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越攔越止不住心裏的好奇

字數:3287   加入書籤

A+A-




    楊三槐是真的有些擔心,二百兩變一千兩,誰敢應下這樣的事情來,也就是自家小閨女初生牛犢!

    “蘭兒,你要是真把這二百兩銀子用到該用的地方,爹也就不說啥的,可你現在卻說想要拿這筆錢,買下這個禿山包和大水泡子。”

    “你這個決定爹肯定是不支持的,禿山包地薄不產糧,水泡子也沒什麽出產,你買來有什麽用啊?”

    對於小閨女這種把銀子丟在水裏聽響的行為,楊三槐很是不讚同,“這都是些沒人要的東西,擱在手裏能幹嘛?”

    “你若是想要種個菜呀啥的,爹幫你刨一塊地就是了,不用買,就是刨地也是白刨的,沒有收成,以前不少人試過了,完全就是白搭工。”

    看到爹爹是真的不讚成自已的想法,而且是非常的不讚成,並沒有像平日裏那樣,就算是沒有多支持,也會順著自已的心意。

    這也是楊心蘭第一回切實地體會到,原來以前爹爹的不計較,爹爹的隨心意,隻是因為自已沒有觸碰到爹爹的底線而已。

    多出些力氣,小打小鬧的折騰一下,爹爹也就無所謂支持或是反對,還能讓自已高興,何樂而不為呢?那爹爹愛護女兒的一片心意。

    而這一次顯然不是,太多的銀子讓爹爹的立場變得堅定了,做為楊家的大家長,他知道這麽大筆的銀錢,若是打了水漂,對楊家將會是多大的打擊,他不敢冒險了。

    楊心蘭也就知道,這一次要說服爹爹,可沒有往日裏那麽容易,她要有理有據地讓爹爹信服自已的觀點,才有可能讓構想變為現實。

    可這兩處的開發都不是會是一天兩天就能見成效的,自已就算說了打算,爹爹也不見得能聽得明白,那不如從他感興趣的方向著手說服他。

    “爹,既然有不少的人試過在這裏種地,就說明還是有少人惦記著這個小山包呢,隻是沒有想出開發的門路,所以最後才閑置了下來。”

    “你相信我,爹,我已經有了大致的思路,並有足夠的信心把這兩處都開發出來,讓它們變成聚寶盆。”

    “隻是,閑著的時候是沒人稀罕了,可如果咱們一旦幹成了,那就會有很多人眼熱,就會有很多人來跟咱們爭搶了,你說對?”

    “到了那個時候,咱們手裏也沒個佐證,麻煩可就大了,沒盡力氣開發出來的寶地,最後被誰得了還不一定呢。”

    “所以,爹爹,咱們得未雨綢繆啊,趁著這地方看著還不值什麽錢,先把地方買下來,之後再開發,這樣才保準麽,你說是不是?”

    想來,爹爹應該會擔心事情成了之後,如果有人覬覦自家的成果該怎麽辦?楊心蘭就是打算先畫個大餅,然後讓爹爹舍不得失去,或許這樣他就願意支持自已了。

    而聽了小閨女的這些話,楊三槐也重新開始認真地琢磨著事情的可行性,隻是眼前的這兩處地界,讓他有些為難。

    雖然對於蘭兒的話,有些詞兒他聽得不是十分的明白,但他知道自家閨女是很堅持的想要把這兩處買下來的。

    而且小閨女的話裏話外,意思很明確,她是能夠保證賺到銀錢的,但這樣破爛得沒人願意要的地方,真的能賺到錢嗎?楊三槐的內心就更是糾結了。

    二百兩銀子啊,可不是二兩、三兩的隨閨女去擺弄,即便是相信小閨女的聰明,也信任她有足夠的能力,但這麽多的銀錢,也是不能亂花的呀。

    再說還有驢打滾的利呢,可得算計好嘍,自已這個當老人的,還是得幫閨女把好關,不能讓小孩子任性胡來。

    “蘭兒,你跟爹爹說實話,到底想把這兩處買下來做啥用?明知道它們沒什麽出產,買下來不是糟蹋銀子嗎?”

    “既然爹爹知道是這樣的情況,總不能由著你小孩子的心性胡鬧,到最後把這些銀子打了水漂。”

    沒想到一向看著挺開通、好說話的爹爹,這次倒是固執起來,十分的不好糊弄,完全沒像平時那樣順著自已,而是堅持想要弄清楚自已買這兩處地界的目的。

    可自已的想法兒解釋起來有點費勁,主要是心裏設想的規模有點大,一時半晌的說不太清楚,但楊三槐的態度,卻讓楊心蘭很開心。

    爹爹此時的堅持,正說明他不是個心裏沒數的爛好人,這樣的態度反倒更讓楊心蘭放心,起碼爹爹有自已的主見,不會輕易的被別人說服,或是欺騙。

    這樣的楊三槐,以後也能放心地讓他幫助自已經管家裏的產業了,“爹,這個問題一會兒咱們再說,我問你,你去過那個泡心島嗎?”

    “泡心島?泡心島是哪兒?”楊三槐被閨女給問楞住了,他家可是山窩屯的老戶了,還從來沒聽說過泡心島呢。

    “就是這個大水泡子最中心的那塊地兒啊!”楊心蘭伸手指著泡子中心的那個小島,這個距離看著,鬱鬱蔥蔥的,草繁林茂,煞是喜人。

    “那裏呀,說起那裏我倒是去過一次,還差一點丟了命呢,當時看到那兒有很多的鳥兒飛來飛去的,想著一定會有不少的鳥蛋?”

    “我就和大林爹,也就是你林伯伯,還有石頭爹三個人去了那裏,那時候也就十來歲,都有點傻大膽,做事也沒什麽顧忌。”

    “幾個人商量了一下,就決定去島上探密,說探密也不是瞎說的,聽老輩人說過,那裏不好去,曾經死過人呢。”

    回憶起當年,楊三槐倒是起了精神,一開頭就停不下來,看著那個島的眼神,也有了些留戀和回憶。

    “小孩子都是這樣的,大人們越是阻止、越是嚇唬,就越是止不住心裏好奇的念頭,在一個晴朗的天氣裏,我們還是去了。”

    “記得當時每人抱了根圓木頭,踩著腳下的麻棵子(當時還有人在泡子裏漚麻,現在已經沒有了)向泡心島(當時還無名)走去,下了水才知道,看著挺近,實際上卻是那麽的遙遠。”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