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節 休戰時期(5)
字數:9658 加入書籤
眾所周知,國民黨和國民黨政府的內部一直是派係林立,把大量的精力消耗在內訌裏,光是在對外政策上,其內部就分為三大派係:親德派、親日派、親美派{親美英派}。中日戰爭前,三派勢力各不相讓,但中日戰爭爆發後,親日派自然因為中日兩國兵戎相見而遭到沉重打擊,勢力萎靡消沉,畢竟親日派在中日戰爭期間距離人人喊打的“漢奸”基本上隻有一步之遙,所以沒多少人還敢繼續親日、還願意親日了,日本人的猙獰嘴臉也打破了很多人對日本的“美好幻想”,相對應的,親德派迅猛崛起,勢力飛速擴增,原因無需多言,至於親美派,則因為美國在中日戰爭期間對中國采取隔岸觀火甚至趁火打劫的策略從而一直不受待見、不溫不火;不過,時代在不斷發展和變化,中日議和停戰並且化敵為友後,國民黨和國民政府內部的親日派立刻死灰複燃,再度活躍起來,當然了,親德派仍然占據著主導地位,至於親美派,在德中日聯合攻擊美國後,再度遭到了一定的排擠,影響力進一步地江河日下。眼下,中國社會各界從上到下,在對外政策上,第一大派係當仁不讓是親德派,蔣緯國就是親德派的首腦,高層裏一半以上者屬於親德派,廣大的社會中基層民眾大多數者同樣“喜歡德國人”,認為“德國人跟我們中國人是患難見真情的真正朋友”“日本人侵略我們,美國人見死不救,隻有德國人幫助我們”,此時中國境內最多的外國人是猶太人,其次就是德國人,上百萬德國人長期在中國境內,有的是德國政府派來援華的軍事人員、軍工科研人員、各行各業的技術人員等,有的是來華留學的德國留學生,有的是來華做生意的德國商人,還有的則是中國政府聘用的德國工人等擁有一技之長的德國平民等,德語已經超過英語和日語成為中國各大學裏的第一熱門語言,而在德國,漢語的熱門程度也已經高居眾多外語裏的第一位,中德關係的密切程度完全不亞於美英關係;第二大派係便是親日派,汪精衛、何應欽等高層都屬於親日派,但隻有一些高層屬於親日派,在廣大的社會中基層民眾裏,親日派勢力很小,盡管中日已經化幹戈為玉帛,但思想淳樸、想問題最直接的老百姓對日本人仍然沒什麽好感,隻有那些跟日本人做生意的中國商人、居住在沿海港口城市的部分平民因為日本人“講信用、有禮貌”而對日本人有點好感;第三大派係正是親美派,但親美派勢力很小,大不如親日派,更加遠不如親德派,不過,親美派一直存在著,因為蔣緯國老頭子和蔣緯國後媽都是親美派。
親德派的存在是必然的,親日派的存在也不奇怪,親日派人士們的邏輯是水到渠成的:首先,日本以前確實傷害過中國,但日本人現在已經把欠中國人的基本上都歸還了,再糾結以前的仇恨就是不理性的了;其次,中日兩國在文化上源遠流長,在地域上一衣帶水,兩國做朋友肯定好過做敵人,日本人已經表示願意跟中國人做朋友,中國人又豈能將其拒之門外呢?眼下,中日密切合作,無論是在軍事上、政治上、經濟上,兩國都收獲巨大,一來兩國軍隊並肩作戰,給兩國都開辟了廣袤的疆域,二來兩國自恢複貿易後,日本源源不斷地購買中國的商品、自然資源、重要物資、工業原料,中國因此而賺取到了豐厚的利潤,由此可見,中日做朋友是互利雙贏的大好事,既有利於日本也有利於中國,中國的發展是離不開日本的,反之亦然;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中日以前沒法做朋友是因為中國弱、日本強,日本又一直垂涎中國的領土和資源,但如今,這個問題已經不存在,日本現在很強大,中國同樣很強大,日本不敢再覬覦中國了,同時,日本自己已經在戰爭中獲得了遼闊的新領土,自然更加沒有理由再打中國的主意,根據可靠消息,日本政府準備在拿下澳洲大陸後把日本本土遷至那裏,把日本絕大部分人口移居到那裏,日本進行“全國大搬家”,澳洲大陸會是以後的“新日本”,堪培拉也會是以後的“新東京”,七千萬日本人將取代七百萬澳大利亞人成為澳洲的新主人,澳大利亞人要麽被日本人殺光,要麽成為“新日本”國內的少數民族,那麽,戰後日本就是一個南半球國家了,中國還是北半球國家,日本屬於大洋洲,中國屬於亞洲,兩國之間還有東南亞地區作為緩衝區,所以,日本不會再威脅到中國,中日兩國自然可以“長久地做朋友”,既然如此,為什麽不親日呢?
