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節 南洋風起(2)

字數:9330   加入書籤

A+A-


    時間荏苒,白駒過隙。轉眼間,1942年到了。

    對於全世界而言,已經過去的舊的一年是動蕩不安的,而正在到來的新的一年也注定仍是動蕩不安的,實際上,十多年來,此起彼伏於世界各地的局域性戰火一直都未完全停下,無論是九一八事變、西班牙內戰、中日全麵戰爭、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還是中日蘇三國的遠東戰爭、聯盟國全麵進攻蘇聯的蘇聯戰爭、德國發動的北歐戰役和西歐戰役、日本發動的印尼戰役…始終是方興未艾、前消後起、沒完沒了,最終匯聚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麵戰火,使得烏雲般的戰爭硝煙團團地籠罩著半個地球,無數人懷著迥然不同的心態迎接著新一年的到來,或是狂喜亢奮,或是痛苦絕望,或是憂慮焦躁,真可謂是“幾國歡喜幾國愁”。對於四千一百萬法國人而言,這個新年無疑是灰暗而陰沉的,對於四千七百萬英國人而言,這個新年無疑是惶恐而不安的,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裹屍布般愁雲慘霧的氣氛籠罩著英國和法國時,陽光燦爛般歡欣喜悅的氣氛則籠罩著德國和日本,八千多萬德國人和七千二百萬日本人正在歡聲鼎沸地慶祝著這個對德國和日本而言充滿了輝煌、榮耀、希望的新年,全民歡慶、舉國歡騰。德國人醉了,因為德國人“稱霸歐洲、洗刷前恥”的夙願已經得到極大的實現,並且是在很短時間內實現的,法國人投降了,英國人逃回本土那幾個小島上惶惶不可終日地苟延殘喘,最終失敗看上去是指日可待的,德國人揚眉吐氣,出盡了心口裏憋了足足二十年的惡氣,德國此時國勢滔天,稱霸了甚至是獨霸了歐洲大陸,德國人沒有理由不醉了。

    日本人也醉了,因為日本人持續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問鼎大陸”夢想正在實現並且還是超額地實現,除了“北方州”,日本現在又擁有了“南方州”,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日本軍隊就奪取印尼群島(包括巴布亞新幾內亞),使得日本又獲得一片麵積遼闊、資源豐富的新領土,“大日本帝國”已經真正地成為了一個“大帝國”。蘇聯戰爭前,日本領土包括日本四島、朝鮮半島、琉球群島、台灣列島、庫頁島等地,總麵積67萬餘平方公裏,蘇聯戰爭結束後,日本得到了北亞東部和北亞中部,領土麵積暴增至770多萬平方公裏,此時,日本又得到了印尼群島(包括巴步新幾內亞)的230多萬平方公裏的領土,領土總麵積再次暴增,一躍突破1000萬平方公裏的大關。如此巨額領土,如此豐厚收獲,日本人沒有理由不醉了。

    1942年1月1日,柏林和東京都是在全城狂歡中度過這個元旦的,巴黎是在德國軍隊橫穿凱旋門的軍靴踏地聲中度過元旦的,倫敦則是在穿雲破霧的轟炸機引擎聲、攝人心魄的炸彈落地聲、天崩地裂的炸彈爆炸聲中度過元旦的,因為德國空軍在這一天正式對英國本土展開了戰略大轟炸,第一場大轟炸的主要目標就是英國首都倫敦,超過300架“熊貓”戰略轟炸機和超過600架ju-88、ju-87轟炸機參加了這場戰略大轟炸,累計投下5000多噸炸彈,讓倫敦一片火海,更讓英國人第一次感受到了來自天空的死亡恐懼。同日,英國首相張伯倫在萬念俱灰中正式辭職。

    慶祝已獲得的勝利並不耽誤德國向著新的、更大的勝利繼續高歌猛進。法國被打敗後,被迫跟德國簽署了停戰協定(為了照顧到法國人的麵子,德國人擬定的這份條約不叫投降書,而是叫停戰協定,但本質上沒什麽區別),該協定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德國尊重法國的領土完整和主權獨立,不要求法國割讓領土,法國的全部領土和法國的全部殖民地仍然屬於法國政府;

