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96 第三八〇章

字數:3516   加入書籤

A+A-


    第三百八十章

    2019年11月4日星期一

    鹿菲菲等人這邊的戰鬥本來應當是作為主戰場的。無論是原本的計劃還是jp方麵臨時籌謀的對策都是這樣考慮的。可是在c國發現jp航空自衛隊大批的f-35a企圖繞到後方偷襲之後,整個的情況就完全不同了。這其中,有一方麵是因為沒想到jp會出動如此眾多的作戰飛機來投入到對付鹿菲菲等人僅僅四架戰鬥機的作戰當中,即便是對鹿菲菲的實力以及j-12xcd的性能都非常了解的人也不免有些擔心他們有可能會難以應付。畢竟這次的任務並不是一般的空戰,而是要給am去送一份“大禮”。而另一方麵的顧慮則是,就算鹿菲菲等人在jp的戰鬥機這種如蝗蟲一般不要錢似的大批出動的情況下也能夠確保自身的安全,卻也真的很難再保證預警機或者是運輸機的安全。敵機的數量實在太多了,特別是那些f-35a還已經繞到了背後,完全可以直接威脅到空警-2000和y-20。而且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算鹿菲菲等人的本事再大、j-12xcd的性能再變態,也根本不可能將所有的敵機都攔截在預警機和運輸機的安全距離之外。所以,就必須有人來至少是牽製住那些極具威脅的f-35a,或者是幹脆直接將它們消滅掉。於是,也就便有了這場史無前例的隱身戰鬥機之間的大規模對決。

    雙方的接觸從j-20對f-35a的偷襲開始。的確是偷襲,盡管那些f-35a本來要打算執行的任務也是偷襲。但是獵手和獵物這種角色之間的轉換就是這麽突然。無論是c國的j-20還是jp的f-35a,也無論是從飛機本身的性能還是飛行員的戰鬥素質上來說,基本上都代表了各自國家的頂級水平。當然,像龍牙部隊的鹿菲菲等人和j-12xcd這種變態的存在就完全是個例外了。

    雙方投入戰鬥的飛機從數量上看是完全一樣的,隻不過從空對空作戰的效能上來說f-35a的確不及j-20,更是在交鋒一開始就處在絕對的被動地位並在還未發現敵人的時候就先被擊落了四架。不得不說,初始階段的失利,或多或少都會對jp飛行員在士氣上構成一定的打擊。然而,在這些f-35a剛剛從第一輪的打擊中恢複過來,正在顯得有些手忙腳亂的恢複隊形並試圖尋找攻擊他們的對手時,又一波導彈疾掠而至。

    相對於剛剛發生的第一波導彈攻擊來說,這次的攻擊可就更加淩厲了。在c國的j-20對f-35a的第一波導彈攻擊時,由於雙方距離還很遠,而且c國方麵的指揮員是為了能夠把握住戰機,瞅準了f-35a機群正在爬升的脆弱階段,也是為了能夠及時地牽製住f-35a的行動,所以第一次的攻擊也顯得有些倉促,在命中率上來說實在有些慘不忍睹,特別是對於霹靂-14這種先進的中程空空導彈來說。不過c國的第二次攻擊可就完全不同了。同樣是四十八枚導彈,也同樣是由剛剛那二十四架j-20發射的,可是這一次雙方的距離卻已經縮短了十幾公裏。當然,此時的f-35a機群已經爬升到了7000米這樣一個比較適合作戰的高度,而且飛機的姿態也已經恢複了正常,保持在迎擊的方向上。都知道隱身戰鬥機正麵的雷達反射截麵最小,也就是說,雷達製導的導彈迎頭對付隱身戰鬥機是最為困難的。可是發射導彈的j-20在這一次卻並沒有讓導彈去自主攻擊,而是打開了機載雷達為這些導彈進行持續引導,這就讓導彈在尋的性上較之剛才有了質的飛躍。

    c國的j-20隱身戰鬥機本來就是為了應對am的f-22這種隱身戰鬥機而設計並製造的,所以除了本身具有不輸與f-22的隱身性能和更加靈活、更加變態的激動性能之外,其電子係統特別是雷達也可以說是無與倫比的。特意為j-20量身打造的機載1441有源相控陣雷達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針對隱身飛機的特性而經過一些特殊的設計。這些特殊的設計使得它的雷達波可以在發現疑似目標後自動鎖定並集中照射,以獲得更加清晰反射信號,從而有效的對諸如f-22或者是f-35等這類隱身戰鬥機進行探測。這一看似不起眼的改變在對付其它普通目標時或許並沒有什麽出眾的表現,但是在針對隱身戰鬥機時,它的探測距離卻可以至少提升百分之七十。而這項技術以及其中的小秘密在目前來說還是屬於c國所獨有的,c國並沒有打算將這一情況公布出來。更何況這種雷達的實戰效果到底如何,恐怕還要以今天發生的這場戰鬥來作為參考並加以證實。