毋庸置疑,親日派的親日理由是充分的,親日邏輯也是堅固的。
比起實力雄厚、勢力廣泛的親德派和越來越活躍的親日派,親美派相對顯得比較低調,但該派不容小覷,因為蔣介石本人、以宋美齡和宋子文為代表的宋家還有跟宋家唇齒相依的孔家等眾多權貴家族都屬於親美派。宋美齡等人親美,主要是因為他們有大筆財產放在美國,跟美國的很多高層、要員、財閥牽涉到太多藕斷絲連的利益關係,所以不希望中美徹底決裂,希望中美關係越親密越好,蔣介石跟宋美齡等人不同,蔣介石親美更多的是因為他“在內心深處畏懼美國”,他知道美國實在太強大了,哪怕中國有德國撐腰再加上意大利、日本助陣,中國仍然不是美國的對手,既然萬萬不能做美國的敵人,那肯定要千方百計地跟美國做朋友。
對於上躥下跳、搖旗呐喊“中日親善”的親日派,親德派向來是嗤之以鼻,贈送其“農夫幫”的綽號,一是諷刺他們的頭腦和目光都跟孤陋寡聞的農夫沒什麽區別,二是取義於“農夫與蛇”的故事。“那幫農夫又在搞事了”是親德派得知親日派又召開什麽活動後的常用語。實際上,親日派之所以活動頻繁並且沒有受到打壓,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國最終還要跟日本進行秋後算賬”這個計劃隻存在於蔣緯國等極少數高層的內心深處,並不是中國的戰略國策,中國現在還需要利用日本,當然不能公開或半公開地宣布“打完美英後再打日本”,這使得就連南京軍高層都認為“二公子確實跟日本人化敵為友了”“二公子的戰略是把日本人趕去南半球”,所以蔣緯國雖然惱怒親日派發表的那些親日言論,但卻不能進行打壓,甚至還要表示默許,因為他要演戲給日本人看。如果蔣緯國公開地大罵親日派,豈不是告訴日本人“蔣緯國其實打算以後收拾你們”?
蔣緯國雖然惱怒親日派,但他更擔心親美派,也就是他的老頭子。以不置可否的態度送走魏德邁等美方秘使後,蔣緯國急急忙忙地跟著蔣介石進入書房裏,蔣介石也知道蔣緯國有話對他說。
“父親,我先問您幾個問題好嗎?”蔣緯國先聲奪人。
蔣介石無奈地苦笑一聲:“你問吧!”
“是哪個國家到現在都實施著《排華法案》,以法律明文形式排斥、打壓、迫害著該國境內的華人華僑?”