    二、法國分批向德國賠償總金額500億法郎的戰爭賠款(五百億法郎相當於修建十條馬其諾防線的資金);

    三、法國從此退出戰爭,成為受德國保護的中立國;

    四、德國有權在法國境內駐紮軍隊,德國有權租用法國的造船工業、軍工業、重工業、化工業等工業設施以及法國的沿海港口,德國有權在法國境內修建軍事基地;

    五、法國和法國殖民地的法國軍隊總兵力不得超過10萬人,法國在殖民地招募的當地士兵不得超過20萬人;法國軍隊無義務協同德國軍隊作戰,但德國有權在法國境內招募法籍軍人加入德軍為德國效力,同時,德國軍隊有義務協助法國軍隊保衛法國的領土和殖民地;

    六、法國撤銷空軍,隻允許成立陸軍航空隊,各型飛機數量不得超過500架;

    七、法國撤銷海軍,隻允許成立陸軍海上警備隊,法國海軍現有軍艦可作為戰爭賠款轉讓給德國;

    八、法國不得與第三國締結不利於德國的條約,不得做出任何損害德國利益的事情。

    客觀上講,德國人的這八項主要條件不算太苛刻,也談不上寬鬆,最起碼的在表麵上保住了法國人的麵子和自尊心,好歹讓法國人有了一個下台的台階。法國人簽署了這份協定,意味著法國隻是德國的保護國,並非德國的仆從國,德國也沒有要求法國加入聯盟國,雖然法國可以在表麵上保住主權,但確實喪失了很大的國家利益。本來,法國人還想討價還價的,但德國人已經很不耐煩了,急於解決英國的德國不想再在法國身上浪費時間,況且,此時的法國完全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因此,在德國的威逼恐嚇下,法國隻得簽署這份停戰協定。

    新年第一個月,德國從容不迫、有條不紊地展開了新的戰事,首先,德國陸軍在法國境內屯兵百萬,做出準備橫渡英吉利海峽、登陸英國本土的架勢,但是,德國陸軍隻是一個幌子,德國對英國本土的攻擊是以空軍和海軍為主力,德國空軍的成千上萬架飛機入駐法國境內,對英國本土展開戰略大轟炸,德國海軍的數百艘潛艇紛紛出動,神出鬼沒在英國本土四周的海域內,如狼似虎地攻擊著英國的商船、貨輪,絞殺英國的海上運輸線,斷絕英國的海上輸血管。一個是戰略大轟炸,一個是無限製潛艇戰,雙管齊下,最終把英國給活活困死。

    如何打敗英國?早在蘇聯戰爭前,德國統帥部就認真地研究這個問題了,起初的原始方案是德國海軍雷德爾提出的,即建造一支強大的水麵艦隊,打敗英國海軍,奪取大西洋的製海權,然後協助德國陸軍在英國本土登陸,但這個方案被蔣緯國給推翻了,蔣緯國在首次出使德國時入木三分地駁斥了這個方案的諸多不足:第一,耗費太多資金資源,浪費德國的國力軍力,建造強大的水麵艦隊會嚴重拖累德國陸空軍以及德國海軍潛艇部隊的發展;第二,耗時太久,會耽誤德國太長的時間,擾亂德國的戰爭步驟;第三,德國造船工業大不如英國,在這種造艦比賽中,先天不足的德國海軍注定追不上英國海軍,最終極有可能重蹈上次世界大戰的覆轍。因此,德國想要打敗英國,應該另辟蹊徑,采取迂回戰術,一是用空軍對英國本土展開戰略大轟炸,二是用海軍潛艇部隊絞殺英國的海上運輸線,兩者相輔相成,把英國給困死,最終,哪怕德國陸軍沒有登陸英國本土,德國也會在德英戰爭中不戰而勝。希特勒以及眾多德國高層在反複研究、討論、分析後,最終采取了蔣緯國提出的這套對英作戰策略。

