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驚霜落雪
字數:6278 加入書籤
聞聽這句充滿極端不信任之言,徐以顯臉上立刻流露出一絲冷笑,緊盯著索朗格,冷聲說:“大西皇帝事務繁忙,沒有時間接待索先生。”
張宗元嘴角掛著冷笑,附和道:“徐軍師是大西皇帝的全權代表,位高權重,完全有權力處置大西和大清的合作事宜,請索先生談條件吧。”
這句說到了徐以顯的心坎上,他很滿意地看了一眼張宗元,微微點點頭,而後,又緊盯著索朗格,沉聲說:“請索先生談談兩朝合作事宜,我也好斟酌斟酌。”
此刻,索朗格正處於進退為難之境,他看看徐以顯,又望望張宗元,暗道,根據多爾袞的密令,此事屬於大清王朝的高度機密,不能讓任何人知曉。
片刻,他輕聲問道:“能否請兩位大人帶我去一趟皇宮,見一見大西皇帝?”
徐以顯騰地站起來,朗聲說:“本軍師還有要緊之事,不再奉陪。”又看著張宗元,冷笑著說:“請張大人陪索先生說話。”說完,便抬腳向外走去。
這大大出乎索朗格的預料,他趕緊說:“請徐軍師留步,有話好說,有話好說。”
張宗元心中明白,此乃徐以顯的佯作之態,以退為進,便衝索朗格厲聲說:“索先生,我可沒有這談判的權力。徐軍師走了,你也請回去向多爾袞複命吧。”
索朗格看著已經走到門口的徐以顯,不再猶豫,大聲說:“徐軍師,請留步,我就和你談兩朝合作事宜。”
徐以顯暗中欣喜,但臉上依舊一副愛理不愛理的神色,轉過身,冷冷地說:“索先生不遠千裏,來到我大西朝,我就洗耳恭聽先生之言。”
次日,當徐以顯把大清朝和大西朝合作攻打大順朝的有關事宜,詳詳細細地稟奏於張獻忠時,這位大西王朝的皇帝沉吟了一會兒,才說:“上次,吳廷玉就跟老子說起此事,被我狠狠地罵了一頓。”
徐以顯緊盯著張獻忠粗獷的臉,小心翼翼地說:“皇上,如今形勢變了,我們應該轉換觀念,不能再抱著老皇曆不放。隻要能夠占據天下,就應該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
張獻忠瞥了徐以顯一眼,說:“跟這些腥膻之輩合作,老子總覺得心裏別扭,不舒服。”
徐以顯嘿嘿一笑,說:“自古成大事者,講究六個字,這就是臉厚心黑手辣,不放過任何一個成功的機會。”
張獻忠哈哈大笑數聲,不無揶揄地說:“你老徐還挺有經驗的,居然總結出這六字真言。”
徐以顯認真地說:“縱觀曆史,那些建立王朝的人,遠的如劉邦,近的像朱元璋,無一不是臉厚心黑手辣之人。”
少頃,張獻忠緊盯著徐以顯,問道:“老子問你,照你這樣說,就應該跟滿韃子合作了?”
“應該。”徐以顯點點頭,肯定地說,“如今,李自成已經成了大西王朝的敵人,而多爾袞卻成了我們的朋友,和大清暫且聯手,打敗李自成王玉傑等人,到時候,再調轉槍口,打跑這些腥膻之輩,那時,天下就是皇上你的了。”
張獻忠沉思一會兒,問道:“按照滿韃子的要求,要和老子平分李自成王玉傑的地盤,這條件是不是有點兒苛刻?”
徐以顯輕輕笑著說:“先答應他,隻是哄多爾袞出兵,至於打敗李自成王玉傑之後,平分不平分地盤,還不是皇上你說了算?”
