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為一口吃食著實是不值當

字數:3359   加入書籤

A+A-




    楊三槐正打算關院門,無意中往屋東頭瞟了一眼,卻看到早上自已打算挖的那個窯洞,已經快要完成了。

    “哎呀,你們這是幹啥嘛,本想讓你們在家裏歇一天的,這反而讓你們更受累了,這可咋個話說的。”

    楊三槐門也不關了,直接去了窯洞那裏,蘇繼祖聽到楊叔說話,就跟了出來,“楊叔,我可沒幹多少,都是欒大哥幹的。”

    楊奶奶卻在院子裏心疼地嘮叨著,“兩個人都沒少受累,難為繼祖了,一個大少爺,可能長這麽大也沒摸過鎬把子,到了咱們家倒真是受累了。”

    “沒見那手都起泡了麽!他欒伯伯更是能幹,那活兒幹的是又快又利落,一天幹下來可是累壞了,都快洗洗吃飯,好早點歇著。”

    說完,楊老太太又惦記起小張來,伸著脖子朝門外望著,“小張呢,那孩子不是跟你們一道回的麽,怎麽這麽老半天也不見人進來呢?”

    楊三槐這時候已經跟蘇繼祖又回了院子,一邊關院門一邊回了老娘一句,“路過夏家屯的時候,就讓他先回去了。”

    楊心蘭也沒顧上爹爹和奶奶說小張的事兒,卻是跟著蘇繼祖進了東屋,“繼祖哥哥,先給我看看你的手?”

    仗著年紀還小,也沒那麽些顧忌,看蘇繼祖猶豫著沒伸手,她就直接把蘇繼祖的手拉了過來,還真起了兩個水泡,掌心也有些紅腫。

    這位可是京城裏的大少爺呢,真把人傷著可不行,就算是他自已願意的,自家也不該這麽不管不顧。

    “還好沒有磨破皮,不然這大熱天的,卻是容易感染呢,一會我幫你把水泡挑了,把裏麵的膿水放出來。”

    楊心蘭邊說著邊去取了縫衣什,用火燒了燒,又在一個液體裏泡了泡,這才重新走過來,“繼祖哥,這幾天用手時小心些,幾天就好了。”

    蘇繼祖有點臉紅,他不想讓人覺得自已嬌氣,但手上的水泡是瞞不了人,好在楊家沒人再提這事,他心裏才好受了些。

    隻見楊心蘭把他的水泡一一的做了處理,還用那個什麽醫用的酒水幫他消了毒,說這樣就不容易感染了。

    消毒是個什麽意思,為什麽要消毒,蘇繼祖並不懂,感染是個什麽情況,他也並不明白,但他卻信得過心蘭姑娘。

    要是不她,他也不會應了她的請求,幫她捎了那麽老些這個醫用的酒水回來了,單獨買這個,京城的藥鋪子裏,人家還不願意賣呢。

    “吃飯了——”楊心蘋過來喊人,而回了西屋,楊心蘭第一件事兒就是拿起欒伯伯的手看,怕他也給傷著了。

    嘿!這手啊,粗粗大大的,鋪著厚厚的老繭,楊心蘭不由的就上手去掐了掐,硬硬的,完全沒掐動。

    被掐的欒伯伯笑微微地說到,“我這老硬皮,比鎬把子都硬,它磨不過我的,隻有我把它給磨細嘍。”

    這才是勞動人民的手,楊心蘭低頭看了看自已的小手,還是挺細瓷白嫩的,雖然她是喜歡勞動人民的手,可也不希望自已的小手變成那樣。

    “都快吃飯,吃過了好歇著!”一大家子人熱熱鬧鬧的把飯吃了,飯後,蘇繼祖和欒大哥就回夏家屯去了。

    楊三槐是個閑不住的,這麽早哪肯歇下,就去收尾窯洞的活兒了,楊奶奶則和薛巧妹安置那些大雞、小雞。

    這一整天,楊奶奶也沒閑著,用粗苕條編了好幾個大雞架,這雞架編得很結實,不偏不斜,不搖不晃的。

    門的開合也很方便,更重要的是它通風好,又輕便,還可以根據需要搬來搬去的,比土壘的雞架實用多了,正合適現在臨時用著。

    楊奶奶一邊往架子上裝雞,一邊誇著自家兒媳婦,“來弟,你這些雞挑得不錯,都是正下蛋的二年雞,哎?咋沒買公雞呀?”

    這都快把雞裝完了,才發現沒有公雞,“這少了公雞可是不行的,那下的蛋可孵不出小雞崽兒來。”

    聽婆婆這麽一說,薛巧妹也才想起還有這麽一回事兒來,“哎呀,還真是疏忽了,要不是娘提起,我完全忘了這個茬兒了。”

    “那明後天得再買幾隻公雞回來,蘭兒,你可得幫娘想著啊!”薛巧妹一臉的惶然,怎麽能連這麽要緊的事兒都給忘了呢。

    “買的時候可得挑壯實些的,那孵出來的小雞崽才硬實,好伺候。”楊奶奶又再叮囑著,“別以為公雞是白吃飽的,有功著呢。”

    薛巧妹趕緊連聲答應著,一邊麻利地把有點胎歪(蔫巴,不健康的意思)的小雞崽子挑揀了出來,單獨放到了小筐子裏,方便特殊照顧。

    楊心蘭來到爹爹鑿窯洞的地兒,跟爹爹詢問著,“爹,咱們挖的這個山洞,如果繼續往下挖的話,會滲水嗎?”

    “會呀,咱們這個地方,向下挖不足兩米就有水往上返了,你要是想挖地窖,那肯定是不行的,你說說你想幹啥,爹幫你想法子去。”

    聽到爹爹這麽說,楊心蘭挑了挑眉,“爹,我還真想挖個窖呢,你想啊,咱們家賣熟食以後,肯定常有些吃食要存放的,一口井才能存多少東西啊?”

    “再說水井就算蓋了井蓋,這大熱天的涼度也不夠,食物也存不了多長的時間啊,何況,我還想著,等到冬天的時候,咱家再凍點冰存在地窖裏呢。”

    “所以我需要一個深點兒的地窖,到時候有了冬暖夏涼的地窖,夏天冰也化不了,以後買賣做大了,存吃食可就保險多了,不容易壞掉。”

    楊三槐點點頭,“蘭兒這個想法不錯,就是咱們屯子這個地界,挨著大泡子,還真不容易找到能挖深窖的硬實地,除非是上山去找塊地兒。”

    “可那樣也太不方便了,誰家取點菜、拿個吃食,還得特意跑趟山裏呢,都不夠來回跑腿的時間了。”

    楊心蘭也知道上山挖窖不可行,要是說為了多存點糧食,在山上弄個儲備庫倒是成,可要是為了平時的一口吃食,卻著實是不值當的。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