    蔣緯國堪稱德日海軍的“先知”,因為他又給日本海軍“指點迷津”,又給德國海軍“指點迷津”。

    為了消滅英國這個“德國在歐洲的最後敵人”,德國統帥部製定了“海獅”計劃,這項計劃的主要對策是:

    一、集結陸軍百萬兵力於法國境內,佯裝要對英國本土展開全麵登陸;

    二、在法國和低地三國境內修建眾多空軍基地,先奪取製空權,然後使用轟炸機群(包括上千架“熊貓”戰略轟炸機)對英國本土展開戰略大轟炸;

    三、海軍潛艇部隊全力絞殺英國的海上運輸線,不打軍艦,隻打民船;

    四、暗中大力增援愛爾蘭,拉攏這個德國對付英國的最佳幫手;

    五、陸軍向非洲和中東進軍,摧毀英國的殖民地體係。

    毋庸置疑,德國的這五項對策都是有的放矢,針對性和有效性都非常強,如果英國得不到來自外界的強力援助,德國的這五項對策足以能置英國於絕境死地。在製定戰略對策後,德國三軍迅速緊鑼密鼓地付諸行動。退出戰爭並成為“中立國”(實際上是德國保護國)的法國變成了德國對付英國的有力工具,雖然法軍不會協同德軍對英作戰,但法國的地理優勢、礦產資源、農產品、工業設備、裁軍後的軍械武器(包括大量飛機、坦克、火炮)以及法國海軍都被德國全麵利用,不僅如此,德軍還在敦刻爾克戰役中繳獲到巨量的英軍武器,包括超過三千門火炮、七千多支反坦克槍、一萬兩千多挺機槍、九萬多輛汽車、八十多萬噸軍用物資,使得英國陸軍元氣大傷,在英國本土的英國陸軍隻剩下四五百門火炮和二三百輛坦克,若不是擁有英吉利海峽這個天然屏障,英國本土早就被德國陸軍以犁庭掃穴、摧枯拉朽之勢給掃滅了,此時的英國就像赤壁大戰前的孫劉聯軍,搖搖欲墜、岌岌可危,不過,德國軍隊並未像曹軍那樣選擇強攻,有了法國,德國海軍徹底不會再被英國封鎖在本土了。法國境內,德國大軍雲集,準備展開對英國的本土攻擊,德國的陸海空三軍都在法國和低地三國內爭分奪秒地修建軍事基地,而英國此時隻能靠海軍和空軍來捍衛本土,英吉利海峽上的空,德國空軍和英國空軍展開規模空前的搏殺,以爭奪英國製空權,德國海軍的潛艇開始不斷地擊沉英國的商船和貨輪(德國海軍現有400多艘潛艇,並且還可以征用法國海軍的100多艘潛艇,意大利海軍也有100多艘潛艇,但一時間難以進入大西洋作戰)。四五百艘潛艇對英國本土展開無限製潛艇戰,破壞力可想而知,使得英國周圍的海域盡皆變成了吞噬船隻的死亡黑洞。

    對付英國是德國空軍和德國海軍的事,德國陸軍隻是陪襯,實際上,幾十萬德國陸軍精銳在撤離法國戰場後直接南下,兵鋒指向南歐。

    希特勒之所以下命令對南歐進攻,絕不是放棄對英國的攻擊,而是基於三方麵的考慮:首先,進攻英國本土主要是海軍和空軍的事情,陸軍撐死了出動一百萬軍隊也就綽綽有餘了,畢竟英國陸軍的精華此時都在德國的戰俘營裏削著土豆皮,而德國陸軍現在足有四五百萬兵力,大量兵力處於閑置狀態,所以德國陸軍抽調幾十萬兵力並在空軍一小部分飛機的協助下對南歐展開進攻並不會影響德國對英國本土的攻擊;其次,德國對英國的打擊手段並非直接進攻英國本土,而是展開海上封鎖,即切斷英國本土和英國殖民地的聯係,讓英國本土難以得到來自其殖民地的戰爭資源,想要完成這一點,最好是兩手抓,一是派遣大批潛艇對英國本土展開無限製潛艇戰,一是直接摧毀英國的殖民地體係,占領英國的殖民地,讓英國重新變成一個彈丸小國,同時,占領英國的殖民地也能充實德國的國力,德國想要打英國在非洲、中東等地的殖民地,肯定要先拿下南歐;第三,意大利是德國的主要盟友之一,在蘇聯戰爭和法國戰爭期間,意大利都比較賣力地配合德國,死傷十幾萬人的意大利並沒有撈到太多的好處(雖然意軍在蘇聯戰爭和法國戰爭期間都表現平平、戰果不大),這已經讓墨索裏尼和意大利高層在背後有些不滿了,所以,德國為了安撫意大利等盟友,必須要給它們一些甜頭,穩定人心。南歐是德國當初許諾要瓜分給意大利等仆從國的地盤,德國此時自然要言而有信。

