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節 休戰時期(3)

字數:8902   加入書籤

A+A-




    世界大戰雖然還在激烈進行中,但中國卻猶如驚濤駭浪中的巨輪般安然無恙,基本上沒有受到太大影響,美英忙著把火力和注意力放在德日身上,德日一西一東地“保護著中國”,給中國擋住了美英炮火,有德日頂在最前線,中國得以享受很長一段時間的安寧,儼然已是聯盟國的大後方。中國現在的格局是比較穩定的,蔣緯國接下來的工作重點是在國內,不過,在國外布局上,他發揮他的“高瞻遠矚的目光和深謀遠慮的思維”優勢,再次下了幾步閑棋。

    蔣緯國的第一步閑棋是再次加強和鞏固了中猶關係,中國的發展離不開猶太人,需要猶太人的智慧和金錢{用蔣緯國自己的話說,“中國的發展需要德國人、猶太人、阿拉伯人,因為中國需要德國人的硬實力、猶太人的軟實力以及阿拉伯人的石油”},當初為了徹底收住猶太人的心,把猶太人捆綁上中國,蔣緯國推動了《中猶關於領土租借的雙邊條約》的簽訂,把屬於中國的位於北亞西部西南部約20萬平方公裏土地租借給猶太人臨時複國,讓猶太人真正地有了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進一步地讓猶太人感恩中國、離不開中國,同時也是借助猶太人的力量幫忙開發北亞西部,事實已證明,那份條約對中國確實是穩賺不賠、一本百利,眼下,猶太人已經通過搭中國的順風車以及自己的浴血奮戰,得到了全部的巴勒斯坦地區{包括約旦在內},麵積約13萬平方公裏,那麽,問題就來了,猶太人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領土,他們接下來豈不是要陸續地離開中國?從中國逐漸地撤人、撤資?這麽一棵大搖錢樹、一隻下金蛋的鴨子,蔣緯國豈能放其走掉?雖然猶太人肯定不會也無能力對中國做出過河拆橋的事情,但他們接下來肯定會把大部分的人力、物力、財力用於建設他們的真正領土。蔣緯國可不希望發生這種事,因此,他親自飛赴位於北亞西部西南部的以色列“租借國土”,拜訪以色列總統哈伊姆·魏茨曼、總理大衛·本-古裏安、外交部長摩西·夏裏特等以色列臨時政府的核心高層{以色列此時的國土是租借的,此時的政府是臨時的,因為猶太人認為他們隻有回到巴勒斯坦地區,國土才是真正的,政府才是正式的}。

    在以色列的租借國土裏,蔣緯國果不其然地看到了“猶太人正著手搬家或打算搬家的種種跡象”,讓他心裏有點焦急,此時全世界猶太人總數約1700萬{因為沒有被希特勒大開殺戒,再加上數年來的繁衍生息,所以數量增加了不少},其中,1000多萬在以色列的租借國土境內,600多萬在中國境內,還有約100萬分布在世界各地{大部分在美國和巴勒斯坦地區},前兩者的那一千六百多萬猶太人此時就是蔣緯國的超級提款機和大型人才輸送基地,要是跑光了,中國肯定損失重大,蔣緯國肯定痛心疾首,但他又不能像希特勒那樣關閉國門,不放猶太人離開,因此他要另辟蹊徑、化被動為主動。

    魏茨曼等人熱情無比、隆重無比、真誠無比地接待了蔣緯國,畢竟蔣緯國是猶太人的大恩人和保護傘,猶太人欠蔣緯國的太多了{最起碼的就是幾百萬條人命。當然了,蔣緯國也從猶太人身上撈取到了足夠的利益}。蔣緯國沒工夫跟魏茨曼等人在繁文縟節上浪費時間,他直接跟魏茨曼等人開門見山:“恭喜恭喜啊,兩千年了,你們猶太人終於返回故國舊土了。”

    “這是萬萬離不開小蔣將軍您的幫助的。”魏茨曼等人都激動不已,同時他們知道沒有蔣緯國,他們幾乎不可能實現這個猶太民族的千年夙緣,因此連連道謝。

    “行了,魏茨曼先生、諸位,我和你們都非常忙,開門見山吧!”蔣緯國直奔主題,“現在,你們已經獲得巴勒斯坦地區了,已經擁有真正的國土,那麽,你們此時所在的這個地方…”

