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自家的事業才剛剛開始
字數:3358 加入書籤
當然也有些看熱鬧不怕亂子大的,看不慣何大芬的所作所為,願意看到她受懲罰,“惡人自有惡報,菩薩這是點化她呢。”
跟著就有人擎手念佛,“自作孽,不可活呀!以後還是少做點缺德事兒,積點陰德,也給孩子積點福!”
眾人的勸誡雖然不入心,但要是長跪不起,也是件很無奈很丟臉的事情,不得已,何大芬隻能規規矩矩地道了歉。
“心蘋,對不起!今天這事是伯娘不對,伯娘不該打你的,都是伯娘的錯,呐,這些銀子還給你。”
何大芬嘴裏道著歉,伸手掏錢的動作卻是磨磨唧唧,這揣進兜裏的錢再掏出來,簡直就像是在割她的肉。
有的時候,人心真的很奇怪,你說這又不是你自已的錢,怎麽就這麽舍不得了,難道你搶了別人的錢,揣進你自已的兜裏就變成你的了?
不管何大芬再如何不情願,還是從懷裏掏出了那十八文錢,遞給了楊心蘋,楊心蘋氣哼哼地接了。
手裏攥著這十八文銅錢,楊心蘋的心裏依然忿忿的,她臉上還火辣辣的呢,真真是咽不下這口氣。
但對方偏偏又是自已的大伯娘,罵不得、打不得的,真是讓她不知道怎麽辦才好了,簡直快要憋屈死。
薛巧妹哪能看不出大女兒委屈的樣子,歎了口氣,勸道,“好了,好了,她也道歉了,也還錢了,得饒人處且饒人。”
伸手拉過大閨女,薛巧妹拍了拍她的手,又輕撫了撫閨女的小臉蛋兒,誰的孩子誰心疼,她哪能不心疼蘋兒挨的這一巴掌。
隻是,那位是自家親大伯的媳婦兒,自已的親妯娌,她還能把人怎麽樣,“別計較了,把錢揣好,這邊還有得忙呢,蘋兒,過來收錢。”
楊心蘋走了,何大芬還跪在那裏亂拱呢,根本起不來身,等了好一會兒,看她的醜態也表演得差不多,楊心蘭也算是滿意了。
輕移蓮步走到何大芬的身邊,端著小心翼翼的姿態扶起了她,“大伯娘,您慢走哈,瞧您打小牌的時間多寶貴啊,沒事兒就別出來亂溜達了。”
雖然想要一次就把何大芬製服,讓這個女人再也不敢來自家搗亂,但楊心蘭也知道,爹娘肯定是狠不下心的,到底是自家的實在親戚呢。
所以到了最後,楊心蘭還是放了何大芬一馬,沒有趕盡殺絕,要不然的話,如果真要是把衙差叫過來了,不死也能讓她脫層皮。
到了那個時候,可就不是十八文的事兒了,隻要進了衙門,哪兒不得刮她一層皮下來,一次就能讓她長記性,這也是老百姓怕見官的根本原因。
站起身的何大芬,心裏這個氣呀,想她何大芬這麽多年,在村子裏都是橫著走的,楊家的事情也都是她說了算,什麽時候受過這樣的氣呀。
咬牙切齒的在心裏叫罵著,“裝什麽好人,用不著你相幫,我還就不信了,我就治不了你了。”
“就算我治不了你,也有人能治了你,你們給我等著,我不會善罷甘休的,這事兒沒完,到最後看誰治得了誰。”
看到何大芬憤憤的眼神,楊心蘭自然知道她的不甘心,一定還會耍什麽幺蛾子,真有點後悔一時心軟,放過她了。
就算自已不怕她,可自已也不能總守在娘親和姐姐的身邊啊,可一時之間,也想不出兩全之策,隻能搖搖頭,不想了,兵來將擋,水來土防!
看著何大芬推開人群,很快就消失不見了,再回頭看著心蘋姐得心應手的忙活著,可見已經做熟了,楊心蘭很是欣慰。
楊心蘋能學得獨擋一麵,就可以找個人把娘親替換下來了,但找誰來幫心蘋姐好呢,得找個知心知意的才行。
心蘋姐的心性雖然比娘親要堅定些,但是韌性卻還不夠,也缺少心計,所以這個人最好是個成年女人,遇事還得有點主意的,能護得住楊心蘋的。
這人可不好找,行了,這事兒也不現在就能琢磨明白的事兒,等回了家再說,現在得去購買明天要用的雞鴨鵝去嘍。
那些約好的老鄉們,肯定都等急了,“爹,娘,你們倆看著攤位,這也沒剩下多少了,我和姐姐去買雞、鴨鵝了啊。”
楊心蘭衝著心蘋姐招手,“心蘋姐,我們兩個去逛集市。”楊心蘋立刻就揚起了頭,大眼睛一閃一閃的透著開心和渴望。
“你們兩個能買好嗎?要不,還是娘跟著你去。”薛巧妹雖然知道倆閨女都是能幹的,可這看雞看鴨憑的是經驗,她還是有些不放心。
“娘,這幾天我倆也學得差不多了,就不用你跟著了,再說,都是一個集上做買賣的,蒙人可沒戲,有了這回可就沒有下一回了。”
“姐,走了,咱倆備貨去。”楊心蘭可是想要把姐姐培養成經理級的人才呢,那就得熟悉整個的工序流程,這買雞買鴨的才是第一道程序呢。
小姐倆拉著手,先去約好的地方,把預定的仔雞、肥鴨都收了,又預約了明後天的需求,有幾家離山窩屯近的,就說好了直接送去山窩屯,兩下省力。
讓這些賣家禽的農戶,幫自已把雞、鴨都裝到了小張趕著的板車上,小姐倆又再重新回了市場。
收購的雞、鴨還是不太夠,根本不夠幾天賣的,兩人就專逛家禽的攤位,又買下了五十多隻母雞,四隻大公雞,十隻蛋鴨,一隻公鴨……
另外還買了三十五隻肉鴨,二十八隻母鵝,一隻公鵝,這下子,雞、鴨、鵝算是徹底地全乎了,楊心蘭滿意地點點頭。
楊心蘋卻是看不得妹妹這麽花錢,幾次都想要叫停,這買得也太多了些,卻不知楊心蘭還覺得不夠呢。
自家的事業才剛剛開始,隻有日漸繁盛的,等攤位和鋪麵捋順了,相信有多少雞、鴨、鵝都不夠賣的。
楊心蘋跑著去找了爹爹來,父女兩個拿著幾個特製的扁花筐,把這些雞、鴨、鵝都裝了起來,楊三槐負責裝、運,楊心蘋負責付錢。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