    德國拿下東歐花了一年,拿下北歐花了十天,拿下西歐花了一個半月,眼下拿下南歐仍然是動作神速,半個月而已。南歐主要是三個國家:南斯拉夫、希臘、阿爾巴尼亞。希臘是親德國家,因此德國展開拉攏後,希臘立刻投入德國的懷抱(原先曆史上,希臘本來願意加入德國陣營的,結果意大利不分青紅皂白地打了希臘一頓,迫使希臘加入了同盟國陣營);阿爾巴尼亞是個彈丸小國,完全不足為慮;南斯拉夫是由多個民族強行組合成的國家,內部民族矛盾非常尖銳,不同民族互相仇視仇殺,整個國家處於分崩離析的邊緣,同樣不足為慮。

    以行軍的方式,德國不費吹灰之力地拿下了南歐三國,希臘成為德國陣營裏的新成員,南斯拉夫和阿爾巴尼亞則被德國和幾個仆從國給瓜分掉了。

    蘇聯戰爭結束後,烏克蘭、羅馬尼亞、芬蘭、波蘭、波羅的海三國都在蘇聯的屍體上分到了一杯羹,意大利、匈牙利、保加利亞跟原蘇聯並不接壤,所以沒有分到新領土。此時,德國為了安撫好這幾個夥伴國家,因此便把南歐分給了它們。當然了,德國自己也要在南歐進行擴張。德國把南斯拉夫的最西北部納入了德國版圖,使得德國獲得了在地中海的出海口,這是非常寶貴的一個戰略利益;匈牙利也在南斯拉夫北部分到了一塊新領土,從而使得原是內陸國的匈牙利也獲得了通往地中海的寶貴出海口;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都分到了南斯拉夫中部的“長條狀”新領土,使得這兩國橫跨黑海和地中海,也在地中海獲得了寶貴的出海口;意大利得到了很早之前就垂涎三尺的阿爾巴尼亞,同時又分到了南斯拉夫中南部的一大塊土地,剛剛加入德國陣營的希臘業分到了南斯拉夫南部的一塊土地。說到底,南斯拉夫國民族問題尖銳、社會動蕩、經濟落後,資源也不是特別豐富,本來是沒什麽油水的,但南斯拉夫擁有通往地中海的出海口,所以這正是德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在瓜分南斯拉夫過程中得到的真正好處,這四國通過瓜分南斯拉夫都得到了地中海的出海口,特別是匈牙利,興奮得更加是舉國歡騰,對於匈牙利這個內陸國來說,沒有什麽比能獲得出海口更寶貴的了。

    意大利雖然不太爭氣,但畢竟“最聽話”,在蘇聯戰爭和法國戰爭期間雖然沒什麽功勞,但好歹也有點苦勞,所以為了嘉獎意大利,希特勒另外強迫法國新政府把原是法國殖民地的突尼斯以戰爭賠款抵押的方式轉讓給德國,然後又由德國轉讓給了意大利,使得墨索裏尼和意大利高層大喜過望。不得不承認,希特勒拉攏人心的辦法確實非常有效果,瓜分南歐地區使得意大利、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希臘等國對德國更加死心塌地,原本對德國的稍許不滿也都煙消雲散了,墨索裏尼在嚐到甜頭後對希特勒更是唯馬首是瞻。當然了,南斯拉夫也不是一塊肥肉,以鐵托為首的“南斯拉夫解放軍”隨即在南斯拉夫的山林地區展開遊擊戰,讓瓜分南斯拉夫的幾國都頭疼不已,不得不抽調大批兵力圍剿那些無孔不入的遊擊隊。