    “我們明白,我們非常明白。”蔣緯國話還沒說話,魏茨曼就連連道,“請放心,我們絕不可能做出鵲巢鳩占、反客為主的事情,我們非常清楚,我們此時腳下的這個地方是中國領土,我們不會賴在這裏的,雖然租借條約的有效期是三十年,但我們現在就可以走,將其完好無損地物歸原主,實不相瞞,小蔣將軍,我們已經製定好了詳細的遷移計劃,一年之內,我們就會把所有的軍隊和大部分的青壯年人口遷移到巴勒斯坦地區,三年之內,我們就會把所有人口都遷移到那裏,至於這裏的所有固定資產和基礎設施,我們會分文不取地全部交給中國政府,這是條約上明文規定的,我們會嚴格遵守。為了表示誠意,中國軍隊現在就可以增加進駐這裏的部隊,所有軍費開支由我方承擔…”

    蔣緯國笑了,他知道魏茨曼為什麽這麽緊張,因為魏茨曼認為蔣緯國是來“討還荊州”,同時害怕蔣緯國和中國高層認為他們會“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賴在這裏不肯走,所以他急忙表態。“不,魏茨曼先生,您誤會我了。”蔣緯國笑道,“根據條約,這塊地方租借給你們的時間是30年,現在,我們把它延展到99年,怎麽樣?”{國際上,任何一份條約的有效期限最大是無限期,非無限期的最大期限是99年,沒有100年或一百幾十年、幾百年。}

    魏茨曼等以色列高層都吃驚了,不知道蔣緯國為什麽反其道而行之。

    蔣緯國顯得十分推心置腹地說道:“我們中國有一句老話,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裏,你們猶太人擅長經商、精於算計,肯定更清楚這個道理,無論幹什麽事,最好能留一個後手,孤注一擲是非常不理智的。國土也是一樣。你們猶太人現在得到了巴勒斯坦地區,可喜可賀,但是,那裏真的適合作為猶太民族長治久安的地方嗎?首先,巴勒斯坦地區資源貧乏、土地貧瘠,發展基礎不太好啊,其次,巴勒斯坦地區以北是土耳其{土耳其已經吞並了敘利亞和黎巴嫩,所以土耳其與巴勒斯坦地區直接接壤},以南則是德國人控製的埃及和沙特,你們當然清楚,無論是土耳其人還是德國人,都不喜歡你們猶太人,巴勒斯坦地區夾在德土兩大不友好國家之間,國土安全程度可想而知;第三,巴勒斯坦地區並非無人區,當地有大量的阿拉伯人,實際上,整個中東都是阿拉伯人和穆斯林的聚居地,你們猶太人無論是種族出身還是宗教信仰,都跟阿拉伯人格格不入甚至矛盾尖銳。諸位,我相信你們明白我的意思吧?”

    夏裏特說道:“小蔣將軍,我們對此早有心理準備,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要不顧一切地回去的,那裏是我們的故國舊土,我們絕不會放棄的,其實,我們也已經製定好了各種對策。”

    “我當然不是說服你們放棄回去。”蔣緯國搖頭,“不過,我相信你們也不願意你們的婦女在戰壕裏撫育孩子、你們的孩子在防空洞裏成長吧?巴勒斯坦地區注定在長時間內不會太平,阿拉伯人不是你們的對手,但土耳其人以及強大程度遠遠超過土耳其人的德國人恐怕就是你們難以抗拒的了,那個地方肯定常年處於戰火中或戰爭陰影中,你們在那裏肯定常年生活在戰場上、前線陣地上,打仗或武裝衝突是家常便飯,你們不想這樣吧?你們的年輕人總不能長年累月地呆在戰壕裏吧?國家和全體國民長期生活在戰爭狀態或隨時準備打仗的狀態中,想想都累啊,也許以後你們晚上睡個安穩覺都是奢望。”

    “小蔣將軍,您的意思是…”魏茨曼似乎開竅了。

    “我說了嘛,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裏,幹什麽事最好能留一個後手。”蔣緯國胸有成竹地說道,“巴勒斯坦地區,是你們的領土,這裏,還是你們的領土,前者是你們的真正領土、前線領土,後者是你們的租借領土、後方領土,一分為二,失去其中一個,還有另外一個,這樣,豈不是保險很多、安全很多?戰爭讓女人走開,孩子是無辜的,巴勒斯坦地區既然危機四伏,那就讓男人過去,這裏絕對安全,那就讓女人和孩子留下,女人可以在這裏安心地撫養孩子、贍養老人,孩子可以在這裏健康地長大、讀書、成才,老人也可以在這裏頤養天年,你們的學校、醫院、工廠、科研場所等重要設施,放在這裏不好嗎?若放在巴勒斯坦地區,危險性豈不是大大增加?在外敵威脅下,一個國家如果全境都是前線,太危險了,如果有一個穩定的、安全的、繁榮的後方,對於國家的生存而言,就等於是多了雙重保險啊!更何況,這裏資源豐富呀,正是你們猶太人可持續發展的地方。至於兩地來往,你們放心吧,從巴勒斯坦地區到這裏,土耳其人和德國人那裏肯定走不通,但在我們這裏走得通,伊拉克、伊朗、中亞、裏海東部水域,都是我國控製區,火車和飛機都是暢通無阻的。”

