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開封賭城(九)
字數:10758 加入書籤
我氣急的語塞難言,眼見何衛紅走了出來張望,大門樓的電燈也給開了,我這才注意到,何衛紅就隻穿了一身暗紅色的秋衣,踢了雙拖鞋,腳上沒穿襪子,小腿還露了一截,頭發鬆散,正是剛從被窩裏鑽出來的樣子……我突然意識到剛才明瑤為什麽那麽生氣,為什麽說那種話了!
我氣急敗壞的指著何衛紅,道:“她一個姑娘家,穿成這樣就出來,這才是不知羞恥!”
“閉嘴!”娘怒道:“那是我給她的衣服,正兒八經的人才穿成這樣!”
娘說的話,我不敢反駁,但是我情知誤會已經造成,而且是極深的誤會,心中對何衛紅憤恨至極!
何衛紅眼圈通紅,眼淚隻在眼眶中打轉,幾欲落下,隻聽她道:“陳弘道,你就這麽看不上我?”
我根本就不想和她說話,把頭一扭,默然無言!
“你什麽態度!?”娘叱責我道:“就你這樣的性子,討不了喜!”
討不了喜就討不了喜,我本就不願意討她的喜!我唯一想討喜的人,也不理會我的喜了!
“道兒,回來吧!”叔父不知何時走了過來,橫了娘一眼,道:“你去我那屋裏睡會兒,明早還得起來趕路,離家呐!”
叔父故意把“離家”兒子說的極重,我審時度勢,情知此時此刻再去追明瑤已經是不可能的了,權宜之下,隻能是跟叔父走了。
“娘,我回去睡了。”我低聲的說了一句:“您也早點回去休息。”
“站住!”娘不等我走,便恨恨道:“我睡不著了!我還有話要說!”
“大嫂,您還是省省力氣吧。”叔父道:“您睡了大半夜了,睡不著情有可原,可道兒還沒沾床呐!再有個把時辰,我們就得趕路,您這當娘的也得體諒體諒兒子吧,啊?”
說罷,叔父拉著我就走。
娘在後麵跺腳道:“陳漢琪,你天天在我們母子之間搬弄是非!我算是白白的給你生了個兒子!”
“哎呀嫂子,可不敢這麽說!”叔父回頭嚴肅道:“叫人家聽見,了以為咱叔嫂倆咋著了似的。”
“你——”娘氣的臉色都變了。
叔父已拉著我揚長而去。
我從何衛紅身邊經過的時候,恨恨的瞪了她一眼,何衛紅嚇得縮了縮身子,嚅囁著嘴唇,隻不敢說話。
走過去片刻,我聽見娘在身後說道:“好閨女,走吧,回去睡覺。”
我心中莫名的一陣淒苦,實在不知道娘究竟打的是什麽主意!自己兒子真正喜歡的人,她堅決阻絕,自己兒子不喜歡的人,她卻一意拉攏,這是出於什麽樣的心態?難道真是像叔父說的那樣,她仇恨兩情相悅的人?
到了叔父的屋裏,叔父關上屋門,瞥了我一眼,說:“道兒啊,你也是夠毒的啊。”
“啊?”我被叔父這句話弄得摸不著頭腦:“我,我怎麽毒了?”
“我瞧出來了,那個何衛紅對你癡迷的很啊。”叔父道:“你就算是瞧不上她,也不該對她惡語相向,你沒瞅見,她都哭了!就那樣,你走過去的時候,還瞪人家一眼?”
我忿忿道:“如果不是她,明瑤又怎麽會誤會我?現在可倒好了,明瑤肯定是以為我和這個何衛紅怎麽怎麽著了!以後我和明瑤還怎麽辦?”
“這一晚上的熱鬧可是有夠瞧的。”叔父道:“我先是聽見你出去了,後來又聽見你回來了,然後又聽見你喊明瑤那妮子,你們這是唱的哪一出?”
我也睡不著了,看叔父也精神,索性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叔父聽了,道:“這事兒也巧的很啊,誤打誤撞都撞槍口上了。不過明瑤那妮子也夠怪的,有啥事兒非憋著不見你?”
我道:“我原本是以為阿羅他們在搗鬼,現在看來是我誤會阿羅他們了,明瑤沒事。可是現在倒好,沒事兒變成有事兒了,明瑤必定惱死我了,她走時候說的話,唉……”
想到明瑤決絕的語氣,我便忍不住哀怨。
叔父沉吟了片刻,忽然狐疑道:“照你那麽說,明瑤一直跟著你,你都不知道?”
“嗯。”我隨口應了一聲。
“那就不對勁兒了。”叔父道:“蔣赫地有幾斤幾兩重我清楚的很,他的禦靈術一流,別的本事撐死算三流,他養出來的女兒能有多厲害?不要說你現在的功力比之從前提升了許多,就算是從前,那妮子跟著你,你也不會發現不了啊。”
叔父這麽一說,我也起了疑:“是啊,明瑤的本事原來就不如我,現在更不用說,她如果一直跟著我,我怎麽會不知道?”
