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節 風波連連(3)

字數:7720   加入書籤

A+A-


    易水寒神色匆匆地一路小跑著到蔣緯國辦公室門口,在敲門並且得到蔣緯國的“請進”回複後,他推門而入,行禮、匯報:“主任,日本陸軍剛剛向聯盟國總部遞交了一份申請書,請求能擴增二十五個師團,另外,日本海軍也請求能將其七個陸戰旅團擴充為七個陸戰師團。希特勒元首表示‘德國跟中國態度一致’,也就是說,日本陸海軍能否擴建部隊由您來決定。”

    “什麽?日本陸軍一下子要擴增二十五個師團?日本海軍還要把他們的七個陸戰旅團擴充為七個陸戰師團?”蔣緯國十分吃驚,他隨後心念一動,“日本陸海軍為什麽要這麽做?”

    易水寒說道:“還能是什麽原因呢?軍力不足、兵力吃緊唄!在印度戰場上,日軍眼下雖然基本上占領了印度,但對當地的控製權和統治權卻一直無法得到鞏固,扶植起來的傀儡政權也始終不見起色,甘地跟英國人站在了一起,錢德拉·鮑斯原本是投靠日本人的,但在不久前卻叛離了日本人,也去投靠英國人了,印度穆斯林領袖真納同樣拒絕了日本人的拉攏,選擇跟英國人進行‘合作抗日’,使得日本人在印度境內幾乎得不到當地有影響力的領袖級人物的聲援和響應,完全就是用刺刀控製和統治印度,不僅如此,退至印西地區的英軍殘部在日軍反複掃蕩圍剿下不但沒有覆滅,反而呈現出越戰越強的趨勢,不但消滅了日軍好幾個聯隊級、旅團旅部隊,甚至還收複了幾座中型城市,若以日軍占領德裏為分界點,在這之前,日軍傷亡累計隻有兩萬五千多人,但在這之後,日軍傷亡卻已經達到四萬多人,另外,印度當地人也被日軍暴行激得不斷掀起此起彼伏的反日抗爭,使得印度日軍手忙腳亂、疲於奔命,木村兵太郎在發給東京的報告裏也承認‘皇軍雖已占領印度,但當地治安卻始終處於混亂和惡化中,必須增派兵力以鎮壓和鞏固,徹底掃滅英軍殘部以及剿光妄圖抗拒皇軍武威的當地印度人反日勢力’,說到底,印度畢竟太大了,印度人口畢竟太多了,至於澳洲戰場,情況比印度戰場更嚴峻,由於日本海軍輸掉瓜島海戰,導致美澳海上運輸線得到前所未有的暢通,更多的美軍美援在源源不斷地抵達澳大利亞,盟軍實力大增,已經對日軍展開大規模的反攻,若以墨爾本戰役為轉折點,在此之前,日軍累計傷亡約十五萬人,在此之後,日軍傷亡已經新增了約五萬人,都是死傷於盟軍的反攻,擁有大批美製飛機、美製坦克、美製火炮的盟軍正越來越獲得實力上的優勢,使得日軍越來越難以招架。眼下,第二次堪培拉戰役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第一次是日軍攻占堪培拉,第二次是盟軍反攻堪培拉},日軍戰線十分吃緊,盟軍已經攻入堪培拉城內,與日軍展開了巷戰,盡管日軍在拚死反擊,但保守估計,一個月甚至二十天內,日軍就會被逐出堪培拉,退往悉尼。無論是印度還是澳洲,日軍都急需增兵。”

    蔣緯國沉吟著:“日本陸軍已有30個師團,再增加25個,那就是55個了,一個師團三萬兩千多兵力,五十五個師團就是差不多一百八十萬兵力,再加上附屬部隊,日本陸軍的總兵力就要突破兩百萬了。”

    “確實很多,但又確實是日軍客觀需要的。”易水寒報告道,“根據日本陸軍的申請書,日本陸軍在擴建為55個師團後,仍然分為三大集團,本土軍、北方軍、南方軍,其北方軍不變,仍為3個師團,本土軍也不變,仍為4個師團,南方軍原本有23個師團,新增師團將會全部加入南方軍,1個師團在菲律賓,2個師團在印尼,印度原有10個師團,將會增加7個,澳洲原有10個師團,將會增加18個。”

    “好大的手筆。”蔣緯國點點頭,“28個師團在澳洲與盟軍作戰,足足是日本陸軍一半兵力了,百萬大軍啊!”