    在瓜分南歐的過程中,希特勒接受了蔣緯國的提議,出動空降兵和精銳部隊,控製了希臘的克裏特島和地中海中部的馬耳他群島,把這兩個地理位置至關重要的島嶼建設成德軍在地中海內的“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以及歐洲與北非之間的海上運輸中轉站,同時在這兩個地方修建基地的德國空軍,飛機可以覆蓋整個地中海,為德軍接下來進軍北非奠定了基礎。

    截至1942年的春季,整個歐洲除了英國、愛爾蘭、冰島、蘇聯,其餘地區盡皆被德國所控製,要麽是德國的領土,要麽是德國的仆從國或保護國,愛爾蘭雖然在名義上是中立國,但跟德國暗通曲款、密切合作。德國徹底獨霸歐洲大陸,除了瑞士這個永久的中立國。瑞士在被德國四麵包圍的情況下雖然調動了40萬大軍來防備德國,但也不得不做出了一些讓步,比如允許德國使用瑞士的交通網等,使得瑞士在實際上是德國的“合作國”。

    德國此時的成就在歐洲曆史上確實是史無前例,就連拿破侖都未曾達到希特勒的地步。在中國高層裏,希特勒得到了一個很恰如其分的外號:“歐洲的秦始皇”。

    不僅如此,看到德國此時國勢滔天,一直受到德國拉攏但立場搖擺不定的土耳其終於心動了,下定決心,於1月11日加入了聯盟國,與德國像上次世界大戰那樣再次並肩作戰。土耳其的國力軍力都是一般般,但該國擁有一個極其重大的優勢,即該國的地理位置扼守於亞非歐三大洲的交界處,這對聯盟國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土耳其,聯盟國對非洲和中東展開戰爭自然是道路暢通、事半功倍。

    平定了南歐並且拉攏了土耳其後,德國陸軍開始組建“非洲軍團”,準備進軍非洲大陸,軍團司令即在法國戰役中聲名遠揚的埃爾溫·隆美爾。

    德國的這些大手筆、大動作自然被中日看在眼裏,實際上,德國也沒有想要瞞過中日,對此,中日兩國高層都開始實施審時度勢的舉措。不過,中國是氣定神閑、不慌不忙,似乎沒有什麽大動靜,日本則是更加坐不住了。德國打敗荷蘭後,日本急急忙忙地乘坐上德國的順風車,趁勢拿下了荷屬印尼(包括巴布亞新幾內亞,巴布亞新幾內亞此時並非英國殖民地,而是受到澳大利亞的“托管”),繼而得隴望蜀、欲壑難填,迫不及待地想要進行新一輪的“開疆拓土”。實際上,拿下印尼(包括巴布亞新幾內亞)後,日本人十分惱火地發現,當地的油田油井都被荷蘭人在投降前給破壞了,采油設施被炸成了一堆堆廢鐵,油田被大火燒成了一片片焦土,幾個特大油田在日軍占領當地時還在熊熊燃燒著,火海滔天、黑煙如雲,使得日軍不得不充當消防隊員,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撲滅大火,繼而得出一個令日本人極度惱怒、極度窩火的調查結果:起碼要一二年時間進行全麵維修,這些油田油井才能重新被投入開采。一肚子火氣的日本人隨即把火力發泄在手中的荷蘭人、印尼人的身上,折磨虐待死了一大群,不僅如此,印尼境內隨後此起彼伏地爆發反抗活動,不少日本人被殺,使得日本人愈發惱恨。值得一提的是,印尼境內的華人華僑確實沒有遭到日本人的荼毒,占領印尼的日軍對當地的華人華僑算是“客客氣氣、和和氣氣”,另外,葡萄牙政府和日本政府達成協議,把東帝汶以一千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日本,繼而被日本人並入了“南方州”裏。