張獻忠也笑著說:“還是你老徐辦法多,精明,這一回,就按照你說的做,哄哄滿韃子,到時候,老子再跟他們算秋後老賬。”
徐以顯略顯興奮地說:“這些年來,滿韃子數次南下,掠奪了不少中原財富,到了那個時候,就讓他們全部吐出來。”
說完此話,兩人都不約而同地放聲大笑起來,解恨的大笑聲瞬間充滿了大殿,驚得遠處站立的幾個太監不由自主地渾身打了一個激靈。
數天之後,大清睿親王多爾袞也接到了索朗格的回音,他極其認真地看了數遍密信,而後,將其遞給身邊的鄭親王濟爾哈朗,冷笑著說:“這張獻忠要我們先出兵,想的挺美。”
自順治登基之後,兩人雖為地位平等的輔政大臣,但濟爾哈朗遠非多爾袞的對手,不時受到其排擠打壓,時間一長,濟爾哈朗就瞧出了其中的端倪,不願再跟勢力日益強大的多爾袞麵對麵地爭鬥下去。
同時,肅親王豪格也暗中指示他,不要和多爾袞鬧得太僵,以免兩敗俱傷,於國不利,暫且靜觀其變,由其折騰,等待機會。
何況,濟爾哈朗也清楚自己的身份,雖為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共柄國政的八大和碩貝勒之一,也是清太宗皇太極時代的四大親王之一,又是順治朝的輔政大臣,但自己是努爾哈赤的侄子,由於父兄被誅殺的緣故,根本不能與多爾袞相提並論,也根本無力與之相抗衡。
於是,久曆宦海風波的濟爾哈朗不想成為多爾袞的獵物,不想再次步父兄之悲慘後程,就迅速改變策略,一切朝政大事,皆由多爾袞做主,自己隻是附和而已。
這樣,久而久之,大清王朝的一切朝政大事,皆取決於睿親王多爾袞之口之手,鄭親王甚至順治皇上,都成了政治傀儡擺設品。
此刻,濟爾哈朗看完密信,也冷笑著說:“張獻忠鬧騰明朝已有十幾年,也學會了使詐,想借大清之手,消滅李自成王玉傑。”
少頃,多爾袞憤憤地說:“去年,本王指示範學士,給李自成張獻忠等人寫了一封信,想聯合他們,一起推翻明朝,可是,他們沒有回信,讓本王很失望。”
濟爾哈朗知道這件事的來龍去脈,說心裏話,對李自成張獻忠等人在大事上的麻木短視,他很是瞧不起,但事情已經過去了很長時間,多爾袞再次提起此事,不知意欲何為?
這時,範文程輕輕咳嗽一聲,指著密信說:“王爺,以臣看來,我們應該抓緊時間,趕緊出兵胡楊台,先打敗王玉傑,占領胡楊台這塊戰略要地。”
多爾袞點點頭,冷聲說:“張獻忠想借刀殺人,利用我們,本王就趁勢來個順水推舟,占領胡楊台,直搗李自成的老巢西安。”
片刻,又問道:“鄭親王,這胡楊台地勢險惡,王玉傑又有白經庚這等高人輔佐,依你看,該派何人領兵前去?”
濟爾哈朗略一思索,說:“胡楊台連接陝西甘肅山西等地,特別是與蒙古接壤,戰略價值非常高,要想拿下此地,非得派一員能征慣戰獨當一麵之將不可。”
多爾袞冷冷一笑,暗道,胡楊台的戰略地位,太祖太宗就很清楚,也非常重視,十幾年前就暗中秘密布置人手,以烏蘭山客棧作掩護,偵查明朝各類情報,此事還用的你說?
濟爾哈朗也許誤解了多爾袞的冷笑,抑或不想理會其,繼續說:“以我看來,應該派豫親王前去,比較合適。”
多爾袞緊盯著對方,搖搖頭,十分肯定地朗聲說:“豫親王多鐸另有重任,暫時不能離開盛京。”
濟爾哈朗一時沒有明白多爾袞的話中之話,片刻,又說:“既然豫親王有事,就派鼇拜去。鼇拜乃大清王朝第一勇士,久曆沙場,經驗頗多,不懼生死,我看派他去比較合適。”
從兩人方才的問答中,範文程已經聽出了許多端倪,見多爾袞隻是冷笑不說話,擔心事情鬧僵,便輕聲說:“李自成已經東征北京,朝中親王大將等人不宜外派,以臣的看法,不如派恭順王孔有德前去。”
聽到這裏,多爾袞眼睛頓時一亮,緊聲問道:“說說理由。”
濟爾哈朗也不由得點點頭,暗挑大指,這範文****乃諸葛亮再生,眼光極為高明。
範文程不卑不亢侃侃而說:“其一,孔有德自太宗時期歸順以來,已有十來年時間,對我朝忠心不二,屢立戰功。其二,據臣所知,這孔有德和白經庚相識,兩人又曾為明朝官員,大可利用這層舊識關係,借機勸降白經庚。”
說這些話的時候,範文程隱藏了自己當年趕赴北京參加科舉考試,結識白經庚的過程,不過後來,科舉失利,這才返回遼東,一氣之下,投奔了努爾哈赤。