    易水寒也點頭:“是的,印度再怎麽動蕩混亂,畢竟日本人在那裏還是掌握著主動權的,但澳洲不同,澳洲戰局正在惡化,日軍原本打算在澳大利亞得到美國強有力援助前將其拿下,可惜,事與願違,澳洲戰事已經在日本人極度不情願中變成了他們最害怕的持久戰、消耗戰,眼下,日軍不但不能繼續前進,甚至還被盟軍反攻得步步後退,拿下澳洲正在變得越來越難,勝算變得越來越渺茫,甚至,日軍能否在澳洲站住腳、不被盟軍趕出澳洲,都成了一個問題。不過,日軍的增兵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麽多師團肯定無法一下子全部被送過去,隻能分批被投入,畢竟運輸力有限,需要時間。至於日本海軍的7個陸戰師團,則會被用於加強日本海軍在西太平洋、南太平洋地區已經控製的眾多島嶼的防禦力量。瓜島之戰,日本海軍輸了,戰局形式大大地惡化了,日本海軍不得不開始從進攻轉入防禦中。先前日本海軍是‘戰略上進攻,戰術上防禦’,現在日本海軍是‘戰略上防禦,戰術上進攻’。日本人是騎虎難下。”

    蔣緯國點起一根香煙,望向同在辦公室裏的蕭爻。

    蕭爻點點頭。

    “告訴日本軍方,我同意。”蔣緯國吩咐易水寒,“另外再告訴日本軍方,我祝願他們在印度能夠平定亂局,在澳洲能夠扭轉戰局,中國仍然會是日本最堅定的資源倉庫和兵工廠,日本和日本軍隊需要什麽、需要多少,中國就會給什麽、給多少,當然了,中國畢竟不富裕,日本政府該給的錢還是要給的。”

    “好的,我立刻就去辦理。”易水寒向蔣緯國行禮,急匆匆地推門而出。

    辦公室裏隻剩下蔣緯國和蕭爻了。蔣緯國深深地吸口煙,長長地噴出一個煙圈:“軍師,我真希望第二次中日戰爭早點爆發,這樣,我就能心無旁騖地去幹我想要幹的、我應該幹的事情了,不需要陷入國內的麻煩了。我寧可麵對日本人的百萬大軍,也不想麵對國內的紛亂。”

    蕭爻點點頭:“是啊,在戰場上,敵人就是敵人、自家人就是自家人,子彈隻會從正麵射來,但在國內的紛亂局勢中,敵人可能就是自家人,自家人可能就是敵人,子彈很有可能是從背後射來的,防不勝防。”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啊!”蔣緯國歎口氣,“軍師啊,我的部下居然會傷害我的家人,我真的感到…匪夷所思!為什麽要做這種事情呢?傷害我的家人就是傷害我啊!”

    “他們完全不這樣認為,他們是為你好、為國家好,他們對你、對國家都是絕對忠誠,他們認為他們的行為是有利於你、有利於國家的。”

    “胡說八道!他們就不怕我要他們的腦袋?”

    “他們已經做好了在你的憤怒、憎惡、仇恨中被你處決的心理準備,但他們無怨無悔,他們願意為了你而犧牲他們的名節和榮譽。”蕭爻看著蔣緯國,“為了你而去死,這其實不難,生命是寶貴的,但可以為了信念而犧牲,但為了你而不惜把自己變成一個令你都想要殺掉的罪人,完全地毀掉自己的名節和榮譽,甚至犧牲自己的良心,這太難了,遠遠地超過犧牲掉生命,可還是有人會做到的。將心比心地想一想,主任,你,為了祖國而犧牲生命,即為了祖國而讓自己變成一個死人,你是可以做到的吧?但是,為了祖國而犧牲自己的名節、榮譽、良心,即為了祖國而讓自己被祖國拋棄、變成一個惡名昭彰被同胞唾罵的人,你做得到嗎?”

    蔣緯國一動不動地坐著,隻有香煙的煙氣在飄動著,半晌後,他無奈地道:“我做不到。為國而死,我雖然怕死,但還是做得到的,但為了國家變成一個人人唾棄的敗類,我做不到。前者,我為了國家,死了,曆史書上會記載‘蔣緯國是一個英雄’,後者,我還是為了國家,死了,曆史書上卻記載‘蔣緯國是一個千古罪人、敗類、人渣’,我死不瞑目啊!名節沒了,這比生命沒了更加痛苦一萬倍!”他隨之有些煩躁,“軍師,你扯了這麽多,到底想要說什麽?”

