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有希望把它變成現實

字數:3379   加入書籤

A+A-




    “三槐,讓來弟兒做點菜粥,多擱點苞米麵,一會兒讓大夥打個尖再回家,這又幹了老半天,回去怕是要餓了。”

    既然認了親,沈致遠也就不拿自已當外人了,這指揮起楊三槐來,可是半點心虛也沒有,楊三槐自然也是立馬應著,“好勒!”就轉身回家安排去了。

    沈致遠又教導了身邊的蘭兒丫頭幾句,“蘭兒,正經莊戶人都實在,不會說花說柳的,那咱也得實誠兒的待人家,才是長處之道。”

    “是,蘭兒謹遵舅姥爺的教導!”楊心蘭調皮的皺起了小鼻子,仰著臉看著舅姥爺,甜甜地笑著。

    這麽老氣橫秋的話,從這個小孩子的嘴裏冒出來,沈致遠是一點兒也不意外的,這個小丫頭太人精了。

    等楊三槐回轉來,三個人就上了木筏子,楊三槐叮囑著楊心蘭坐好,別亂動,楊心蘭滿口答應著,心裏卻是不以為然。

    ‘別說這個平靜無波的小水泡子了,就是大風大浪的長江自已也是見識過的,畢竟自已曾經是個業餘的遊泳運動員呢,參加校市級的比賽也是拿過名次的。’

    木筏子到了深水區,舅姥爺拿出根長繩子,一頭上栓了塊石頭,放到了水中,感覺受到了阻力後,才又拉出水麵,量了濕水繩子的長度。

    “也就是六、七尺的深度,適合養魚,既然泡子已經被咱們家包下來了,那就想辦法養點兒魚。”

    “咱們這邊養魚的少,畢竟水源少,吃的魚多半是從外地進來的,賣價可不低呢,咱家運氣得了個水泡子。”

    “如果能把這個魚養成了,可是一條大財路呢,除了一開始下魚苗需要一筆錢的投入,接下來就是看它們自已的繁衍生長了,說是一本萬利也不為過呢。”

    楊心蘭興奮了,“舅姥爺,你會養魚嗎?”她可是也想到過養魚的問題,隻是那時候不知道有沒有人會養,這個話頭才一直沒有提起來。

    “家境好的時候,我也常跟著管家去漁場呢,多少了解一點養魚的事情,而且學會了撒網和打魚,雖然扔下的年頭多了,應該也能揀起來的。”

    楊心蘭往舅姥爺的身邊蹭了蹭,拽了下他的袖子,“舅姥爺,那你出過海嗎?聽說出海能打半船魚上來?”

    “我還真沒出過海。”沈致遠搖了搖頭,出海是很危險的,當初自已的家境還算不錯,家裏又怎麽可能讓自已去冒那樣的危險。

    何況自家就是有漁場的,又不缺魚,冒險就更是沒有必要了,想起那時候家裏的境況,沈致遠有些失神。

    轉而就又想著,自已一定得想辦法把這個大水泡子變成漁場的模樣,也當成自已的一個心理寄托。

    “舅姥爺,你是想在這水中養魚嗎?”楊心蘭再接再厲,想把自已心裏的想法問明白了。

    “怎麽是我想養魚?舅姥爺猜想,蘭兒也是想要在這水裏養魚,要不,你買這麽大個水泡子幹嘛?”

    楊心蘭心虛地嘿嘿笑了,“舅姥爺,你可真神了,竟然猜到我想養魚,連我爹也隻是以為我想在泡心島上開地種糧食呢。”

    被小閨女調侃,楊三槐也不在意,隻是憨憨地笑了笑,楊心蘭則繼續跟舅姥爺嘮著嗑,“我是想要養魚的,但這隻是我設想的其中之一。”

    知道心蘭這丫頭心思多,沈致遠就問她,“知道你這個小腦袋瓜兒裏,有很多的想法兒呢,那你都想要幹什麽,想要幹到什麽程度?”

    “你跟舅姥爺還有你爹說說,畢竟我們是大人,經曆的事情多,會是你實現想法兒的最好助力。”

    “蘭兒,你把自已的想法兒說出來,我們也好幫你參謀參謀,看看咋幹更好,咋幹才能發展得更快。”

    楊心蘭興奮地一拍巴掌,“好啊,三個臭皮匠,抵得過諸葛亮!有了舅姥爺和爹爹的全力相助,想來我的設想會很快實現的。”

    看倆大人都疑惑地看著自已,楊心蘭訕訕地摸了摸鼻子,呐呐地解釋著,“就是……就是人多主意多麽!”

    看到舅姥爺和爹爹目不轉睛的盯著自已,楊心蘭多少是有點心虛的,趕緊轉換話題,打算說點讓他們上心的。

    “咱家現在賣燒雞隻是試試門道,如果順利的話,我還想要增加種類的,比如醬鴨子,烤大鵝,鹵豬、狗、羊、兔、鹿肉等等。”

    楊三槐突然出聲打斷了閨女的話,“蘭兒,那山上的野雞和野兔子能不能燒、烤、鹵啊,那些東西可是不要本錢的呢?”

    原本他是不知道這些山貨也是能換成錢的,可跟小閨女賣了一回野雞,得了一回大錢,他就有些惦記上了山裏的東西。

    要不是最近家裏的事情太忙了,楊三槐真想上山再逮些山雞、野兔的,如果再抓個不尋常的品種,可是能給家裏換好多的錢呢。

    難得爹爹開竅了,楊心蘭自然是立刻就開口鼓勵著,她希望自家爹爹的眼界能更寬更高,這樣更得於自家產業的發展。

    “能啊,它們不僅能燒烤、鹵製,這些山貨還會比家養的賣出更高的價錢呢,隻是咱家現在太忙,爹爹你可是騰不出工夫去上山逮兔子呢。”

    “等到咱家忙過這一陣兒,到時候事情都捋順了,家裏的活計都安排好人手,爹爹想幹嘛都成,也沒人拘著你了。”

    “咱家還可以繼續擴大咱們的經營範圍,不隻是烤、醬、鹵這些,還可以開自助營養粥鋪,辦自助餐館……”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除了那些吃食上的開發,咱們屯子這邊的物產也都能用上。”

    “像是弄個苕條、蘆葦的編藝店啦,水裏產出些蓮花和藕啦,山上開墾個藥園了啦等等,好多好多的項目呢。”

    每說到一個項目,楊心蘭還不忘稍微描繪一下細節,聽得沈致遠和楊三槐兩人熱血沸騰的。

    那樣的日子,曾經是連想都不敢想的,但現在能想了,不止能想,還有希望把它變成現實。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