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節聯合作戰(1)
字數:6089 加入書籤
美德中三大國的“新三方會談”於5月7日在華盛頓某個非官方機構內被秘密地召開,該會議在保密級別上屬於最高,三國高層約定“十年內不對外解密關於本會議內容的檔案和卷宗”,這場意義極其重大的會議不但決定世界大戰接下來的戰略結構變化,還直接影響到戰後世界的新秩序。明眼人都知道,戰前世界八大列強(美、德、蘇、英、法、意、日、中),經過這場世界大戰的弱肉強食、優勝劣汰,最終隻剩下三個能在戰後問鼎天下,蘇聯和日本都注定在戰後不複存在,意大利隻是德國的跟班,也一直都會是德國的跟班,屬於二流列強,不具有支配世界新秩序的實力和權力,法國已經淪為德國的附庸,國力和國際影響力淪落到跟意大利一個檔次了,至於英國,即便是美國政府,也已經承認,就算同盟國打贏世界大戰,讓英國以戰勝國的身份存活到戰後,英國的國力也會徹底地一蹶不振,跟意法兩國一樣隻是二流列強,“大英帝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蘇、英、法、意、日五國先後被淘汰出局,戰後的新世界必然由美德中三大國共同支配。美國的參會代表是國務卿科德爾赫爾,德國的參會代表是外交部長約阿希姆馮裏賓特洛甫,華夏的參會代表是外交部副部長顧維鈞。在這場會談中,赫爾直接代表著羅斯福,裏賓特洛甫直接代表著希特勒,至於顧維鈞,直接代表著蔣緯國。由於三國高層對另外兩國的要求、條件、利益點都心知肚明,再加上時間緊張,因此僅僅用了一天時間,三國代表便效率很高地擬定完畢了《美德中三國公約》,公約核心如下:第一,美德中三國在各自利益得到保證的前提下一起為恢複世界和平以及戰後世界的長治久安而同心齊力,三國互相尊重利益不受侵犯和勢力體係之完整,戰爭結束後,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屬於美國的勢力範圍,歐洲和非洲北部屬於德國的勢力範圍,亞洲和非洲南部屬於華夏的勢力範圍,南極洲不屬於任何國家,屬於全人類共同擁有地區。大西洋由美德兩國共同支配,印度洋由德中兩國共同支配,太平洋由美中兩國共同支配,北冰洋由美德中三國共同支配;第二,華夏在不損害德國利益的情況下與美國聯合進行對日本的戰爭,中美兩國並不締結聯盟或同盟,華夏仍然屬於聯盟國陣營,美國仍然屬於同盟國陣營,中美聯合作戰隻是為了戰勝日本,不存在第二個目的。隻要是為戰勝日本並且同時又不損害德國利益而服務的事務,中美都必須全力地盡到自身義務。在對日本的戰爭中,海上作戰以美國為主導,陸上作戰以華夏為主導。對日本作戰取得勝利後,東京地區由中美軍隊共同占領,北海道島及其附屬島嶼由美國軍隊占領,本州島及其附屬島嶼、九州島及其附屬島嶼、四國島及其附屬島嶼等日本的其它領土都由華夏軍隊占領,日本的海外占領區由中美軍隊共同收複,美軍收複地區在戰後用於跟華夏交換瓦胡島;第三,關於英國問題,由美德兩國共同解決,暫時擱置待議;第四,華夏和美國聯合進行對日戰爭的同時仍然有權力維持與德國的合作關係(換句話說,華夏一邊在對日戰場上跟美軍並肩作戰,一邊仍然可以像以前那樣大肆地向德國提供被德國用來打美國的武器和資源);第五,美德中三國在戰後成立聯合國,共同維護戰後世界新秩序。…這份三國公約是在戰時擬定的,並且三國裏,美德是交戰國,德中是戰爭盟國,美中則是暫時互相合作的“友國”,因此公約裏的很多細節還處於“待商榷的含糊狀態”,說白了,就是在戰場上還沒打出結果(主要是美德兩國的“英國問題”),所以沒到坐在談判桌邊談的地步,盡管如此,三國還是達成了很多共識,締結了這份在最大限度上兼顧到美德中三國利益的公約。