    蕭爻再次露出一種意味深長的表情,語氣也變得耐人尋味:“日本天皇,在明治維新前基本上都是一個沒有實權的象征物,但明治天皇在明治維新中收回了實權,讓天皇成為日本真正的掌權者,隨後,明治天皇病死,體質多病、精神虛弱的大正天皇繼位,從而產生天皇無力掌控權力的真空期,而在明治時期,日本迅速發展,又對外打贏了日清戰爭、日俄戰爭,使得一批軍頭、財團、門閥在日本軍政商三界裏崛起,明治活著的時候還能壓住他們,但在明治死後並且大正虛弱無力,這些軍頭、財團、門閥就逐漸地掌握了日本的實權,大正之後,裕仁登基,裕仁繼位後發現日本的軍權、政權、財權大部分都被那些元老重臣掌握著,至於他本人,則已經被半架空了。裕仁當然不甘心,於是處心積慮地展開了奪權,他從大局角度出發,使用的是溫和的、漸進的方式,因為他如果使用太粗暴、太直接的手段,搞不好可能激起那些元老重臣的反彈,客觀上,裕仁考慮得非常周全,手段也是正確的,可是,有這麽一群人卻沒有考慮這麽多,這群人就是‘皇道派’。皇道派,是日本軍界裏的激進派,他們極度崇拜天皇並且憎恨日本的那些元老重臣‘竊取了’天皇的權力,所以他們後來發動了‘二二六兵變’,使用最原始、最簡單的刺殺方式,除掉那些竊取天皇權力的元老重臣,把權力歸還給裕仁天皇,實施他們心中的‘昭和維新’,由裕仁天皇領導他們對日本進行全麵改造。你說,裕仁得知此兵變後是什麽心態?可以肯定,那些發動兵變的皇道派分子是絕對忠誠於裕仁的,他們的目的跟裕仁本人的目的是一樣的,都是要從元老重臣的把持中將權力奪回來,還給天皇即裕仁,按道理,裕仁應該嘉獎皇道派,但事實恰恰相反,裕仁在第一時間下達了鎮壓命令,他毫不猶豫、冷酷無情地命令軍隊消滅那些忠於他的皇道派分子。為什麽?因為皇道派雖然忠於裕仁,目的跟裕仁也是一樣的,但卻在客觀上破壞了裕仁的大局計劃,反而給裕仁幫了倒忙,裕仁無法容忍這種忠誠但卻愚蠢並且自作聰明的部下。皇道派就像清末的義和團,雖然打著愛國的旗號,雖然做事動機確實也出於愛國,但行為卻是不折不扣的禍國,這樣的愛國者、這樣的部下,哪怕再忠誠,都是壞事的。”

    蔣緯國按滅手裏的煙蒂,再度點起一根香煙:“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的軍隊裏、我的部下裏,也出現了類似於皇道派分子的那種人。”

    “甚至出現了類似於皇道派的組織。”蕭爻點點頭,“主任,這幾年來,你為國為民的功績實在太多了,你簡直創造了奇跡,憑一己之力就扭轉了這個國家的命運,世人有目共睹,在你展開奮鬥前,我國是什麽樣子?內憂外患、時局動蕩、社會混亂,外有強敵在虎視眈眈、不斷蠶食,內部則軍閥割據、連年混戰,經濟凋敝、百業蕭條,民不聊生、民怨沸騰,民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中,什麽都是腐敗落後的,這樣的中國,利益和尊嚴都無從談起,最可怕的,還是民眾看不到希望,他們看不到國家富強昌盛的希望,更加看不到自己能夠過上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的太平生活的希望,所有人都在麻木、絕望、痛苦中渾渾噩噩地蠅營狗苟著,整個國家千瘡百孔、滿目瘡痍,可是現在呢?因為你,是的,就是因為你,整個國家已經是脫胎換骨、氣象萬新,所有的國恥都被洗幹淨了,所有失去的領土、利益都已經被收複了,並且開疆拓土、躋身列強,貧弱都已經是過去的事情,富強才是現狀,國家強大,民眾也富有了,民眾的生活正在越來越好,他們切切實實地看到自己的生活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幅度的提高,並且看到了希望。希望,這是最可貴的,他們的希望,都是你給的。因此,有很多人罵你,但更多的人、無數的人則是感恩你、尊敬你、崇拜你,把你當成了千古明君式的人物。”

    蔣緯國知道他現在有無數的“粉絲”,高層也許對他有著別樣的看法,文人墨客們也許對他褒貶不一,但是,在軍隊裏特別是在南京軍裏,幾乎人人都是他的崇拜者,而比南京軍更多的是民眾,數以億計的民眾崇拜著他。這些民眾絕大多數屬於社會基層,他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不懂得什麽大道理,也對那些大道理不感興趣,他們思考問題時都基於最簡單的、最樸實的思維邏輯:誰能讓我過上更好的日子,誰就是我的恩人,誰就是中國的“好皇帝”。說一千道一萬,中國老百姓的要求並不高,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田地,在交稅後能吃飽穿暖、娶妻生子,他們就滿足了,如果有哪位大人物可以給他們更多的好處,比如,讓他們的孩子可以免費上學,讓他們生病後可以享受到廉價的醫療救治,讓他們在沒有工作時也不會餓死,他們更加發自肺腑地感恩戴德,眼下,蔣緯國就在做著這些惠及億萬民眾的事業。可以想象,多少人死心塌地地崇拜著蔣緯國,甚至是狂熱地崇拜著蔣緯國,就像此時的德國人對希特勒、日本人對天皇。

