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總得留點兒備用的過河錢兒

字數:3375   加入書籤

A+A-




    用雞受藥再做成美食,比用人直接受藥可是安全得多了,作用卻更顯著,口味也會更純正。

    在這一點的認知上,前世做為中醫學醫生的楊心蘭,雖然養藥雞不在行,但藥雞食補的這個常識她可是非常明白的。

    這樣絕頂的手段,如果直接教給別人,楊心蘭還真有點不放心呢,畢竟是姑姑師門的手藝,“姑姑,不如等我娘有了空,你就先教給我娘?”

    楊好婆倒是沒想那麽多,隻想盡力幫助楊心蘭,“行,正好你娘今天不回去,今晚我就和她仔細嘮嘮,這事兒你就別惦記了,去忙!”

    楊心蘭看看這屋也真沒有啥能用上自已的了,就回了自已那屋,從桌子抽屜裏找出了筆紙攤在桌子上。

    這些紙和筆都是上好的,是閔掌櫃臨走時特意留下的,可比楊心蘭自已買的那些紙筆好用得多。

    耐心的研好了墨,楊心蘭認真的在紙上畫了《楊記熟食店》和《楊記飯莊》兩塊牌匾,當然是改了幾版的,然後拿給了林大峰看。

    “林伯伯,你看看好不好看?”林大峰並不識字,但正因為現在不識字的人多,他嘴裏的好不好看,才有可能是大多數人的看法。

    接過紙看了看,林大峰忙點頭,“好看,好看,你看這字,樂顛顛的跑著,還不倒,比那一筆一劃的好看多了!”

    楊心蘭是用了現代軟萌的象形字寫法,不認字的人,看著就像是畫一樣,而認字的人,也會覺得這樣寫出來的字別具一種與眾不同的愉快風格。

    “那林伯伯能不能照著樣子鑿出來?”在楊心蘭的認知裏,古代雕這些牌匾什麽的,好像都是照葫蘆畫瓢的,畢竟這時候認字的人不多。

    就像那些繡娘繡花一樣,她們雖然不會畫畫,卻能把一朵朵鮮花、一幅幅山水繡得身臨其境。

    她們雖然不識字,卻能把一整首詩詞繡在畫布上,甚至連原作者的筆體都不差二樣,真是一項讓人歎為觀止的神奇技藝。

    “我倒是能鑿得出來,但有個能人,要是經他手鑿出來的活兒,真可以說是龍會騰空鳳會舞,啥都是活靈活現的,你就瞧好。”

    聽林伯伯這麽說,楊心蘭略一轉心思,就想到了一個人,“林伯伯嘴裏說的這個人,該不會是穆四伯伯?”

    林大峰虛點了下楊心蘭的鼻尖,“你這丫頭,就是太聰明了,一猜就中,反正我手裏的活也是忙,明天等你穆伯伯來了,就讓他給你雕。”

    “他那活精細著呢,雕工上我真是比不了,蘭兒你就放心,二林,把圖紙收好嘍,別弄丟了。”

    曾二林趕緊放下手裏的工具,小跑著過來,“好勒,我這就把圖紙鎖起來。”他師傅可是給了他工具間的鑰匙。

    楊三槐這時候找了過來,“蘭兒,咱們是不是該回去了,要不然回到家該黑天了,你繼祖哥還得坐車回夏家屯,別讓他等急了。”

    楊心蘭這才注意到時辰,“哎呀,這一天過得可真是快呢,竟然都這個時辰了,爹,那咱們快著點,我還要去趟鎮上,再晚就真來不及了。”

    楊三槐知道小閨女去鎮上要幹什麽,他也想去呢,“知道了,咱這就走,去跟你娘他們打個招呼。”

    楊心蘭趕緊跑出去,跟娘親、姐姐打了聲招呼,又跟楊好婆說了一聲,就急急忙忙地跑到後院找爹爹去了。

    一到了後院,就看到那匹三河馬已經被大林套在了新車上,“爹爹,這馬才剛好呢,你咋就讓牠拉車啦,牠能受得住不?”

    “沒事兒的,我心裏有數,這已經是咱家自已的馬了,我還能虐待牠不成,空車,累不著牠的,你就放心。”

    楊心蘭這才放下心,剛想上爬上馬車,想了想還是又走回了前院,對肖桂芬、石頭娘囑咐了幾句。

    “鋪子裏要準備的活計可不少,各位伯娘,你們就多操心受累哈,有我娘想不到的地方,你們幫忙多掌掌眼。”

    楊三槐也叮囑著賴興娘,“賴嫂子,你心思比他們細,費心幫著照管好門戶,我和蘭兒這就回了。”

    “走,走!”“別擔心,有我們照看著呢。”“路上小心著點。”“慢點趕車,別太著急了。”

    曾大林趕著夏家的馬車,車轅旁邊拴著三粉毛驢,楊心蘭則坐在楊三槐趕的新車上,感受著新車的美好!

    還別說,馬兒顛顛的跑著,車板輕輕的顫,一點也感覺不到顛簸,真是舒服!躺著享受的楊心蘭,都快要睡著了。

    似睡非睡之間,楊心蘭突然想起一件事,一骨碌的又坐了起來,“爹——這一頭毛驢能出多少斤的肉啊?”

    楊三槐大聲的答著,“那不一樣,七百到八百斤左右的大毛驢,出肉一般在三百到三百五十斤左右。”

    “像咱家買的這頭毛驢,是小品種的,體重大約五百多斤,出肉大約在二百五十斤左右,但肉質好,口感鮮嫩,招人吃。”

    楊心蘭聽了這話點點頭,把自已挪到了車廂門口,“爹,那就照咱這頭毛驢算,熟肉至少是一百五十斤,按一斤一百二十文計算,淨收入就是十二兩銀錢了。”

    “驢皮還能熬製驢皮膠,驢皮膠的收入也是很可觀的,又是一筆額外的收入,所以驢肉這個項目還真得上,爹,你說是不是?”

    半天沒有聽到回話,知道爹爹大概是在心裏琢磨呢,楊心蘭也不催他,隻是安靜地等著,果然,不一會兒就聽到爹爹的聲音。

    “一頭驢總得七到十兩銀子,你不是說還要買牛、羊、豬、狗麽,這樣算起來,咱們的投資可就有點兒大了。”

    “你蘇伯伯給的那二百兩銀子,去了已經花費的,餘下的除了再投入,總還得留點兒備用的過河錢兒。”

    楊心蘭知道爹爹的擔心,“要不,咱們買些驢駒子、牛犢子、羊羔子回來養,總能節省點銀錢,咱屯子那邊地方大,空地也多,不怕沒地方養它們。”

    (m.101novel.com)