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難不成還能半道上撂挑子

字數:3285   加入書籤

A+A-




    楊三槐大聲地朝山包上的人喊著,“都別幹了,別幹了,哪有這麽幹活兒的,累死人不償命咋的,都回了,趕緊回我家去吃飯,明天再幹。”

    總不說話的隋望,這次倒是先開了口,“不吃了,三槐兄弟,這剛剛才消了食呢,回家睡覺正好。”

    “是啊,三槐兄弟,不吃了,晚飯吃的太實在了,這時候還飽著呢,我們這就回家了。”賴興也跟著附和,一邊收拾著自已手邊的工具。

    楊三槐卻是拉著兩個人就往家裏走去,“知道你們是為哥省呢,但這是重活,晚上那頓飯都吃了多老半天了,早就消化完了,別扭扭捏捏的,趕緊走。”

    邊走邊招呼著後邊的人,“兩個哥哥也快點帶著孩子們回來吃飯,家裏都備下了,不吃也會壞掉的,快走,吃完了也好早一點回去休息。”

    林大峰卻是拉過楊心蘭,“心蘭丫頭,你看看這個架子做得怎麽樣,要是不合格,一會兒我再改改。”

    看著已經打好了的貨架子,楊心蘭很是滿意的點了點,林伯伯的手藝真是不錯,東西做出來,是結實又耐看,手工又好,摸著都是溜光潤滑的。

    小東家點了頭,林大峰才開始收拾自已的工具,楊心蘭過來想搭把手,小石頭趕緊過來幫爹爹的忙,不讓楊心蘭上手。

    雖然隻是簡單的一頓粥,但大家都喝得高高興興的,肚子暖暖的各回各家了,想著明天得再多出點力氣,這一天四頓,吃得沒有再飽的了。

    不衝著別的,就衝這每天四頓飽飯,就算是活計再累些,他們也會加油幹的,出去打短工,隻會比這個累,不會更輕巧了。

    且外麵在飯食上,也隻是一天給兩頓呢,還吃得半饑不飽的,哪像楊家,不隻管夠,每頓還都有葷有素,再沒有什麽可挑剔的了,何況人家也不少給工錢。

    幾個人心裏都是暗下決心,隻要楊家還用人,那就肯定守在楊家,不會再換別人家了,因為別處的待遇不會再有好過楊家的。

    眾人離開後的想法不說,楊心蘭還在和娘親烤著雞,看火候和翻烤都是技術活兒,是關鍵中的關鍵,得讓娘親快點掌握。

    好在薛巧妹在廚藝上真稱得上是蘭心蕙質,很快就熟練地掌握了技巧,雞、鴨分兩鍋,很快就烤製完成,明早再經過二遍烤製,酥酥脆脆的就可以上市了。

    楊心蘋也是一眨不眨的瞪著一雙大眼睛,跟著妹妹學習,認真地看著娘親的每一個步驟,楊心蘭攆了兩回她也不肯回屋。

    “姐,你這眼睛雖然算是好了,但畢竟是剛剛痊愈,這麽盯著看對眼睛沒好處的,我先把娘親教會,娘親過後再教你也是一樣的。”

    知道妹妹說的話對,但楊心蘋還是堅持到了最後,隻是到了後半部分,她就不再盯著看了,而是背過了身,手裏做些別的,隻用耳朵聽著妹妹和娘親說話,能記多少算多少。

    把雞、鴨都烤完了,不隻是娘親的技術看起來不錯,就是自已讓爹爹搭的這個烤爐,也比預想的好用,真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

    楊心蘭這下子可算是放下了心,把自已洗洗涮涮地收拾幹淨,就爬上了炕,得好好的養精蓄銳,明天要去勘察大水泡子的四界呢!小丫頭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一早吃過早飯,十幾人組成的勘測隊就出發了,不僅人多,而且兩輛平板車上帶的物件,也是相當齊全的。

    鐵鍬、鐵錘、鎬頭、石條、木棍、粗繩、細繩……兩輛平板車都堆滿了,把能想到的都帶上,就怕落下了什麽,白走出去這一趟。

    測量從村西頭水邊開始,挖坑埋下第一個石條,定樁,沈致遠開始分配任務,當然,這時候舅姥爺的身份還是李裏正。

    畢竟大家都叫習慣了,隻要自家知道他是誰就好,而且舅姥爺也說了,兩家的關係還是先瞞著比較方便。

    “尚清、閔生,你們兩個專管負責測量,定坦樁點、木柵點,一般是三十尺一個木柵點,三千尺一個石條定樁點。”

    “逢拐彎處,不論遠近必要埋一個石條定樁,這個你們倆千萬要記住,別落下了,咱們的尺寸可就不準確了。”

    尚清和閔生連忙點頭應著,“好勒,李叔你就放心,劃線定樁這活兒,俺哥倆都跟您幹過的,肯定差不了。”

    “嗯,知道你們兩個能幹,所以才把這個活兒交給你們的,這回水岸多,咱得多留出澇年的水位來,你倆記著在離水遠點兒的地方劃線,別一漲水就看不到樁子了。”

    兩個年輕人憨笑著撓了撓頭,“我們都聽李叔的,你讓在哪兒劃,俺們就在哪兒劃,絕對不會馬虎,你老瞧好。”

    李誌權點了點頭,“那好,有你們這話我就放心了,國興,你帶著周老蔫兒、鄭大利、鄭剛、曹二柱、馮山虎,兩兩一組負責挖坑埋樁,釘木柵。”

    “何家興,你帶著魏方正、蔡天成、賴子換,負責推運、遞送石條、木樁,行了,暫時先這麽著,開始幹活兒!”

    楊心蘭看著舅姥爺把活計吩咐得井井有條,不禁在心裏一頓的讚歎,這要是在現代,絕對是當總經理的一把好手啊!

    因為人多,所以工作的進程很快,到了西山腳下,就基本沒有路了,爛泥塘也多了起來,車子就得由人一段段抬著走,很累人的。

    而這一處爛泥塘,別人看著嫌髒嫌亂,楊心蘭卻是很看好,這樣的地方,清一清淤的話,養藕最合適了,淤泥還可以當肥料。

    不過泡心島的北麵已經有一大片荷塘了,靠自家的水泡子邊上,也有一片荷塘,看起來也已經足夠用了,這裏怎麽開發,再考慮。

    楊心蘭看得心花怒放的地方,有人卻是不願意了,賴子換就有點怨言,但誰也不搭他的話茬兒。

    都隨他抱怨,畢竟吃了楊家一頓,這活兒總得給人家幹完才成,難不成還能半道兒上撂挑子?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