    “所以呢?”蔣緯國悶悶地抽著煙。

    “所以,有人就覺得你應該接校長的班。”蕭爻說道,“他們認為下一任領袖非你莫屬,他們認為你當上領袖既是有利於你,也是有利於國家,他們認為,你不能輸給那個競爭對手。這些人狂熱地崇拜你、堅定地支持你,願意為你付出一切,包括生命和名節,他們或者認為,你隻是在表麵上裝作不感興趣,實際上在韜光養晦、蟄伏待機,就像雍正皇帝,九子奪嫡時,雍正共有八個對手,阻力很大、障礙眾多,但他最終笑到了最後,靠的是什麽呢?一是才幹,二是實力,三是深藏不露的手段,九子奪嫡期間,他一邊故意做出退出爭鬥的姿勢,自稱‘天下第一閑人’,從而麻痹對手,同時在暗中積蓄實力、長遠布局,一邊使用左右逢源的手法,欺騙了對手,讓對手不以他為意,沒有集中力量對付他,但在其餘八個對手爭鬥得筋疲力盡、元氣大傷時,他果斷地趁勢出手,從而一舉獲勝。主任,那些人很可能就是這樣想的,所以他們想要助你一臂之力,並且他們甘願在你成功之後成為你的棄子和替罪羊;但他們又或者或者認為你確實不感興趣,可他們認為這個國家萬萬離不開你,不能讓大好局勢在別人手裏被敗壞掉,並且他們在心理上也離不開你,希望能繼續接受你的領導,並且是全麵性的領導,所以他們想要推動你坐上那個位置,他們堅定地認為他們是在為國家的未來而努力。”

    “競爭對手?”蔣緯國覺得蕭爻這番話裏這個詞語最為刺耳。

    蕭爻看著蔣緯國,沒有說話,因為一切盡在不言中。

    蔣緯國歎口氣,他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以及一種前所未有的…害怕。

    蕭爻離開後,蔣緯國思緒紛亂地枯坐在辦公室裏,沒多久,房門被推開,柳無垢走了進來,臉上表情讓蔣緯國覺得很奇怪,因為那是一種平靜的、甚至有點疲憊的表情。

    “跟你說件事。”柳無垢走在蔣緯國身邊。

    “嗯。”

    “我想帶孝揚、孝婉搬去香港住一段時間。你不是把香港收回來了嘛,那裏現在已是中國領土,進出都很方便,不需要通過英國人的海關。”

    “啊?”蔣緯國一頭霧水,“你要帶著孝揚、孝婉搬去香港住?為什麽?”

    柳無垢低垂著臉,眼睛有點濕潤:“我想我的父母,我父母也想孝揚和孝婉。”

    “你爸不是在報紙上公開表態不認我這個女婿也不認你這個女兒了嘛?”

    “木已成舟,又過去這麽長時間,他的氣也消得差不多了,雖然他現在仍然不想見你,但你是你,孝揚孝婉是孝揚孝婉,兩碼事。”

    “哦,你要去香港探親?”

    柳無垢搖了搖頭:“其實是搬家,我以後會帶著孝揚、孝婉長期定居在香港。”

    蔣緯國覺得莫名其妙:“你吃飽了撐的?為什麽會有這個想法?”

    柳無垢看著蔣緯國,眼神裏是一種深深的憂鬱:“你說呢?”

    蔣緯國心頭一動,意識到了原因,他忍不住抱住柳無垢:“你別這樣…”

    柳無垢歎口氣:“我知道我很傻,自從跟你在一起後,我就故意不去想那件事,有時候我也想,算了算了,四姨太就四姨太吧,就算不甘心,也隻是我自己的情緒而已,克服就好,誰讓我在認識你之前你已經被大姐、二姐、三姐‘捷足先登’了呢!唉,可是現在,四姨太都做不成了,大姐的事給我提了醒,我想要避嫌,也是避開危險,大姐也準備搬去台灣暫住。”

    蔣緯國聽得心裏很難受:“那你當初還願意跟我在一起?”

    柳無垢微微地笑起來,語氣從未有過的溫柔:“誰讓你這麽優秀呢?唉!像我這樣的人,聲嘶力竭地為女權搖旗呐喊這麽多年,其實就是蜉蝣撼樹。我現在已經明白,在社會地位上,男尊女卑是可以被改變的,但在感情上,女人永遠都處於弱勢。原宏偉當初對我的嘲諷真的很對,我口口聲聲地嚷嚷著要男女平等,結果還心甘情願地做你的四姨太,簡直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好啦,別抱我了,我要去收拾東西了。”

    柳無垢離開後,蔣緯國心情愈發低落:“媽的!老子難道要落得妻離子散的結果?”(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