“是美國。”蔣介石再度苦笑。
“是哪個國家自詡人權至上,整天口口聲聲地把人權掛在嘴邊上,但在我國遭到日本侵略的最危難時期內不但對我國見死不救、一毛不拔,反而大肆出售軍火、戰略物資、工業原料給日本從而發戰爭財?”{二戰期間,美國給中國的援助累計約16.2億美元,占其對外援助總額約4%,美國給英國的援助累計約312.67億美元,占其對外援助總額約65%,美國給蘇聯的援助累計約112.6億美元,占其對外援助總額約23%,美國給法國以及自由法國的援助累計約32.07億美元,占其對外援助總額約8%。以上數據告訴中國人,美國這個盟友並不大方,給中國的援助隻是給英國給蘇聯的零頭,甚至是給開戰後短短一個半月就投降的法國的一半。也許有人會說,美國給中國的援助雖然少,但畢竟給了,總好過一分錢都沒給。可問題的關鍵在於,當時中美是盟友,是簽署共同作戰條約的盟友,中國打擊日本也有利於美國,中國並不是白拿美國的錢。就好像一個富人和一個窮人,富人給窮人五塊錢、十塊錢或者一分錢都不給,富人的行為都不應該受到指責,但這個富人如果雇傭窮人給自己幹活了,雙方還簽署了勞動合同,可富人每天給窮人的工作報酬還是五塊錢、十塊錢,這說得過去嗎?此為美國在跟中國結盟後對中國的“既不算慷慨也絕非無私的援助”,那麽,在中日開戰後、美日開戰前的1937年夏至1941年冬,四年半時間,中日已經打得屍山血海,美國沒有參戰,美國援助中國多少呢?先後援助六次,累計約1.7億美元,並且一半以上是在美日關係開始惡化的1941年給的,美國第一次援助中國是在1940年3月份,當時中日已經交戰近三年了,美國在這近三年時間裏對中國袖手旁觀,並且第一此援助隻有區區2000萬美元;而對中國袖手旁觀的同時,美國跟日本在中日戰爭期間則是關係良好、貿易繁忙,美國在這四年半內累計向日本出售了總價值超過5億美元的軍火、戰略物資、工業原料。中國真的欠美國嗎?}
“還是美國。”蔣介石點點頭,同時輕輕地歎口氣,“緯兒,我知道你想表達什麽意思,其實,我也對美國沒有什麽好感,美國唯利是圖、鼠目寸光,當初他們還跟日本人蛇鼠一窩、沆瀣一氣,給我國造成的直接和間接的傷害大大地超過他們對我國的幫助,如果說日本人是真小人,那美國人就是偽君子了。可是,這個偽君子實力極其強大啊!緯兒你的思想不就是那套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理念嗎?是,這個世界上是沒有什麽正義和公道的,正如俾斯麥說的那句名言,真理和正義隻在大炮的射程內。國與國之間進行交往,靠的隻是實力。美國,確實不是我們的朋友,但它實力強大,為了自保,哪怕我們厭惡它,也必須去跟它做朋友啊!”
蔣緯國神色莊嚴地繼續問道:“那麽,又是哪個國家在我國最危險、最困難的時候竭盡全力地幫助了我們?”
蔣介石臉上掠過一絲不太自然的神色:“是德國。”
蔣緯國目光炯炯:“父親,德國和美國已經互相宣戰了,兩國是敵國,我們出賣日本人,德國人無所謂,但我們投靠美國人,德國人會怎麽想?父親,請設想一下這個前景吧,我們拿了美國人的好處,跟日本人開戰,美國人自然可以在對日戰場上騰出手,省出大量的軍力,然後用去對付誰呢?當然是德國。因此,我們跟美國人合夥打日本人,看似跟德國人沒關係,其實嚴重地損害了德國人的利益。這場世界大戰就會演變成了:我們在東方跟日本人一對一,美國人則和英國人合夥在西方二對一打德國人,同時,我們跟德國人也不再是朋友了。父親,您也說了,美國實力極強,德國扛得住美英聯合進攻嗎?如果扛不住,到最後,德國失敗了,我們呢?我們即便打敗日本人,也肯定元氣大傷,這場世界大戰笑到最後的,不是美國人嗎?美國人那時候假如再想對我們進行秋後算賬,我們該怎麽辦?還會有人再幫助我們嗎?我們到時候就是孤家寡人了,獨自迎擊美國人的報複,豈不是落得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結局?”