從客觀角度上講,美德中三國的這份公約是“很不光彩”的,對很多國家都十分不公平,在很多國家根本不知情的情況下就將其瓜分了,三國完全就是合夥魚肉世界的架勢,然而,這本來就是世界法則。君不見,在原先曆史上的二戰末期,美英蘇三國不是締結了《雅爾塔協定》嗎?那份協定光彩嗎?公正嗎?當然不。美英蘇三國當時隻是利益點達到了一致,所以才會坐在一起商談如何瓜分世界才能讓三國都能分到最大的蛋糕,當丘吉爾和斯大林坐在一起談判時,丘吉爾思考的卻是“打敗德國後重新武裝德軍,把德軍作為美英盟軍的炮灰,進攻蘇聯,滅亡蘇聯”,盡管如此,丘吉爾照樣跟斯大林坐在一起“談笑風生、親密無比地商談著如何瓜分世界”。另外,那份《雅爾塔協定》不但瓜分了戰敗國的地盤、很多中立國的地盤,甚至連盟國的地盤都瓜分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華夏,華夏當時跟美英蘇並稱為“同盟國四大國”,結果蘇聯在雅爾塔會議上毫不客氣地把盟友華夏跟敵人德國、日本一視同仁地擺在等待它瓜分的砧板上。美英蘇在原先曆史上能這麽做,美德中在此時當然也能這麽做。《美德中三國公約》墨跡未幹,太平洋上隨即再度爆發了一場大戰。瓦胡島,焦土盈野、屍山血海,烽火熄滅、狼煙消散。方先覺走出塹壕,在他的視野裏,原本風景如畫的瓦胡島此時完全變成了一個漂浮在海麵上的黃土堆,綠色植被蕩然無存,充斥眼簾的是密密麻麻的彈坑、建築物的廢墟、瓦礫、殘缺不全的工事堡壘、寸草不生的焦土、七零八落的掩體、支離破碎的塹壕、大片大片已經幹涸了的血泊、死狀千奇百怪的大量屍體以及大量的四分五裂的屍骸、狼藉遍野的各種武器裝備的碎片、焦黑變形的坦克殘骸…但是,風中的硝煙味正在越來越淡,取而代之的是那種久違了的帶著水汽的清涼海風,原本被烏雲般的塵埃硝煙所籠罩的天空也在逐漸地露出雲淡風輕的萬裏晴空,原本充斥耳邊的槍炮射擊聲、爆炸聲、嘶吼聲、呐喊聲、慘叫聲、哀嚎聲…統統消失不見了,一切的一切,隻剩下一種暴風雨後的寧靜。“副座!美軍停止進攻了!”唐仁檳氣喘籲籲地奔到方先覺的身邊,有些難以置信。方先覺點點頭,舉起望遠鏡,他看到,天空中沒有一架飛機,海麵上仍然有著雲集的美軍艦艇船舶,但正在有條不紊地撤離。“是的,結束了,我們打贏了。”方先覺會心地笑了。“弟兄們!我們贏啦!美國佬撤退啦!”激動得難以自已的唐仁檳忍不住跑到附近一個山坡上,盡情地放聲大喊。雷鳴般的漢語歡呼聲響徹了瓦胡島,拚殺得衣衫襤褸、灰頭土臉的南京軍官兵們紛紛從塹壕裏、戰壕裏、工事裏、碉堡裏、掩體裏、散兵坑裏、火力點裏跳出來,盡情地歡呼著,官兵們一邊歡呼一邊潸然淚下,既為來之不易的勝利,也為陣亡殉國的同伴。瓦胡島在歡聲雷動的同時灑淚成雨。整場瓦胡島戰役爆發於4月11日,結束於5月8日,前後持續了28天,並且戰事在中後期擴大為夏威夷戰役以及“夏威夷中途島”戰役,中美軍隊圍繞著瓦胡島、在以夏威夷群島和中途島為核心的廣大區域內展開了全方麵的陸海空較量,該戰役最終以南京軍堅守住瓦胡島、美軍被迫放棄進攻瓦胡島而結束。美軍為此戰投入了約40萬兵力,包括太平洋艦隊五分之四以上的主力艦,累計投入了航空母艦13艘、戰列艦8艘、重型巡洋艦14艘、護航航母50多艘、飛機3000多架;華夏軍隊為此戰投入了約5萬兵力,包括瓦胡島守軍4萬餘人和海軍第2艦隊(該艦隊擁有華夏海軍現有的全部的4艘航母)。雙方鏖戰近一個月,美軍損失人員55萬餘,其中,死亡者約15萬人,受傷者超過33萬人(約三分之一在受傷後被美軍救走,約三分之二在受傷後被南京軍俘虜),另有超過7000人在未受傷情況下被南京軍俘虜或主動向南京軍投降,同時,美軍還損失了航空母艦5艘、戰列艦1艘、護航航母25艘、輕型巡洋艦5艘、驅逐艦12艘以及30多艘其它型號的大中型軍艦(不包括噸位較小的登陸艇登陸船),損失飛機約1800架;南京軍則損失人員17萬餘(包括艦隊人員傷亡),其中,戰死者7000餘人,同時,南京軍還損失了航空母艦1艘、驅逐艦3艘、輕型巡洋艦1艘、運輸船1艘、魚雷艇數十艘,損失飛機約1300架(包括艦載機和陸基飛機)。