    魏茨曼等人都明白蔣緯國的意思了,頓時都目光炯炯發亮。是的,根據蔣緯國提出的這份構思,猶太人的延續和以色列國家的生存安全都得到了雙重保險,以色列有了兩塊國土,一塊是正式國土,一塊是租借來的備用國土,正式國土即便打爛了、淪陷了,還有備用國土,有備無患,每個猶太人都能有兩個家,猶太人的生活特別是婦女兒童,安全性也大大增加了。可以設想這麽一個猶太人家庭,一家三口,丈夫是軍人,長期在巴勒斯坦地區,妻兒既可以跟隨丈夫一起住在巴勒斯坦地區,也可以在備用國土境內買第二棟房子,安全時期,一家人團聚,戰亂時期,丈夫留在前線打仗,妻兒回到備用國土境內躲避戰火;再比如一位猶太人科學家、一座猶太人大學、一所猶太人科研機構,將其放在備用國土境內顯然是高枕無憂的。

    “中國政府願意把這裏繼續、長期地租借給我們?”魏茨曼興奮不已。

    “為什麽不願意呢?”蔣緯國聳聳肩,“畢竟把這裏租借給你們並沒有影響到我國國民,並且這裏在你們手裏給我們帶來的收益不一定少於這裏在我們自己手裏嘛!”

    “可這裏畢竟是中國領土啊!一下子租借99年,豈不是跟英國人強行租借香港99年一樣了?我擔心,你們國內的社會輿論恐怕會反對的。”本-古裏安又欣喜又感動又有點擔心。

    “哈!”蔣緯國笑了一聲,“除非傻子或居心不軌者,否則沒人那麽認為的。因為我國軍隊會在這裏長期駐紮部隊,從而宣示這裏的主權仍然是中國的,隻是把治權租借給你們了,所以,這裏跟香港在本質上是不同的,唯一的相同點就是,英國人把屬於我國的香港治理得很好,你們也把屬於我國的這裏治理得很好。”

    “中國人是我們猶太人最好的朋友,可能也是唯一的真心朋友。”魏茨曼潸然淚下,“謝謝你,小蔣將軍。”他實在太激動了,猶太人既可以複國,還可以繼續保留租借國土,對於流浪兩千年的猶太人來說,簡直就是一個窮鬼同時中了兩個頭等大獎。

    “祝願我們和你們的友誼能夠天長地久。”蔣緯國笑容可掬,他心裏則是這樣想的,“說句不好聽的,要不是因為你們又聰明又有錢,鬼才搭理你們呢!比如吉普賽人吧,吉普賽人跟你們猶太人一樣是沒有國土的流浪民族,但吉普賽人又不聰明又沒鈔票,隻會流浪、乞討、小偷小摸、裝神弄鬼地占卜算卦,半點利用價值都沒有,你們看老子去跟吉卜賽人做朋友了嗎?”{在原先曆史上,吉卜賽人跟猶太人一樣被希特勒視為劣等民族繼而遭到納粹的屠殺,被殺了約40萬人,眼下因為蔣緯國的幹涉,猶太人沒有被殺,至於吉卜賽人,則是老樣子。蔣緯國當然不會浪費時間、冒著跟希特勒翻臉的危險去救對中國沒有半點利用價值的吉卜賽人,正如他的格言,不管是一個人還是一個民族,想要自立以及得到別人、別的民族的尊重,首先要自強。猶太人自強不息,蔣緯國佩服他們,吉卜賽人不思進取,蔣緯國懶得搭理他們。}

    蔣緯國跟魏茨曼等人會談時,擔任翻譯的是蓋伊·羅斯柴爾德。蓋伊在中國四五年了,已經學會比較純熟漢語。會談結束後,魏茨曼等人喜氣洋洋、躊躇滿誌地離開,蓋伊則看著蔣緯國,目光敬畏:“二公子,你說我們猶太人最擅長經商,實際上,你才是最精明的商人。”

    “何出此言呢?”