蔣介石的表情開始變得複雜起來了。
蔣緯國趁熱打鐵地說道:“父親,我們萬萬不能出賣德國人啊,從國家利益上講,我們此時已經跟德國是利益一體化,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德國離不開我國,我國也離不開德國;再從道義和信義上講,我國能有今天的局勢,都是因為德國人在我們最低穀的時候給了我們及時雨般的鼎力幫助,又因為德國人跟我們並肩作戰,我們才能打敗日本人,才能開疆拓土,如果我們出賣德國人,我國的國家名譽豈不是一下子臭掉了?”
蔣介石沉吟不語,露出了隱隱被蔣緯國說服的神色,他想了想,說道:“緯兒,你不是一直打算以後跟日本人秋後算賬的嗎?可你又反對我們跟美國人聯合打日本人,豈不是自相矛盾?你到底是怎麽想的?”
蔣緯國鬆了一口氣,他笑道:“父親,我沒有自相矛盾,我們當然要出賣日本人,但是,現在時機未到。我們出賣日本人的前提是不損害德國人的利益,那麽,我們在什麽時候動手最好呢?最好的時機就是德國人在歐洲那邊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並且美國人在太平洋戰場上被日本人打得死傷慘重、苦不堪言,那時候,我們才能動手。父親啊,德國人是我們的真心朋友,美國人雖然財大氣粗、實力雄厚,也在拉攏我們,但美國人隻是把我們當成工具而已,我們跟美國人是互相利用的關係,我們怎麽能為了一個貌合神離甚至居心不軌的合作夥伴而出賣朋友呢?”
蔣介石笑了:“緯兒,你這是待價而沽嗎?”
蔣緯國笑道:“可以這麽說吧!美國人現在對日本人肯定是又恨又怕,恨的成分更加多,怕的成分要少,因為美國人還沒有嚐到日本人那種打起仗來像瘋狗和亡命徒的厲害呢!我們這個時候就跟美國人聯合,美國人肯定不重視我們,不給我們更多的好處,我們就等一等嘛,等到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被日軍宰了十萬人二十萬人時,我們再跟美國人聯合,美國人肯定把我們視為救星,我們自然能開出更高的價格。既然等一等更有利於我們,我們何樂不為?”
蔣介石點點頭:“說的是,說的是。”
蔣緯國又道:“父親,我們其實也不能太妄自菲薄,美國確實極其強大,可我們和德國加在一起,我相信美國也是心裏發虛的。羅斯福現在就拉攏我們,其實也暴露了他底氣不足。如果羅斯福認為美國可以一邊打德國一邊解決日本,不需要我們幫忙,那他根本就不會派人來找我們,最起碼在很長時間內不會派人來找我們,可他現在就派人來找我們了,說明什麽?說明以羅斯福為首的美國高層或多或少還是感到心虛沒底的。父親,我們確實要向美國靠近,不與美國為敵,最好成為美國的盟友,這是為了自保,同時,我們也要確保德國不會被美國打敗,這也是為了自保,隻要德國撐住,我們就有一個強大的朋友,美國就會拿我們沒辦法。”
“說得好!說得好!”蔣介石露出豁然開朗、撥雲見日的神色,蔣緯國這番深入淺出的分析讓他因為畏懼美國而有點自亂手腳的思維感到醍醐灌頂。頓了頓後,蔣介石問道:“緯兒,按照你的分析,我們眼下還不能跟美國進行公開的、全麵的合作,但是,我們現在是否可以協助美國完成魏德邁提出的那個計劃?從而向羅斯福表明我們的態度,讓他知道,我們雖然在眼下還不想跟美國合作,但願意在以後跟美國合作,從而保持中美關係不至於太緊閉,也讓美國高層對我們抱有希望和好感,把我們視為可爭取的目標,而不是把我們當成跟日本一樣的需要打擊到底的敵人。”