叔父道:“她跟著你,你發現不了,隻有一個說法,那就是她的本事也提升了許多,現在已不在你之下!”
我吃了一驚,沉默了片刻,我遲疑道:“難道,蔣家所謂的大喜事,就是這個?”
叔父道:“那還能是別的啥?”
我想了片刻,搖了搖頭,道:“別的我哪裏知道。”
叔父“嗯”了一聲,道:“可惜你們倆這誤會可就深了!你想想,何衛紅住在咱們家裏,大半夜的還跟你在一塊,那一身衣裳,嘖嘖……”
叔父這麽一說,我愈發覺得絕望,又想起明瑤臉上的疤痕比從前更甚,心中更多了層隱憂,難道明瑤是在練什麽功除了差錯,所以才閉門不出,躲著不見我?不禁道:“大,要不我再去蔣家村一趟?”
“你省省吧!”叔父道:“不看看幾點了?哪有時間!男子漢大丈夫,得知道事情輕重緩急!別弄得兒女情長,英雄氣短!再說,你娘現在像防賊一樣防著你,你能去得了?歇會吧!”
我隻得作罷。
叔父道:“折騰了大半宿,來調息運功,打會兒坐,緩緩精神。”
我道:“現在我靜不下心來。”
叔父道:“我助你一把。”
我們叔侄在功房裏打起坐來,運氣調息數周天,不覺時間飛快,隻聞村中打鳴的公雞一聲長啼,我豁然睜開眼來,神清氣爽,如同大睡過一場,周身舒泰,連心情都好了些。
“二弟、弘道,去吃點飯吧。”老爹在外麵說道:“六叔、三弟、五弟、七弟他們已經動身了。”
“是。”我應了一聲,看窗外,天色已然發亮,是時候該走了。
吃早飯的時候,娘和何衛紅都不在場,我心知肚明,那是生我的氣,所以連送別都不願意。
弘德一直叨叨叨個不停,問何衛紅怎麽沒起來吃飯,是不是身體不舒服,又說何衛紅如何如何美貌,如何如何有修養,直到被叔父敲了一筷子才含淚閉嘴。
果然,直到我和叔父走的時候,也沒見娘和何衛紅出來。不過不出來送我更好。隻難受見不著明瑤,還無法解釋誤會,一切隻能等回來的時候再說吧。
陳家村距離開封城一百五十公裏左右,坐車不過三個小時。我和叔父清晨六點出發,等看到開封的老城牆時,已經是上午九點一刻了。
開封是中國最著名的古都之一,與河南省的其餘兩座古都洛陽、安陽並著。其最早的建都史可追溯至夏朝,據說在三千八百前,夏朝的都城叫做老丘,位置便是現今的開封市東北。
不過,開封城的揚名史是從東周後期開始的——戰國七雄之一的魏國建都在此,號稱大梁!而開封真正輝煌起來的時候則是唐末宋初之際的五代——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先後在此建都。等到北宋,開封更是成為當時全世界最富、最大的城市,其繁華程度從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可窺一斑,火藥、印刷術的發明也於那時候在開封誕生……
然後,自北宋以後,開封的輝煌便開始漸漸沒落。雖然南宋時期仍然是以其為都的,但是南宋政府的駐蹕地卻是在杭州(南宋稱之為“臨安”,意思是“臨時安定之地”,並非是以之位都),所以開封這個都城在南宋已經有名無實。金朝在後期也曾在開封建都,那也是開封最後一次作為大國大朝的都城了。從那以後,元、明、清、民國時期,開封就降格成了省府,共和國成立之後,開封仍舊是河南省省會,可惜,在五四年,開封因其交通不便,被剝奪了最後的榮耀,豫省省會易主於交通大塞鄭州……
雖然這樣,而今的開封人仍然保持著其一貫的“優越性”,走雞、鬥狗、遛鳥、賞花,一派的“皇城氣象”,即便這“皇城氣象”是沒落的。
在路上,叔父分析:異五行的接頭之地既然聲稱是“開封賭城”,那肯定是與“賭”有關的,而老開封人最喜歡賭的就是鬥雞,所以叔父說:“道兒啊,咱們先不忙著去大相國寺,空山老和尚沒意思的很,咱們不如先去見個鬥雞界成名三十餘年的大人物!”