    “我看了很多中國古籍名著,上麵的很多真知灼見讓我受益匪淺。中國人老早就已經認識到,商人的終極目標不是錢,而是權。商人之利分為三等,下等是暴利,這種商人追求大賺大撈,不知道這是非常危險的,並且積攢的財富也不能延續長久,正所謂‘富不過三代’;中等是名利,這種商人已經有了長遠的目光,錢不再是他們的唯一目標,名望是第二個也是更重要的目標,所以他們熱衷於公益慈善事業,捐款、修建醫院、修建學校等,從而博取到良好的社會名望,這樣,即便他們的財富喪失了,他們還有名望,還能東山再起,還能惠及後人、庇佑子孫;至於真正的上等,那是權利!暴利、名利、權利,第三個才是真正的長遠。”蓋伊對蔣緯國顯得甘拜下風,“我們猶太人玩的隻是暴利和名利,你玩的是權利,你是商人,你的商品是權利。”

    蔣緯國先是一愣,然後笑道:“你的這個說法還真是讓我耳目一新啊!”

    蓋伊也笑了:“但我們喜歡跟你做生意,因為雙方都會是贏家。”

    通過持續租借國土,蔣緯國把猶太人繼續跟中國捆綁在了一起,以前,猶太人是他的提款機和人才輸送基地,現在,猶太人不隻是這兩個角色了,還成了他的打手。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複國,是蔣緯國在中東安插的一顆棋子,用於鉗製阿拉伯人,讓中國能源源不斷地、長久地獲得{或者說是掠奪}中東的石油資源,除猶太人,蔣緯國在中東還安插了第二顆棋子:庫爾德人。

    幾乎每個國家都有一個“大國夢”,特別是“祖上曾經闊過的”國家,對大國夢的堅持更是炙熱無比,因為曾經的輝煌和眼前的衰敗形成了強烈的反差,自然使得它們無不渴望“再度崛起”,中國就是其中一個,伊朗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也一樣,跟隨中國的伊朗就像跟隨德國的意大利,雖然沒什麽功勞,但畢竟有苦勞,所以分到了不少好處,得到土庫曼和阿富汗後,伊朗人已經露出越來越明顯的“恢複波斯帝國”的企圖,阿拉伯人也對他們的“阿拉伯帝國”念念不忘,至於土耳其人,他們更加沒有忘記隻滅亡了短短二十年的奧斯曼帝國。跟隨德國打完中東戰事後,土耳其分到了敘利亞和黎巴嫩,這使得不少土耳其人將其視為“土耳其再度崛起的象征”,德國同時還許諾把巴勒斯坦地區也分給土耳其,但卻被猶太人搶走,使得土耳其人憤憤不平。蔣緯國當然不會讓土耳其人再度崛起,一是為中國的中東利益考慮,因為同樣的道理,他才慫恿和支持伊朗人吞並阿富汗,從而讓伊朗內部被埋下一個動蕩根源,二是出於後世的原因,蔣緯國不喜歡土耳其人,自然要給土耳其人製造麻煩和隱患,實際上,就是在後世,土耳其人也沒有安於他們的一畝三分地,比如塞浦路斯,這個地中海島國北部就因為土耳其的插手和支持而出現了一個在國際上隻有土耳其自己承認的所謂“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國”{塞浦路斯人主要由希臘族和土耳其族組成,北塞浦路斯是土耳其支持塞浦路斯境內土耳其族搞獨立而分裂出來的}。對土耳其的製約,蔣緯國的第一顆棋子是猶太人,第二顆棋子是庫爾德人。庫爾德人是中東地區僅次於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波斯人{伊朗人}的第四大民族,但沒有自己的國家,人口主要分布在土耳其{包括敘利亞}、伊拉克、伊朗,是以上三國境內的少數民族。南京軍拿下伊拉克後,伊拉克沒被並入中國版圖,繼續以王國方式存在著,但其西北部被蔣緯國劃分出去一塊{非產油區,基本上是荒漠},用於伊拉克境內庫爾德人獨立建國,不僅如此,蔣緯國又聯係伊朗高層,讓伊朗政府把伊朗境內的庫爾德人“禮送出境”,送到新成立的“庫爾德國”,擴大庫爾德國人口{伊朗高層對此求之不得,因為這麽做正好讓伊朗“淨化了內部”},庫爾德國和土耳其{包括敘利亞}接壤四百多公裏,而土耳其國內又有好幾百萬庫爾德人{庫爾德族是土耳其的第二大民族,占全國人口15%},蔣緯國播下一顆矛盾的種子,那麽,以後會長出什麽果子,發生什麽事,土耳其和庫爾德國關係如何,一切的一切就無需多言了。