毫無疑問,南京軍在太平洋上贏了美軍,蔣緯國也因此而在中美博弈中贏了羅斯福。根據《三國公約》相關條款,中美締結該公約後,美軍立刻停止並且放棄對瓦胡島的進攻,默認華夏軍隊對瓦胡島的占領和控製。在瓦胡島戰場上的中美軍隊同時接到本國高層的停火命令,頓時,原先廝殺得你死我活的南京軍和美軍立刻變得“井水不犯河水”甚至“友好起來”了。已經登陸瓦胡島的美軍開始陸續地撤離,回到軍艦上或者去另外七島上,同時,美軍派出一隊隊非武裝人員,在南京軍的配合下在瓦胡島上搜尋和收斂陣亡美軍屍體,另外七島上的南京軍潛伏人員也回到瓦胡島上。瓦胡島上,結束戰鬥的南京軍官兵們有的酣然大睡,有的打掃戰場、搜集武器物資,還有的搜尋和收斂陣亡同伴的遺體。滿是彈坑的戰場上,一隊隊非武裝美軍和一隊隊南京軍秋毫無犯地各自忙碌著,發現對方軍人屍體後,雙方都會友好地通知對方或者收斂後轉交給對方,收到的一方則會向另一方表示感謝,氣氛十分和諧。另外,根據協議,夏威夷八大島接下來會維持“其餘七島被美軍控製,瓦胡島被南京軍控製”的局勢,同時,美軍不得在其餘七島上修建航空兵基地和機場,南京軍在瓦胡島上保持少於200架陸基飛機。為了表示誠意,南京軍將被俘和投降的美軍(包括傷兵)都釋放,美軍也把落入美軍手裏的南京軍(包括傷兵,數量很少)全數歸還給南京軍;同時,夏威夷海域內的美軍艦隊開始井然有序地撤離,隻留下少部分維持和太平洋艦隊、美國本土的運輸聯係,大部分返回西南太平洋和西太平洋,繼續參加對日作戰。與此同時,中途島。兩艘飄揚著華夏海軍軍旗的軍艦靜靜地停泊在中途島附近,一艘是驅逐艦,一艘是運輸船,這兩艘軍艦是來接走襲取和堅守中途島的部隊的,現場除了這兩艘華夏軍艦,還有幾艘美軍艦船,它們則是來輸送部隊接收中途島的。根據協定,中途島要被南京軍歸還給美軍。雙方除了轉交中途島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製定“聯合作戰計劃”。為了這個目的,南京軍第2艦隊參謀長歐陽四海乘坐杭州號驅逐艦來到中途島,美軍太平洋艦隊參謀長金凱德也乘坐軍艦來到中途島。之所以選在中途島,原因也很簡單:不久前,甚至可以說是“就剛才”,中美兩軍還大打出手,結果“一轉眼”,雙方又握手言和了,還要聯手對付共同的敵人,雖說這是兩國高層製定的策略,但對於戰場上的軍人而言,如此迅速的轉變,在心理上還是有點稍微轉不過彎的。既然要製定作戰計劃,靠無線電波肯定不行,必須麵對麵地商談,那麽,在哪裏商談呢?從夏威夷到日本列島,除了茫茫大海就是中途島了,放在其中一方的軍艦上,另一方都會感到不大放心以及“不自然”,因此,中途島就是最理想的選擇了。原屬於布朗中校的辦公室裏,剛結束戰鬥的中美海軍的雙方代表正式見麵。由於時間緊張,再加上雙方也沒有什麽“交情”,因此雙方都沒有說什麽客套話,直接對著海圖進入主題。“夏威夷和中途島的海戰結果,日本人在眼下是完全無法刺探到真實情況的。”金凱德說道,“根據我們放出去的新聞報道,瓦胡島的陸空戰役還在進行中,而貴方和我方的艦隊則在海戰中打得兩敗俱傷。日本人也許會心存懷疑,但他們根本無法證明或證偽。”“所以,這是我們的大好機會。”歐陽四海點點頭,“按照日本人喜歡賭博冒險的性格,他們肯定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因為你我雙方真的打得兩敗俱傷,那就是他們鹹魚翻身的天賜良機,更加是他們挽救敗局的唯一機會,他們不可能無動於衷,就算心存懷疑,也會試一試。更何況…”他微微一笑,“我們的蔣緯國將軍的高明策略,豈是日本人能想得到的?打著打著,突然間就化敵為友,如此高超手段,世上除了蔣緯國將軍,還有誰做得到?”