我唯叔父馬首是瞻,自然也不反對。
三叔、五叔、七叔還有六爺比我和叔父還先到一步,已經找好了住宿地方,不過他們和我們並不同路行動。他們的任務就是四處走動,探聽消息,負責搜尋開封城中的異動,和我們保持聯係,以便隨時互相策應。
過了大梁門舊址,往西北再走上半個鍾頭左右的路,叔父帶著我拐進一條街,再過七八戶人家,找到一個大院,叔父說:“到了。”
這便是那鬥雞界大人物的家啊,我對鬥雞界大人物沒什麽興趣,倒是很好奇他養的鬥雞,但是看那院門卻是緊閉的,而且還上著一把大鐵鎖,叔父狐疑道:“走錯門了?他從不鎖門啊。”說著,又看看四周,然後道:“是這家啊。奇怪,咋大白天上了鎖?”
我道:“您和那個大人物熟嗎?”
叔父道:“熟透了,我救過他的命——你先在外麵等一會兒,我進院子裏看看。”
我應了一聲,叔父已翻牆入院。
過不多時,叔父又翻了出來,一臉詫異的表情,道:“真是出邪了,家裏沒人,而且看樣子,是沒人很久了,屋門的鐵環上都張結了蛛蛛網了。”
我道:“不會是搬家了吧?”
“這是他祖上留下來的地兒,應該不會輕易搬走。”叔父沉吟了片刻,道:“算了,先不管這老貨了,我帶你再去找另一個人。”
我道:“大相國寺的主持空山大師?”
“不是空山。”叔父道:“是四十年前就以鬥蛐蛐名垂中州的杜秋興杜老師。”
我“哦”了一聲,心中暗暗不屑:一個鬥蛐蛐的,也能稱老師?村裏的小孩子都會。
我和叔父剛走出街口,迎麵遇上個年輕夥子,叔父便打了聲招呼,問道:“裏麵馬老師是搬走了?”
“馬老師?”那年輕夥子很不耐煩,道:“馬老師多了,你問的是哪個馬老師?”
叔父道:“就是馬人圭。”
“不認識。”那年輕夥子搖搖頭就要走。
叔父一把扯住他,道:“你是這附近住的不是?”
“是啊。”那年輕夥子瞪著叔父道:“你想幹什麽?”
叔父道:“你既然是這附近的人,連大名鼎鼎的雞王都不知道!?”
“什麽雞王、鴨王的,不知道!”那年輕夥子道:“怎麽,不知道一個人也犯法?鬆開你的雞*巴手!”
“小兔崽子!”叔父抬腿一腳把那年輕人踹了個跪倒,道:“你再罵一句,我把牙給你打掉完!”
“你,你等著!”那年輕人爬起來,扭頭就跑,邊跑邊嚷嚷:“有種別走啊!”
“你奶奶個腿的!”叔父罵道:“我在這兒等著你哩!”
我道:“大,真等啊?”
叔父道:“等他個球,誰有那閑工夫,不是嘴上不能吃虧麽。”
這時候,街口一個院子的門忽然開了,從裏麵走出來個老頭,探頭探腦的看看我倆,道:“我剛才在門樓裏聽你們嚷嚷,你們是找馬老師?”
叔父喜道:“你認識他?”
“就跟你剛才說的,雞王大名鼎鼎!”那老頭倚在門口,道:“我還是跟他住在一片的,咋會不認識?”
叔父道:“那您知道他去哪兒了麽?”
那老頭搖頭道:“有好長一陣兒沒見過他了,誰也不知道他去哪兒了。”
叔父愕然道:“這話是咋個意思?”
那老頭道:“就是幾年前,有人看見他家的大門上了鎖——他家是從來不上鎖的,所以都覺得怪,更怪的是,從那以後,我們這片的人就再也沒誰見過他。”
叔父道:“是鬥雞鬥敗了,怕丟人,所以舍了家園,遠走他鄉了?”
“從沒聽說他敗過,他可是雞王!”那老頭說:“可是這年頭,誰還鬥雞啊?而今,開封城裏最熱鬧的是嘿嘿……造反!最熱鬧的地方在河南大學,文鬥在河南大學大禮堂,武鬥在河南大學的飛機樓!就剛才和你們嚷嚷那個,那是我們這片有名的積極分子,我看你們還是快點走吧,他肯定是去喊人了!他們有家夥!”
我和叔父對視一眼,叔父道:“要不等一會兒?”
“算了吧。”我道:“咱們還是先走吧,沒必要在這裏惹麻煩。”
“對對對!”那老頭也說:“好漢不吃眼前虧!跟個屁孩兒賭氣不值當。”
“我就是說說,誰會跟一個屁孩兒置氣?”叔父笑了笑,道:“多謝老大哥了。”
那老頭擺擺手,回院裏關上了門。
我和叔父避開那年輕夥子走的路,拐了出去,要尋杜秋興。
杜秋興住的地方倒是離大相國寺不遠,但是,天下事竟有這般湊巧!我和叔父趕到杜秋興家門前的時候,才發現杜秋興的院門也是鎖著的!叔父翻進院子裏探看,出來後說,同樣是久無人居住的跡象!