    整體局勢一片安寧,下幾步閑棋隻是蔣緯國此時日理萬機期間的插曲,他的工作重心絕不是在國外下幾步閑棋能比的,國內才是真正的重點。政治方麵,蔣緯國沒怎麽幹,共有兩個原因,一來那是他老頭子的本職,他若插手政治、搞什麽政治改革,完全就是越俎代庖,二來此事太敏感,蔣緯國不想惹麻煩,就算有不得不要惹的麻煩,他直接甩給蔣經國去做了;軍事方麵,也沒什麽需要蔣緯國操心的,軍隊建設和軍事改革都已經走上正軌了,所以經濟、民生、工業等方麵才是眼下讓蔣緯國最操勞的領域。

    日本,東京。

    日本陸軍總部{參謀本部},一場規模很小的高層會議正在召開著。參會的有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參謀次長石原莞爾、陸軍大臣多田駿、陸軍次長東條英機,以及前任參謀總長、皇族大將閑院宮載仁親王。

    “石原次長,我看了你的這份特別報告,今天特地請多田大臣、東條次長、親王殿下一起對其進行商討。”主持會議的梅津神色嚴肅地看著坐在會議桌最下位的石原莞爾,“現在,你可以跟我們說說你的理由,為什麽要擴大帝國本土軍的規模?根據你的構思,帝國本土軍必須長期保持在100萬人以上並且還要保證兵員素質,最好是100萬訓練有素、參加過實戰、擁有豐富實戰經驗的老兵。”

    多田駿、東條英機一起用不解的目光看著石原莞爾,載仁親王不動聲色地正襟危坐著。現場所有人都知道,載仁親王雖然已經不再是參謀總長,但他仍然是日本陸軍的實質性首腦。載仁親王之所以卸任,是因為裕仁天皇害怕日美戰爭以日本失敗而結束,日本皇族就會遭到美國人的秋後算賬,所以他把在日本陸海軍裏擔任要職的皇族成員都解職了,給外界造成“日本皇族和日本軍方沒什麽關聯”“挑起戰爭是日本軍方的責任,日本皇族是無辜的”的錯覺,陸軍首腦載仁親王和海軍首腦伏見宮博恭親王都是因為這個原因而“退位讓賢”的,實際上,所有人都知道,不在其位的博恭親王仍然是海軍的實質性首腦,不在其位的載仁親王也還是陸軍的實質性首腦,日本陸海軍的真正主人是裕仁天皇,兩個親王則是裕仁天皇統領軍隊的直接代言人。

    “海軍正在太平洋上準備與美國海軍展開新的大戰,我們陸軍也很忙,需要早日拿下澳洲大陸和印度,在這個時候擴大帝國本土軍的規模,就要抽調大批的前線老兵,必然直接影響到澳洲印度的戰事。”多田駿說道,“石原次長,這麽做似乎是沒有理由的吧?澳洲印度需要增派兵員,豈能抽調兵員?”

    “石原次長,放心吧!”東條英機用嘲諷的語氣說道,“海軍已經信誓旦旦地保證過了,美軍絕無可能性威脅到帝國本土。你也看到了,現在,大半個太平洋都在帝國海軍的掌控中,美軍隻能龜縮在美國本土或者在澳洲用澳大利亞人充當擋箭牌,我實在看不到帝國本土需要加強軍力的哪怕一個理由。就算真的出現糟糕的事情,也是海軍在海上節節抵抗,無需陸軍。我可以理解你的‘居安思危’思想,但過度的‘居安思危’就是杞人憂天了。”

    “當初,帝國侵略中國,東條次長可是舉雙手雙腳支持,現在,帝國和中國化敵為友、並肩作戰,東條次長還是舉雙手雙腳支持。”石原莞爾語氣平和但綿裏藏針,“難道東條次長隻會做舉雙手雙腳支持這麽一件事嗎?”

    東條英機頓時氣急敗壞:“石原次長,你這是什麽意思?”

    石原莞爾和東條英機素來關係惡劣,石原莞爾認為東條英機“頭腦隻配當一個上等兵”,東條英機知道後自然十分厭惡石原莞爾,認為石原“眼高手低、自以為是,就隻會誇誇其談”。

    “石原次長,說說你的理由吧!”梅津不得不打圓場。

    “我的理由很簡單。”石原莞爾正色地道,“澳洲和印度不能成為消耗帝國陸軍精銳的人肉磨坊,恰恰相反,這兩個戰場應該是帝國陸軍的練兵場,為帝國陸軍不斷地磨練出身經百戰的精銳老兵,然後必須在包括朝鮮半島、琉球群島在內的帝國本土保留不少於一百萬的精銳老兵,至於目的…”他看了看現場眾人,一字一頓地道,“為了防備中國突然對日開戰!”(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