    雖然沒能立即得到急需的石油,並且還要鎮壓當地人的反抗,但毋庸置疑,日本占領印尼仍是一個重大勝利、一個豐厚收獲,並且使得日本人繼而胃口大開。日本高層內,首先,幾乎所有人都支持“再接再厲”,沒幾個人主張“見好就收”,但如何再接再厲,日本人內部發生了重大分歧,一派認為:以印尼為前沿基地和跳板,直接攻打澳大利亞,但是,這麽做存在很大隱患,因為日本和印尼之間還存在著美國殖民地菲律賓和英國殖民地馬來亞、文萊,特別是屬於英國殖民地的馬來亞和文萊,完全橫臥在日本本土和印尼之間,如果日軍對澳大利亞發動進攻,馬來亞和文萊的英軍很容易截斷日本本土和印尼之間的海上通道,導致日軍如芒在背、難以施展;另一派認為:想要攻打澳大利亞,肯定要先解決馬來亞和文萊,不過,根據聯盟國內部協議,馬來亞和文萊在赤道以北,是屬於中國的地盤,可中國目前按兵不動,那麽就由日本“代為操勞”,拿下馬來亞和文萊,徹底打通南下道路,然後再進攻澳大利亞,中國若是討要馬來亞和文萊,日本就完璧歸趙,但是,這麽做也存在弊端,首先,日本幫助中國打馬來亞和文萊,豈不是火中取栗?日軍累死累活、流血死人,最後卻給中國做了嫁衣,顯然令人不悅,其次,中國已經提出“暗示”,不準日本動中國的地盤,所以日軍出師無名。

    意見相左的兩派日本高層整天吵吵嚷嚷,有人認為應該“先斬後奏”,先打下馬來亞和文萊,然後物歸原主,相信中國“不會太生氣”,有人認為應該督促中國早點出手,若這樣磨磨蹭蹭地拖下去,肯定夜長夢多。根據情報,受到印尼戰役的刺激,澳大利亞正在進行“全國總動員”,準備防備日本入侵,英國雖然本土自顧不暇,但其駐紮遠東的軍隊也厲兵秣馬、枕戈待旦,美國人同樣不再置身事外、隔岸觀火了,菲律賓美軍總司令、菲律賓陸軍總司令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已經多次向華盛頓請求“大規模地往菲律賓增派美國軍隊、武器、物資”。

    日本人此時就像一條急不可耐地想要撲向一塊肥肉的惡狗,但狗鏈子偏偏被抓在中國手裏。

    2月1日,法國新政府發表了一份讓世界各國大跌眼鏡的公告,法國新政府宣稱:法國已經退出戰爭,成為永久性中立國,以後不再參加世界大國之間的爭鬥,法國政府接下來的目標是讓法國民眾過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為達此目的,為獲得外匯收入,再加上法國在剛剛結束的戰爭中耗資巨大,又欠下德國巨額的戰爭賠款,因此,法國政府打算以800萬美元的價格把法國的四塊殖民地出售給中國,分別是東南亞的越南、老撾、柬埔寨三國以及非洲的最大島嶼、位於印度洋西南的馬達加斯加島與其附屬島嶼。法國政府顯得盛意拳拳,聲稱“越南、老撾、柬埔寨本來就是中國的傳統附屬國,此時法國將這三國歸還給中國是理所當然的,另外,法國以前曾經發動過中法戰爭、英法聯合侵華並火燒圓明園等侵略中國的非正義戰爭,所以,法國政府也為了恢複中法友好關係以及表達法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善意和歉意,而將法國那四塊殖民地出售給中國。”

    “老希這個雙簧唱得不錯!”看到法國新政府的公告,蔣緯國笑了,“此公告有理有據、天衣無縫,讓我國的出兵之舉有了法理依據,不錯,不錯!行,該出兵了!別說日本人等得不耐煩了,老子的百萬大軍也已經等得不耐煩了!哈哈!”(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