他們隻能背井離鄉。”蔣緯國淡淡地道,“人都是戀家的,誰願意輕易離家呢?”

    陳誠知道蔣緯國說的是什麽意思,隻能笑了笑。

    “陳長官,移民工程持續到現在已經怎麽樣了?”

    “很順利。需要移民的地方主要有六個,新疆、外蒙古、外東北、北海省(貝加爾湖地區)、西海省(外新疆)以及北亞西部和北亞中部南處,這些地方都是漢人較少甚至沒有,不利於大統一、大融合,所以要持續不斷地移民。截止到目前為止,新疆已經移民一百多萬,外蒙古已經移民五十多萬,外東北已經移民一百三十多萬,北海省已經移民二十多萬,西海省已經移民十多萬,以上五個地區還會繼續移民,爭取移民總數在五年內比現在再增加一倍,到時候,同化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至於北亞西部和北亞中部南處,由於工程剛展開不久,所以還不多,累計一二十萬,我們打算在五年內把這個數字增加到一百萬,在十年內增加到三百萬。我剛才已經說過,內地足有千萬老百姓願意移民,所以我們需要的是時間和足夠的資金、設備、運輸力來進行這件事。”

    “挺好的。”

    “新疆、外蒙古、西海省還好,但外東北、北海省、北亞地區的移民工程存在著一個不大不小的問題,那就是當地的俄羅斯人。二公子,真的要把他們都抓起來進行集中管理?”

    “當然!”蔣緯國冷哼一聲,“這些羅刹鬼!他們當初做得那麽絕,我們現在已經是非常客氣了!日本人霸占了台灣,台灣還有中國人,英國人霸占了香港,香港也還有中國人,但外東北、北海省等地呢?那些地方原本也是有中國人的!結果在蘇俄人霸占後都被殺掉了!蘇俄人就是這麽喪盡天良,他們的一貫伎倆就是:占領別國土地,殺光當地人口,抹掉一切原居民的痕跡,再大肆遷移俄羅斯人,最後假惺惺地宣布‘當地究竟屬於不屬於蘇俄,完全可以由當地人進行投票表決’,他媽的還怎麽表決?真正的當地人早就被他們殺絕了!所謂當地人都是他們自己人而已!”

    陳誠點點頭:“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俄羅斯人現在的遭遇怨不得別人,都是他們咎由自取的!”他想了想,補充道,“二公子,其實我們向外東北、北海省、北亞等地進行移民的人口並不以農業人口為主,因為北亞雖然地域遼闊,平原麵積也非常巨大,但真正的適合農耕的地方並不是特別大,所以,以後北亞的經濟形態是工農並存的,甚至,工業要超過農業。北亞可以成為我國的又一大農倉,但更重要的,還是會成為我國的又一大工業基地。”

    “嗯,我對這個也是心裏有數的。”蔣緯國說道,“移民到北亞的內地居民,農民和工人是差不多的數量,還有很多商人,說到底,這裏確實是寶地啊,又能種地產糧又能開礦建廠,不過,比起農業,咱們國家現在更需要的還是工業,反正現有農業規模完全可以養活全國人口,但工業完全不嫌多啊!”

    跟陳誠會晤後,蔣緯國找到了也忙得不可開交的工業部副部長林繼庸,林繼庸是中國此時著名的工業學家,甚至被稱為“民國工業之神”,這個稱號雖然有些誇張,但不難看出,林繼庸對民國時期中國工業發展的貢獻是極其巨大的。蔣緯國在冠軍城見到了林繼庸,跟他在一起的還有翁文灝、謝家榮、黃汲清,這三位都是著名的學者、科學家,翁文灝是傑出的地質學家,謝家榮是傑出的礦物學家,黃汲清是傑出的地質學家和石油勘探專家,四位專家正帶著一大群工業、礦物等方麵的技術人才忙得熱火朝天。看到蔣緯國到來,林繼庸熱情地迎接了蔣緯國,兩人站在城外郊區,打量著一處處如火如荼的建設工地,都興奮得喜形於色。

    “林先生,辛苦你了。”蔣緯國看著林繼庸,“幾個月不見,你都瘦了一大圈了。”

    林繼庸哈哈笑道:“越辛苦越好!我呀,越辛苦越開心!”

    蔣緯國笑起來,他理解林繼庸的心態:“林先生,跟我說說咱們的工業吧!”

    林繼庸立刻眉飛色舞地如數家珍:“北亞真是一塊寶地啊,我真要感謝蘇聯人,他們已經幫我們勘探出不少重大礦場了,比如秋明,有一個巨大的油田,比如托木斯克,有一個超級鐵礦,比如庫茲巴斯,有一個特大煤田,都是大寶藏、大寶庫啊!根據二公子你的規劃,北亞西部六城和北亞中部南處三城(扣除租借給日本的昭和城)都會建設成咱們國家的工業城市,匯聚成咱們國家的北亞工業基地。資金、人員、設備,都不是問題,那些從蘇聯境內源源不斷運來的機器設備,多得我們高興得簡直睡不著覺,這輩子都沒見過那麽多的機器啊!保守估計,我們從蘇聯境內獲得的工業設施的總價值是我國原有的四倍以上,我們將其一半用於北亞重工業基地的建設,一半運入本土,運到華北擴建華北的重工業基地。這是具體的計劃大綱…”他興高采烈地滔滔不絕。

    蔣緯國翻了翻林繼庸遞過來的文件,笑著問道:“林先生,我是門外漢,這項大工程就麻煩你和你的同僚了,你呢,告訴我一個大概的數字,咱們國家得到蘇聯的那些工業設施,估計咱們國家的工業規模能超過日本了吧?”