“當然沒問題。”蔣緯國十分讚同,“隻要美國政府給我們一個億的美元,我們就協助美國完成他們的‘空襲東京’計劃。”
魏德邁在與蔣介石、蔣緯國的會談中提出了一項“初步的中美合作計劃”,即美軍的“空襲東京”。日美開戰後,因為美軍一敗再敗,美軍士氣有些低迷,美國國內民心也有些萎靡,所以羅斯福在美軍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上明確要求美軍“盡快組織和實施一項對日本的報複性打擊”,從而好好地振奮士氣、鼓舞民心。對此,美軍裏有軍官提出了“把陸軍轟炸機搬到航母上,航母開到日本本土附近,起飛轟炸機轟炸日本本土”的構思。該構思十分大膽新奇,但困難重重,最大的困難就是這些轟炸機在起飛後,為了保護航母,航母必須立刻調頭撤退,那麽,這些轟炸機上的機組人員豈不是有去無回、必死無疑?如果在飛行員在日本本土迫降、跳傘,落入日軍手裏,下場就不用說了,如果飛機飛躍日本本土繼續向西,就會在中國境內迫降、跳傘,飛行員會落入中國軍隊手裏,雖然中國軍隊向來善待被俘美軍,但中日是盟友,美軍轟炸日本本土又是一件石破天驚的大事,日軍肯定跟中國軍隊索要美軍飛行員然後將其虐殺以泄恨。因此,美軍此項行動必須得到中國軍隊的“暗中協助”,魏德邁受羅斯福命令,秘密來華求見蔣介石、蔣緯國,主要是商討“中美聯合打擊日本”的合作,同時附帶這件事。
美國人把這件事告訴蔣介石、蔣緯國並不擔心中方會向日本人通風報信從而讓日本人做好準備,共有兩個原因,一是羅斯福判斷中日聯盟各懷鬼胎,中國人肯定喜聞樂見日本人狼狽出醜,就算知情,也會裝作不知道,二是那批美軍轟炸機已經在飛向日本本土的途中了。
此時是1942年5月5日,當魏德邁和蔣介石、蔣緯國展開會談時,美軍第8艦隊已經繞路北太平洋,悄悄地摸到了日本本土東北部約1000公裏處,隨後,艦隊裏的列克星敦號、薩拉托加號、約克城號、大黃蜂號航空母艦起飛了38架b-25轟炸機。在機群出動後,航母艦隊立刻調頭返航。這些b-25在日本本州島東北部進入日本本土空中,直接飛臨東京上空,把一百多噸炸彈扔進了東京城區。頓時,東京全城震動,城內多個地方電閃雷鳴、煙火衝天,市民驚慌失措,駐軍瞠目結舌。這是日本本土有史以來遭到的第二次空襲{第一次是在中日戰爭期間由中國空軍實施的“紙彈轟炸”}。
三十八架b-25在痛快淋漓地轟炸完東京後,立刻向西飛行,橫跨日本本土,繼而穿過朝鮮海峽,飛向中國東部的江浙一帶。機組人員在事先都得到了指示:轟炸完日本後要飛向中國,在中國境內迫降或跳傘,不要反抗,直接向中國軍民舉手投降,因為落到中國人手裏萬般好過落到日本人手裏,在你們被中國人交給日本人之前,華盛頓會秘密聯係武漢,采用人質交換{美國政府手裏有上百萬美國華僑華人}或巨資贖人{美國政府有的是錢}的方式把你們救回美國。
不止如此,這些美軍飛行員在執行任務前都反複地學習了一句漢語口語:不要傷害我,我投降。另外,這些美軍飛行員人人都被發了兩塊白布,一塊是到時候舉在手上充當白旗的,另一塊上則寫滿了粗黑的漢字,內容是“我是美國人,美國沒有和中國打仗,請不要傷害我,我願意投降,請把我交給你們的政府或軍隊”。
“你們的飛機正在轟炸東京?”果然,聽到這個消息後,蔣緯國沒有露出一絲一毫的悲傷或憤慨{也沒有震驚,他知道這就是原先曆史上大名鼎鼎的“杜立特空襲”},恰恰相反,他滿臉充滿猶如看到仇人掉進糞坑時的那種幸災樂禍的表情,“並且轟炸完後會飛向中國?”
