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要挑賺錢多的生意做
字數:3355 加入書籤
不想讓欒大哥趕車,怕他辛苦是一方麵,當然還有別的用意,楊三槐就趕緊跟欒大哥解釋著——
“欒大哥,讓你歇著不光是怕你辛苦,我也是想著把這幾天製好的藥材、編好的席子、筐子這些,拉進城裏去賣了,換點銀錢。”
“賣藥材蘭兒是必得跟著我去的,不然我一個人搞不定,這樣車子就有點坐不下了。”楊三槐很抱歉地說著。
聽到楊三槐不止是去辦事,還要去賣家裏這些日子折騰出來的這些東西,蘇繼祖就有些擔心了。
“楊叔,蹲集市那可是最費工夫的,何況你們還要先去辦事情,就算是事情順利,怎麽也得小半天兒了,這些東西一天都不一定賣得完,要是……”
蘇繼祖說到這兒,沒有再往下說了,可大家也明白了他想說的,這是想要再多幫楊家人一些。
楊心蘭很是感謝繼祖哥的心意,可也真是不想再給人添麻煩,自打夏桂芳住進自已家,已經幫了自家很多了。
“沒事的,繼祖哥,這次能賣多少是多少,主要是想探探路子,看看哪幾樣物件能好賣些。”
“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市場的需求,來調整咱們家產品的今後方向了,而且,縣城賣不完還有鎮子上呢。”
“鎮子上也應該有一些購買力的,等過幾日鎮上的大集市再拿過去賣也是一樣的,不急在這一次去縣城。”
正聊著呢,就見張嫂子走了進來,對蘇繼祖到,“姑爺,小姐叫你過去一下,有事兒要跟你說。”
蘇繼祖連忙起身過去東屋,怕自家媳婦兒是出了啥事了,大家也都是這麽想的,都瞅向了楊心蘭,鬧得楊心蘭也有些心裏沒底了。
急忙下了炕,穿上了鞋子,忙慌慌地就朝著東屋走去,剛推開門,還沒來得及說話呢,就和衝出來的蘇繼祖撞了個滿懷。
也顧不得別的了,就從蘇繼祖的身側探出了個小腦袋,急急地朝裏邊問著,“菡萏嫂子,你咋了,哪裏不舒服嗎?”
“沒事沒事,你嫂子沒事,咱們回那屋再說。”蘇繼祖說著,就又把楊心蘭領回了西屋。
“真不是我嫂子有事兒?”沒看到夏桂芳的情況,楊心蘭這心裏還是有些不落底,在蘇繼祖的身後追問著。
“不是她的事。”蘇繼祖把楊心蘭帶回了西屋,讓她消停地坐上了炕,這才說到,“菡萏剛剛跟我說,他家有個親戚在縣上有間雜貨鋪子。”
原來是聽到了這邊屋子裏說話,惦記著自家的事兒呢,楊心蘭的心立時就暖暖的了,“真是謝謝嫂子了!”
“嗨,謝什麽謝,真說感謝也是該我們說,菡萏說了,介紹鋪子給你們,也隻是生意上的相互合作,並沒有誰虧誰占的。”
“所以在這件事上,你完全不必說謝謝!自家人的鋪子,不過是比生人好說話些罷了,就讓他收了咱們的貨先賣著,賣得好了咱們就繼續供貨,賣得不好了再說。”
“她家的車把式小張也熟悉那個親戚,讓小張傳個話就好使,正好明天讓小張再趕一輛馬車過來,這樣人和東西就都裝得下了,你們看呢?”
“這樣太麻煩了!”楊心蘭還是想要拒絕的,借了一輛馬車就已經是很大的情麵了,現在又借車又借人情的,感覺欠大發了。
“麻煩啥呀,現在正是掛鋤的季節,麥收還得再等些時候呢,人、車都正閑著,不是正好跟著你們走一趟麽,隻能說趕得早不如趕得巧。”
“真等到麥收的時節,人、車都忙得不可開交,想用車也用不了了,行了,咱們就這麽說定了,明天我們會早一點到的,咱們早到早走,時間也能寬裕些。”
事情說到了這個份兒,再拒絕可真就生分了,楊三槐是從心裏感謝蘇繼祖的幫忙,“那我就不客氣了,謝謝繼祖。”
午飯過後,一家人就開始了明天進城的準備,奶奶、娘親、心蘋姐姐,抓緊時間想多編一點手工帶上。
楊心蘭則是檢查、驗看、收裝藥材,做好最後一次的驗貨和分裝,藥材不比別的,如果一個沒保管好,有了黴變或者怎麽樣的,那問題可是大發了。
連小天寶也不肯閑著,倚在奶奶身邊忙著編蟈蟈籠子,一個精致的籠子加上蟈蟈,能賣到五文到十文錢呢,這是二姐姐給定的價。
隻是楊心蘭沒有說,這個價格是奶奶手編工藝的價格,怕打消楊心蘋和楊天寶的積極性,至於他們編的蟈蟈籠子,手工上還是太過簡單粗糙了。
這樣的蟈蟈籠子,能有人買就不錯了,想賣出奶奶那樣的價格,是想都不要想的,就算能賣出去,大概最多也就能值一文錢。
當時聽到楊心蘭定的價格,奶奶都有些被驚到了,隻是用些水溝邊的青草,編個籠子就能賣上這麽多的錢,真是不敢想的,當初以為一文錢能買上好幾個呢。
“奶奶,咱們這可不是普通人能編得出的蟈蟈籠子,所以咱們賣的可不是籠子,而是您的手藝。”
“您的手藝這麽精湛,自然就應該賣這麽多的銀錢,何況還有爹爹親自抓的蟈蟈呢,大家都那麽辛苦,這價錢自然是不能低了去。”
楊心蘭是這麽開解自家奶奶的,她知道奶奶是怕東西賣不出去,可對於自家蟈蟈籠的獨特形狀,楊心蘭可是十分的有信心。
再說了,就算是賣不出去又怎麽樣,大不了最後降價賣唄,隻不過東西的價格如果太低,楊心蘭就會決定放棄項目的。
家裏滿打滿算也就這麽幾個人工,每天編織出來的東西都是有數的,當然要挑賺錢多的生意做了。
農家的飯早,大亮天的就吃過了晚飯,飯後,楊三槐就帶著姐仨去抓蟈蟈了,薛巧妹則忙著拾掇繼祖家裏拿來的東西。
這大熱天的,很多吃食都不太好存放,楊三槐已經把臘肉掛在了陰涼的通風處,把沒動過的熏雞、烤鵝、醬豬蹄等等,裝在兩個扁筐中,吊到了井裏。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