    林繼庸哈哈一笑:“早就超過啦!更何況東北也回來了,日本又沒了東北,我們得到蘇聯大部分的工業設施,估計我國現在的工業規模已經是日本的四倍乃至五倍了吧!當然了,建設工業不等於得到大量機器,但有了機器,一切就好辦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嘛,有了米,做飯就是水到渠成的了。”

    蔣緯國聽得心情舒暢至極:“好啊,真的太好了!”

    在蔣緯國改變曆史(1936年夏)之前,中國的工業在總體上是十分落後的,規模很小,並且還是以民用輕工業為主,更加重要的重工業、化工業、軍工業都薄弱得簡直能忽略不計,別說美蘇德這樣的工業一流的國家了,就連工業大不如美蘇德的日本、意大利都能完勝中國,如今,已經過了整整五年了,此時的中國已經擁有三大重工業基地:華北基地(可算是自我經營起來的)、東北基地(從日本人那裏收複回來的)、北亞基地(從蘇聯人那裏搶回來的),另外在南方也有一些規模中小、比較分散的重工業設施,蔣緯國苦心經營五年,在發展中國工業(主要是重工業、化工業、軍工業)這件大事上確實是成果空前、成就輝煌、成績驕人,截至1941年,中國的工業規模已經完全地超越日本和意大利,達到日本或意大利的四五倍之多(日本在失去東北後也損失了差不多一半的重工業,跟中國是此消彼長的關係)。進入1942年,由於基本上消化了從蘇日那裏奪取過來的工業設施,再加上中國的工業產業已經成型,形成了體係,進入正規化、係統化的生產和良性循環式的擴建,所以規模和產量都是進一步地急劇增長。

    蔣緯國這隻小蝴蝶在扇了五年的翅膀後,已經形成了一場天翻地覆的大台風。

    此時中國的軍工業幾乎就是蔣緯國的私人財產,負責給他全權管理軍工業的是俞大維。洗劫蘇聯的工業不但讓中國的輕工業、重工業、化工業都規模暴增,也讓中國的軍工業同時得到了大規模的擴建。蔣緯國找到俞大維時,發現他跟別人一樣都忙得兩眼發紅,顯然很久沒有睡個安穩覺了,但疲憊中喜氣洋洋,困倦裏幹勁十足。

    “發大財了吧?”蔣緯國打趣俞大維,“說說咱們的軍工業吧!”

    俞大維取出一疊磚頭厚的文件資料準備向蔣緯國進行匯報。

    “停!”蔣緯國製止住俞大維,“用最簡潔的語言告訴我一下就可以了。”

    俞大維笑了笑,放下手裏的文件:“怎麽說呢…是的,我們得到了大量的蘇聯機器和大批的蘇聯工人,問題的關鍵是,武器裝備不製式化必然會導致國軍使用的武器堪稱五花八門,比如步槍,中正式、三八式、98k、莫辛納甘…子彈口徑各不相同,後勤肯定跟不上的,兵工廠同時生產好幾種尺寸的子彈也會導致產量降低。以此類推,我們得到的那些蘇聯機器肯定不能直接拿來就用,根本就不是一個體係的嘛,所以要進行全麵的改造,不少機器其實無法使用,估計要半年時間進行消化,明年才能正式地全麵用於我國自身的生產。”

    “蘇聯的飛機和坦克都算了,我是看不上,如果我軍又用德軍飛機坦克又用蘇軍飛機坦克,還不亂套?蘇聯的火炮還不錯,可以保留進行原先的生產。”蔣緯國看著俞大維,“另外,蘇聯的一些特殊的、可以彌補我軍不足之處的武器,也是要原封不動地進行批量生產的,比如那種喀秋莎火箭炮。算了,說起來太麻煩,反正我是統統交給你去操心的。我的俞部長,你告訴我幾個數字就好了,明年,我軍飛機可以月產多少架?”

    俞大維想了想:“年初可以達到月產1000架以上,年底可以達到月產1500架以上。”

    “坦克呢?”

    “年初可以達到月產300輛以上,年底可以達到350輛以上。”

    “真他媽的多!”蔣緯國忍不住了,哈哈大笑。

    俞大維也笑起來:“我總結一下,在武裝150萬人的情況下,我們現在的軍工業規模可以把這150萬人武裝得跟德軍一個水平,這是明年的水平,後年可以武裝200萬人以上。”

    蔣緯國重重地拍了拍俞大維的肩膀:“做得好!”

    當蔣緯國為消化蘇聯戰爭的戰果而忙得團團轉時,聯盟國總部裏熱鬧無比,日本高層正式遞交方案,與中德意三國高層進行會晤,要求聯盟國商討並早日製定下一步的戰爭策略。(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