    f-35a雖然是作為一種輕型戰鬥機,可是它的載彈量卻一點也不少。盡管執行這次的任務對隱蔽有著極高的要求,所以並沒有采用翼下掛彈而隻使用了內部彈倉,但每架f-35a也都攜帶了八枚ai-9x。這對於f-35a是一種標準的對空作戰掛載。但是很快jp人就意識到了這種掛載搭配在麵對j-20這種隱身戰鬥機的時候是多麽錯誤的一個方案。

    隱身戰鬥機在空戰中最大的依仗也是最大的優勢就是其隱身性能。這使得它可以在敵人還未發現自己的時候實現突然的打擊。一般來說,隱身戰鬥機憑借自己出色的隱身性能,往往在接近目標至中程導彈的有效射程之後都不會被目標察覺和發現,所以飛行員完全可以不冒任何風險的輕鬆愉快的完成攻擊。而當雙方之間的距離進一步接近之後,對方的雷達就很有可能捕捉到自己,而這個時候雙方也就已經基本上處在近距格鬥導彈的攻擊範圍之內了。所以隱身戰鬥機在作戰的時候,基本上都會采用遠程攻擊的方式,基本上不會使用到aim-9x這類近程格鬥導彈。可是這一次,jp人的f-35a遭遇的卻是隱身性能甚至比自己還要出色的j-20,更是在還沒有發現對方的時候就已經遭到了攻擊。等到j-20接連兩個波次的導彈攻擊之後,原本二十四架信心滿滿的f-35a就已經隻剩下了八架。它們在j-20第一波次的攻擊中損失了四架,而在第二波次的攻擊中則損失了整整一打十二架。直到此時,這些可憐的f-35a才剛剛有了可以進行還擊的機會。然而,敵我雙方此時的距離已經接近到了不足30公裏。這是一個比較尷尬的距離,它遠在aim-9x的有效射程之外,f-35a此時要攻擊隻能使用ai-120d相較於之前的版本,所有的改進都是針對在較遠距離上更好發揮其作戰效能的。比如使用雙向資料鏈能夠同載機雷達及時交換目標數據、加裝gps提升導航精度、提高了百分之五十的有效射程等等,但是偏偏的其近距離攻擊的能力除了強化大角度離軸攻擊能力之外並沒有其它明顯的變化。而此時雙方都在迎頭對飛,這種大角度立軸攻擊能力更是毫無用處,相反30公裏的距離雖然也能讓aim-120d發揮出其應有的作戰效能,但從機動性能上來說,aim-120係列導彈作為一款強調超視距攻擊的中程空對空導彈顯然是不及aim-9係列近程格鬥導彈的。

    不過對於jp人此刻的處境來說,就算30公裏並不是其最佳的攻擊距離,也總要比看不見幹挨打要強太多了。於是幸存的八架f-35a在明知此時絕不適宜調頭撤退的情況下,盡管鬥誌都已經伴隨著身邊大部分友機的被擊落而逐漸喪失了,卻也還是鎖定了目標,並盡可能多的將aim-120d發射了出去。從30公裏到15公裏,對於迎頭對飛的雙方戰機來說根本用不了多長時間。所以jp人盡管在試圖盡可能多的去發射導彈,但每架f-35a也隻來得及發射了四枚。也就是說,jp人將不得不帶著四枚沉重的aim-120d來同對手展開近距離的格鬥,而且在格鬥中他們所能使用的武器也就隻有四枚aim-9x和備彈180發的四管加特林機炮了。jp人雖然心裏著急,卻總不能不鎖定目標就發射導彈吧。他們不是沒有想過要把剩下的這四枚平白增加了機體重量的aim-120d全都扔掉,可是在考慮到每架f-35a就隻攜帶了四枚aim-9x卻要麵對數量眾多的敵機之後還是放棄了這個打算。畢竟彈藥數量有限,留著這些aim-120d也許在關鍵時刻還能多少發揮點作用。畢竟在以往的戰例中並不乏使用aim-120係列中程導彈做近程攻擊的情況。可是無論如何,幸存的這八個jp飛行員都已經在抱怨、詛咒或者是後悔為什麽隻攜帶了四枚格鬥導彈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這些導彈顯然是不夠用的。(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