“好,好好。”多爾袞仰天哈哈大笑起來,連聲說,“範學士不愧為大清王朝第一謀士,這等計謀,以本王看來,完全可以和《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相媲美。”
從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開始,在大清朝野,不論皇室貴族還是平民百姓,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元末明初中原小說家羅貫中創作的《三國演義》,尤其是軍事將領,大多將其作為學習兵法戰策行軍布陣的參考書,隨身攜帶,當然,多爾袞濟爾哈朗也不例外。
五天之後,根據大清皇上順治的詔令,恭順王孔有德以及懷順王耿仲明,各自帶領本部人馬,頂盔摜甲,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裏,精神抖擻地踏上了前往胡楊台的大路。
這孔有德耿仲明原為大明東江總兵毛文龍的部將,凶悍勇猛不懼死,深得毛文龍賞識,被其授予遊擊之軍職,協助其鎮守皮島,不時騷擾攻擊滿清後方,給清軍造成一定的威脅,使其不能放手放心與大明一搏。
崇禎四年即公元1631年八月,在一個大雪天,因一件極其微小的事情,悍然發動吳橋兵變。兩年之後,在明軍的窮追猛打之下,孔有德耿仲明等人率領部分遼東將士,渡海投奔大清王朝,受到清太宗皇太極的隆重歡迎。
皇太極率領諸貝勒出德盛門十裏,來到渾河岸邊,為其設宴洗塵接風,並親手舉金卮酌酒飲之,言語間極盡讚美之辭,酒後,又賞賜蟒袍貂裘撒袋鞍馬等貴重物品,極盡籠絡之情。
望著漫天飛雪,端坐在戰馬上的孔有德感慨萬千,思想聯翩,重重地吐出一口濃痰,清清喉嚨,問身邊的耿仲明道:“兄弟,你還記得十三年前的那場大雪嗎?”
“怎能不記得?”身材瘦小的耿仲明笑著說,“如果不是那場大雪,我們也不可能背叛崇禎,反叛大明王朝,當然啦,也就不會有今天大清的恭順王懷順王兩位王爺了。”
孔有德舉手拍打身上的雪花,片刻,甕聲甕氣地說:“毛大帥如果活著,你我肯定不會反叛明朝,隻可惜,他被袁崇煥矯詔殺死,死的太冤枉了。”
一提起大明王朝東江總兵左都督毛文龍,孔有德的臉上立刻布滿了一層濃重的陰沉之色,眉宇間還隱隱約約閃現出激憤的殺氣。
自其父在遼東鐵嶺地區領導反抗建州滿清欺淩的鬥爭失敗,被努爾哈赤梟首示眾之後,孔有德就不得不流亡於遼東各地,在此期間,結識了耿仲明尚可喜等人,由於三人一起在礦山從事搬運重活,又膽大凶悍,被眾人稱為“山東三礦徒”。
在其從軍生涯中,毛文龍是待他最好的人,也是其發自內心最為敬服的人,眼看著自己最崇拜的人被無辜殺死,站在台階下的遊擊官孔有德,隻能打脫牙和血,吞咽在肚子裏,而不敢吭一聲。
那種難受痛苦的程度,比起其父被建虜梟首示眾的痛苦,有過之而無不及,雖然已經過去了十幾年,但至今回想起來,猶如就發生在昨天,曆曆在目,心頭滴血。
聞聽這句傷心痛苦悲憤之言,耿仲明咬緊牙關,仰望彤雲密布的天空,恨恨地罵道:“天殺的袁崇煥,後來被崇禎刑以淩遲,被百姓啖肉飲血,若毛大帥九泉有知,可以瞑目了。”
孔有德也狠狠地說:“如果沒有崇禎的默許,袁崇煥敢殺毛大帥?以我看來,毛大帥之死,崇禎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
“哥哥說的很有道理。”耿仲明看著雄赳赳氣昂昂大步前進的隊伍,大聲說,“這次去胡楊台,一定要殺他個人仰馬翻血流成河,為毛大帥報仇雪恨。”
孔有德眼中閃爍著複仇的凶狠烈焰,緊盯著前方大雪紛飛中的漫漫山路,暗道,根據大學士範文程的囑咐,除了白經庚一家之外,其餘的人包括那個自封為秦王的王玉傑,老子一個都不留,統統殺死,殺他個雞犬不留,血濺胡楊台,為屈死的毛大帥報仇。(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