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有誰撥動了心底的一根弦

字數:3494   加入書籤

A+A-




    對於夏桂芳想要報答的心思,楊心蘭很是理解,也就沒再說什麽,畢竟等她的身子養好了,她和孩子就會馬上離開的。

    楊心蘭不懷疑她想要報答自已的真心,隻是,兩個人本不是生活在一條線上的,這一次的分別,也許是再也沒有機會見麵的了,那又何必各自執著。

    “奶奶,快點過這屋吃飯了,娘說你走了一路,肯定餓了。”正好天寶過來喊奶奶過西屋屋裏吃飯去,倒是把這個話題岔過去了。

    “閨女,那我就先過去吃飯啦,你歇著,我過會兒再來看你。”楊老太太來到了西屋屋裏,看到一屋子的人都在等她了。

    特別是還有張嫂子這麽個外人在,楊老太太趕緊開口,“她張嫂,你別等我了,快著點吃,也好快點給夏姑娘做飯,月婆子的肚子可是不能虧著的。”

    張嫂子伸手把老太太扶到炕沿邊兒,“我們家小姐用過飯了,心蘭姑娘給她定的飯點,一天吃四頓呢。”

    “還把每頓要吃啥、要咋做都安排得妥妥當當的,你老就放心,小姐吃飯的時辰跟咱們正好岔開,誤不了的。”

    楊老太太這才放心了,脫鞋上了炕,還沒拿起筷子呢,臉就笑成了一朵盛開的野菊花。

    “哎喲,可真香!這麽老些吃食,都快趕上過年了,就是過年也沒有弄得這麽豐盛,瞧瞧,這麽老些的肉呢。”

    “她張嫂子,你可得多吃點兒,這一天天的活可不輕省,又要伺候月婆子,又要幫著我們家裏做飯,辛苦你了。”

    張嫂子忙道,“嗨,幹點活兒算啥,楊嬸子人好,是個沒啥說道的,我們娘倆對脾氣呢,說什麽辛苦不辛苦,這些活也不都是我一個人幹的。”

    實際上張嫂子跟薛巧妹的年齡並沒差上太多,隻不過夏員外讓她叫嬸子,這輩份就算是定下了。

    楊老太太點點頭,“那是,我們來弟,就是心蘭娘,心善著呢,就是命苦,五歲上就沒了親娘……”

    聽婆婆提起舊事,怕她傷心,薛巧妹趕緊打斷了她,“娘,我這不有你老呢麽,你也沒讓我這個沒娘的孩子沒了依靠,我有福著呢。”

    說著把自已碗裏的蛋花都撈給了婆婆,“娘,你吃,可香呢,咱們家現在條件稍好了些,雞蛋能供上自家人吃了。”

    楊老太太眼睛有點泛潮,說什麽雞蛋能供上自家人吃了,要真是這樣,媳婦兒又何必把蛋花挑給自已。

    楊心蘭卻是聽出了些奶奶話裏的門道,就很是好奇地問:“奶奶,咋回事兒呀,難不成娘親是我爹的童養媳婦兒?”

    “胡說八道。”薛巧妹一筷子打過來,隻是舉得高高的,落下時卻是輕輕的,她可舍不得打疼自家這麽乖巧的閨女。

    楊心蘭卻是不依不饒的,“娘,你就給我們講講唄,你咋五歲就來咱們家了,到底是個啥情況?”

    “看你奶奶,這是累困了,等有空我再慢慢跟你說。”楊心蘭這才注意到,奶奶飯還沒有吃完呢,人已經有些迷迷瞪瞪的了。

    薛巧妹拿過枕頭,小心地把奶奶放倒在炕上,又給蓋上了小薄被子,雖然天氣漸暖了,可還是擔心老人著涼。

    看著奶奶的情形,楊心蘭卻是知道,老太太這是飯後腦供血不足所致,得用點藥,好好的調理調理。

    可她心裏還惦記著娘親那點事兒,“娘,你可別忘了,有空的時候可得把你的事兒跟我說說,記住了啊。”

    薛巧妹點了下小閨女的額頭,壓著聲音到,“好,好,好,你倒是個性急的,總得有空的時候啊。”

    吃過了飯,正晌午,大太陽太毒,一家人擠在炕上都小睡了一會兒,楊心蘭醒來的時候,見爹爹已經出去了。

    不想弄出聲響,再打擾到其他人,楊心蘭輕手輕腳的起了身,悄悄的出了院門,想在自家周圍走走。

    楊心蘭家住的屯子南邊,是一座巍峨蒼鬱的山嶺,東西向連綿數十裏,因為地處偏僻,所以也沒人想著給它起個名字。

    鄉親們就都叫它無名山,山上,各種草木豐盛,而且越往山嶺的深處走,樹木越是茂密,山勢也變得更加崎嶇。

    楊心蘭家所在的屯子,坐落在無名山的北麵,是處在一個呈半圓形的山窩窩裏,所以叫山窩屯。

    心蘭家住在山窩屯的村東頭,房子建在了靠北麵的一個禿山包腳下,出門則是一條東西向的土道。

    向西就進入了村子裏,向東走大約半裏地,就是一個十字路口,向北大約六十裏就可以到鎮子上了。

    當然,在這條路的兩側,或近或遠的還有一些村落,而向南、向東、向西就都是大山和茫茫的水澤了。

    楊心蘭家背靠著的這個禿山包,看著並不高,但一站到頂部,視野卻是蠻開闊的,能看到村西有大麵積的莊稼地。

    這片莊稼地還真不算小,直達遠遠的西麵山腳下,而此時目光所及,這個山窩屯,還真是三麵環山呢!

    山包的北麵是一個相當大的水泡子,四周靠著水岸邊,長了大麵積的蘆葦、蒲棒,竟然還鋪滿了大麵積的荷葉。

    因為天氣已經很有些暖和了,有些荷花也已經開始綻放,搖曳生姿的,晃得滿眼嬌嫩鮮亮。

    大概是由於正午的陽光太毒了,蛙兒、蟲兒也都禁了聲,水岸,一派養眼的安和靜謐,隻剩蘆葦和蒲棒,在微不可見的輕晃著。

    這一幕可真是讓楊心蘭驚奇,她沒想到在這樣貧窮的山村裏,自已竟然還能看到這樣的美景,太出乎意料了。

    稍遠一點,水深處的植物就比較稀少了,泡子的中央有一塊不小的島子,上麵花草茂盛,還有很多又高又直的楊樹。

    這些楊樹長得可真好,最粗的似乎有兩個人合抱那麽粗,這麽粗直的楊樹可是很少見的。

    這說明眼前的這個島子,它的形成已經有些年頭了,而且土質堅實,不然也沒辦法讓楊樹紮下根來。

    楊心蘭的心裏驀然一動,像是有誰撥動了心底的一根弦。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