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流舟詩會
字數:3503 加入書籤
眾位才女聽得心情激蕩,格外的興奮和認真。裏麵好些庶女才明白,為什麽向來隻跟嫡女玩的葉大小姐會請她們來。這些有才的庶女立時激動了,她們正恨無揚名的機會呢。
“下麵請知州家的二姑娘歐陽月來宣布詩會題目,她是今天我請來的令官。”葉雪英笑著介紹邊上的歐陽月。
歐陽月挺身而出,激動的小臉通紅。她指揮五個丫環將案上五艘木船捧著,在眾人麵前環示一圈。
她說:“這五船上分別寫了江、花、春、柳和琴五字。前四個字就是今天詩會的題目。一會船會順著水漂流下來,船停到誰邊上,誰就要喝一杯酒,並寫出相關題目的詩詞。如果是琴字,就喝一杯酒,並彈奏與江花春柳主題相關的琴曲。”
這種酒令在洛城還沒人用過,大家都覺得新鮮好玩。她們這才明白,為什麽要環水而坐。這種酒令看上去就很公平了,船會停在誰邊上,似乎全看天意。
“琴音一停,如果作不出詩,就要罰酒三杯。作出詩後,左右同座的,各飲一杯作賀。如果琴彈錯了,亦要罰酒三杯。”歐陽月壞笑道。
“如果你運氣實在是好,一次都沒輪到,若有佳作,也可寫出來。到時也會錄到詩集裏。”葉雪英笑道。
一些才女立時鬆了口氣,笑了起來。她們還真怕自己一次都輪不上呢。
“好了!你回到座位上去準備受罰吧!現在這裏歸我指揮了。”歐陽月笑對葉雪英說。
葉雪英笑著回到自己位置上,她身邊坐的正是歐陽琴。
歐陽琴笑道:“你找月兒來當令官,還真是人盡其材,她最喜歡發號施令了。”
葉雪英就笑,歐陽月天性愛熱鬧,喜歡出風頭。
“總不能讓你這大才女去行令吧,那今天的詩會就要遜色不少了。我可等著你的好詩呢。”葉雪英笑著說。
歐陽琴是洛城原來的四大才女之首。
“彼此彼此。”歐陽琴笑著說。
那邊,歐陽月敲響了開始的鼓聲。五艘船放入水中,順水而下。姑娘們好奇的盯著小木船。一會,船分別停在五位姑娘身邊。
一位姑娘笑著喝了杯酒,起身到中央去彈琴。這的一百位姑娘全是琴技高手,不會彈琴也敢自稱是才女嗎?
其他四人忙構思自己的詩作。其他人一麵興奮的等著看,一邊也在構思自己的詩作。題目很簡單,一百位姑娘人人隨便都能寫出幾首。但是,這可是會傳給對麵的才子看的,還要刻印出來,流傳出去的。她們自然要嘔心瀝血寫出佳作來。
人人都巴不得多想一會,許多人都要等到琴音快停了才肯寫出來。
邊上有識字的丫環記錄眾人所作。
對麵的河邊,數百位公子也聚在那喝酒作詩,順帶遠望對麵的美女。河的這一麵可沒圍上啊,眼力好的完全能看清對麵。
這邊負責的是知州家的歐陽大公子歐陽明。他應葉雪英的囑咐,請了洛城各家書館年青人中最有名的一百位才子。誰知聞風而來的有兩百多舉人。他隻好臨時增加了不少席位,又讓人去訂了三倍的酒席。
不少人假裝望著江景在構思佳作,其實伸長脖子在看對麵的佳人。對麵可是集中了全城最有名的才女們啊,裏麵美女真不少。
才女們大都是麵向對岸而坐,或是側身相向。這是葉雪英故意安排的。為的就是方便讓對麵的才子們看清楚。
葉文英托人寫了十幾首詩,背熟了混在裏麵看美女。他有妹妹透露寫詩的題目啊。
楊恒也在裏麵,占了個靠河邊的位置。他一個勁看雪英。雖然他是表叔,一個月也隻能見著雪英一兩次。現在他開始痛恨自己這表叔的身份了,要是表哥就好了。
表叔差著輩份呢!他喜歡雪英的事,不敢跟任何人說。要讓葉老夫人知道,他姑姑非連夜把他送回關中不可。那時別說成親,他連再見雪英一麵都見不著。
楊恒珍惜每一個能見到雪英的機會,總有一種見一麵少一麵,見不了多少次的恐慌。
有仆人在江心劃船來回傳遞兩邊的詩作,既象是詩會,又象是相親會。
葉雪英這次一邊記掛著錦衣衛的事,一邊要組織好一百位姑娘的活動。她就沒心思去想詩了。輪到她時,她隨意抄了首紅樓夢裏薛寶釵的臨江仙來應景。
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卷得均勻。蜂圍蝶陣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
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天。
她是覺著這首詠柳絮的詞,和她現在的處境和心境很是相合。她獨處異世,可不就是無根的飄絮嗎?她也不會象普通柳絮般隨波逐流,淪落成泥。薛寶釵是寄希望與他人送她上青天,雪英則是自己就可以飛劍上青天。
歐陽琴看了詞,笑道:“會長大人,果然不同凡響。”
葉雪英笑笑,說:“我等著你的。”
楊恒一等雪英的詩傳過來,忙取了看。看完後就暗笑,這姑娘果然跟自己一樣是個狂的,這是狂得想上天啊!
曲水流觴,從中午玩到傍晚,好些公子和小姐還不舍得走。葉雪英就汗了,她耐心把小姐們全勸回家了。至於公子們,她管他們去死。
當天,選出了兩百多首最好的詩,平均男女各半。
有葉文英的全力督促,三天後,詩集就印出來了,詩集上有作品的人就免費發一本以作紀念。還有兩千多冊,就放書店賣了。據三哥說,一天就賣完了。後來還印了幾次,一兩銀子一本。將那天的花費都賺回來了。
參加了那次詩會的人,平均每人都買了一二十本,他們到處送人以炫耀。還有好些是賣給了書生們,他們是慕名自己買來看的。
據說,洛州看過詩集的人都覺得,才女們寫的詩比才子更出色。這讓洛州許多人大為驚奇。詩集傳到關中,關中才子們不服,認為這是因為洛州的才子質量太水,水平太差。他們還聚集起來一百位才子,以同樣的題目寫詩也出了本詩集,以為證據。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