“是的。”魏德邁神色懇切地說道,“我們不希望那些飛行員落入日本人的手裏,所以,他們會在轟炸完日本後飛向中國,請你們放心,他們絕對不會往中國領土上扔一顆炸彈的。”
“雖然中美並非敵國,但貴國飛機這是"chi luo"裸地侵犯我國領空啊?”
“小蔣將軍,請你不要故意說這種話了。我們的請求是,第一,你們的飛機和防空炮不要攔截、攻擊我們的那些飛機,第二,那些飛行員在落地後會直接向你們投降,懇請你們不要將他們交給日本人。”
“哦,他們還有多久就進入我國領空?”
“按照時間計算的話,還有三個小時吧。”
“他們準備迫降在哪裏?”
“蘇南浙北一帶。”
“行,我馬上聯係空軍總司令周至柔將軍,讓他命令在蘇南浙北一帶的空軍部隊做好迎接準備,不起飛戰鬥機攔截,高射炮也不開火,還會出動飛機為你們的轟炸機群引路導航,引領它們在我軍機場上平安降落,至於你們的飛行員嘛,我們肯定要限製他們的自由,但會好吃好喝地養著他們。不過,日本人肯定對你們轟炸他們‘皇國聖土’的行為惱羞成怒甚至暴跳如雷啊,肯定跟我們要人啊,到時候,我們很難辦啊,並且你們的飛機不請自來,侵犯我國領空主權,說不過去啊!”蔣緯國一臉為難。
“行了,小蔣將軍,羅斯福總統已經跟我說過你是什麽樣的一個人,直說吧,你想要什麽條件?”
“那就來個一億美元吧!對了,那些降落在我國境內的b-25也要歸我們了。”
魏德邁點點頭,也沒有還價,因為他知道跟蔣緯國沒法討價還價:“行。”
事後,日本軍方確實氣勢洶洶地跟中國軍方要人,美軍這場空襲雖然沒有給日本造成多少損失,但不亞於在此時正是不可一世的日本軍方的臉上抽了一記響亮的耳光,使得先前大吹大擂“帝國本土萬無一失”的日本軍方深感顏麵掃地,更是遭到裕仁的親自訓斥,令其灰頭土臉、狼狽不堪,日本民眾的戰爭必勝信心受到了不小動搖,日本陸軍咬牙切齒,日本海軍氣急敗壞,確信“美軍太平洋艦隊仍具有很大攻擊力和威脅性”“威脅一日不除,帝國一日不得安寧”,繼而更加渴望搜尋到美軍太平洋艦隊殘部將其一網打盡,在這之前,日軍恨不得把美軍飛行員千刀萬剮。對此,蔣緯國的解釋是:偷襲日本本土的美軍轟炸機有部分墜入黃海和東海,有部分被中國空軍飛機擊落或被高射炮擊毀,還有部分在迫降過程中機毀人亡,所以沒多少美軍飛行員被中國軍隊俘獲,就算有一些俘虜,也要用於跟美國政府交換美國華僑華人,所以不能交給日本方麵。得到蔣緯國的這個回複後,日本方麵隻得無奈放棄。
解決此事並且好不容易說服蔣介石後,蔣緯國認真地草擬了相關的應對之策:
第一,以現有戰果和各方麵成果為基礎,消化戰爭紅利,充實國力,增強中國的自身實力,實現工業化是中國的當務之急;
第二,按照“保德國、耗美國、滅日本”順序製定接下來的戰爭規劃,在物質上全力支持德國和日本對美英作戰,同時利用德日美英戰爭,發戰爭財積攢財富;
第三,利用猶太人複國時機,促使猶太人從美國逐步撤資繼而轉入中國,削弱美國經濟實力,同時提升中國經濟水平;
第四,徹底滅亡掉蘇聯殘餘勢力,消除中國的後顧之憂。(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