我們又問了周圍的鄰居,都說不知道他的行蹤!
這便詭異了!
一個人失蹤,不算什麽離奇的事情,但是兩個久負盛名的人物莫名其妙的失蹤,就有些離奇了,更何況這兩人都跟“賭”有關,而我和叔父來開封就是要找所謂的“賭城”,要說巧合,天底下哪有那麽巧合的事情?
但是為什麽會這樣,我和叔父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時間已經到了中午,我和叔父一無所獲,倒憑空多了許多疑慮。思來想去,肚子餓得厲害,我們就近找了個餐館吃飯。席間,叔父說道:“看來,也隻能去找空山了。要是這老和尚也莫名其妙的失蹤,那開封城可真就是鬧了鬼了。”
我道:“空山大師也鬥什麽東西麽?”
“鬥啊!”
我好奇道:“他一個和尚,鬥什麽?”
“鬥嘴啊。”叔父一本正經道:“他最會鬥嘴了。”
我笑道:“那不算,鬥嘴又不賭什麽東西。”
“賭的。”叔父道:“之前空山跑到桐柏山,和水濂禪寺的妙俠法師鬥嘴,從妙俠那裏贏來了一串乾隆禦賜的念珠。”
我以為叔父是隨口誇說,隻是聽聽一笑,並不怎麽為意。
大相國寺與洛陽白馬寺、嵩山少林寺、桐柏水濂禪寺齊名,是中原四大名寺。寺廟前身是戰國四公子之一信陵君的家宅舊居,北宋時候為國寺。不過真正讓大相國寺知名天下的與前兩者關係不大,而是因為一本書——《水滸傳》。《水滸傳》裏的魯智深太有名了,而魯智深在東京掛單的寺院就是大相國寺,他看菜園子和倒拔垂楊柳的地方也正是歸大相國寺所管。
不過再有名氣,再輝煌的寺廟,在當下這種局勢下,也必定是難逃劫數。
我和叔父到大相國寺的時候,不出意外,看到的是各種荒蕪、悲涼、淒苦……從南到北,天王殿、大雄寶殿、八角琉璃殿和藏經樓都殘破不堪,尤其是八角琉璃殿都讓人用磚頭給砌封了門窗,磚牆上還寫著各種標語。
整座寺院裏,沒見著幾個沙彌,而且他們一見到我和叔父,就連忙躲藏。方丈之內,更是沒有找到空山。
叔父急躁起來,抓住一個小沙彌,問道:“你們的住持呢?”
小沙彌嚇得渾身哆嗦,結結巴巴道:“什,什麽住持?”
叔父大聲道:“你們的住持方丈,空山法師!他在哪兒?!”
小沙彌連連搖頭道:“不,不知道。”
“你們的和尚頭在哪兒你都不知道?”叔父喝問道:“那你做的是啥狗屁和尚?!”
“小僧是真的不知道。”小沙彌都快嚇哭了,委委屈屈道:“好久之前,就再沒見著他了。”
“嗯?!”叔父驚道:“不在寺裏?!”
“是,是啊。”小沙彌道:“住持方丈他,他不在寺裏很久了。”
叔父道:“他幹啥去了?”
“不知道。就是突然有一天,住持方丈就不見了。”小沙彌道:“誰都不知道住持方丈為什麽不聲不響的離開,又為什麽許久都不回來。”
我和叔父麵麵相覷,都是一臉驚愕,戲言成真,空山竟然也失蹤了!
這究竟是何緣故?!
我和叔父發愣期間,那小沙彌已經匆匆走了。
我不禁問叔父道:“大,你說空山大師和妙俠法師鬥嘴,贏了一串乾隆禦賜的念珠,那是真的麽?”
叔父默然的點了點頭。
我道:“難道他們鬥嘴也是在賭博?”
“那倒不是。”叔父道:“我剛才說的那是玩笑話,空山和妙俠那是佛家禪宗的辯機鋒。”
我“哦”了一聲,道:“那空山大師怎麽會也失蹤了?”
叔父道:“誰知道到底是咋回事?!”
我道:“咱們現在怎麽辦?”
叔父沉吟了片刻,罵了一句:“他奶奶的腿!我就不信邪了,整個開封的熟人,都能失蹤了?!道兒,咱倆去朱仙鎮!”
我道:“去那裏做什麽?”
叔父道:“朱仙鎮有一山術大族——楊家,主人楊通明是我的老熟人。這人也是開封城術界的領袖人物之一,咱們去尋他探探消息。”
朱仙鎮距離開封城四十餘裏,是中國著名的古鎮,宋金時期,嶽飛嶽武穆便是在朱仙鎮被十二道金牌勒令退兵,最終喪命風波亭的。所以朱仙鎮也大大的有名。我和叔父來的時候便經過那裏,隻是未作停留。(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