金凱德苦笑著點點頭:“是的,別說是日本人了,就是我們,也做夢想不到。”歐陽四海想了想:“目前,我們的4艘航母損失1艘,還有3艘航母可參戰,至於你們,你們原本13艘航母,被我們幹掉了5艘,還有8艘,嗯,不錯。你我雙方加起來11艘航母,實力超過小日本,你們現在已經不打瓦胡島了,沒必要在瓦胡島保留一艘航母,8艘航母都可以出動,對吧?再加上這場戰略欺騙,我看,隻要我們不犯低級錯誤,勝算堪稱十拿九穩。對了,金凱德將軍,你們不是在報紙上說了嗎?我們的4艘航母被你們幹掉了3艘,你們的13艘航母則被我們幹掉了7艘,那麽,日本人就會認為,我們還剩下1艘,你們還有6艘,並且,你們和我們是敵對交戰關係,而不是攜手合作關係,進一步地能在實戰中讓他們目瞪口呆。我們既在實力上欺騙了小日本,也在謀略上欺騙了小日本,雙管齊下,如果這樣還被小日本打敗,那麽,作為同行,你們和我們都脫了海軍製服吧!”金凱德頷首:“是的。日本是一個島國,海軍是其武裝力量的核心,隻要消滅了日本人的海軍,日本在接下來的戰爭裏將會全麵地被動挨打。”歐陽四海看著金凱德:“那麽,將軍閣下,對於接下來你我雙方的聯合作戰,貴方有什麽計劃方案嗎?”金凱德笑起來,他攤開手:“計劃難道不是現成的嗎?日本人認為你們現在隻剩下1艘航母,並且正在太平洋中部被我們追殺著,他們正在西太平洋守株待兔,等著你們自投羅網,你們就自投羅網唄!你們前去西太平洋,引誘出日本人的艦隊主力,我方艦隊在你方艦隊的後方,到時候以逸待勞、果斷出擊,一舉消滅日本海軍是水到渠成的。用你們華夏人的話說,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哦?”歐陽四海眯起眼睛,“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麽說,你們是黃雀,日本人是螳螂,我們就是那隻倒黴的蟬?金凱德將軍,根據我方掌握的確切可靠的情報,日本人現在有10艘航母,10艘!我們隻有3艘,3艘!我們3艘航母開過去,在遭到日軍10艘航母的截殺後,必死無疑,到時候,你們如何來個‘黃雀在後’?你們這隻黃雀是在蟬即將被螳螂抓住時就出擊,還是等著蟬被螳螂咬死後再出擊?”金凱德臉上的笑意變得有些古怪:“歐陽將軍,我不太懂您的意思。”歐陽四海冷哼一聲:“好,我就把話說白了。我們3艘航母開去東太平洋,遭到日本人10艘航母截殺,到時候,雙方肯定爆發惡戰,敵強我弱,我們處境非常險惡,你們怎麽做?你們是在我方發現日軍航母後立刻出動,和我軍一起攻擊日軍航母?還是故意等著我們和日軍航母展開交戰甚至交戰結束後再出動?如果是前者,那就再好不過了,但我始終覺得貴方采取後者策略的可能性更大呀!我來算筆賬,我們3艘航母被日本人10艘航母打,貴方如果見死不救,我方肯定全軍覆沒,但我方3艘航母戰沉肯定也能拉著日本人一二艘或二三艘航母墊背,貴方那時候出擊,真可是再好不過了,首先,日軍艦隊剛剛結束惡戰,損失不小、疲憊不堪,貴方趁機出擊,肯定能取得最大的戰果並且付出最小的代價;其次,我們完蛋了,你們借助日本人的手,幹掉了我們,一舉兩得,對不對?”金凱德搖頭苦笑:“歐陽將軍,貴方的這種猜測真是讓我方難以接受。既然你我雙方已經聯手合作,我們又豈會做出這種事情?”歐陽四海聳聳肩:“沒辦法,防人之心不可無。蔣緯國將軍說過,這個世界上,最難找的是錢,最好找的是借口。不管你們現在如何信誓旦旦地保證,到時候,你們隨便找個借口就可以按兵不動、作壁上觀,等著我們全軍覆沒再出手,我們事後也拿你們沒辦法,隻能做個冤死鬼,難不成還指望你們的羅斯福總統給我們主持公道、伸冤昭雪?”金凱德顯得無可奈何:“那麽,貴方有什麽好的建議嗎?”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