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惦記早點兒去泡心島看一看

字數:3400   加入書籤

A+A-




    又再仔細地看了看地上的圖,林大峰信心滿滿地對楊心蘭道,“既然你說是這個樣的,那就行了,做這個東西不難的。”

    說著拿出了一個皮尺樣的東西出來,“蘭兒,告訴伯伯你要的案麵要多長多寬,不用一個時辰就得了,蘭兒你就瞧好!”

    楊心蘭有些好奇地看著那個皮尺,也沒好意思借過來細看,隻是拿眼睛多瞟了幾眼,發現還是不完全一樣的。

    一個時辰後,當薛巧妹和楊心蘭從山裏采藥回來,一張精巧的木桌子,就擺在了院子裏的樹蔭下。

    桌麵用過了搓珠處理,紋理清晰潤澤,桌角邊棱都磨得光滑圓潤,桌腿收放自如,桌子可平放,可側立,還配得六把高低大小不等的木凳。

    更難得的是,這六個木凳子是可以摞起來收放的,不僅節省空間,收拾起來也齊整利索,喜得薛巧妹合不攏嘴。

    一下放平,一下收起,像個小孩子得到了新玩具似的,擺弄起來沒個完,楊心蘭也很是驚喜,驚喜於林伯伯的巧手藝。

    看到楊心蘭是真喜歡,林大峰也很是有些自豪的到,“聽你說的,桌子叫‘靠邊站’,它確實能靠牆邊站著,那肯定是因為地方不寬綽,我就打了這一組套凳。”

    “套凳?林伯伯,你可真是太有才了。”楊心蘭看著套凳,就想起了自已曾經擁有的那套俄羅斯套娃,心有戚戚焉!

    本來看蘭兒丫頭一開始還興致勃勃的,後來就有些沉默了,林大峰還以為她看出哪兒不對了呢。

    好在看著她也跟著弟妹去擺弄桌子了,自已立著耳朵,半天也沒聽她提到哪裏做得不好,林大峰才算是鬆了口氣。

    “蘭兒,那木筏子要打啥樣的?”第一個物件得到了主家的認可,林大峰就更有信心,更加堅定能把自已份內的活兒幹好了。

    “這個我可不懂,你去問問李爺爺,但要快一點兒噢,我可是急著要去泡心島的周邊看一看呢。”

    林大峰急忙點頭應著,“好,好,我這就去問。”說著就去了後麵的禿山包,找李誌權問木筏子的事兒去了。

    楊心蘭想了一想,也跟了過去,她也想聽聽這木筏子有啥門道呢,去了一看,喲嚇!這山包上怎麽這麽多人幹活啊?

    原來大林、二林、石頭都在這兒呢,各個幹得滿頭大汗的,楊心蘭急忙走過去,“嗨,你們幾個咋來了?”

    “我們自已個兒要來的,蘭兒,我們不要工錢,也不在你家吃飯,就是反正也在家裏閑著,過來搭把手唄。”

    曾大林急忙跟楊心蘭解釋著,怕她攆自已回去,他可是好不容易才混到這邊幹來活兒的。

    楊家昨天還給自家送糧食了呢,他想用實際的行動,表達自已的心意,自已可不是個忘恩負義的人,何況,自已有力氣呢。

    “不是錢和飯的事兒,這是重體力活兒,你們還小呢,幹這樣的的重活兒會傷身子的,快別幹了,歇著去!”楊心蘭擺著手讓他們停下來。

    一個沒丁點大的小丫頭,張嘴說這幾個高出她半頭的男孩兒還小呢,聽起來似乎蠻可笑的,可在場的所有人,沒有人覺得她這麽說有什麽不該。

    楊家現在的日子愈漸紅火,都是從這個小丫頭重新回到楊家開始的,古代人都很信神佛,覺得這是楊家的祖上積了德。

    小丫頭受夠了苦,差點死了一回,現在是神佛保佑,讓她給楊家帶來福氣呢,所以明裏暗裏的,鄉親們打心底裏都有些敬著她呢。

    小哥仨卻是是扭捏著不肯離開,在農村裏,哪家的半大小子都當個成人使喚了,不論是下地還是做工,都是跟大人一樣的。

    也就是楊家人心善,還舍不得使喚他們罷了,就連他們的爹娘,大概也想不到有些重活兒不讓他們幹。

    看這三個小子還不動,楊心蘭就指了指小石頭,“石頭哥,你先下來,回我家去告訴我娘,多貼幾個餅子,大林、二林還有你,午飯都在這兒吃,去!”

    小石頭樂顛顛的去了,大林和二林卻還是不肯走,他們是真想給楊家幫忙,不然可是白吃了楊家送給自家的餅子了。

    “蘭兒,你就讓我們幹,割麥子比這活兒還累呢,幹一天累死累活才給半個工,還吃不飽,我們都幹過的。”

    “要不然這樣,你就算行行好,我們哥倆隻要吃飽就行,工錢是絕對不要的,你就讓我們留下來幹活,好不好?”

    楊心蘭立刻就搖了頭,“不好,你們的身子骨還沒長成呢,累壞了可咋整?用童工太不人道了。”

    啥童工的聽不太懂,但楊心蘭舍不得小哥兒幾個挨累,旁邊的人還是聽明白了,楊家不是不需要人幫忙,是不想累著這幾半大的孩子呢。

    一直沒說過話的隋望接過了話頭,“蘭兒丫頭,你的話我也聽不大懂,但我知道,農家的孩子十幾歲就得打短工掙飯吃了,打不到短工就得餓肚子。”

    “再說這仨孩子力氣雖然不如大人,但幹活不惜力是真的,這一上午可是幫了我們不小的忙呢!”

    隋望是想為幾個孩子爭取個機會,家裏都不容易,哪怕隻是上個工,掙上幾頓飯,也能為家裏省點糧食不是。

    “就是因為他們不惜力,我才怕累傷了他們的身子呢,十幾歲正在長身體,真要是給累壞了,以後再怎麽也補不回來了。”楊心蘭是真怕他們給累著。

    “農家的孩子沒那麽嬌貴,誰家的孩子不是早早就出來幹活了,別說他們三個這年紀,就是那些十歲、八歲的,又有哪家閑著了?”

    有人給幫忙說好話,哥幾個就更不想走了,怎麽勸都是杵在那兒不動彈,到最後楊心蘭也實在沒辦法,她也沒時間跟他們在這兒耗著。

    既然道理說不通,也隻好暫時不管它了,反複叮囑著幾個小子要悠著點兒幹,才轉身離開了。

    還是先去聽聽林伯伯和李爺爺商量造木筏子的事兒,她心裏還是惦記著,能早點兒去泡心島看一看。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